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蜥蜴亚目5种动物视网膜结构的观察比较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为探讨蜥蜴亚目视网膜结构与生活习性的关系,用光镜观察了北草蜥(Takydromus septentrionalis)、丽斑麻蜥(Eremias argus)、铜蜥(Lygosoma indicum)、无蹼壁虎(Gekko swinhonis)和耳疣壁虎(Gekko auriverrucosus)视网膜的结构,测量各层厚度、3个核层的胞核层数及胞核直径。经统计、比较和分析,结果表明,昼行性的北草蜥、丽斑麻蜥和铜蜥的视网膜结构相似,而夜行性或晨昏性活动的两种壁虎视网膜结构相似,显示了蜥蜴亚目视网膜结构和机能与各自的生活习性的一致性。其中,北草蜥视盘的基部有栉膜伸入玻璃体。 相似文献
2.
王昱 《井冈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2):43-47
为探讨家鸽、毛腿沙鸡和灰斑鸠视网膜组织结构与其生活环境适应的关系,用光镜观察了3种动物视网膜的组织结构,测量了3种动物视网膜各层厚度、3个核层的胞核层数及胞核直径。用免疫组化观察了Nogo C蛋白在3中动物视网膜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家鸽、毛腿沙鸡和灰斑鸠视网膜均由4层细胞构成,在显微镜下分为10层。家鸽、毛腿沙鸡和灰斑鸠视网膜平均厚度分别为416.29、437.90、419.36μm。毛腿沙鸡视网膜内核层和节细胞层的层数比家鸽和灰斑鸠的多,视细胞数亦较家鸽和灰斑鸠的多。毛腿沙鸡和灰斑鸠视网膜内核层、内网层、节细胞层和神经纤维层4层厚度所占总厚度比例(分别为69.77%、68.05%)要比家鸽(49.97%)的高。表明毛腿沙鸡具有比家鸽和灰斑鸠更强的视觉分辨能力和对强光的适应能力,毛腿沙鸡和灰斑鸠的视神经要比家鸽的发达。Nogo C蛋白在正常状态下视网膜中的表达可能发挥某些特定的生理作用,但还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
在60例家鸽顶盖脑片上,利用胞外记录研究了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GABA)和荷包牡丹碱(bicuculline,BIC)对顶盖视网膜接受区神经元自发放电及刺激Ⅰ层诱发的抑制反应的影响,灌流GABA(1-10mmol/L)抑制了60个神经元中的52个神经元的电活动,这些抑制效应呈剂量依赖关系,GABA的抑制效应绝大部分可被GABAA受体拮抗剂BIC所阻断。单独灌流BI 相似文献
4.
真鲷视网膜和视网膜运动反应的发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真鲷仔鱼视网膜在孵后3d功能化,变态以前,仔鱼眼睛为纯视锥视网膜,孵后28d,视杆细胞出现,单锥细胞开始融合为双锥细胞,同时,暗适应条件下的色素指数明显下降,视网膜运动反应出现,当发育到46d视网膜中单锥细胞和双锥细胞的排列已呈方形镶嵌,视锥细胞密度由3d时的44个/100μm降为46d的19个/100μm,眼睛的焦距由3d时的0.057mm增加到46d的0.60mm,代表视敏度的最小分辨角由3d 相似文献
5.
斑马鱼视网膜正常结构的定理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本采用半薄切片甲苯胺蓝染色方法,对斑马鱼视网膜正常结构进行了形态学观察,并对视网膜各层厚度,特别是神经节细胞层中细胞核的大小和密度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斑马鱼视网膜正常结构象大多数脊椎动物的一样分为10层,其总厚度为167.5±12.5μm、除外、内界膜外、其余各层由外向内分别为:色素上皮层约29.6±5.9μm,视杆视锥层25.4±3.4μm,外核层8.9±1.4μm,外网状层8.9±2. 相似文献
6.
颜面、视网膜、虹彩、耳的个体识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朋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3):1-3
文章分别简述了通过颜面、视网膜、虹彩、耳进行个体识别技术的程式、特点、发展状况和在安全防范领域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8.
本文采用半薄切片甲苯胺蓝染色方法,对斑马鱼视网膜正常结构进行了形态学观察,并对视网膜各层厚度,特别是神经节细胞层中细胞核的大小和密度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斑马鱼视网膜正常结构象大多数脊椎动物的一样分为10层,其总厚度为167.5±12.5μm、除外、内界膜外、其余各层由外向内分别为:色素上皮层约29.6±5.9μm,视杆视锥层25.4±3.4μm,外核层8.9±l.4μm,外网状层8.9±2.0μm,内核层29.5±4.8μm,内网状层37.8±5.6μm,神经节细胞层与视神经纤维层一起共25.9±3.7μm,其中神经节细胞核长轴平均约8.0±1.2μm,,短轴约7.3±1.1μm,每mm长度中约含125.8±40.0个神经节细胞核。这些数据可为以后更深入的科研工作提供参考价值。同时讨论了斑马鱼视网膜具有典型的光照条件好,白昼活动型的结构特点。 相似文献
9.
采用光镜观察了乌梢蛇(Zoacys dhumnades)视网膜的结构,测量并比较了外核层、内核层与节细胞层的细胞数量,分析了视细胞的分布特征,研究了其视网膜结构与生活习性的关系.结果表明,乌梢蛇视网膜中央区分布着大量的视锥细胞,外核层与节细胞层的细胞数量相当,色素上皮层的细胞有许多突起伸向视杆视锥层内,说明乌梢蛇是一种昼行性蛇类.视网膜盲部接近视部处有椭圆形突起,该突起呈连续分布而形成一圈,突起内可见血窦及丰富的红细胞,该突起可能与锥状突和/或栉膜具有同源关系. 相似文献
10.
中国大陆奥利亚罗非鱼的引进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我国大陆自1981年开始对奥利亚罗非鱼的引种情况。系统阐述我国大陆近20年来对奥利亚罗非鱼的形态特征、生活习性、生长、繁殖、遗传等几个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1.
1、麻雀(passev,montanus)视网膜结构可分为十层.视网膜中有大量的视杆,视锥细胞,视锥细胞可分为单锥(SC)和双维(DC)两大类.视细胞密度在中失区较高,在周边区较低,视杆与视维数之比约为1.66:1,视细胞与神经节细胞数之比约为1.66:1.2、神经节细胞密度可分为4级.在视网膜中央区神经节细胞的密度较高.细胞的直经较小,细胞排列规则,离中央区越远,神经节细胞密度越低,细胞的直经越大,排列不规则. 相似文献
12.
视网膜振荡电位异常改变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对多种眼科疾病进行视网膜振荡电位(Ops)的检测及分析,探讨了视网膜振荡电位在眼科多种疾病的诊断及评估方面的临床意义。方法对261例412只眼进行Ops检测,对Ops的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发现糖尿病及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视网膜中央及分支静脉阻塞、高度近视及高度近视性视网膜病变、视网膜色素变性等均有不同程度的Ops总幅值改变。同时发现,老年性黄斑变性、老年性白内障、弱视、中心性浆液性视网膜脉络膜病变及轻、中度近视者,则Ops总幅值无明显改变。结论视网膜Ops的检测是临床眼科诊断及评估的有力手段。 相似文献
13.
鲫鱼、蟾蜍、鳖、家鸽离体小肠段生理特性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比较了鲫鱼、蟾蜍、鳖、家鸽4种脊椎动物的离体小肠段平滑肌的生理特性.采用改良的离体小肠段灌流方法记录收缩曲线,以收缩波的频率、幅度、时程、运动指数、总幅度为指标比较了它们的收缩特性.结果:以运动指数、收缩波总幅度为指标,小肠运动强度按从强至弱的顺序依次为:家鸽、鲫鱼、蟾蜍、鳖.我们认为这4种动物小肠的运动强度基本上反映了它们消化能力的大小,是与其能量代谢率呈正相关的. 相似文献
14.
陈昆峰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4):10-10
在视网膜脱离的法医活体鉴定中,普遍存在着只凭临床眼镜检查为诊断依据,对视网膜脱离与外伤的因果关系和衡量操作程度的标准缺少客观实际的病理、生理及详细的病史调查,同时也缺少辅助性的仪器检查措施,值得引起注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玻璃体切割联合眼内视网膜光凝治疗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PDR)病变疗效。方法:对30例30眼PDR患者进行玻璃体切割联合眼内视网膜光凝,11眼行巩膜环扎术,其中8眼行硅油填充,15眼行白内障摘除。结果:术后三月随访26眼视力都有明显好转,4眼由于视网膜下出血及增殖膜,视力提高不明显。结论:玻璃体切割联合眼内视网膜光凝治疗PDR有明显疗效,同时也是目前治疗PDR最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探讨氩激光光凝视网膜裂孔及变性的疗效。方法:对216例228眼视网膜裂孔及变性进行氩激光治疗。结果:对62例(65眼)随访3月~2年,治愈56眼,占83.0%;好转9眼,占13.8%;无效2眼,占3.0%。结论:氩激光光凝是治疗视网膜裂孔及变性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台湾蓝鹊(Urocissaca vrulea)是仅分布于台湾省境内的中国鸟类特有种,因生有飘逸动人的长尾,被当地山民誉为“长尾三娘”。 相似文献
19.
对河北大学校园内越冬后期的灰喜鹊 (Cyanopicacyana)和灰椋鸟 (Sturnuscineraceus)死亡个体的致死原因进行了研究分析 ,推断其原因是饮食含有机磷的食物或水所致 相似文献
20.
染色体的数目和形态具有种的特异性,动物染色体核型的比较研究,对于了解物种的特性,探讨物种的遗传,进化,系统发育以及分类地位都有一定的意义。关于鸟类核型的研究,国外已有不少报道,国内在这方面的工作开展较迟,迄今,作过核型分析的鸟类为数不多,是脊椎动物中研究得最少的一个类群。本文分析了中国家鸽(Columba dom-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