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针对中国生活垃圾含水量高、烟气潜热量大的特点,介绍了天津泰达环保有限公司成功开发的烟气余热回收技术及设备,并对项目的可行性进行了重点分析。  相似文献   

2.
相变蓄热在工业炉余热回收利用上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万建明 《科技信息》2009,(34):I0083-I0083
工业炉燃烧烟气的排放余热所占燃烧热量比重较大,控制工业炉烟气余热温度过高一直都是提高工业炉能源利用率的重要技改目标。本文介绍的蓄热材料是一种新型高温相变蓄热复合材料,通过大量的实验研究发现:泡沫镍与Li2CO3和Na2CO3熔融盐形成的复合蓄热材料既兼备了固体显热蓄热材料和潜热蓄热材料两者的优点,又克服了两者的不足,从而具备能快速放热和快速蓄热和蓄热量大的特性,这种蓄热材料运用到工业炉的余热回收装置中,可显著提升工业炉的余热回收能力,提高工业炉能源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3.
对某公司煤低温干馏生产工艺过程中的能效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烟气余热回收方案,以及利用螺杆膨胀机回收半焦煤物理潜热发电的方案,最后给出了能效分析及提高能效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转炉炼钢是钢铁生产的关键环节,其产生的烟气含有大量余热和化学余能,但也具有烟气产生不连续、含尘量高、易燃易爆的特性,如何高效清洁地回收和利用转炉烟气余能是钢铁行业的热点问题。对转炉烟气余能回收利用的现状进行了介绍,重点总结了转炉烟气余能回收和利用过程中存在的典型问题,对一些新式转炉烟气余能回收技术进行了介绍和评价,展望了未来转炉烟气余能回收利用技术的发展方向。目前广泛应用的氧气转炉煤气回收法(oxygen converter gas recovery, OG)、由Lurgi公司和Thyssen公司联合开发的LT法(Lurgi-Thyssen)等转炉烟气余能回收利用技术在防爆和除尘方面具有良好的效果,但也存在中低温烟气余热未回收、高温烟气余热利用■损失大、转炉煤气回收水平低、环境污染严重的问题,以转炉烟气热化学储能技术为代表的新式技术为以上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新思路。结合旧技术的缺陷和新技术的研究进展得出,未来转炉烟气处理工艺提高节能减排水平的关键是实现中低温烟气余热深度回收、高参数蒸汽发电、烟气余能梯级回收利用、能源资源环境一体化。  相似文献   

5.
钢铁企业基于能耗指标分解模型的情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钢铁厂能耗指标分解模型的基础上运用情景分析法,对钢铁厂的主工序吨钢能耗情况进行分析和预测.为评价国内某钢铁厂2009年和2012年的能耗水平,构建了先进工序能耗、近期可行及远期可能余热回收情景,其中近期可行余热回收情景只涉及烧结烟气、热轧烟气和冷轧高温烟气的余热回收,远期可能余热回收情景则包括各工序排放的高温烟气和固体废弃物的余热回收.通过对各情景的比较,得出节能效果最好的是先进工序能耗情景,近期可行余热回收节能效果并不显著,远期可能余热回收可较大幅降低能耗,最后提出了应用先进电炉预热技术、发展高温固体余热回收技术及提高轧钢工序余热回收等进一步节能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随着能源价格日益高涨,空气污染日渐严重,降低能耗,减少污染物排放已成为重要议题。本文讨论了余热回收利用的难点及解决方法,介绍了烟气余热回收装置及回收方式,探讨了烟气余热回收利用技术的应用、经济效益估算及节能意义。  相似文献   

7.
为协同处理好燃气锅炉的烟气冷凝余热回收与低氮排放问题,提出喷淋塔式烟气冷凝余热回收与低氮排放协同处理技术方式,并搭建了该协同处理技术的实验台.该方式将烟气冷凝余热回收段和助燃空气加湿段进行集成设计.实验研究了热网回水温度、喷淋水流量、空气加湿段液气比和助燃空气含湿量等因素对系统性能的影响规律,发现助燃空气含湿量是影响烟气冷凝余热回收与低氮排放协同处理效果的关键影响因素.实验结果表明:当维持热网回水温度为45.0℃,喷淋水流量为0.83 m3/h工况时,该系统的烟气余热回收效率可达12.2%,热网余热利用效率为6.9%;排放烟气的氮氧化物浓度可降至50.0 mg/m3,氮氧化物减排效率为61.4%.该喷淋塔式烟气冷凝余热回收与低氮排放协同处理技术方式不仅可以高效回收烟气冷凝余热,还可以有效降低氮氧化物排放浓度,具有很大的节能、环保与经济效益和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该文介绍了火力发电厂烟气余热回收系统的原理和现状,着重讨论了某火力发电厂的烟气余热回收系统.通过对系统安装位置、温度控制和经济性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指出当烟气余热回收装置在系统不同安装位置时,对系统设备安全和经济运行的影响;通过对换热装置出口水温控制策略的阐述,指出在防止系统低温腐蚀的同时,最大程度提高烟气余热装置换热效率的措施;同时得出结论:在湿法脱硫系统的机组中,设置烟气余热回收系统能够有效的提升机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针对目前小型熔铝炉烟气排放温度高、余热回收利用率低的问题,提出适用于小型熔铝炉蓄热式节能燃烧器的开发研制方案,其中包括烧嘴类型的确定、蓄热材质的选择、蓄热式的设计依据以及控制系统的开发。此方案为蓄热式节能燃烧器的具体设计,能够极限回收烟气余热,提高燃料利用率。  相似文献   

10.
我国石油焦煅烧目前仍然以罐式煅烧炉为主,罐式炉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烟气,温度一般为850℃~900℃左右,其烟气余热仍有很大的回收利用价值。该文着重介绍了罐式煅烧炉烟气余热回收及利用的方式。  相似文献   

11.
本文结合企业生产实际,实现20万吨/年石灰窑生产线废烟气余热回收利用为最终目的,对余热烟气成分、温度、流量、密度进行分析研究,确定应用方向与工艺路线,明确系统参数及主要设备明细,完成了余热烟气用于高炉水渣烘干制粉的研究与应用,填补我国烟气余热利用的多项空白,成为我国第一套余热烟气用于高炉水渣烘干制粉的系统装置.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余热回收装置中,低温烟气腐蚀金属壁面的原因,讨论了普通省煤器及热管式省煤器的腐蚀特性,论述了相变热水器抗低温烟气腐蚀的机理,指出相变热水器在低温烟气余热回收中具有相当显著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天然气锅炉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水蒸气并随烟气被排走,这些水蒸气包含了大量热量,任其排走将造成较为严重的能源浪费。因而随着近年来天然气锅炉的广泛应用,其烟气余热回收技术的研究与应用逐渐受到高度重视,并取得了良好成效,节约了大量能源和经济成本。该文将简单介绍天然气锅炉烟气,分析其余热回收相关理论,并就相应余热回收技术的应用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14.
正0引言燃气透平电站作为海上平台的主要电站类型,在海上石油平台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因为受海上平台空间限制,当电站的排烟口靠近直升机甲板时,燃气透平排放的高温烟气在某些风向影响下,可能会对直升机的起降造成安全隐患。余热回收锅炉作为常见的能量回收装置,能将透平排放的高温烟气里的热量进行回收,用来对热媒系统进行供热,供平台使用。在平台上增加余热锅炉后,因为余热锅炉会吸收烟气的热量,使得烟气的温度降低,对原来透平的烟气扩散会形成影响。本文采用数值研究的方法,运用ANSYS软件,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在余热回收装置中,低温烟气腐蚀金属壁面的原因,讨论了普通省煤器及热管式省煤器的腐蚀特性,论述了相变热水器抗低温烟气腐蚀的机理,指出相变热水器在低温烟气余热回收中具有相当显著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大容量火力发电厂660MW级燃煤锅炉增设烟气余热换热器回收烟气余热方案,提高机组的热经济性和增加的投资方面进行分析研究。在引风机出口汇合烟道前装设烟气余热换热器,回收的热量加热凝结水,进入回热系统,可提高全厂热效率0.16%,机组发电标煤耗率降低1.0g/k Wh,实现节能减排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通过采用节能器回收烟气余热和监控锅炉燃烧氧含量,降低燃油工业锅炉的排烟温度,是提高锅炉效率的有效途径。根据燃油锅炉最低排烟温度来进行烟气余热回收节能潜力的计算,并从实际改造后的情况进行经济分析。  相似文献   

18.
李会涛 《科技资讯》2013,(7):131-131,133
介绍了电厂烟气余热回收利用技术,酸露点的计算方法.利用烟气余热加热除盐水,把锅炉尾部烟气温度降低到接近酸露点,最大程度的提高锅炉效率,降低煤耗,增加发电量,降低CO.与SO2排放以达到节能与环保目的.  相似文献   

19.
肖峰超 《天津科技》2014,(10):35-37
介绍了海上平台燃气透平烟气回收系统的设计方法,主要包括利用热管换热器进行烟气换热,使换热后的水变成高温的饱和蒸汽,利用饱和蒸汽对原油加热的一种方法。该方法可以解决现有模式中海上管壳式原油换热器存在的换热系数低、易堵塞等实际技术问题,为海上平台余热回收方案的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提高燃气锅炉烟气冷凝余热回收效率和降低烟气氮氧化物排放浓度研究工作具有重要的工程应用价值。提出了一种喷淋式助燃空气加湿型烟气冷凝余热回收方式。实验研究了助燃空气含湿量变化对燃气锅炉的烟气露点温度、系统热回收效率、氮氧化物排放浓度的影响规律。实验结果表明:当助燃空气的含湿量从3 g/kg增加到60 g/kg时,对应的烟气露点温度可提高8. 0℃;在维持喷淋水温度45℃、喷淋水质量流量0. 075 kg/s的工况下,烟气余热回收效率可达到8. 4%;排放烟气中的氮氧化物平均浓度可从101. 6 mg/m~3降低到53. 3 mg/m~3。当助燃空气含湿量处于40 g/kg时,燃气锅炉运行比较稳定,排放烟气中的氮氧化物平均浓度为70. 1 mg/m~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