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基于三阶切触法刀具包络曲面的局部重建原理,提出了刀具可行空间约束下平底刀加工自由曲面的无干涉刀位规划方法. 通过工件表面到刀具轴线的距离来分析刀具与工件的局部和整体干涉,并解析求解二阶切触刀具姿态,进而建立二阶切触无干涉刀具可行空间. 在此基础上,通过计算设计曲面与包络曲面沿进给垂直方向的诱导法曲率导数,在可行空间内优化搜索最接近三阶切触的刀位. 拉伸曲面和螺旋曲面的刀位规划和切削带宽的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地避免刀具干涉,并显著提高加工效率.  相似文献   

2.
Loop细分曲面数控加工刀具轨迹的生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细分曲面可以方便地表示任意拓扑结构的光滑曲面 ,正逐渐成为自由曲面造型的有力工具 ;细分曲面的加工是其工业应用的基础。给出一个用于 L oop细分曲面数控加工的无干涉刀具轨迹生成的实用算法 :首先在不考虑干涉的情况下 ,由 L oop细分曲面的初始控制网格直接计算生成刀触数据 ;然后通过对刀具干涉条件的分析 ,确定干涉区域 ,去除产生干涉的刀触点 ;最后将刀触数据转换为无干涉的刀位数据。该算法提供了对基于细分曲面表示的实际零件进行曲面加工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针对用端铣刀在自由曲面上进行3轴数控加工,提出了一种系统的刀具干涉检测方法.加工自由曲面时,刀具干涉可能出现在包括刀具驱动面在内的刀具周围任何区域.提出用检测线代替检测面来寻找加工自由曲面时可能出现刀具干涉的方法,可极大地加快检测过程,改善加工精度和可靠性,而且有利于产品的几何设计和指导影响加工效率的刀具选择.研究表明,所提的方法和算法合理有效.  相似文献   

4.
着眼于自由曲面五轴CNC加工中无干涉刀具接近方向集合的自动获取算法的研究,给出了一种基于凸包和适应性离散的采样算法,使得在干涉检查过程中,采样点的选取能适应曲面几何特征.在刀具路径的每个CC位置,自动给出可行方向的集合,减少干涉检查的人工交互,提高计算效率.该算法可以作为模具加工的并行工程框架中自动无干涉路径规划的支持工具.  相似文献   

5.
针对自由曲面三元叶轮的特点,将鼓锥形刀具引入到三元叶轮粗加工中,提出了基于动态模型的刀位生成算法.该算法引入时间因素,即时计算各时间节点叶轮特征曲面,建立了动态模型模拟加工过程,能真实地反映刀具与叶轮的空间关系,降低了加工病害发生的可能性;采用等距离偏置法生成走刀轨迹,进而计算粗加工刀位信息,并通过干涉检验进行刀位修正.由于鼓锥形刀具与被加工曲面具有良好的曲率匹配性,从而增大了加工带宽,可实现宽行线接触加工.与此同时,通过对进刀深度、偏置距离的合理优化,避免走刀冗余,减少了刀迹总长度,从而提高了加工效率.实例证明由此生成的粗加工刀位具有高效、可靠的特点,效率比同直径球头刀具等距离偏置法提高约27.5%.  相似文献   

6.
基于曲面分割技术 ,介绍了一种无干涉刀具路径生成算法 ,该算法能够对加工条件的变化 (如刀具直径变化 )做出快速响应 ,实时产生可靠的无干涉刀具路径 .仿真结果证明了对于各种刀具 (包括球头刀及非球头刀 )都是适用的 ,刀具变化时能很快地生成无干涉刀具路径  相似文献   

7.
基于曲面侵害技术,介绍了一种无干涉刀具路径生成算法,该算法能够对加工条件的变化(如刀具直径变化)做出快速响应,实时产生可靠的无干涉刀具路径。仿真结果证明了对于各种刀具(包括球头刀及非球头刀)都是适用的,刀具变化时能很快地生成无干涉刀具路径。  相似文献   

8.
车灯模具侧花纹无干涉刀具路径规划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了车灯模具侧花纹的设计与加工特点后,基于平面与自由曲面求交理论,提出了一种车灯模具侧花纹无干涉刀位路径规划算法.该算法以脱模方向的法平面为参考,求出花纹约束线的投影线段,然后根据加工参数计算出投影线上的离散点.所有离散点处的法平面与组合自由曲面的交线即为刀位轨迹线.最后对刀具路径作了无干涉工艺优化.实例表明,本算法满足由直线和圆弧组成的花纹约束线所定义的车灯模具侧花纹的设计与加工要求.  相似文献   

9.
根据过渡曲面的特性及目前加工方法的缺陷提出了采用成形刀沿纵向加工等半径圆弧过渡曲面的新方法,并给出了刀具轨迹及干涉检查的算法.此方法大大提高了加工精度和效率.  相似文献   

10.
基于立铣刀的结构特点,详细地分析了立铣刀在自由曲面NC加工过程中的刀具干涉情况,并据此推导了五轴联动无干涉立铣刀刀位轨迹的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11.
本文阐述了三坐标数控自动编程系统HZAPT-Ⅱ亏硬件组成与软件系统结构文中着重阐述了HZAPT-Ⅱ系统曲面加工方法。  相似文献   

12.
精密和超精密加工中粉尘微粒的影响与防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粉尘微粒在精密和超精密加工中对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的影响,及如何减少粉尘微粒的影响,以保征精密和超精密加工的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并讨论了精密加工和超精密加工中洁净区域气流组织的形式。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在CNC系统上实现自由曲面加工运动轨迹直接插补控制的原理、方法与取得的成果,使CNC系统具有对工程曲面的直接加工和工艺参数的修改适应能力与高速高精加工性能,直接使用类APT的高级语言,大大简化零件程序信息和加工辅助工作,使曲面精加工经济而高效.  相似文献   

14.
为了便于对自由曲面的加工误差进行分析,应用空间统计方法分析加工误差数据,将构成加工误差的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这两部分分解出来。该方法首先对加工误差进行空间统计分析,判断加工误差的空间自相关性,然后构造基于B样条曲面的确定性曲面回归模型,计算各个测点的残差后对该回归模型进行充分性分析,将服从空间独立分布的残差作为分解后的随机误差,进而得到系统误差。针对一个自由曲面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该误差分解方法精确、有效。再对上述自由曲面进行数控加工,并获得该工艺系统的系统误差,根据该系统误差进行补偿加工,显著提高了零件的加工精度。   相似文献   

15.
叶片类薄壁零件的加工误差测量与补偿,一直以来都是其精密加工的关键和难点。为了提高复杂曲面零件的加工效率与加工精度,采用基于在机测量的复杂曲面侧铣加工误差补偿方法。在复杂曲面零件侧铣加工后,测量并分析实际测点与设计曲面采样点间的误差。通过调整加工刀位实现复杂曲面侧铣加工的误差补偿。以一个叶片的侧铣加工与误差测量为实例,经侧铣加工、在线检测、误差分析、侧铣加工刀位调整、再加工测量等环节,通过实例零件的加工误差在机检测与调整刀位后的误差实验结果的比较,实例零件的加工精度有较大提高,验证了上述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自由曲面轮廓零件的寻位加工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难以准确定位的复杂曲面零件的加工问题 ,从信息、控制与机械制造工艺及设备相结合的角度出发 ,提出自由曲面寻位加工这一新的曲面加工方法。对该方法所涉及的曲面零件的自动寻位、基于寻位信息的位姿自适应加工控制等关键问题给出了可行的解决办法。在此基础上开发了曲面零件寻位加工控制软件并进行了仿真验证。理论分析与实验结果表明 ,所提出的方法是可行的 ,为复杂自由曲面零件的无定位加工开辟了一条新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电解加工一般不会显著地改变工件表面层的特性。加工后的工件表面光滑 ,没有裂纹或其它缺陷。由于这种特性 ,电解加工能有效地应用到最终的光整加工及去处上道工序留下的表面层。在电解加工中应用通用电极可以高柔性地加工成型表面。当应用脉冲电流时可得到更低的粗糙度值。所有推导的结果和实验结论都是基于扁平的矩形电极和脉冲电流所得出的  相似文献   

18.
多点切触加工在复杂凸曲面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多点切触加工主要应用于复杂凹曲面这一现状,以汽车顶盖曲面为例,对一般性复杂凸曲面的多点切触加工进行了深入研究.先利用逆向工程技术由散乱点云数据建立了凸曲面的几何模型,然后利用旋转法对不同走刀方向下的刀位误差分布,以及一些关键参数对刀位误差分布的影响规律进行了深入分析,结果指出,在对凸曲面进行多点切触加工时,一般只有使圆环面刀具沿着凸曲面的最大主曲率方向进给,刀具表面和凸曲面之间才有可能达到两点切触,这和凹曲面多点切触加工时的情况是完全相反的.仿真和实际加工表明,将多点切触加工理论应用到复杂凸曲面上,加工效率得到明显提高,约为UG算法的2.3倍.  相似文献   

19.
针对铝合金(LY12)表面阵列微坑加工精度较低的现状,提出了采用双层模板电解加工铝合金(LY12)表面阵列微坑工艺.该工艺采用高电流密度的方法去除加工过程中的铝合金材料表面的点蚀现象,并使用非线性的硝酸钠溶液减小微坑的侧向腐蚀.通过对电流密度和电解液参数的合理优化,在铝合金工件表面得到形貌一致的阵列微坑.试验结果表明,在双层模板电解加工过程中,采用硝酸钠溶液作为电解液,并选取电流密度为25 A/cm2,可有效减小阵列微坑的侧向腐蚀,提高铝合金表面阵列加工的定域性.  相似文献   

20.
鞋楦三维数控加工算法分析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在使用三维离散法造型技术来描述鞋楦外轮廓表面的基础了简要介绍了数控刻楦机的加工原理,并主要针对加工过程中的刀位点确定进行了详细的算法分析。从空间解析几何的角度出发,为刻楦机建立了空间坐标系,推导出铣刀旋转包络面的空间方程,根据楦加工特征提出最小距离法,并将其应用到鞋楦刀位点的计算中,最终加工出来的楦精度和光洁度均达到常规制楦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