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究了饥饿应激对泥鳅肝、肠和肌肉3种组织细胞糖原、酸性和碱性磷酸酶的细胞化学变化.对泥鳅进行饥饿处理,0~28 d不喂养食物,29~35 d恢复正常喂食.分别于0、7、14、21、28和35 d取材,利用显微石蜡切片、组织化学染色的方法检测其肝、肠和肌肉细胞糖原、酸性磷酸酶和碱性磷酸酶细胞化学特征.结果表明:随着饥饿程度的加深,糖原的量减少,碱性磷酸酶活性下降,酸性磷酸酶活性则增强.投喂后,糖原量、酸性和碱性磷酸酶活性都有不同程度的恢复.整个过程中,上述变化存在组织差异性.泥鳅中糖原量、酸性和碱性磷酸酶活性均与长期饥饿条件下机体的应激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2.
报道了脉冲电磁场照射小鼠 8h后 ,通过酶组织化学方法发现 ,小鼠的皮肤、小肠、肝脏的 5′ 核苷酸酶 (5′ N)和腺苷三磷酸酶 (ATPase)的活性都受到明显的影响 .  相似文献   

3.
研究长期饥饿和再投喂对泥鳅肝、消化道和肌肉3种组织细胞糖原、酸性和碱性磷酸酶的细胞化学变化.对泥鳅进行饥饿处理,0~28 d不喂养食物,29~35 d恢复正常喂食.分别于0,7,14,21,28和35 d取材,利用显微石蜡切片、组织化学染色的方法检测其肝、消化道和肌肉细胞糖原、酸性磷酸酶(ACP)和碱性磷酸酶(ALP)细胞化学特征.结果表明,随着饥饿程度的加深,糖原的量减少,碱性磷酸酶活性下降,酸性磷酸酶活性则增强,投喂后,糖原量、酸性和碱性磷酸酶活性都有不同程度的恢复.整个过程中,它们的变化存在组织差异.泥鳅中酸性和碱性磷酸酶均与长期饥饿条件下机体的应激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甘草酸二钾护理液及含甘草酸二钾卫生巾对擦伤皮肤的修复作用。方法用SD大鼠,制造皮肤擦伤模型,将动物随机分为阳性对照组、阴性对照组、甘草酸二钾护理液高、中、低剂量组、甘草酸二钾卫生巾组,一定时间后,检测创面愈合率,通过HE染色观察损伤皮肤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造模后第7 d和第14 d护理液高、中剂量组和卫生巾组大鼠的皮肤愈合率和组织学评分与阴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甘草酸二钾护理液及含甘草酸二钾卫生巾具有促进皮肤修复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新疆长白猪皮肤组织结构与人皮肤组织结构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常规病理切片技术,对新疆长白猪的皮肤组织结构与人的皮肤进行初步比较,为长白猪的实验动物化及治疗大面积烧伤提供生物敷料和相关的移植研究提供实验依据。结果表明,长白猪与人的皮肤在分层上相似,都是由表皮、真皮、皮下组织及皮肤的附属器构成。但也存在差异,长白猪皮肤的毛囊比人的毛囊粗大,汗腺多为大汗腺,极少有小汗腺,皮脂腺在分布位置上与人相同,但不发达,数量极少,胞浆中脂滴颗粒细小。但在新疆的特殊地理环境下培育数十年,长白猪是大面积深度烧伤治疗中异种皮片的提供者,也是创伤愈合机理研究及异种器官移植免疫排斥机制研究适合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几种脱毛剂对猪皮肤活力的影响.方法:通过台盼蓝染色法与MTT法检测三种脱毛剂处理后猪皮肤的活力,比较几种脱毛剂的优劣,以机械脱毛为阳性对照,剂量25kGY60Co照射为阴性对照.结果:使用脱毛剂1猪皮肤活力降低15%左右,使用脱毛剂2猪皮肤活力降低10%左右,使用脱毛剂3猪皮肤活力降低20%左右.结论:三种脱毛剂中,脱毛剂2对猪皮肤活力影响最小.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几种脱毛剂对猪皮肤活力的影响.方法:通过台盼蓝染色法与MTT法检测三种脱毛剂处理后猪皮肤的活力,比较几种脱毛剂的优劣,以机械脱毛为阳性对照,剂量25kGY60Co照射为阴性对照.结果:使用脱毛剂1猪皮肤活力降低15%左右,使用脱毛剂2猪皮肤活力降低10%左右,使用脱毛剂3猪皮肤活力降低20%左右.结论:三种脱毛剂中,脱毛剂2对猪皮肤活力影响最小.  相似文献   

8.
皮肤组织传热过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获得生物皮肤组织在不同条件下传热特性的数学模型及其传热规律,分别在一雏直角坐标系和一维圆柱坐标系下,建立了稳态条件下基于皮肤组织单层结构和多层结构的传热数学模型.通过数值模拟,获得了不同皮肤组织结构模型下上臂皮肤组织内的稳态温度场和90℃高温热源作用15s后皮肤组织内的温度分布,以及皮肤组织热损伤深度的变化、常热流作用下皮肤组织表面的温升曲线和表面绝热条件下皮肤组织内的稳态温升分布.研究结果表明,皮肤组织的多层传热数学模型更能真实地描述皮肤组织内的传热过程,因此值得在实际工作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人胰腺癌组织中淋巴管的形态和分布特点以及VEGF-C和VEGF-D在癌组织中的表达,为胰腺癌组织淋巴管形态及其生成研究提供形态学依据,探讨胰腺癌淋巴道转移机制.方法:取手术切除的人胰腺癌组织标本23例,按癌中心区、周边区及正常区切取组织,应用二步法免疫组化染色观察VEGF-C/D在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LYVE-1标记淋巴管进行淋巴管计数.结果:VEGF-C在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范围相对较广,主要表达于胰腺癌癌细胞的胞浆中.而VEGF-D只表达于部分癌细胞浸润的腺管和腺泡中;胰腺癌组织中LYVE-1染色阳性的脉管具有淋巴管的形态学特征;VEGF-C和VEGF-D表达阳性的胰腺癌组织的淋巴管数密度较VEGF-C和VEGF-D表达阴性组增多.结论:VEGF-C/D在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和癌周组织的微淋巴管数量增加,提示胰腺癌组织中可能存在新生的淋巴管,癌细胞侵袭淋巴管的途径可能是通过新生的淋巴管进入淋巴道.  相似文献   

10.
模拟天然皮肤的真、表皮结构,以胶原和壳聚糖为主要原料构建皮肤组织工程双层支架.将固含量0.8%(mass)的胶原-壳聚糖溶液冻干后压膜,经戊二醛交联后再冻干形成双层支架的底层,然后注入固含量0.2%(mass)的胶原-壳聚糖溶液,经冻干、交联、再冻干即得结构较稳定的双层复合海绵支架.在双层支架上培养的小鼠成纤维细胞贴壁生长正常.本研究构建的胶原-壳聚糖双层支架具有良好的结构稳定性和细胞相容性.  相似文献   

11.
用酶的原位复性电泳方法分析了中国大鲵二十四种组织器官的碱性磷酸酶。结果表明,二十四种组织器官中都有碱性磷酸酶存在,其中230和200 KD的碱性磷酸酶占优势;不同组织器官的碱性磷酸酶活性有差异,心脏中活性最强,眼球中活性最弱;在同一组织中,230和200 KD的碱性磷酸酶活性也有差异。另外,在肾脏和心脏中还含有一种250 KD的碱性磷酸酶,推测与器官的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12.
采集婴儿皮肤组织,用组织块法制备原代细胞,通过差速消化和差速贴壁法纯化细胞,扩大培养至第3代液氮冻存,复苏细胞后进行活力、形态、生长曲线、微生物污染、核型、乳酸脱氢同工酶谱及荧光蛋白质粒转染表达等特性研究.结果显示,婴儿皮肤组织细胞呈成纤维型,生长状态良好;生长曲线呈"S"型,最大增值浓度为1.64×105/mL,倍增时间为63.12 h;细菌、真菌、支原体检测均为阴性;染色体2n=46,二倍体为86%,占主体;乳酸脱氢酶同工酶电泳图谱显示有5条谱带;外源质粒在该细胞中能进行复制和表达.表明已成功建立了婴儿皮肤组织成纤维细胞系,这为复合人工皮肤的组织工程学研究奠定了前期工作基础,也为皮肤相关疾病的研究提供了实验条件,因而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3.
利用患者自体来源的皮肤细胞,在经过短时间的体外培养后构建组织工程皮肤,并对其移植后的转归进行动物实验观察.分离培养头皮中的角质形成细胞及创面来源的成纤维细胞,并在体外进行传代扩增.利用三维立体培养系统构建复合细胞膜片,移植于裸鼠背部全层缺损创面,以单层细胞膜片为对照,对其转归进行大体及病理学观察.体外分离培养的皮肤细胞在体外扩增2周后即可用于构建复合细胞膜片,在移植覆盖裸鼠全层皮肤创面后,伤口愈合良好,移植2月后的病理结果显示皮肤结构明显优于单层膜片移植.证明利用患者自体来源的皮肤细胞可快速构建组织工程皮肤,有望成为治疗大面积深度烧伤患者的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4.
皮肤组织工程支架材料在人工皮肤的构建中起着关键作用,为种子细胞提供了黏附、生长、迁移、增殖、分化和代谢的环境,是皮肤组织工程的重要研究内容.对组织工程化皮肤支架近几年的材料、制备方法的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分析了皮肤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5.
探讨从石蜡组织中提取核酸的简便、实用方法,比较两种脱蜡方法对DNA质量的影响.取收集的20例包埋好的银屑病皮损组织,分别用二甲苯和TES溶液脱蜡、酚-氯仿提取,然后检测DNA的浓度及纯度,并用PCR扩增方法检测哪种脱蜡方法对提取DNA更有优势.结果表明,用TES溶液脱蜡提取DNA的D260/D280=1.6~1.8的比例为60%,而二甲苯脱蜡的比例为35%.从实用、快速和经济的角度综合考虑,TES溶液脱蜡、酚-氯仿提取是值得推荐的石蜡组织DNA提取方法.  相似文献   

16.
皮肤经络的形态学基础--交感物质分布线和毛线环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过去把经络分为血管性经络与非血管性经络两大类型[1-2],非血管经络是存在于皮肤中的主要的针刺信号传递通路,称之为皮肤信息通路[3]。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建立猪深Ⅱ度烫伤模型,观察皮肤在不同时间点修复的组织病理学变化。方法 通过使用恒温烫伤仪制备小型猪皮肤深Ⅱ度烫伤创面。分别在第1、3、7、14、21、28天观察皮肤创伤愈合的肉眼形态学变化并进行创面愈合率的测定,根据皮肤组织愈合的规律及实验的可操作性,选择性地在第1、14、28天取样,利用HE、Masson染色及免疫组化CD31染色的方法观察皮肤在不同时间点修复的动态病理学变化。结果 通过对创面愈合率的测定,雄性猪与雌性猪相比,雄性猪烫伤创面的愈合速率较快。烫伤后皮肤组织经不同染色方法证实损伤已累积到真皮深层,达到深Ⅱ度烫伤的标准。在随后选择的第14天和28天,损伤后皮肤组织分别进行了不同程度的组织修复。深Ⅱ度烫伤28 d后,小型猪皮肤已经基本愈合,但皮肤组织还未完全成熟。除表皮各层相对成熟外,真皮层内还未完全形成瘢痕组织。结论 雄性猪与雌性猪相比,雄性猪烫伤创面的愈合速率较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