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以惩罚、补偿、强制三种基础责任类型相结合的责任实现形式为视角,来论证经济法责任的独立性,并由利益中心论出发导引出经济法社会本位与经济法责任的法理链,从而为经济法责任的基础理论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传统学说中经济法与社会法均以"社会本位"为基础,但未对其各自视野中的"社会利益"加以区分.对这一问题的讨论应以"法本位"这一法的核心概念为逻辑起点,对一般意义的"社会利益"以及经济法与社会法各自视野下的"社会利益"做出内涵区分,以明确二者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使命.  相似文献   

3.
随着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具有相对独立意义的社会团体大量涌现,社会结构也发生改变,社会利益的凸显使得传统以保护国家利益为本位的公法和以保护个人利益为本位的私法皆无法有效承担起保护社会利益的重任,故以保护社会利益为本位地发展起来并最终形成与公、私法并列的具有独立意义的第三法域。经济法本质上保护的是社会整体经济利益,是社会本位之法。其本质属性与社会法———以保护社会利益为目的之法是契合的。  相似文献   

4.
社会公共利益因其概念的不确定性,极易被滥用,成为侵蚀个人利益的借口。经济法以社会本位为价值取向,以维护和保障社会公共利益为其存在的基础。经济法对市场干预的依据、保护的内容、救济的对象、协调的界限等都要建立在明确界定社会公共利益的法律基础之上。  相似文献   

5.
传统理论认为,民事法律旨在保护个人权利,而经济法以保护社会整体利益为本位,二者差别甚远。然而,随着社会化大生产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纯粹的局限于保护私人利益的民事法律已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在某些领域引入蕴含经济法的核心价值的条款已成为必然。本文试从民法与经济法价值的关系以及社会环境变化的角度入手,揭示民事法律中体现的经济法的核心价值。  相似文献   

6.
互联网的兴起推动了网络消费的飞速发展,但与此并存的是各种网络消费纠纷问题日益尖锐,网络消费者安全权、隐私权、知情权等权利保护立法不够健全或者缺少可操作性。本文以经济法的价值为视角,通过对社会本位、公平、安全等经济法价值的阐述,从更高的层面来分析对网络消费者权益的保护。  相似文献   

7.
经济法在应对气候变暖问题上有其制度上的优势,这是由经济法的法律本位、理念及其制度设计等决定的.在应对气候变暖方面,经济法的利益协调功能及其在制度建构上的现代性有助于促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发展循环经济,节能减排.减缓气候变暖要求建立和完善我国宏观调控,综合协调经济法法律制度,加强经济法执法,并通过经济法制度来促进生产方式、消费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改变.  相似文献   

8.
成长成才是当代大学生的迫切追求和最大利益,是高校学生工作的根本目标和任务所在。本文结合当前高校实际,从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利益"视角阐述了高校学生工作思考点、落脚点,探究以人格教育为本位,以安全稳定为基础,以学风建设为根本,以救助贫困为导向,以就业为龙头,以党建为突破,以创新社会实践为载体的促进学生成长成才的"七以"思路。  相似文献   

9.
经济法是国家为保障社会整体经济利益 ,实现经济协调发展而规制经济运行行为的法律规范。民法是自我救济法 ,而行政法则是政府、国家利益本位法(公法 ) ,二者均不能对市场经济起调节与救济作用 ,只有经济法才对社会经济生活发挥着机制效用功能 ,从更高层次上全面一体、综合系统地调整经济关系  相似文献   

10.
人民利益是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社会基本成员的利益。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带有全局性和决定作用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它是人民群众各种具体利益的基础。人民利益由经济利益、政治利益和文化利益等构成。实现人民利益,既要全心全意地为人民谋取最大限度的净利益,又要切实保护好人民群众的利益。  相似文献   

11.
叶俊 《科技信息》2007,(2):201-201
破产法的利益本位经历了一个历史变迁的过程。债权人是破产法形成之初的利益本位所在,随着历史进步,债务人本位取代了债权人本位,后因为社会经济结构整体性、社会性和规模性等特点的出现,社会本位最终成为破产法的当代价值取向。同时我国的新破产法在私法精神上迎来了债权人本位的回归。  相似文献   

12.
目前国内经济法理论研究方法归纳为四大类:第一类为法哲学的研究方法,这种研究方法试图从哲学的角度对经济法的基本理论进行阐析。第二类为经济分析法学研究方法,这种方法以经济学为方法论来研究经济法的成长、结构、效益及创新,其核心思想是效益,即以价值最大化方式分配和使用资源,该流派目前在世界各国受到广泛的关注。第三类为社会学法学研究方法,其从社会学出发的经济法学研究方法是以社会学为研究方法,对经济法的属性、主体、本土资源、法本位等经济法基本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对经济法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发展和创新。第四类为法史学研究方法,该类研究方法主要是通过对经济法律思想与制度进行考察,从中发现和总结经济法现象的基本规律,使经济法的发展建立在历史的基础之上,以便从历史中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提高创新。  相似文献   

13.
宋振 《科技成果纵横》2011,(5):43-44,47
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以国家权力为特征的调整国民经济管理关系和市场经济运行关系的经济法,其打破了原有的法律体系格局,造成了传统调整对象说与经济法的矛盾。因此,重构现代法律体系理论是正确认识经济法本质,  相似文献   

14.
经济法的最根本宗旨是保护社会总体公共利益,它通过对社会利益同个人利益间的不协调关系的调和,在"以个体为最基础,以社会为最优先"的价值思想引导下,把私人对利益最大化的追求同整体社会利益的达成有机结合。反应到企业社会责任当中,即强调企业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同时也应承担对社会所具有的责任,这也是经济法同企业社会责任联系的最好纽带。  相似文献   

15.
跨国公司是当今国际经济交往中最活跃的力量之一。为使其利益在国际经济规则中得到体现,实现利益最大化,跨国公司积极通过各种途径参与和影响国际经济立法。这种参与在某种程度上丰富了国际经济法内容,但本质上有悖于国际经济立法民主,导致国际经济法的合法性危机。发展中国家要警惕这一动向,并采取措施维护自身利益。  相似文献   

16.
互联网的兴起推动了网络消费的飞速发展,但与此并存的是各种网络消费纠纷问题日益尖锐,网络消费者安全权、隐私权、知情权等权利保护立法不够健全或者缺少可操作性.本文以经济法的价值为视角,通过对社会本位、公平、安全等经济法价值的阐述,从更高的层面来分析对网络消费者权益的保护.  相似文献   

17.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两种资源配置手段:一种是市场,一种是政府。其中,市场起基础配置作用,政府的作用则体现为弥补市场的失灵,并保证政府经济权力的实现。与此同时,政府的经济权力需要加以限制和规范,否则极容易导致政府权力的滥用和市场管理的混乱。经济法是规范政府经济行为的主要法律,以社会为本位的现代经济法明确了有限干预是政府的一种经济职责。  相似文献   

18.
利益分化和利益协调作为利益理论的两个重要范畴,同哲学、政治学、经济学有着密不可分的血脉联系。通过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可以看出马克思主义理论,为这一问题定奠定了哲学、政治学、经济学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9.
完善公司结构以增强抵御风险能力是公司治理的目标之一。在对不断爆发的金融危机的反思下,关于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治理逐步进入研究者的视野。在实践中,金融机构治理研究多是从经济学、管理学等视角进行研究。但通过对商业银行公司的特殊性及存款人参与商业银行治理的可行性进行分析,从经济法的角度,可以建立存款人适度参与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机制,使商业银行公司运营风险得到适度降低,保护存款人等利益相关者的利益。  相似文献   

20.
如何对公司外部债权人予以保护是寻求公司章程自治正义性的重要议题。在现代法治社会利益均衡是限制自治范围最重要的因素,本文试图以罗尔斯关于正义的原则为论述的基础,进而阐述公司外部债权人利益保护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