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环境下的岩土工程活动日益频繁,但是由于城市环境工程的特殊性,导致出现了严重的环境岩土工程问题,其中又以地下水污染和地面变形等问题尤为突出.这些环境岩土工程问题不仅严重影响到岩土工程以及周边的建筑物的质量以及环境安全,而且还会对国家、对人们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该文从岩土工程的概念出发,对国内外城市岩土工程地质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阐述了我国城市环境下岩土工程中所存在的环境、地面和水污染问题,并提出了解决岩土工程问题的防治措施,保护环境,促进城市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浅层强透水的双层土质边坡降雨渗流特征,建立均质粉土与砂土-粉土的土柱、边坡模型,依据基质吸力与含水率的控制方程,分析了土层渗透性、地下水、坡度对饱和区成形影响.结果表明:砂土-粉土柱产生饱和区,既因土层渗透差导致雨水在砂土底层蓄积,又因粉土表面的渗流速度陡降;砂土-粉土边坡饱和区在土层界面首先产生,在纵向上以界面为中心逐渐往各土层内扩展,同时沿土层界面往坡顶上发展,其延伸长度随着地下水位升高而逐渐增大,但地下水位2m与1m时,坡度越大,延伸长度越小;地下水位与坡度均影响土层界面的初始饱和度.  相似文献   

3.
对环境岩土力学及环境岩土工程及发展进行了综述分析,重点介绍了矿山地下开采带来地表沉陷的环境岩土工程问题,并对人类工程活动和环境影响的关系做了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4.
方协庭 《科技信息》2007,(33):291-293
近几年来随着传感器技术的快速发展,出现了很多新型的静力触探。这些新的技术能够快速、准确地获得土层的孔隙水压力、传导率、污染物性状、温度、影像、动力参数等特性。国外已将之大量应用在环境岩土工程领域,而我国在这一方面还很少涉及。通过国内外的一些工程实例,介绍了CPT在垃圾山边坡稳定、地下污染物特性确定以及土动力特性等环境岩土工程方面的应用,为国内解决环境岩土工程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并且对全面、准确地评价环境岩土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基坑开挖流砂处理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流砂是细粒松散砂性土层特有的一种不良地质现象,是与地下水作用及周边环境密切相关的环境岩土地质问题.该文介绍流砂形成条件、机理及其工程危害,结合工程经验介绍一般简易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施工技术的进步,我国的岩土工程得到了较快的发展。无论是施工技术上,还是风险分析上,我国的岩土工程均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在岩土工程的发展过程中,逐渐演变出一个重要的分支,即环境岩土工程。环境岩土工程既是岩土工程的一个重要分支,也是一个典型的交叉学科。该文以某市滨海新区环境岩土工程为例,研究分析了环境岩土工程的几个重点问题,目的在于归纳总结环境岩土工程的施工技术,不断促进我国环境岩土工程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针对目前上海地区第⑤2层砂质粉土的液化特性尚缺乏研究的实际问题,结合上海某电厂海底隧道的工程实例,基于动三轴试验,对场地内第⑤2层土体动力特性进行研究.内容包括往返作用力、固结压力、结构性、颗粒组成等因素对于液化特性的影响,确定了场地内饱和粉性土的抗液化强度指标等.通过Seed简化法,判别该土层地震液化可能性,给工程场地抗震设计及液化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同时对类似工程的可液化场地处理可以有良好的借鉴.  相似文献   

8.
自1985年方晓阳先生提出环境岩土工程的概念以来,许多专家学者根据自身的实践,对其不断发展和完善.本文在此基础上,指出将环境因子加入到传统的岩土工程研究当中,使其相互协调发展正是环境岩土工程的本质所在.此外,回顾了GIS在环境岩土工程各个领域中的应用实践,包括工程勘察管理及评价、地质灾害规划和分析、核废料处置等等.探讨了国内与国外该项研究的现状及差距,并对其发展趋势作出展望.最终指出GIS在环境岩土工程中的应用研究将具有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9.
延边地区地基土的成因较为复杂,为了得出延边地区地基土持力层的承载力特征值以及各土层的具体参数,对延边周边土层进行线性分析、载荷试验以及土工试验. 由此得到延边地区地基持力层承载力特征值,以及各层土体的平均数据. 本文对延边地区地基土的成因作出详细分析,总结出延边地区地基土持力层的承载力的经验公式,并提出了泥岩持力层的承载力计算公式,为延边地区岩土工程勘查提供经验与依据.  相似文献   

10.
环境岩土工程是岩土工程发展的新阶段,它囊括并发展了岩土工程的所有问题。本文简要论述了其由来,并对我国岩土工程的特征及存在问题作了叙述,并主要讨论了重庆城区各类工程中环境岩土工程问题。最后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总结出环境岩土工程就是要求我们以环境、地质和工程三者合一的思维来分析和实施每一项工程。  相似文献   

11.
结合正在建设中的广东省重点工程——广东科学中心,针对饱和淤泥质砂土地基存在的工程地质隐患等问题,详细分析该建筑场地对地基的要求,提出动静结合排水固结法处理地基.在进行动力排水固结的现场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地基预处理技术处理广东科学中心近38.7万m2的饱和淤泥质砂土地基,并探讨了该新技术的加固机理、设计方法及施工技术等.通过现场监测与检测,结合饱和软土微结构定量研究试验,证明该技术处理饱和软土地基具有良好的效果,可供同类工程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2.
在对郑州市的工程地质相关资料梳理的基础上,针对研究区工程地质特点,结合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情况,认为研究区地下空间开发的敏感工程地质因子主要有淤泥质土、液化土、湿陷性黄土、钙核富集层。在地下空间开发过程中,为了研究工程地质敏感因子可能导致的环境地质问题,对淤泥质土、液化土、湿陷性黄土、钙核富集层的分布范围进行精确刻画,为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提供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13.
基于目前的地基处理技术和施工设备,研究海相淤泥特性水泥土搅拌桩的物理力学性质。通过对海相淤泥特性水泥土搅拌桩桩身强度影响因素的综合分析,找出各种影响因素与桩身强度存在的影响规律,并根据实验数据分析归纳出本次实验用土场地的海相淤泥特性水泥土搅拌桩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公式。这些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公式,无论对海相淤泥特性水泥土搅拌桩设计理论,还是对海相淤泥特性水泥土搅拌桩工程设计及施工指导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作战实验的产生、发展过程,论证了作战实验的体系工程属性,分析了当前开展作战实验研究的必要性和迫切性。阐述了体系工程V++模型,面向作战实验问题提出一种模型内涵,基于此原理提出一套作战实验研发方法,对作战实验研发过程进行了阶段划分,给出各阶段具体方法和技术。剖析了其中的关键技术及其解决途径,包括需求挖掘技术、基于模型的系统工程(MBSE)方法、作战仿真平台构建技术、共享重用技术和评估技术等。展望了作战实验研究的未来发展重点和方向。  相似文献   

15.
对四川三溪村滑坡地区的覆盖层粉土进行试验研究,在循环周期荷载作用下通过改变振动频率等主观因素,分析其饱和重塑粉土液化特性.通过改变外界条件,包括围压、动应力以及振动频率等多个因素,研究饱和粉土的孔压变化,进而分析在不同冲击荷载作用下,粉土的液化程度.试验结果表明,在振动频率为5 Hz时,粉土极易发生液化,当频率在其他范围时则明显看出其液化程度降低;在同一围压下,粉土孔压随动荷载的增大呈现出逐渐降低的趋势,其液化程度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16.
芳香族硝基化合物生物降解代谢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针对空气、水、土壤中严重污染物——芳香族硝基化合物越来越多的现状 ,提出一条快速、有效降解芳香族硝基化合物的新途径 ,即采用生物工程技术 ,通过深入研究微生物降解芳香族硝基化合物的生物化学和遗传学特性 ,按照预期目的构建具有更大降解能力的遗传工程菌株 ,以促使污染物的无害化和资源化 .并综述了具有代表性的一硝基、二硝基和三硝基类芳香族化合物的生物降解途径的多样性及所涉及的基因工程技术等方面的国内外研究情况 ,指出了生物降解该类化合物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7.
提高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实验教学质量的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验教学是高等学校工程专业的重要教学环节,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工程素质重要手段,提高高校人才的培养质量,必须强化实验教学。该文从六个方面提出了改革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实验教学、提高实验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8.
为解决黄河冲积粉土强度低、路用性能差等工程应用问题。本文以水泥和沥青粉作为改性剂,对黄河冲积粉土进行复合稳定。基于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核磁共振试验和渗透试验,探究了水泥-沥青粉复合稳定粉土在标准养护条件下的龄期强度、孔隙分布及渗透系数的演化规律。结果表明:水泥-沥青粉稳定粉土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7d龄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为976 kPa,且试样饱和后的强度损失较小;稳定粉土的孔隙特征是其力学强度及渗透性能的重要影响因素,饱和稳定粉土的核磁共振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养护龄期的增加,稳定粉土的孔隙率减小,稳定粉土的渗透系数随龄期的增加呈指数函数关系减小,同时稳定粉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对含水状态的敏感性降低。  相似文献   

19.
本文论述现代工程必须以工程科学的方法来设计和实施,实现工程科学方法的基础和前沿技术是一类工程的支撑体系.以轧制过程自动化为例,概述了工程支撑体系的组成和各部分内容.采用这套工程支撑体系,以工程科学方法承担大量的轧制过程自动化工程项目,取得了重大成功和显著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0.
逆向工程是在现代计算机技术基础之上产生的一种新的产品设计和开发方法,通过对逆向工程概念的介绍及实例设计演示,探讨基于CATIA的逆向设计的一般流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