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空气的洁净度是在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到一定程度后才会引起关注的问题。在治理室内空气污染方面独领风骚的空气净化器,近几年逐渐被人们所认识并在短期内迅速成为~个国际性新兴产业。日本、美国功o拿大、荷兰等国家每年销售的空气净化器总数已超过2000万台。我国的空气净化器市场则刚刚启动。生产空气净化器的技术并不复杂,国内许多厂家纷纷上马。目前,生产空气净化器的厂家约30家,品种近10种。空气净化器主要有以下作用:(1)清除室内空气中的粉尘。空气净化器可有效清除空气中的过敏源及人体可吸入的悬浮颗粒物。它采用分离法,用物…  相似文献   

2.
方晨 《科学世界》2013,(2):70-73
生活在城市中的人们越来越关心每日发布的空气污染指数,当污染较重时,就会减少外出或者在外出时戴上口罩。那么,是不是待在室内就可以避免空气污染的危害呢?其实室内的空气也存在污染的问题,某些污染物的浓度有时甚至比室外还要高。特别是在冬季,人们在室内活动的时间更长,门窗也关得更紧,室内空气质量的问题就显得尤为突出。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是,人们对生活环境质量的要求与现代生活引发的室内空气污染之间的矛盾也日益突出。据有关资料分析,现代人平均有80—90%的时间在室内渡过,而室内空气中的污染物,如CO2、VOCS等浓度要高于室外2—5倍。因此,有关专家认为,继“煤烟型”、“光化学烟雾型”污染后,现正进入以“室内空气污染”为标志的第三污染时期。1、室内环境空气污染的分类造成室内空气污染的物质,按其状态划分,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颗粒污染物。主要指空气动力当量直径≤10um的粒子,也称可吸入颗粒物,如粉尘、纤…  相似文献   

4.
由于室内空气环境受到烟雾与尘土的污染,同时受室内建筑材料设施释放出的有害气体及人体代谢产物的污染(特别是空调房内空气不流通),因此室内污染比室外严重,改善室内空气质量就成为现代生活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研究的是有别于传统的活性碳型和单纯负离子发生器的全静电型空气净化机,研究结果表明:全静电型空气净化机可净化空气中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烟雾、细菌,并散发出大量有利于身体健康的负离子,而且收尘过滤元件不须更换。  相似文献   

5.
浅议室内环境空气污染现状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晓琴  刘文君 《甘肃科技》2014,(7):48-49,52
科技进步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居室装修日益豪华,随之而来的室内环境污染也在不断加重。论述了室内空气污染的主要污染物及其危害,并通过大量室内环境空气现状监测,进一步明确了室内环境空气中甲醛、TVOC的污染现状及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同时对室内环境空气污染提出了具体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6.
交通主干道旁室内外空气污染物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上海城市两条交通主干道旁室内外TSP、PM10、CO、CO2、NO2、HCHO、苯、甲苯及二甲苯等主要空气污染物的浓度进行监测,分析了室内外主要空气污染物及其室内/外I/O比值,以及日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城市交通主干道旁室内空气污染程度,取决于室外机动车交通流量及其所使用的燃料。  相似文献   

7.
 随着雾霾天气日益频繁, 室内空气质量备受关注, 传统的室内空气净化器已不能满足室内空气净化的要求, 研发新型多功能空气净化器及复合空气净化技术已成为净化器发展的主要方向。本文总结近年来国内外对室内空气净化器的相关研究, 综述当前应用最广泛的几种新型室内空气净化器(包括新型吸附材料、低温等离子体、光催化、催化氧化、复合式空气净化器)的研发进展, 分析各净化器的优势与不足, 总结新型空气净化器的主要评价指标及评价方法, 分析其气体污染物、固体颗粒物、微生物污染物进行单一评价的方法, 并展望室内空气净化器的研发方向。  相似文献   

8.
来信     
《世界博览》2014,(10):3-2
@恢复了古人:现在的大气污染越来越严重了,貌似居室与其他建筑物内的空气,比室外空气的污染程度更为严重,甚至在一些工业化程度很高的国家情况也是这样。一些室内空气污染物和污染源,被认为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十分不利的影响。所以虽然不知道空气净化器管用不管用,还是买来一个先用着吧。天气好的时候大家多多开窗通风吧!  相似文献   

9.
我国室内空气污染研究及其防治措施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人们每天2/3以上的时间在室内度过,室内空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介绍了我国室内空气污染的研究现状以及已经取得的成果,具体阐述了室内空气的主要污染物成分及其来源,进而针对性的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0.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改善,人们的居住环境也不断改善,由于室内装潢材料中有害物质对人体的影响不断加大,其中甲醛是室内空气主要污染物之一,对其进行研究具体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室内甲醛污染的控制措施与治理技术,详细介绍了目前治理室内甲醛污染的主要净化技术及其研究进展,并分析了各技术的优缺点,旨在指导居民采用合理可行的方法以及适当投药量来控制甲醛产生的污染,减少对人体的危害。  相似文献   

11.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也得到了质的飞跃,因此对于居住环境的要求也在不断提升。室内空气污染物和污染源对人体健康十分不利,因此针对这些室内污染源头开始了一系列监测。此次研究主要是探讨分析室内空气现状及科学技术监测,采取有效的治理措施并及时采用科学手段,希望能够对相关人员起到参考性价值。  相似文献   

12.
室内装修材料是引起室内污染的主要污染源,可长期向室内空气释放大量的有害物质,给室内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采集装修过程中以及装修完工的居室内空气样品,用Tenax树脂吸附-热解吸/色谱-质谱法定量测定室内空气中挥发性有机物(TVOCs),分析其浓度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显示,新装修居室内TVOCs平均浓度要远高于室外对照点,苯系物及含氧化合物为其主要污染物,通风对室内空气质量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在现代生活中,室内空气品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对于新装修住宅,造成室内空气污染的一个主要的原因是装修中使用了含有大量有害物质的装修材料.通过调查测试,研究新装修住宅室内的污染物的来源,归纳其分布和散发的特性.  相似文献   

14.
朱艳 《科技资讯》2010,(2):130-130
目的:探讨室内装修空气污染的主要污染物、污染程度及针对性的治理方法。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在郑州市选择装修6个月内的住户,监测甲醛、氨和总挥发性有机物(TVOC)的浓度。结果:甲醛和总挥发性有机物(TVOC)是家庭装修室内空气污染的主要污染物;室内空气治理上建议采用定期高压电负离子方法配合一些抗污染的花草,并且经常通风换气。  相似文献   

15.
李锋 《科技资讯》2011,(26):144-144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室内空气污染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本文从不同角度分析和论述了室内空气污染的来源、危害,最后对室内空气污染的治理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6.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也不断提高,对居住环境的要求也相应相对增高,通过对室内空气污染特点的介绍,从有害气体、浮游粒子、香烟烟雾、放射性污染等几个方面探讨了室内主要污染物及污染源,提出了室内污染物相应的控制措施,指出控制室内污染应从源头把好质量关,以及采取物理、化学及植物等方法消除室内污染物。所以,室内装修已经成为日常生活中人们日益重视环节。  相似文献   

17.
由于装修、家具等各方面原因,使得90%的城镇居民的室内空气污染程度比室外高出许多倍,给人们的健康带来很大危害.本文就此对影响室内环境空气的几方面因素做了介绍,并对甲醛等主要污染物的危害和防治作了重点分析.  相似文献   

18.
引言人类进入了新的世纪,在人们的认识里,正渐渐意识到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人们开始重视保护土壤,水体,生物以及人们赖以生存的大气,并致力于减少人们生产生活对它们的污染和破坏,而且在这些方面已经进行了多年卓有成效的研究。但是,人们在研究和治理生态环境的时候,却忽视了直接涉及人身健康的室内环境污染问题。室内空气污染是一个世界性的话题,治理室内空气污染也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但人类开始重视室内空气污染的时间远比人类开始生态环境治理的时间要晚,这是有原因的。人们开始重视生态环境,主要是因为人们感觉到恶…  相似文献   

19.
叶兰 《安徽科技》2007,(7):47-48
人们每天大约有80%以上的时间是在室内度过的,呼吸的空气主要来自于室内,与室内污染物接触的机会和时间均多于室外.  相似文献   

20.
 室内空气污染对健康的危害在近年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如何有效去除室内空气污染物成为污染治理的重要课题。纳米催化剂因其特殊的效应,在降解室内空气污染物方面展现了良好的效果和应用前景。本文介绍金属、金属氧化物、复合氧化物纳米催化剂降解不同室内空气污染物的研究进展,阐述光催化降解有机物的基本原理,讨论各类催化剂的优缺点。贵金属在室内污染物的降解方面虽有很好的效果,但其昂贵价格阻碍了推广应用;氧化物纳米材料光催化降解室内污染物的过程需要在光照下进行,负载贵金属后具有很好的降解性能;用来催化氧化降解室内污染物的氧化物和复合氧化物纳米材料对室内污染物表现出很好的催化性能,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展望了纳米催化剂在降解室内空气污染物方面的研究方向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