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3.
一项新研究显示,婴儿出生后的一段时期内,他们的大脑每天以1%的速度生长。该研究旨在绘制新生儿在出生头3个月内的大脑图像。研究人员对87名健康新生儿的大脑进行了211次扫描,扫描是在婴儿们仅两天大时开始的。他们发现,婴儿出生后,他们的大脑以非常快的速度成长。 相似文献
4.
碳纳米管生长过程中的颗粒-线-管进化机制气相金属催化剂对于碳纳米管的合成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但由于合成碳纳米管生长进化过程中的快速反应特征以及高温环境,使得难于进一步认识碳纳米管的进化机制。中国科学院煤炭化学所煤转化国家重点实验室朱珍平课题组,成功将碳纳米管合成过程反应冻结在中间阶段,详细地研究了合成碳纳米管中间体的形态和结构,揭示出碳纳米管气相催化合成中的碳纳米颗粒-纳米线-纳米管的进化过程:碳 相似文献
5.
正中国科学院第十七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二次院士大会2014年6月9日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我国科技发展的方向就是创新、创新、再创新。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最根本的中国科学院第十七次院士大会在京召开 相似文献
6.
科学家合成新材料硬度超钻石燕山大学亚稳材料制备技术与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科学家最新人工合成纳米等级的立方氮化硼,其硬度已超越钻石,成为世界上最硬的物质。来自芝加哥大学等多所高校科学家组建的一支研究小组指出,超硬材料立方氮化硼是将氮化硼微粒压缩成一种超坚硬物质形式。科学家测试结果显示,这种透明的材料甚至超越了钻石的硬度,其维氏硬度达到108GPa,而合成钻石的维氏硬度为100GPa,并且该材料是商用立方氮化硼硬度的两倍。研究人员使用类似洋葱结构的氮化硼微 相似文献
7.
Toll样受体-4可调节饥饿条件下的能量代谢在饥饿条件下,哺乳动物体内会发生一系列适应性代谢应答以维持机体内环境稳定,其中的分子机制尚不完全清楚。Toll样受体-4(TLR4)是免疫系统中的一个重要分子,最近的研究表明,TLR4介旱的炎症反应在肥胖及糖尿病发生中起重要作用,然而,尚不清楚TLR4是否参与生理性代谢反应。 相似文献
8.
乳腺癌预后有了新生物标记预后良好的患者可幸免进行带有严重副作用的侵入性治疗,但不对侵入性肿瘤进行侵入治疗或可导致死亡。癌症之所以致命,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其发生了转移,从一个器官或组织转移到另一个器官或组织。癌症致死绝大多数与转移有关。对于乳腺癌来说,被称为“上皮间质转化”的过程助推了这种转移。上皮细胞系附着在与环境接触的皮肤和胃肠道中。间质细胞是胚胎组织和结缔组织中的一种细胞类型,其在那里形成非常松散的联系。 相似文献
9.
正自闭症或与肠胃病相关许多医生和父母反映自己身边的自闭症儿童通常都患有异常严重的胃肠道疾病,例如慢性便秘或腹泻。因此一些研究人员推测,在某些情况下,是境况不佳的肠道导致了疾病的产生,但是这样的推论一直以来都缺乏科学数据的支持。日前,一项具有挑战性的研究表明:解决胃肠 相似文献
10.
果蝇基因组中的适应性基因进化在基因水平确定适应性进化的程度对于理解分子进化是至关重要的。美国芝加哥大学吴仲义和上海交通大学瑞金医 相似文献
11.
201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揭晓
201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于北京时间10月8日揭晓,FrancoisEnglert和PeterW.Higgs获奖。获奖理由是“理论性发现了一种机制,有助于我们理解亚原子粒子质量的起源,最近欧洲大型强子对撞机ATLAS和CMS实验所发现的预测中的基本粒子对其进行了确认”。 相似文献
12.
在纳米光学等离子激元网络中实现级联逻辑门光学计算作为一个可突破半导体基电子装置性能限制的未来战略技术已经被探索了数十年,但在芯片上集成逻辑单元和级联装置仍未见报道。中科院物理研究所北京凝聚态物理国家实验室(筹)徐红星研究组与合作者在先期工作基础上,演示了一种等离子激元或非(NOR) 相似文献
13.
硅烷具有超导电性氢的直接金属化需要超过400GPa的压力,这是目前实验技术所达不到的。科学家设想氢化物有可能在目前所能达到的压力条件下实现向金属态的转变,并对 相似文献
14.
光催化剂表面晶相结构与其催化活性的关系光催化剂的表面晶相结构与其光催化性能的关系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但是长期以来,关于光催化剂尤其是实用纳米光催化剂的表面物相结构与光催化活性的关系一直不清楚。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催化基础 相似文献
15.
正人类代谢疾病离子组学研究获进展近日,PLoS ONE发表了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营养所王福研究组、林旭研究组及中科院系统生物学重点实验室李亦学研究组在代谢相关疾病离子组学方面的合作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6.
得益于变换光学和共形映射理论工具的发展,隐形斗篷,这个以前只限于小说场景中的物体,现在正在或已经开始变成了科学现实。工作于不同电磁频段的电磁隐形斗篷的实验实现已经不断被报道。然而,迄今为止所有已经报道的隐形斗篷都依赖于具有空间可变电磁特性的具有纳米或微米结构的人工复合材料(超材料), 相似文献
17.
制备分支碳纳米管阵列的新方法——气流波动法碳纳米管因其优良的电学和机械性能目前已广泛地被用来制作多种纳米电子器件,但是如何将这些独立的电子器件连接成一个功能系统,如纳米电路等,仍是纳米电子学领域的一大挑战。中科院化学所有机固体重点实验室刘云圻、朱道本研究组提出了一种新的制备方法来解决这一难题。他们发现气流波动能可控地制备分支碳纳米管阵列。同时通过改变气流的成分可以控制分支碳纳米管中各部分的化学组成。基于此,他们提出了分支碳纳米管形成的一种新机制。该方法简单可控,为分支碳纳米管用于制备未来的纳米集成电路提供了可能,并可能用于制备其它材料的分支纳米结构,对分支纳米结构的制备和纳米器件的集成具有重要意义。相关研究论文发表在2006年2月Nano Letters,6(2):186~192上。 相似文献
18.
原子吸收光子在横向产生透镜效应原子从激光束中吸收一个光子,在光传播方向上会产生回弹,但这种回弹的能量小于所吸收光子的能量。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Kurt Gibble研究发现,原子吸收光子产生回弹的同时在横向上产生透镜效应,导致产生频移。而且这种频移随场强度线性变化,并强烈依赖于观测到的原子态。Kurt Gibble并认为,这种频移对于基于微波的原子钟的精确性具有重要意义。相关研究论文发表在2006年8月18日Physical Review Letters.97,073002上。 相似文献
19.
群居型阿米巴虫的类免疫噬菌活性群居型阿米巴虫是阿米巴虫在饥饿条件下聚合形成的可移动的聚合体,它以土壤中的细菌为食。美国Baylor医学院AdamKuspa与合作者,在群居型阿米巴虫中发现了一种新的 相似文献
20.
蛋白运动控制了光合作用中初始电子的转移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Neal W. Woodbury与合作者,研究了野生型和14种突变型的球形红细菌(Rhodobacter sphaeroides)反应中心在光合作用中初始电子的转移,这些野生型和突变型细菌的驱动力和电荷分离在很宽的范围内变化。他们惊奇地发现,色氨酸吸收率的测量显示在这 相似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