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推导出新的角膜屈光力公式,并以此探讨由近视眼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引起的角膜屈光力变化.收集710只近视眼(362例)LASIK术前、术后数据,获得本组近视眼LASIK术后角膜曲率增量(ΔSIMK)与眼总屈光力增量(ΔD)的回归方程:ΔD=1.209ΔSIMK-0.265(r=0.979,P=0.000).由角膜屈光率得出:正常角膜前表面屈光分力F1=K/[1-(n2-n3)/(n3-n1)];后表面屈光分力F2=K/[1-(n3-n1)/(n2-n3)].结合上述回归方程和角膜前表面屈光分力的关系式可以得出近视眼LASIK术后ΔD=1.065ΔF-0.265.结论:LASIK术后的角膜总屈光力:FL=1.135 14KL-0.135 14K;近视眼LASIK术后的角膜总屈光力增量(ΔF)与眼总屈光力增量(ΔD)基本一致;LASIK术后,常规角膜曲率测量仪测出的仅为角膜前表面曲率,不能代表整体的角膜曲率;近视眼LASIK术后的角膜总屈光力小于角膜曲率测量值;该角膜屈光力公式计算过程简单、结果可靠,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力的不确定分解是指求一个力F的两个分力F1和F2。按照平行四边形法则,分解的方案必须具备以下条件:已知一个分力的大小和方向;或者已知两个分力的方向。另一种情况:已知两个分力的大小,这时可得到两种对称分解,不妨仍算是一种。这样,如果两个分力的大小和方向共四个因?..  相似文献   

3.
工程陶瓷磨削裂纹形成过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单金刚石磨粒磨削模型,根据弹性理论中的空间问题,分别考虑法向磨削分力和切向磨削分力,建立了陶瓷材料单金刚石磨粒磨削的理论模型。在压痕断裂力学基础上,分析了磨粒作用下陶瓷材料的应力状态,论证了陶瓷材料磨削裂纹的形成过程和产生位置,指出在磨粒运动的前下方,第二主应力是产生沿磨削方向裂纹的主要原因;在磨粒运动的后方,第一主应力是产生垂直于磨削方向裂纹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滚齿测力仪     
为适应新型的错齿斜槽齿轮滚刀切削性能的研究工作,作者在Y38—1滚齿机差动齿轮切向进给装置上研制了一套滚齿测力仪,利用该装置可同时测试四向切削分力的瞬时变化值。本文分析了滚齿力作用点位置的改变对测力读数影响的原因,提出了双固定端直筋式左右测力台的设计方法,并应用电补尝原理,从理论上消除了各分力间的相互干扰。经实际使用,测力仪具有较好的刚度与灵敏度。  相似文献   

5.
关于MORDELL定理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设多项式F袱二)二买一尸为素数,Ox,口2,…aN为任意整数,尸矛a、,若l为F,(劣)(,od,)最小的正的剩余,Mordell〔1〕证明 l相似文献   

6.
煤炭截割三向力传感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展示一种可用于井下测量煤炭截割力的三向力传感器。传感器为电阻应变式,其弹性元件上对应于三向分力的剪切应力区域,是由薄壁筒上开双层错位槽孔,即每一层均匀开出四个槽孔,但上下层槽孔之间沿轴向相互错开45°形成。对模型结构进行有限元计算和分析,确定了纯剪应力区的位置和主应力值。实验结果表明,所研制的力传感器不但三个测力方向灵敏度高、有足够的刚度,而且分力间交叉干扰小;制造工艺性好。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内充预压流体的弹性管中孤立波的传播.在长波近似条件下,流体流速和压力变化沿半径方向进行平均,流体运动是沿管轴方向的一维流动.管壁处于二维应力状态,在现时构形上建立了其非线性运动方程,管壁材料为不可压超弹性材料,其本构描述采用二维情况下Fung型的应变能函数.借助约化摄动法由管壁与流体耦合作用的非线性方程组导出了KdV方程,表征着系统有孤立波解.最后讨论了系统的参数对孤立波传播特征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顺层边坡岩体初始后屈曲性态及其缺陷敏感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应用Koiter的初始后屈曲理论,视作用于顺层边坡岩体结构上的法向分力为初始缺陷,以探讨非完善系统的不稳定性。给出了边坡岩体分叉点附近的邻域,建立了一般情形下边坡岩体分叉点的平衡构形判据,以及后屈曲平衡路径和后屈曲平衡构形的稳点性准则。证实了结构初始缺陷对屈曲的影响与突变理论在揭示结构,临界平衡性态时的一致性。提供了一定条件下确定非完善结构位移场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9.
引言流体的动量方程式是针对流道中连续流体的某一界区(这一界区称“控制体”),应用牛顿第二运动定律导出的,其形式为:∑F=PQ(W_2-W_1) 式中: ∑F——是作用在控制体上的合外力; ρ——流体的密度; Q——流体的体积流量; W_2——流体流出控制面的速度; W_1——流体流入控制面的速度。  相似文献   

10.
本文引进了对下标c反对易的内空间小C数张量若。b,以替反对易的C数考。设乡b(x)=古ebC:(x),将QFD中的BRS变换。A,·二一生D,.b少(x)_一直D,·‘eb(x) g推广为。一:一In:卜,卜。、:,__、U八,万不一—上2尸一gc一‘一、不) g而且,设鬼场按照 占Co=占C.,口月(D,.bCb)二合‘b“““  相似文献   

11.
单摆振动作为简谐振动的重要特例;高中教材和教学参考中对其所受回复力分析很详细,明确指出:“在研究摆球运动的回复力时,不需要考虑向心力、只考虑重力沿圆弧切线方向分力F就可以了.”并强调指出:“单摆的回复力应是F=GSni(?),把回复力说成是重力G和拉力T的合力是不正确的.”由此,一些同志在某些学术杂志上发表这样的观点,即“简谐振动的回复力是以效果命名的力,它可以是物体实际受到的一个力,也可以由多个力的合力提  相似文献   

12.
我们知道,载流导体在磁场中要受到安培力的作用,当导线运动时安培力就要作功,但是我们知道,安培力是洛仑兹力的宏观表现,而洛仑兹力的方向是始终与电荷的运动速度垂直的,因此它永远不作功。这样就产生了洛仑兹力不作功,而为什么安培力却能做功的问题。下面通过一个实例来讨论这个问题。如图所示电路,在匀强磁场B中一长为l载有电流I的导线ab在安培力F作用下以速度u向右滑动。由安培力公式dF=Idl×B可算出导线ab上受到的安培力F=IIB,其方向与u一致向右。显然F作了功。但这与作用在导线中自由电子上的洛仑兹力不作功并不矛盾。…  相似文献   

13.
磁场对运动电荷作用的洛仑兹力不做功。载流导体在磁场中移功时.安培力对它作功。安培力的实质是洛仑兹力.当安培力作为洛仑兹力的一个分力做正功时.必然有另一个分力做等值的负功.结论是总洛仑兹力永远不做功。  相似文献   

14.
在正压流体中,从含有完整Coliolis力的地转位涡方程出发,采用时空伸长变化与摄动法,推导了切变纬向流中缓变地形下的Rossby波的振幅满足非齐次mKDV-Burgers方程.结果表明,Coriolis力的水平分量和地形随时间的缓慢变化会对Rossby波产生一定的影响;说明β效应、地形效应和切变基本流是诱导Rossby波产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为解决倾斜薄煤层顶板控制技术难题,以东风煤矿倾斜薄煤层开采为背景,运用RFPA2D软件,建立数值模型,分析不同倾角下薄煤层工作面覆岩活动规律及顶板失稳特征。结果表明:倾斜薄煤层开采后,直接顶从采空区中部偏上向采空区弯曲,最后发生断裂破坏形成冒落带,顶板冒落沿层面向下滑动,冒落呈不对称形状;倾斜薄煤层工作面煤体上段顶板压力最大,下段次之,中段最小;随着煤层倾角的增大,顶板沿煤层倾斜方向的分力增大,垂直作用在支架上的分力减小,导致工作面推进方向的工作面矿压显现逐渐变缓,顶板下沉量也将变小。该研究为类似地质条件的倾斜薄煤层工作面顶板控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为了研究接触界面振动对摩擦的影响, 自主设计实验装置, 以在振动台上匀速滑动的滑块为对象, 采用理论与实验相结合的方法, 分析法向振动和切向振动引起界面切向运动减摩的机理。实验结果表明, 振动台的法向振动和切向振动经常同时存在。当界面振动, 且滑块与振动台之间的切向相对速度方向不变时, 滑块受到的平均滑动摩擦力与无振动时相同, 没有减摩作用; 当滑块与振动台之间切向相对速度的方向发生周期性变化或存在stick-slip (黏滑)时, 与无振动时相比, 滑块的平均滑动摩擦力有明显的减摩作用。根据Coulomb摩擦定律建立动力学模型进行仿真, 仿真结果与实验结果非常吻合, 说明在界面运动为已知的条件下, Coulomb摩擦模型能够反映界面间的摩擦作用。实验和仿真结果表明, 当法向振动和切向振动同时存在时, 振动引起的界面切向相对运动造成摩擦力方向的周期性变化或stick-slip是减摩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引言用选代法解枝性方程粗 AZ‘二d的筒单迭代格式为: ,‘’“”’)之D一,(D一A),‘〔’“j十D一d其中,D为A的对角矩阵且D一,存在。 若能把A分成分块矩障: A=(A、:)(f .k=1.2.…,r),)(**)(Af伪,、阶方阵,习,‘二。,A认存在)这时对格式(**)的一种改进方法是对公咨(”‘十工)二W:‘(”吞)(*)进行分块迭代,其格式为:十f(*,,)其中,解B一c,了一。一、,。一尸“{.),,一。一。. A,.:z 对格式(*,*)的要求是:(勺B一上容易求得;(六)(,**)的收欲速度比(**)快.本文考察了当A是具有(A)性置的对称矩阵(它最先由D·Young〔”引入,以后筒称为Y一矩…  相似文献   

18.
岩体裂隙网络渗流对裂隙壁施加有两种作用力:垂直于裂隙壁使裂隙产生扩张的法向渗透压力以及平行于裂隙壁和裂隙水流方向一致的切向拖曳力.从岩体裂隙网络渗流的特点出发,分析了二维及三维情况下岩体裂隙网络渗流的这两种作用力,推导出二维及三维情况下裂隙单元因这两种作用力而产生的等效结点力,并应用算例定量分析了岩体裂隙网络渗流对岩体应力的影响.可以看出,岩体裂隙网络渗流作用力使岩体各应力分量增大.  相似文献   

19.
针对垂直轴水轮机流固耦合问题,采用均布力法和插值法相结合的单向流固耦合方法,在不同速比的工况下,分析叶片应力、水轮机整体应力、位移以及应变的变化规律,得出垂直轴水轮机在旋转过程中最危险工作方位角及其随速比变化的规律.结果表明:在一定速比下,当水轮机转到某一方位角时,叶轮受合力最大,此方位角为最危险工况;最危险方位角随着速比增大而增大,并逐渐接近叶片弦线与来流速度方向垂直的位置即90°;基于均布力法和插值法对水轮机叶片进行单向流固耦合分析,可以得到相同变化规律,在数值上均布力法更趋于保守.  相似文献   

20.
通过实验分析了CBN砂轮高速磨削磨削力分力比的变化情况,针对不同的磨削参数对磨削力分力比的影响程度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磨削深度ap的增大、砂轮线速度vs的提高、工作台速度vw的提高都会使磨削力分力比Cf增大.在砂轮状况对磨削力分力比的影响中,磨粒尺寸小的砂轮磨削力分力比更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