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55 毫秒
1.
地方高校通识教育在实践过程中存在管理措施缺位、教师教学积极性不高、学生学习兴趣不浓等问题,究其原因在于地方高校通识教育理念尚未明确,通识课程设置欠完善、教学质量难保障等等。只有更新通识教育观念,完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加强通识课选课指导;改变通识课教学模式;构建通识课多元评价的成绩体系;加强通识课的质量监控与评估,才能改进通识课教学和管理的困境。  相似文献   

2.
武钧 《科技信息》2013,(1):239-240
本文通过对通识教育重要性的分析和研究,探讨了通识教育的来源与其深刻的内涵,并针对目前我国高校对通识教育在认识上和课程教学上的不足,提出了加强通识教育的认识、明确通识教育的目标、壮大通识教育师资力量、完善通识教育评估机制与设置通识教育专项基金等意见。为完善通识教育体系的建设、让通识教育理念登上大学生发展的"高速列车"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哈佛核心课程设计要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哈佛核心课程是哈佛大学本科课程的组成部分之一,是一种通识教育课程,体现着哈佛大学一贯的教育宗旨和理想,在美国也极具典型意义。通过分析哈佛核心课程设计要素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组织、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四方面的特征,总结其成功经验,以期为我国大学通识课程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通识教育”进行了溯源和内涵考证,认为通识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完整的人”,同时认为文学类通识教育课程在实现这一目标方面有着先天的优越性,在民族高校中它的必要性表现得更为充分。本文同时指出了充分发挥文学类通识教育课程的积极作用的方法:需要积极建构课程体系、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和评价机制等。  相似文献   

5.
张敏 《科技信息》2012,(22):174-175
通识教育是大学教育的理想,也是一种具有实践意义的课程体系。但是迄今为止,我国高校对于通识教育的内涵等尚存在误区。本文初步探讨了现代大学通识教育的内涵,并浅析了我国大学现行通识教育课的现状,对大学设置通识教育课程提出简单设想。  相似文献   

6.
随着通识教育的教学逐步深入,通识教育课程建设引起人们的重视。本研究以学生为本,针对大学生成才的需求和特点.进行通识教育课程改革和设计;同时,师生共建了学习型博客作为一个重要的交流平台,探索出一种通识教育课程教学新模式.促进了通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7.
营养与食品学是一门通识教育课程,是高校素质教育的培养模式。该文从课程背景、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教学评价四个方面,探讨了营养与食品学通识教育课程的创新研究,为高校营养教育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8.
通识教育改革是我国目前高职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方向。该文从国内高职院校通识教育的现状出发,提出了实践通识教育改革的有效途径,完善通识教育体系并坚持在专业教育中贯穿通识教育。  相似文献   

9.
在大学生成长成才的过程中,通识教育是非常关键的,通识教育反对过早专业化,使培养的大学生知识割裂、视野狭隘、片面发展。通识教育是一种综合性的整体,它不强调学生掌握任何技能以及任何知识,而是旨在通过科学的通识教育,基于完善的通识课程来有效丰富学生的视野,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实现学生复合学科的融合贯通。  相似文献   

10.
通识教育是一种现代教育理念,有着丰富的内涵.在其中国化的实践过程中,通识教育的目标是培养立足中国、着眼世界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通识课程在拓展知识和能力培养的过程中,应利用“四度”方法,即思政定位有高度、教学内容有广度、教学方法有温度、课程评价要多度,在更大的坐标上讲好中国故事.通过中国历史文明、中国人民奋斗圆梦和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等中国故事,传播中华文化,体现中国智慧和价值理念,引领学生去观察中国乃至世界农业的进步与发展,让学生拥有中国根、民族魂、世界眼.  相似文献   

11.
本文在探讨我国体育师范生通识课程现状的基础上,发现现有通识课程已经落后于时代的发展必须加以改革和完善,并从就业所牵涉的高校、基础教育改革、中小学生、体育师范生等四个方面分别说明了创新体育师范生通识课程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2.
李芳  朱丽娜  李文杰 《科技信息》2010,(25):I0012-I0012,I0031
当前,推行通识教育在我国高等教育领域已逐渐形成主流方向,但在医学类高职高专院校还存在对通识教育理解不全面、课程设置不合理等问题。本文通过阐述通识教育理念的内涵,建议医学类高职高专院校应加强通识教育宣传力度,营造人文环境,优化通识教育课程设置,构建通专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与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13.
在我国高校通识教育发展比较缓慢,成效不够显著。该文分析从通识教育的起源入手,仔细对比了通识教育引进国内和港台地区后的不同发展历程与教育效果。在分析通识教育与高校德育工作的关联性基础上,将通识教育与德育工作同步改革创新,在整体规划、课程设置比例、深度挖掘、全面落实等方面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14.
针对通识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意义,提出MIS作为通识教育课程的优势、定位及相关制约因素,从实验教学内容、授课方式、评价体系方面入手,为通识教育的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大学本科教学改革要求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并重,通识教育的系统化、完善化与规范化是教学改革成败的关键。将人类学纳入大学通识教育中,可以令通识教育系统、规范,具备学理性的深层思考,更可以将人类学作为“高峰课程”,对其他学科与课程加以整合完善,达到理论与实践、自然科学与人文关怀的结合。  相似文献   

16.
高校通识教育课程设置的目标及方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洲 《科技信息》2011,(12):I0055-I0055
当前,对高校通识教育课程设置的探讨有助于我们全面具体地把握通识教育的特征。我国高校通识教育课程设置目标中存在缺乏教育的本然性和创造性等问题,方略上存在着缺乏对课程的总体把握等问题,必须从课程设置模式和课程设置体系上进行改革。  相似文献   

17.
刘雪平 《科技信息》2010,(5):127-128
中美两国由于不同的历史发展,对各自的大学产生了不同的影响,在高校通识教育课程上两国也形成了各自的特点.通过对两国通识教育课程的比较,总结出中美两国在通识教育课程上的差异并提出了中国通识教育课程有待改革的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8.
胡月 《科技咨询导报》2012,(13):155-156
我国一直以来高等教育课程偏向专业教育,由此造成不少弊端,本文通过对美国文理学院通识课程的基础技能、批判思维、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这三方面特点进行分析,反观我国大学课程在这三方面所存在的不足,参考美国文理学院通识课程这三个方面的做法,提出一些完善措施。  相似文献   

19.
通识教育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培养复合型人才的一种常规模式,但是对通识教育的认识存在着误区。通识性教育不应是通识性课程与专业课程的简单相加,也应当体现在专业课程的教育之中,即通识性专业教育。这也是新闻教学改革的新思维和新方向。作者在大学普通班和自考助学班教授新闻学课程多年,深感通识性教育的重要。这里,本文主要站在教师的角度分析在新闻教学改革中倡导通识性专业教育的现实张力和面对的挑战。  相似文献   

20.
以沈阳师范大学通识课程《走进机器人世界》的教学实践为例,介绍从课程定位、教学内容、教学模式以及教学效果等方面对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以及提升综合素质所进行的尝试,阐述机器人教育通识课程对拓宽认识领域的重要性,探索了因材施教的教学模式,在教学实践中以机器人技术为主线,结合不同学科知识和思维方法,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创新思考、提出独特观点并进行实践,有利于培养善于独立思考的既有专门技能又能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大学生。将通识课程设计为融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及科学实践为一体的特色模式,体现了通识教育的的文化价值,对拓展通识课程含义及完善通识课程建设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