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探讨北京地区汉至明清时期人群的身高发育水平和变化规律,运用人体骨骼测量仪对北京西屯遗址出土的人骨标本(汉代43例,北朝16例,明清15例)进行测量,依据股骨的长度推算该地区3个时期古代人群的身高.结果显示:北京地区汉代组、北朝组和明清组男性居民的平均身高分别为165.34、163.79和165.32 cm;女性居民的平均身高分别为159.18、162.97和158.57 cm.西屯组汉代至明清男性居民的身高处于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没有显著的提升趋势;北朝组女性身高显著高于汉代组和明清组.同7个古代组和北京地区现代组相比,西屯汉代组、北朝组和明清组男性的身高值处于中等水平,而北朝组女性身高显著高于其他古代组和现代组.  相似文献   

2.
<正> 龋病是口腔常见病和多发病,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人类三种多发病之一。任何种族,任何年龄,任何性别,皆可罹患。在我国山顶洞人的头骨上,就发现有龋牙以及由龋病而引起的颌骨破坏,在殷墟及战国时期的头骨上,可看到龋牙已较普遍。关于龋病的文字记载,在殷墟甲骨文即有发现,而在《史记·仓公传》中,则有龋病的病例报告。我国幅员广大,地域辽阔,各地物质文化生活条件、地理环境和饮食习惯不同,龋患率也不相同,大体上南方和沿海一带龋患率较高,而西北内地则较低,此外,不同民族的民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并分析患龋严重程度与龋活跃性的关系.方法对534名南京市小学一年级儿童进行口腔检查,并随机抽取117名儿童进行龋活跃性检测.结果 534名小学一年级儿童乳牙患龋率和龋均分别为64.04%和2.70,龋齿充填构成比为19.66%.龋活跃性检测值在各个分度间患龋率和龋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龋活跃性与患龋率和龋均呈高度正相关.结论龋活跃性检测能够真实反映患龋现状,有助于筛选龋高危易感人群,为龋病高危易感人群的个性化防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少儿口腔卫生状况与龋病的关系.方法:用龋患率、龋均(dft)、龋蚀程度、龋蚀重度指数(CSI)及口腔卫生指数(OHI)对武汉市一所小学957名小学生的龋病及口腔卫生状况进行调查.结果:平均龋患率为48.98%,龋患率、dft及CSI随年龄的增长而降低,男女生无显著性差异(P>0.05).OHI与龋患率、dft、CSI间无相关关系(P>0.05).龋蚀程度以Ⅱ-Ⅲ 度最多,占68.01%,平均CS17.32.结论:少年儿童龋病率较高,菌斑程度不能完全反映龋蚀状况,改善口腔卫生状况对预防龋病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李泽  张惠敏 《科技信息》2013,(1):475-475
了解高校大学生龋病发病情况和口腔卫生知识知晓情况,以指导学生的口腔卫生保健及制定有效的防治措施。在调查万杰医学院2011级口腔系学生646人的基础上,对他们的患龋人数、患龋率、患龋牙数、龋均以及患龋与性别、城乡等的关系进行了统计分析。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分析南疆维吾尔民族成人高龋无牙周炎人群与无龋重度牙周炎人群口腔微生物多样性。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随机抽取南疆第三师51团309户居民,符合纳入标准的635人为研究对象,分析该人群龋病、牙周炎流行病学特点。筛查出高龋无牙周炎人群与无龋重度牙周炎组人群,利用垂直凝胶电泳技术分析其口腔微生物多样性。结果南疆第三师51团中成年人龋病和牙周健康基本状况龋均DMFT=5. 12±2. 07,患龋率为92. 28%;慢性牙周炎患病率为38. 11%。高龋无牙周炎组与无龋重度牙周炎组流行病学分布研究具有统计学意义(χ~2=9. 277,P=0. 000)。通过垂直凝胶电泳技术显示健康人群口腔微生物多样性高于高龋无牙周炎人群及无龋重度牙周炎人群。将抽取的高龋无牙周炎样本与无龋重度牙周炎样本切胶回收,测序同源性比较显示高龋无牙周炎组中Streptococcaceae、Prevotellaceae、Lactobacillales、Veillonellaceae、Flavobacteriaceae比例最高,无龋重度牙周炎组以Porphyromonadaceae、Unclassfiled、Leptotrichosis、Spirochaetaceae、Fusobacteriaceae为主。结论南疆地区维吾尔族成年人龋敏感性高,牙周炎患病率较低。高龋无牙周炎人群与无龋重度慢性牙周炎人群口腔微生物结构存在差异,相互作用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
龋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和多发病.调查表明我国儿童的患龋率是上升趋势,且充填率较低.随着玻璃离子材料的开发应用与产品质量的提高,使发展简单的龋病充填治疗技术成为可能.现将我院采用微创修复充填乳磨牙牙合面洞(Ⅰ类)和邻牙合面洞(Ⅱ类洞)临床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调查了解甘肃省迭部县12~15岁藏族青少年恒牙患龋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参照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标准和方法,随机选取甘南藏族自治州迭部县563名12~15岁藏族青少年进行龋病检查,并采取问卷调查分析龋病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迭部县12~15岁藏族青少年恒牙患龋率及龋均分别为49.56%、1.42,患龋率及龋均在男性与女性、城镇与农村中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近40%的青少年摄入含糖食品≥1次/d,但只有32%的青少年知道吃糖可导致龋损;超过20%的青少年刷牙<1次/d或从不刷牙,84%的青少年从未使用过牙线;只有13%的青少年认为口腔健康很重要.结论:迭部县12~15岁藏族青少年龋病发病率高,口腔卫生状况较差,口腔健康知识知晓率低,应及早采取龋病防治措施,切实提高该地区青少年的口腔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9.
对120名老年人牙体病进行调查.受检者中,有105名患者有牙龋坏,龋坏率为87.7%.平均龋坏数为每人3.5个.有81名患者牙齿有缺失,缺失牙数为383个.龋病、缺失牙仍是老年人的主要口腔疾患,其患病率随年龄递增,治疗率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10.
龋病是人类普遍罹患的疾病之一,已被列为全世界重点防治疾病的第王位。尤其是儿童龋病的发生享明显增高,更值得我们重视。一、塘病的成因龋病的发生与多方面因素有关,现认为主要与以下因素有密切关系。1、细菌因事引起龋齿的细菌主要是变形链球菌和乳酸杆菌,它以牙苗斑的形式贴附在牙齿表面,逐渐破坏其下方的牙袖质而形成龋洞。2、宿主因素2.1、儿童龋病的易发部位是牙齿的窝、沟。因这些部位易税存食物并使菌斑聚集,利于牙菌斑的贴附。2.2、儿童龋病与唾液中抗体(S-IgA)有关。抗体含量高,龋患率就低,反之则高。另外,与唾液…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武汉市幼儿园3~6岁幼儿口腔卫生状况,提出改善建议.方法通过整群抽样法从武汉市市直机关幼儿园、示范园共15所幼儿园中选取6所幼儿园,并对其3~6岁的1296名幼儿进行口腔卫生调查,由专业口腔医师检查并记录.对于幼儿家长进行自填式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饮食习惯、口腔卫生习惯等.结果:3~6岁幼儿患龋率为35.65%,6岁年龄段幼儿患龋率最高,为42.86%,前牙患龋率高于后牙患龋率;不良饮食习惯和口腔卫生习惯对龋病的发生发展有一定影响.结论:幼儿口腔卫生状况的改善有待家长及幼师的配合和努力.  相似文献   

12.
先秦是中国古代判词的初创时期;汉代是判词语体的过渡时期;唐宋是中国古代判词的发展时期;明清则是中国古代判词的成熟时期。对这样一个资料丰富、沿革清晰、体例完整的判词的语体发展流程进行研究,对于当前修辞学、语体学的研究,对于法律修辞学的学科建设和发展,是具有积极意义的。  相似文献   

13.
每一历史时期不同的经济状况决定着这一时期的主流思想,每一种思想又影响着艺术表现的内容与题材.在汉代文化审美传统形成的过程中,图像则是最直接的表现意识形态的产物,更接近一个民族审美精神的集体无意识领域,更加真实地再现当时的客观生活.通过对汉代各个历史时期不同风格图像的深层研究,结合同时期政治经济发展的历史背景,可以更好地领悟到汉人审美观念中天人关系的原型构造.  相似文献   

14.
激光可以高效地切割牙体,临床上可用于去龋备洞.在根管治疗以及盖髓术、牙髓切断术中也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此外还可用于龋病的预防和诊断、牙漂白以及牙本质过敏的治疗.  相似文献   

15.
龋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和多发病。调查表明我国儿童的患龋率是上升趋势,且充填率较低。随着玻璃离子材料的开发应用与产品质量的提高,使发展简单的龋病充填治疗技术成为可能。现将我院采用微创修复充填乳磨牙面洞(Ⅰ类)和邻面洞(Ⅱ类洞)临床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调查分析儿童龋齿形成的原因,并提出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回顾性分析本城区856例儿童的口腔资料,根据患龋与否划分成患龋组、未患龋组,对两组儿童及家长开展问卷调查,单因素分析导致儿童龋齿发生的影响因素,并将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纳入Logistic回归分析。856例儿童中,325例患龋,患龋率37.97%;年龄、每日早晚刷牙、正确刷牙、使用含氟牙膏、餐后漱口、定期进行口腔检查、限制甜食摄入、睡前进食与儿童患龋与否密切相关(P0.05);儿童患龋的危险因素有不限制甜食摄入、睡前进食,而通过每日早晚刷牙、正确刷牙、使用含氟牙膏、餐后漱口、定期进行口腔检查等可对儿童患龋起到预防作用。本城区儿童患龋率较高,形成原因包括不限制甜食摄入、睡前进食等,故应帮助儿童形成良好的饮食行为,并使其养成每日早晚刷牙、正确刷牙、使用含氟牙膏、餐后漱口、定期口腔检查等口腔卫生习惯,以降低儿童患龋率。  相似文献   

17.
文章依据历代艺文志、经籍志等文献材料,对其中的方言学著作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从而理出了方言发展的线索和脉络:古代从周秦时代开始到各地调查方言;春秋战国时期开始关注方言,进行纯粹的方言研究;汉代扬雄《方言》一书标志着方言学这一学科的诞生;魏晋南北朝时期方言学科研究的基本方向、角度和范围完全确定;唐宋辽金元明时代方言学稳定发展;直至清代方言学进入真正科学阶段的全面提高;中国古代方言学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时期。  相似文献   

18.
宗法制度及其文化形态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传统封建经学及资产阶级社会学影响下的宗法观点应予批判和否定.中国宗法制度的发展阶段应分原始社会末期、夏商西周春秋时期、战国至近代时期三个大阶段;战国至近代的宗法又经历过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近代(至解放前)四个小阶段;各少数民族解放前也有宗法制度.各个时期、不同民族的宗法各有具体的表现形态和特点.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邻面龋发生的临床因素,为治疗和预防提供依据.方法:选择470例500颗恒牙邻面龋患牙病例资料进行病因归纳分析.结果:邻面龋的发生与牙周病、食物嵌塞和不良修复体等因素密切相关.结论:邻面龋在临床治疗的同时,要去除邻面龋的相关因素,重在预防.  相似文献   

20.
了解合肥市聋哑学校12-18岁聋哑学生的口腔卫生状况及龋病患病状况,为聋哑学生口腔保健和牙科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合肥市聋哑学校229名聋哑学生和合肥市第六十八中学154名学生进行口腔健康情况检查和问卷调查。结果:聋哑学生与健康学生患龋率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牙龈出血、牙结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口腔健康知识问卷调查正确率较高,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每天刷牙次数方面,两者之间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合肥市聋哑学生患龋率较高,充填率极低,口腔卫生状况差,应重视聋哑学生的口腔保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