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利用碳、氮稳定同位素技术和胃含物分析法,研究了滩涂红树林海水种植-养殖耦合系统中大规格尼罗罗非鱼的食物来源。镜检结果表明,红树种植塘和无红树的对照塘中尼罗罗非鱼的食物组成基本相同,主要以无机碎屑、底栖微藻、植物凋落物、浮游生物、腹足类、双壳类和泥土组成,摄食习性和它们的栖息环境有密切关系。稳定同位素分析表明,红树塘中罗非鱼的主要饵料为有机碎屑,浮游植物和植物凋落物,这3种食物来源的贡献比例依次5%~55%、10%~40%和15%~26%,而对照塘中这3者的比例依次为8%~64%、25%~55%和1%~12%。可见,无论在红树塘还是对照塘中,有机碎屑对尼罗罗非鱼食物组成的贡献比例都超过50%,表明尼罗罗非鱼是典型的碎屑食性鱼类。此外,栖息地生境的红树植物、盐沼植物和浮游植物,也是尼罗罗非鱼消化食物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2.
3.
为了探索红树林区污损动物的附着季节和群落发展规律,于1999年12月至2001年1月广西英罗港红树林保护区进行污损动物挂板实验,试板悬挂在向海林带紧靠外缘的潮间带光滩上,下层离滩面10cm,上层离滩面110cm,分为月板,季板和年板;每类试板重复4块。同时调查周边1-17龄桐花树(Aegiceras corniculatum)上污损动物群落,每龄选取5株,测定与底层试板挂放高度相当的0-20cm树层上污损动物的种群密度和生物量。结果在桐花树和试板上共发现27种污损动物,优势种为潮间藤壶(Balanus,littoralis),白条地藤壶(Euraphia withersi),黑荞麦蛤(Xenostrobus atruatus )和团聚牡蛎(Ostrea glomerata)。全年3-12月有污损动物附着,春秋季各有1个附着高峰。附着盛期为10月和11月。潮间藤壶的附着期为3-12月,白条地藤壶的9-12月,附着密度以秋季板最大,达25493个/米^2;生物量以春季最大,达2921.13g/m^2 。年板的最大密度和生物量达15063个/米^2和8663.266g/m^2,桐花树底层多年污损动物群落主要优势种从潮间藤壶到白条地藤壶到黑荞麦蛤变化,密度和生物量在2年后减少并在较低水平波动。 相似文献
4.
针对红树林生态数据日常管理及应用的需要,基于NodeJS的Express框架、Leaflet地图库、MySQL数据库和GeoServer平台,开发一套高效便捷的轻量级红树林生态管理在线系统。该系统集成了GIS技术、网络技术与数据库技术,可以实现对红树林地面调查大数据的收集、统一、共享及可视化展示。将该系统应用于福田红树林,分析主要虫害的爆发情况和相对健康状况的空间分布,结果表明,实验区和核心区虫害较轻,缓冲区虫害较严重;核心区红树林健康状况相对优于缓冲区和实验区。因此,该系统可为红树林的生态保护提供全面准确的基础数据和科学决策支持,有助于提高红树林保护部门的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 相似文献
5.
滩涂种植-养殖系统换水周期内细菌的消长动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种植-养殖系统换水周期内细菌的消长动态进行分析,发现在换水周期的初期细菌数量开始增长,至第4~6周时达到最大值,换水末期细菌的数量又有所下降.种植红树林的处理塘的细菌数量变化比不种红树林的对照塘明显要小.水质的变化与细菌数量的变化具有一定的相关性,水质相对稳定,细菌的数量变化相应较小. 相似文献
6.
贵阳市乌当区生态-经济系统耦合关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赵星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4(3):111-115
根据生态经济学理论和系统耦合理论,以贵阳市乌当区为研究样区,运用统计分析、主成分分析、耦合模型等定量定性分析方法对该区生态-经济系统1999年至2003年的耦合关系进行了动态分析。研究表明,1999年至2003年该区生态—经济系统经历了“非良性耦合———良性耦合———非良性耦合”的演变。 相似文献
7.
珠江口红树种植-养殖耦合系统浮游藻类及水质氮磷营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珠江口国家863计划"滩涂红树林种植-养殖系统耦验示范研究"基地中3个系统12个红树种植-养殖塘的浮游藻类和氮磷营养盐进行了1年内4次调查研究。结果表明,4种红树植物秋茄、桐花树、木榄、红海榄的单种或组合种植对于DIN和PO4-P均有不同程度的净化作用,但各个塘的浮游藻类均处在富营养化或超富营养化水平。通过对各系统中浮游藻类进行群落等级聚类分析(CLUSTER)和非度量多维测度排序(NMDS)研究,说明红树种植可以改变藻类的群落结构,但红树种植短期内不能降低水体中的藻类丰度和富营养化程度。红树植物和藻类间的复杂内在关系有待更加细致的机理分析与研究。 相似文献
8.
在构建乡村生产-生活-生态复合系统耦合协调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运用熵值法和耦合协调测度模型,测算安徽省16个地级市2010—2019年乡村"三生"复合系统的耦合协调度,并对其时空特征与演化状态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表明:安徽省16个地级市的乡村生产-生活-生态系统综合发展水平整体上均呈波动上升趋势;乡村"三生"复合系统... 相似文献
9.
广西红树林区的主要经济动物有光裸星虫(Sipunculus nudus),可口革囊虫(Phascolosoma esculenta)、合浦珠母贝(Pinctada martensii)、文蛤(Meretrix meretrix)、青蟹(Scylla serrata)、长毛对虾(Penaeus penicillatus)、中华乌塘鳢(Bostrichthys sinensis)、鲍罗豆齿鳗(Pisoodonophis boro)、弹涂鱼(Periophthalmidae)、(鱼喜)鱼(Sillago)、鲻鱼(Mugilidae)等。本文根据这些动物的行为生态特征,提出生态养殖的初步模式,同时讨论了生态养殖的优点。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以海水池塘养殖园区排放水集中设施化处理为切入点,集成泡沫分离、生物滤池及大型藻等多种生态修复技术,构建了海水池塘养殖园区排放水综合生态净水系统。经过综合生态净水系统处理,池塘养殖排放水中化学耗氧量(COD)、氨氮(NH4-N)、亚硝氮(NO2-N)、硝氮(NO3-N)、溶解无机氮(DIN)及活性磷酸盐(DIP)综合去除率平均分别为40.84%、89.37%、86.88%、93.75%、78.74%和59.73%。通过该技术可明显改善园区排放水质量,基本可以实现各项指标的达标排放。 相似文献
11.
深圳福田无瓣海桑+海桑人工林的生态影响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对深圳福田红树林7年龄无瓣海桑 海桑人工林生态影响的研究表明:无瓣海桑 海桑林7年龄时,林下土壤颗粒组成发生改变,土壤含盐量升高,pH值降低,有机质、N、P、K、Pb、Cu、Zn等质量百分浓度升高;人工林促进了后缘天然林种群的生长及乡土红树幼苗进入天然林和人工林,加快了天然林向前缘滩涂的拓展。 相似文献
12.
中国红树林研究进展 总被引:140,自引:6,他引:140
林鹏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40(2):592-603
综述了中国红树林研究简史,并以作者带领的厦门大学红树林科技研研究组40多年来,在红树林生态系统的种类界定,物质流,能量流,分了生态学研究和经济利用及其在红树林引种育苗,生态恢复工程上的成果为主,并综合了部分相关教学科研单位的主要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3.
真红树和半红树植物体内盐分分布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典型的真红树植物(红树Rhizophora apiculata、木榄Bruguiera gymnorhiza、海桑Sonneratia caeseolaris、桐花树Aegiceras corniculatum、白骨壤Avicennia marina)、半红树植物(黄槿Hibiscus tiliaceus、水黄皮Pongamia pinnata)和目前还存在争议的物种银叶树(Heritiera littoralis)体内各器官的K、Na、Cl元素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真红树植物和半红树植物体内盐分分布存在明显的区别,真红树植物体内各器官的Na、Cl含量明显比半红树高,叶片的K/Na值比半红树低;(2)真红树植物(除红树和木榄)和半红树植物的K:Na离子吸收选择性(USR)没有差异,但半红树植物的K:Na离子运输选择性(TSR)明显比真红树高;(3)真红树植物根系Cl含量随径级增加有先上升后下降趋势,与半红树植物不同.从盐分分布特征来看,银叶树最好归为半红树植物. 相似文献
14.
针对广西北部湾沿海红树林虫害生态监测与管理的需要,以ArcView为平台,设计开发基于GIS的广西红树林虫害信息管理系统。该系统包括基础数据库维护、信息录入、虫害发生时空查询、空间分析、害虫特征查询、害虫种类检索、系统管理等7个子系统。该系统突出了白骨壤害虫广州小斑螟(Oligochroa cantonella)和广泛危害其它红树植物的害虫袋蛾(Pcychidae spp.)点上与面上监测的特点和相关的环境背景,为红树林害虫的防治、研究和管理提供技术手段,具有较好的集成性、实用性与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基于盐度和潮汐淹水对红树植物筛选和定植的重要作用, 选择5种中国造林工程中常用的红树植物, 采用文献检索和荟萃分析方法, 探究其耐盐–耐淹性。结果表明: 白骨壤(Avicennia marina)的耐盐–耐淹性最强 , 能 够 生 长 于 高 盐 度 (40‰)和 长 时 间 淹 水 (16 h/d)环 境 中 ; 秋 茄 (Kandelia obovata)和 桐 花 树 (Aegicerascorniculatum)具 有 较 强 的 耐 盐 –耐 淹 性 , 能 够 生 长 于 中 盐 度 (30‰)和 较 长 时 间 淹 水 (12 h/d)环 境 中 ; 木 榄(Bruguiera gymnorrhiza)和无瓣海桑(Sonneratia apetala)的耐盐性较低, 能够生长于低盐度(20‰)环境中, 前者可种植在较长时间淹水(12 h/d)区域; 超过单一盐度或淹水胁迫耐受限度时, 复合胁迫会降低红树植物的耐受性; 在实际造林应用中, 白骨壤、秋茄和桐花树具有较强的耐盐–耐淹性, 适合中国南部沿海的红树林宜林地。最后, 提出相应的工程应用对策, 可为中国红树林的精准修复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