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汪曙申 《世界知识》2008,(20):60-61
10月3日,美国政府不顾中方一再严正交涉,通知国会决定向台出售“爱国者-3”反导系统、“E-2T”预警机升级系统、“阿帕奇”攻击直升机等武器装备,总价值达64.63亿美元。  相似文献   

2.
北约没有直接参加军事打击。首次动用北约的人员和设备参与美国的空防事务。10月12日,北约的5架 E-3A 空中预警机,开始在美国上空执行空中防务任务。欧盟支持军事打击,但不会加入“扩大了的反恐怖军事冲突”。  相似文献   

3.
台湾“立法院”通过“公投法”后,12月2日,美国国务院发言人鲍彻表示,美国反对台湾举行任何会改变台湾地位或走向独立的公投。12月3日,白宫发言人麦克莱仑重申,美国反对任何单方面改变台湾地位的行动。有人分析认为,鉴于两岸目前的紧张局势,美国或会采取清晰的台海政策,您对此如何看?  相似文献   

4.
张华 《世界知识》2014,(13):60-62
进入2014年,伴随着外界对美国“亚太战略再平衡”的能力和效果再次提出质疑,美国利用纪念“与台湾关系法”35周年之机,突然开始强调台湾在“亚太战略再平衡”中的地位和作用。2014年3月和4月,美国助理国务卿拉塞尔和副助理国务卿梅建华在国会听证会上表示,强化与台湾民众的长久友谊是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的关键要素。  相似文献   

5.
特朗普政府上台后,将中国定义为“修正主义国家”及美国的“头号竞争对手”,无形中,台湾在美国全球战略中的地位有所提高。美国对台湾的拉拢、利用意图增强,打“台湾牌”力度增大。其中颇为显著的是,“台湾牌”中的军事比重大增,美台军事关系有了明显加强,这进一步加剧了两岸关系的紧张对峙和台海局势的风险危机。  相似文献   

6.
美国在台湾驻有“斗牛士”式导弹部队,还有机动空军,还有控制台湾的十几个军事和政治机构。美国在南朝鲜也驻有原子部队。早在1955年8月,美国就把装有“诚实的约翰”的原子火箭炮兵——第五野战炮兵队派遣到日本了。这个炮兵队还有一个附属的第二六一军机分遣队。根据1955年6月2日“纽约时报”发表的福斯特·赫利的一篇文章说:美国在远东的战略是: 支柱——日本和澳大利亚。  相似文献   

7.
5月24日,在台湾省的台北市,发出了“美军滚出去!”的吼声。五千多名反美大示威的群众,捣毁了美国“大使馆”,抗议美国侵略者在台湾的滔天罪行。反美大示威的爆发,是以驻台美国军方释放杀人犯雷诺为导火线的。愤怒的群众,在被捣毁的美国“大使馆”内的墙壁上,写满了许多标语,要求美国侵略者滚出台湾去。尽管蒋介石集团在美国侵略者的威胁下,调了三师蒋军到台北进行镇压,但不顾军警镇压的威胁参加示威行列的爱国者,仍达到三万人之众。第二天也还有许多写着“美军滚出去”的标语传单,投入台湾美国人的住宅。这个事件告诉人们:美国侵略者在台湾的暴行,已经达到天怒人怨的地步,以致使台湾人民忍无可忍.  相似文献   

8.
时事概览     
《世界知识》2014,(9):8-8
日本针对中国新建预警机部队日本防卫省4月20日在位于冲绳县的航空自卫队那霸基地为E-2C预警机新部队举行成立仪式。在中国船只频繁巡航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附近领海的情况下,日方此举旨在加大警戒监视力度。成立仪式结束后,防卫大臣小野寺五典向记者表示,将于2016年3月底之前在那霸基地加大F-15战机部署。小野寺在仪式上对队员发表讲话时指出:"试图威胁法治、强行改变现状的做法仍在持续。这些行为可能会招致不测事态,目前处于危险境地。"他同时强调:"新部队将与固定雷达形成互补,作用极其重要。"  相似文献   

9.
言而不信,言无信也。中美关系的发展经历是发人深省的。美国曾经在作为中美关系基础的“中美上海公报”、“中美建交公报”,特别是在1982年的“中美八·一七公报”上作出了有关逐步减少售台武器直至最后解决的承诺,但是美国政府屡次践踏承诺。9月2日布什总统宣布将授权向台湾出售150架 F-16A 型和 B 型战斗机,这是对“中美八·一七公报”最严重的一次破坏,也是对最神圣的中国和平统一大业的阻挠,侵犯了中国主权,极大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感情。为了让读者了解美国政府在台湾问题和售台武器问题上曾经作过的许诺,本刊特重新登载“中美上海公报”(摘要)、“中美建交公报”和“中美八·一七公报”。  相似文献   

10.
读编往来     
我看美国的“一个中国”政策清华大学学生问布什:为什么美国总是讲和平解决台湾问题,而不讲和平统一!布什不作明确回答,只是把“和平解决”解释为和平对话,既不讲在一个中国原则下进行对话,也不讲海峡两岸的统一,这是因为美国有着不可告人的目的。美国从未讲过“反对台湾独立、支持中国统一”的话,从《上海公报》到以后的所有文件、声明,美国一直表示台湾问题要“和平解决”。所谓“和平解决”,无非是两条:一是和平统一,一是和平独立。“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中国政府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美国的对台政策是支持台湾当局走…  相似文献   

11.
美国脖子上的绞索今日的台湾海峡,已成了套在美国侵略者脖子上的绞索。九年前,美国在发动侵略朝鲜战争的同时,美国第七舰队张牙舞爪地闯进台湾海峡,霸占了我国领土台湾,妄想以台湾这艘“不沉的航空母舰”、美国太平洋“基地锁链”的一环,作为在远东策划侵略,进行颠复活动和进攻中国大陆的前进基地。那时,蹲在台湾“苦撑待变”的蒋介石集团,也大作其“收复大陆、重返金陵故都”的美梦,他们叫嚣,  相似文献   

12.
10月18日,美国白宫发表声明,表示美国对明年的台湾“总统”选举维持“中立”,没有偏好任何候选人或政党。对此,杨锦麟认为,美国因素在台湾内部政局扮演的角色历来都是重要的,不管它是否披着“中立”的外衣。记者为什么美国因素会影响到台湾“大选”,您能分析一下其深层次的原因吗?杨锦麟在民进党执政以来,美台关系在军事、政治层面发展的水准、幅度已经超过了国民党执政的时代,这是一个必须重视的事实。第一是美台军事关系实质性的发展。近年来,美军的顾问团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台湾的各种大小军事演习。五角大楼以及军火商对台湾军售的游说和…  相似文献   

13.
标签新闻     
新事新言“日本应该修改宪法当中‘不保持军队及其他战争力量、永远放弃作为国家主权发动战争’的第九条或是制订新宪法。”“日本人已慢慢知道在亚洲惟一能相信的只有台湾。”“世界上的道义一直在衰退,很羡慕日本能保有武士道诚信精神。”“美国20年来没有改变过围堵中国的目标,今后可能会让日本处理台湾问题,日本应该代替美国理一理亚洲的外交战略。”———曾自诩“22岁之前是日本人”的台湾前“总统”李登辉又有惊人媚日言论。他接受日本《产经新闻》专访时公开声称日本应修改“反战宪法”,并鼓吹美国应让日本处理台湾问题。“如果一个…  相似文献   

14.
美国政府对台湾采取了模糊的战略,一方面,是出于历史原因和现实利益,美国担当着台湾“保护者”的角色,非正式地承诺“保护”台湾的安全;另一方面,由于中美关系正常化,美国承认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部分,这种对台政策的两面性使得历届美国政府在处理台湾问题时有一定的回旋空间,但也使政策本身非常模糊。  相似文献   

15.
美国是台湾问题的始作俑者,60多年来一直在台湾问题上反反复复,谋取利益.近几年来虽然美国国内泛起所谓“弃台论”,但随着美国重返亚太战略的实施,为实现其战略图谋,谋取新的利益,美国仍将会不断干涉台湾问题.  相似文献   

16.
今年4月23日,美国总统小布什宣布向台湾出售价值40多亿美元的武器,其中包括4艘“基德”级驱逐舰、8艘柴油动力潜艇、12架P-3C“猎户座”反潜侦察机及“海龙”扫雷直升机等武器。这是继1992年老布什总统出售150架F-16战斗机给台湾以来,美国对台规模最大的一笔军火交易。美国对台政策的最新变化美国对台军售的空前升级,是在美国一直企图拉台湾加入战区导弹防御系统(TMD),美众议院在去年通过《加强台湾安全法案》等背景下进行的。概括来说,小布什总统上台后,美国对台政策的最新变化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美国对台军售出现三个显著提升。  相似文献   

17.
美国对陈水扁“废统”立场前后不一致,前硬后软明显。美国现行的战略危机、现阶段需要台海稳定、陈水扁“废统论”严重冲创美国的台海政策是美国对陈水扁“废统论”的态度强硬原因;美国的全球战略及其对中国的崛起态度、台湾问题持久存在对中国的危害、美国对于大陆的所谓台湾态度及有限利用台独是美国对陈水扁“废统”行为的态度转软原因。  相似文献   

18.
1972年2月底,《上海公报》中美国声明“认识到”“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1978年12月,中美《建交公报》则宣布“美利坚合众国承认中国的立场,即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上海公报》中美国的“认识到”和《建交公报》中美国的“承认”有着明显的区别。  相似文献   

19.
一美国总统肯尼迪上台前后,曾和民主党谋士们一再鼓吹要“重新研究”对华政策,表示“必须设法改进同大陆中国的往来”。与此同时,他们纷纷在美国报刊上发表“两个中国”的各种謬论,提出了各式各样的制造“两个中国”的新方案,作为“改变”对华政策的蓝本。综合美国报刊所传,美帝国主义制造“两个中国”的新阴谋大体有如下三种: 第一,是台湾成为“独立国”的方案。其主要内容是蒋介石集团的军队撤出金门和马祖;台湾“独立”,成为联合国的新会员国;中国“进入”联合国和安全理事会,但中国政府必须保证不以武力解放台湾。肯尼迪于1960年7月3日在答复英国“星  相似文献   

20.
2007年岁末,美国针对台湾“入联公投”掀起新一波反对高潮。随着台湾“大选绑公投”日益临近,美国正为后扁时代的美台关系做准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