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心力为注射用环磷腺苷,是一种新型非洋地黄类具有正性肌力和扩张血管作用的抗心衰新药-我们通过静脉应用美心力治疗18例充血性心衰(CHF)患者,临床观察心功能得到明显改善,现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病例选择:18例CHF病人,入院前均长期应用洋地黄治疗,5例有洋地黄过量或中毒病史.男性11例,女性7例,年龄53~79岁,平均年龄在65±13岁,病程4~25年,平均病程11±7年-其中冠心病5例,高血压性心脏病3例,风湿性心脏瓣膜病7例,扩张型心肌病2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1例-心功能Ⅱ级者3…  相似文献   

2.
我院自1993年5月至1996年1月用多巴胺、于胺唑啉治疗老年性心力衰竭34例收到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l资料与方法本组34例皆为住院病人,其中男性22例、女性问例,年龄65-78岁,平均年龄70.25岁,在这些病人中冠心病11例、肺心病14例、高心病9例。根据NYllA分级,心功能皿级18例、心功能IV级16例。病例选择:(l)难治性心力衰竭而不宜使用洋地黄类的老年患者;(2)对洋地黄类药物不敏感或对洋地黄类过敏,经一般执心宏治疗效果较差病人。方法:个胶隆批10mg、多巴胺20mg加入10%葡萄糖250ml内,以20-30滴/分的速度静滴,每日1次,连…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联合用药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明确诊断心衰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0例应用多巴胺、多巴酚丁胺、环磷腺苷、卡托普利治疗,对照组30例应用洋地黄、利尿剂药物治疗,1疗程后观察结果.结果治疗组治疗后心功能、症状、体征的改善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效率达91.7%.结论与常规治疗相比,应用联合用药治疗顽固性心衰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索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的变化.方法:选取临床诊断的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49例,于治疗前后分别进行肺通气功能、肺弥散功能及超声心动图检查,分析治疗前后各项肺功能及心功能参数的变化.结果:81.63%的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存在限制性或混合性通气功能障碍,治疗后多项肺功能指标如1 s用力呼气容积( FEV1)...  相似文献   

5.
郭春梅 《山西科技》2005,(1):128-129
目的 :讨论美托洛尔在心功能不全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在对 5 0名心功能不全患者进行常规的强心、利尿、扩血管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美托洛尔 ,观察美托洛尔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结论 :正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美托洛尔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心功能  相似文献   

6.
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应用地塞米松的临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应用地塞米松减轻脑水肿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50例病人应用地塞米松减轻脑水肿。结果 合并应激性溃疡17例,心功能不全32例,骨功能不全16例,高血糖症28例。结论 脑出血术后应用地塞米松治疗脑水肿,诱发并加重了脑出血的并发症,增加了脑出血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7.
我院内科从1995年1月~1997年4月应用硫酸镁与卡托普利治疗难治性充血性心力衰竭4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1资料和方法1.1病例选择全部病例均为住院患者,经低盐饮食、吸氧、休息、积极处理心力衰竭的诱发因素、洋地黄+利尿剂+血管扩张剂(硝酸甘油、消心痛)治疗10~20天均不能满意控制心衰,心功能仍为Ⅲ、Ⅳ缓者80例(心功能分级按NYHA标准)为入选病例。全部病历经临床、X线心脏拍片、超声心动图、心电图而确诊、资料及检查项目齐全。80例病人,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40例,男性占24例,男性与女性之比3:2,平均年龄56±12…  相似文献   

8.
<正> 氨力农(Amrinon)为一种非洋地黄类、非交感胺类正性肌力药,通过抑制磷酸二酯酶,减少环磷酸腺苷降解从而使心肌细胞内环磷酸腺苷浓度增高,Ca~(2+)内流增加,心肌收缩力增强,短期内治疗有显著改善心功能作用,为进一步治疗创造条件。我科自1992年9月~1996年4月应用氨力农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15例,现将我们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静注卡托普利 (CPT)治疗高血压病伴左心功能不全的疗效。方法 :根据卡托普利10 m g和 2 0 m g分为 A、B两组 (A组 2 0例、B组 35例 ) ,观察治疗前后心率、平均动脉血压和心功能改善情况 ,并对 A组中 16例用药前后作血管紧张素 、醛固酮水平测定。结果 :静注 CPT后患者心率减慢、平均动脉血压下降、心功能改善 ,血管紧张 和醛固酮水平显著降低 (P<0 .0 1) ,给药剂量和疗效平行。结论 :静注卡托普利是临床治疗高血压病伴心功能不全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0.
治疗心机能不全的目的是加强心肌收缩力,改善大循环与小循环的郁血,使由此引起的各种症状好转。心机能不全的治疗包括病因治疗与发病学治疗。病因治疗心机能不全发生后,病因治疗是非常重要的措施,因为不同的病理过程对洋地黄的敏感度不同,例如贫血性心脏病心输出量增加,心脏负荷加重,此种高输出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洋地黄中毒的临床特点,规范洋地黄的临床应用.方法对24例洋地黄中毒患者的临床表现、心电图改变、离子及肾功能等情况进行动态学观察.结果洋地黄的应用应规范化,剂量不宜过大,特别是合并低钾血症及肾功能不全者更要减少用量.结论洋地黄中毒引发的恶性心律失常可导致死亡,临床医生要早发现、早停药、早干预.  相似文献   

12.
赵越  徐雅萍 《今日科技》1998,(11):36-36
洋地黄类药物应用于临床已近2百年,至今仍为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最有效药物.但由于洋地黄的治疗剂量与中毒剂量十分接近,患者治疗时容易中毒,尤其是肾功能不全者更易中毒.本文将肾病患者服地高辛致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伴阻滞一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运动康复疗法提高老年心功能不全患者生活质量的临床研究。选择2017年8月—2018年10月间诊断为老年心功能不全的患者80例,按照随机原则和患者参与意愿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n=40)进行常规治疗指导;康复组(n=40),采用CPET评估,制定个体化运动康复疗法,功率车配合弹力带、铔铃、八段锦或24式太极拳,30min/d。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CPET指标、血浆B型脑钠肽(BNP)水平、超声心动图、6min步行距离(6MWD)、生活质量(QoL)评分等指标。所有老年心功能不全患者均完成全程运动康复36周。治疗前,对照组与康复组患者各项指标及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康复组患者实验数据及QoL评分较对照组降低。(P0.05)。经过36周运动康复疗法可显著提高老年心功能不全患者生活质量,是心血管二级预防的重要组成部分,值得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4.
应用放免法测定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期患者20例(肺心组)血清内源性类洋地黄因子含量,并与22例健康者(对照组)进行对照。结果显示肺心组内源性类洋地黄因子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提示类洋地黄因子在肺心病的病情进展中有一定的变化规律,可能对其病程及治疗效果有一定的判断价值。  相似文献   

15.
参芪扶正注射液治疗慢性心力衰竭55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参芪扶正注射液治疗慢性心力衰竭55例,并与51例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作对照.对照组采用常规三联(ACEI、利尿剂、洋地黄类制剂)做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参芪扶正注射液250 mL静脉点滴,观察其疗效.结果显示:治疗组在临床评分、心功能分级(NYHA)、左室射血分数等方面,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参芪扶正注射液具有加强心肌收缩力,增加心输出量,降低心肌耗氧,改善CHF患者左室重塑, 改善预后,提高CHF患者的免疫功能 ,促进心功能恢复等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七叶洋地黄双苷滴眼液治疗视频终端综合症5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评价七叶洋地黄双苷滴眼液治疗视频终端综合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七叶洋地黄双苷滴眼液治疗视频终端综合症的患者50例(100只眼),以视疲劳的10项自觉症状为观察指标,评估患者用药前后的症状、体征以及屈光情况,同时观察记录使用药物的不良反应.结果:用药一个疗程后,显效41例(82%),有效7例(14%),无效2例(4%),总有效率96%.结论:七叶洋地黄双苷滴眼液能有效地缓解视频终端综合症患者的症状和体征,是治疗视疲劳一种安全有效的临床用药.  相似文献   

17.
应用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测20例妊高征心脏病(观察组)及20例正常孕妇(对照组)的左室功能。结果显示观察组中,大部分存有不同程度的心功能不全,重症病例心功能失代偿时,其左心功能的几项主要指标均偏离正常值,SV,CO,EF明显低于对照组,并随病情加重而降低(P<0.01);轻度和中度病例的测定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是为心功能代偿期。表明对于妊高征心脏病患者,心功能检测应列为常规。  相似文献   

18.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在危重症心脏病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58年Harken初次提到反搏概念以来,IABP目前已经非常成功地运用到了临床,甘肃省心血管病研究所、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心血管外科自1997年至2007年1997年至2007年8月我院共使用IABP患者86例,男66例,女20例;急性心肌梗死66例,病变在两枝以上,其中包含AMI合并急腹症两例,冠状动脉搭桥术后15例,风湿性心脏病顽固性心功能不全5例,从机理上阐明了IABP在抢救危重症心脏病过程中所发挥出的重要作用,同时进一步论证了IABP禁忌症的相对性,提出在无重度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前提下,风心病心功能不全经内科保守治疗无效,应积极及早采用IABP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9.
总结分析1998年2月~2004年5月,共对189例急性心肌梗死(AMI)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其中,经溶栓治疗失败行补救性PCI治疗121例,直接PCI治疗68例.治疗中17例发生无复流现象,需急诊治疗.189例急诊介入治疗中,17例(9%)并发无复流现象.121例溶栓失败行补救性PCI治疗中3例(2%)发生无复流现象,68例直接PCI治疗中14例(20%)并发无复流现象.无复流现象的17例病人,心功能分级Killip Ⅰ级11例,Killip Ⅱ级5例,Killip Ⅲ级1例.所有病例均经冠状动脉内给予尿激酶、硝酸甘油、合心爽、东菱克栓酶、腺苷及静脉应用阿托品、多巴胺及肾上腺素升压等治疗后恢复,其中1例无复流发生后出现心脏骤停,经心肺复苏成功,多种药物处理无复流消失.无复流发生后需一种药物治疗恢复4例,两种药物治疗恢复5例,3种及3种以上药物治疗恢复8例.AMI病人PCI治疗中无复流发生率较高,发生机制可能有冠状动脉痉挛、血栓、冠状动脉内微血栓等有关;另一方面与梗死面积大小、严重的心肌损害、心功能不全、梗死时间与再灌注开始时间较长等有关.因此,单一药物治疗效果差,多需综合处理才能恢复.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机械瓣替换术后抗凝治疗期间并发症的发生率及分布规律、调整抗凝药的用量。方法:对167例心脏机械瓣替换术的病人进行1~8年的凝血酶原时间随访研究。结果:血栓率0.72%病人·年;出血率9.21%病人·年。血栓集中在非风湿性心脏病及倾斜机械瓣置换者;出血集中在风湿性心脏病及术后心功能不全、肝瘀血者。结论:抗凝治疗期间注意了解病人的心功能、肝功能情况,对不同的人群,采用不同的凝血酶原时间比值,抗凝期间进行中、小手术时采用停服抗凝药三天的方法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