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芜湖铁画这一传统艺术是否能合理创造性地被立体、空间化,是基于当下如何更好地发展铁画艺术的前提条件,传统的铁画艺术产业被融合环境空间设计理念予以发展新的产业资源,阐述研究了铁画艺术在环境空间设计应用理念的形成背景、艺术文化价值、社会价值及市场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徽文化博大精深,是极具地方特色的地域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徽州民歌作为徽文化的一部分是徽州地区古老的民间艺术,2008年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徽文化不仅赋予徽州民歌丰富多彩的内容形式,还有饱满激情的内涵和精神力量。作为一个深受本地自然景观和传统文化影响的地方民间艺术,徽州民歌与徽州的语言文化、宗族文化、徽商文化、民俗文化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相似文献   

3.
铁画艺术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手工技艺,具有独特的审美形式以及浓郁的文化性和艺术性,一度成为国家形象的文化代表之一,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创造了可观的经济价值。新时代,铁画艺术的发展依然面临着创新发展的困境,要正视其活态的流变特性和市场需求的变化,根植民族文化,借鉴与吸收其他艺术形式,通过高校与企业合作培养继承铁画艺术的青年群体,搭建平台,有效利用国家帮扶资金,从思想上构建创作主体的自觉与自信才能在根本上促进铁画艺术的振兴发展。  相似文献   

4.
铁画初创于唐开元,而芜湖铁画则诞生于清康熙,已历数百年风雨,其间几度“人亡”、“业息”、“失其真”。但她获得了中华民族和地方的科学技术文化的涵养以及工艺美术文化的滋润,仍然具有极其顽强的生命力,人兴业旺,“技不绝”,成为中华民族科技和工艺园苑里的一朵奇葩,我们文明古国的魂宝。  相似文献   

5.
徽州古建筑在中国古建筑之林独树一帜。皖南古村落的规划特征明显且极具艺术性。探寻其成因渊源,论证皖南古村落的规划融合了晋唐文化与自然境界,融入了风水文化、儒商文化及徽商文化,体现出徽文化的深厚底蕴,是徽文化的物化表现。  相似文献   

6.
芜湖铁画在20世纪50—60年代和20世纪80—90年代曾经两度辉煌,2006年芜湖铁画锻制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到了20世纪90年代末,受到工业文明和市场经济的冲击,铁画产业的发展跌入低谷。芜湖铁画产业发展中面临的问题主要有:产业规模小,产业化程度不高;竞争无序,行业自律意识欠缺;宣传力度小,产品知名度不高;管理理念陈旧,品牌意识不强;传承方式落后,技艺传承受到限制。经济新常态下振兴芜湖铁画产业要遵循保护和发展并重、继承和创新并举的原则,通过认真分析铁画产业发展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出台有针对性的促进产业发展的政策。当前应当做好以下工作:扶持大型企业,打造产业精品;保护知识产权,规范市场秩序;弘扬铁画精神,增强铁画影响力;注重内涵式发展,实施品牌发展战略;促进相关各方协作,形成发展合力。  相似文献   

7.
试论屯溪商业老街的街区保护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屯溪商业老街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代表徽文化的重要体系,它适合当时的思想、文化艺术、建筑、饮食、方言等徽文化的典型特征。文章通过屯溪老街的历史沿革及对其保护、整治的多个阶段,以老城中心街区改造实例就传统商业步行街如何适应现代商业空间模式进行了深层次思考,提出了传统商业步行街如何保护与发展的新模式。其实际意义在于对徽文化保护与发展模式的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8.
四 绩溪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在徽文化宝库中独占螯头.它不仅是珍贵的旅游资源,而且是研究徽文化的不可再生的活化石.  相似文献   

9.
建筑与环境共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紫蓬田园山庄地处山地环境,其基地所处的自然环境特征和地域环境特色,使规划设计与建筑设计面临挑战与机遇.规划方案充分利用自然环境的特征,结合徽文化的特色,保持、延续和创新了徽文化传统,实现了建筑与环境的共融、共生.  相似文献   

10.
徽州文化博大精深,有着深厚的哲学审美价值,通过分析徽州文化人与自然的结合、文质兼备的文化内涵、艺术与科学的整合来诠释徽文化在现代包装设计中的体现。  相似文献   

11.
翻译中的文化资本流通主要有“罗杰姆模式”、“贺拉斯模式”和“施莱尔马赫模式”3种方式.它们分别常现于早期的翻译实践、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阶段以及当今“社会学转向”的翻译研究阶段.文化资本流通模式的发展表明新兴的翻译研究将着眼于民族思维、文化政治影响、翻译的社会效应评估等更加综合的因素,更为宏观的翻译生态体系正在形成.  相似文献   

12.
“异化”是以原语文化为归宿的翻译策略.无论从翻译的本质、翻译的目的,还是读者的需求来看,异化翻译显示出了其自身的优势.由于异化的翻译能保持文化的丰富性、尊重文化的差异性和保护并发展民族文化,因此,它是文化全球化环境下不可阻挡的趋势.  相似文献   

13.
翻译在特定的历史文化环境中产生,翻译策略和方法受社会、历史和文化因素的制约和影响.中国翻译史上三次大规模的翻译高潮提供了有力的佐证.  相似文献   

14.
翻译是一种跨文化交际行为,文化语境在翻译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影响翻译的文化语境包括源语文化语境和译语文化语境.本文首先分析语境及文化语境的概念和分类,然后根据翻译的过程阐述翻译的各个阶段文化语境对翻译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准确的翻译应该探索文化与翻译的内在联系和客观规律.文化传递是翻译的基本准则之一,即要求译语从文化的角度正确地再现原语文化所要传达的意义、形式及风格,文化传递的关键在于它的度.  相似文献   

16.
翻译不仅是一个语言转换过程,更是一种文化传递过程,文化的普遍性和民族规约性决定了文化意象的共性和特性,文化意象在翻译中有不同的生成方式:归化、异化、描写翻译、减译法和功能翻译等.  相似文献   

17.
广告翻译是不同文化的交流,是跨国文化的商品营销宣传活动.译者在翻译时在坚持一般性翻译原则时,应充分了解目的语国家的文化因素和消费心理,同时采取灵活的策略使翻译的广告具有推销能力、记忆价值、注意价值和可读性.  相似文献   

18.
在国家深入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和安徽省实施文化强省战略的背景下,深入挖掘发挥安徽省"徽文化"内涵、大力发展具有安徽本土特色的动漫产业对我省推动文化产业转型升级,再造经济增长极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红色文化旅游外宣翻译的目的是传播国内红色旅游文化,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应结合受者的阅读方式和表达习惯等,准确传达原作所表达的思想内容.将翻译目的论与外宣翻译相结合,以翻译目的三大原则为指导,通过分析三明市红色文化旅游外宣翻译特点与问题,探究红色文化旅游外宣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20.
文化负载词的英语翻译在文化的传播过程中发挥着特别重要的作用.本文基于语言属性认知,以南阳文化负载词的翻译为例,归纳了文化负载词的四种翻译策略,有助于更有效地传递文化负载词的文化信息,提高翻译质量和体现翻译的科学性.并探索了这些策略的应用途径,提出了在地方英语教育中渗透文化负载词翻译、建立地方本土文化负载词语料库以及结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