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创客教育作为一种新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已发展成职业院校提升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与创造能力的重要措施,通过构建"创客空间"为基地,开展专业教育,通过实际的创新、创意项目的研究与孵化,全面提升学生综合能力成为当前职业教育改革的重点。通过分析创客教育存在的问题,开展创新型人才需求调研、完善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建立有效的运行保障机制,创建校企一体的协同育人模式,将双创教育融入才培养全过程中,为职业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特别是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及创新技能,是高等教育必须关注的重要课题。该文对湖南农业大学仪器科技学院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成果进行了总结,从三个方面概括人才培养方案。  相似文献   

3.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背景下,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是对接、响应国家创新发展战略的必由之路,以"创客空间"为载体的创客教育作为一种新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成为提升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与创造能力的重要措施。打造双创基地,构建"创客空间",培育创客文化,成为促进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的重要途径,通过分析创客教育存在的问题,探索"创客空间"的构建方式,为职业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加强高校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推动创新人才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背景下对高校科技创新平台的内涵、定位、意义及其与创新人才培养的关系进行论述,指出在本科创新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平台将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并结合科技创新平台的建设和发展状况,以提高本科教育质量和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本科创新人才为目标.探索科技创新平台促进本科教学和创新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和新型模式.  相似文献   

5.
科普视窗     
正贵州省首届青少年创客教育教师培训会成功举办7月18日,为更好的在教师之间推动创客教育,贵州省正式举办了首届青少年创客教育教师培训会,全省88个区(县)近500名一线教育工作者参加培训。为了更好地激发贵州省青少年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贵州省将适时举办首届青少年创客嘉年华赛事。此次培训以"多彩创客,智造无限"为主题,采用互动参与方式进行,重点指导教师掌握创客基本技能,包括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基于创客思维的教学理念也渐渐渗透入教育行业,形成了创客教育,所谓创客教育的核心是指学习者要在创造中学习或者是基于创造的学习。创客教育倡导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进行学习,从而能够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我国的创客教育目标是把学生培养成具有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本文首先简单阐述了开展创客教育的必要性,接着讲述了中学教育教学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最后提出了发展创客式教学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7.
本文针对多年对学生的创新指导,结合高校创新培育现状,对新时期大学生科技创新培养模式的研究,以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科技创新能力为目标,从大学生科技创新竞赛模式,大学生学科竞赛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大学生科技创新激励机制、大学生科技创新的指导模式、大学生科技创新平台的建设等4个方面进行研究,以期推动我省大学生创新活动,使创新竞赛模式从精英活动转变到大众化活动,全面提升大学生的竞争意识,科技创新能力、适应能力和动手能力,培养能学习、能吃苦,能适应,能创造的“四能”人才。  相似文献   

8.
创客教育是近几年来在全球日益盛行的教育创新模式,是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产生的新教育模式,秉承"开放创新、探究体验"教育理念,以"创造中学"为主要学习方式。面对新的教育方式,如何拉近东部与西部农村创客教育的和谐发展,如何激发农村孩子的创造力,我们应该通过努力让创客教育走进农村小学的课堂,丰富小学生的科技生活,增强小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完美地将创新意识与动手能力结合。  相似文献   

9.
创新型体育人才培养途径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高校为社会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人才的任务显得更加重要和急迫.通过对高校体育专业创新型体育人才培养中存在问题的分析和研究,探讨了创新型体育人才培养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随着创客教育在中国的逐步发展,创客教育生态环境构建重要性日益凸显。"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为高职院校创客教育提供政策上的支撑,但相较于西方发达国家,我国高职院校创客教育仍处于初级阶段,高职院校创客教育生态环境的构建需要从创客文化的培育、创客氛围的营造、创客空间的建立、创客项目的优选、创客课程的设置等方面协同推进,培养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和创业就业实践能力,构建中国特色的高职院校创客教育发展的立体生态。  相似文献   

11.
为了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需要,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成为目前各大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为了促进普通院校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提高普通院校的教学质量,以宝鸡文理学院机械专业为例,分析了机械专业创新型人才的基本要求以及目前机械专业教学培养模式的优势和不足,从课程体系设置、教学模式改革、毕业设计环节安排以及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对机械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途径进行了探讨,全面分析了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模式,为普通院校机械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12.
创客教育是在创客教育的浪潮下,在教育界兴起的教育创新现象。创客教育改变了原有的以教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开辟了一条新的创新人才培养的新途径。创客空间的建立将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高质量的创新人才。  相似文献   

13.
“基于创造的学习”是青少年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原始动力.针对青少年科技创新能力训练缺少渠道,动手能力渐弱,对现代电子产品依赖成瘾等问题,有效利用大学实验室,借鉴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成熟经验,建设“面向青少年的机器人技术创新培养基地”,是青少年创新能力培养的有效渠道.本文利用大学科技含量较高的实验室平台及大学生科创成果,构建青少年创客平台,架起大学生与中小学生工程实践活动桥梁,以“基于创造的学习”为学生学习、创造途径,激发其主动思考、主动设计、主动制作,在创造过程中提升科学、技术、工程、数学、艺术等学科学习中的自信、创造力与兴趣.  相似文献   

14.
刘丽珏 《科技信息》2010,(30):409-409
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是高等教育院校的主要职责,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兴产业的快速兴起迫使社会对复合型创新人才的需求越来越高,大学图书馆在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中可起到建立交流平台、提供电子资源等作用,为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紧跟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相似文献   

15.
随着创客空间的兴起,创客群体中出现越来越多的老师和学生,为了将这种创新文化引入到职业教育,该文就创客文化的特点进行了分析,结合我校实际情况重点就创客空间建设、创客文化导入课堂以及开展创新活动进行的探索进行了研究,为培养高技能创新创业型人才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6.
旅游管理本科专业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既是旅游行业的需要,也是旅游管理教育面临的问题。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培养创新型教师,建设师资体系;健全评估机制,鼓励学生积极创新,为学生搭建科技创新平台。  相似文献   

17.
在国家发展的战略核心背景下,提倡自主创新,培养科技创新型人才已成为电子信息类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本文从教学内容,课程体系设置,应用实践和能力培养方面进行合理,科学设计人才培养方案;从实践教学和科技创新型人才能力培养方面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学生科学创新能力培养为中心的人才培养体系,加强创新实验室和校企合作机制的建设将有效促进科技创新型电子信息类专业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18.
创新型人才培养是生命科学发展的原动力,生命科学本科公共创新平台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及综合科研素质具有重要作用。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高等院校在培养生命科学创新人才方面担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而高师院校作为培养中学教育师资的摇篮在创新教育方面尤为重要。针对高师院校特点,结合学院本科创新平台的发展实践,从公共创新平台的管理制度、仪器配置及运行模式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并分析了创新平台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过程中的实施效果,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同时为创新平台的良性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以西北工业大学航海学院工信部重点实验室—无人水下运载技术实验室为基点,探讨新时代高校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途径和方法。首先分析了现阶段我国创新人才少、培养慢的问题原因,进而说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性。作为高校科学技术领域的"心脏",实验室在人才培养中起着实践与创新引导的重要作用,其水平的高低将会直接影响人才培养的质量。同时,"双创型"科技竞赛在新时代有着传统教育不可比拟的特殊教育功能,且实验室在组织、引导学生竞赛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以无人水下运载技术平台为例,介绍了实验室通过科技竞赛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方法与途径。  相似文献   

20.
通过深化生理学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的改革,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法研究与加强课外的科技创新活动,并充分利用教育信息化丰富实验教学资源,切实加强生理学的网络信息智能化平台建设,促进实验教学和理论教学的发展和创新,探究培养有创创新意识和能力的高素质医学人才相应的对策,是提高创新型高素质的医学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