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气一元论"生命哲学为思想基础的中国传统养生理论给现代体育健身带来了诸多启示.本文认为,"起居有常,饮食有节",养成良好习惯是体育健身的基础;"形神兼备,性命兼修"修神为本具有一定的哲学意义和心理学价值;身心健康与外部环境的相互统一的重要性;将中国传统养生理论与现代体育健身相结合有利于中西体育文化的融合.  相似文献   

2.
谈中医养生文化对大学生思维模式和国民身体素质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来德淳 《科技信息》2009,(31):273-274
"健康"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健康长寿"也是21世纪人类生活中最重要的话题。通过对中医养生理论多年的研究和教学实践活动,本文从沈阳体育学院率先在高等中医院校之外的专业开设《中医养生学》课程,到中医养生学课程内容和教学形式的更新,谈中医养生文化对大学生思维模式和国民身体素质的培养的意义,并阐述了普及养生文化对体现体育本质功能,服务面向社会,推进全民健身,实现科学发展观等方面都发挥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随着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申办,全民对体育强身健体意识进一步增强,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中国传统体育养生文化。把传统体育养生文化全面融入到大学校园,既能丰富大学体育课的内容,又弘扬了民族文化,更利于普及"全民健身",使青年一代更懂得科学的保健自己。  相似文献   

4.
施俊 《咸宁学院学报》2008,28(3):125-128
以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对我国传统养生学中动静观进行归纳分析,通过对以动养生、以静养生、动静结合养生的特点和对人体形神影响的分析来阐明养生学的动静观的内涵,并说明动静观对体育健身理论建设的充实与启迪作用。指出动静结合是体育健身理论建设和发展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5.
2009年,亳州市委、市政府确立了"天下道源、华佗故里、中华药都、养生亳州"的城市定位,作出了以药立市、从养生入手、打造中华药都、建设养生亳州的重大决策,相继出台了《"中华药都·养生亳州"行动计划(2009—2011年)》、  相似文献   

6.
动静观是我国传统体育养生思想史上重要思想之一,采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对“动形养生”、“静以养神”、“动静兼养”思想进行概述,得出在传统体育养生中通过体现“动形养生”、“静以养神”“动静兼养”达到强身健体、延年益寿。  相似文献   

7.
通过比较和逻辑分析对先秦时期的养生理论进行归纳分析,指出"动以养生"、"静以养生"及"医家养生"三种观点具有与现代医学及体育学所证实的科学内涵.同时阐明了三种养生观点与现代风靡全球的瑜伽健身运动有着内在的一致性.本文旨在交流、挖掘我国传统体育养生所蕴含的精华部分,古为今用,为人类的健康、保健事业和体育科学的发展作出积极贡献,同时也旨在让更多人了解瑜伽的健身运动,使这项东方古老的强身术在推动全民健身浪潮中焕发更强的光泽,以造福更多的民众.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道教养生理念,追溯道教养生文化内涵,为当今大众养生保健提供参考和借鉴。方法以道教养生文化所蕴含的"道""理""术"思想为依据展开分析,以强身健体的体育视觉归纳总结道教养生理念的深刻内涵。结果道教修炼养生以体魄健康作为主要目标,其养生文化对于中国古代传统体育思想的形成影响深远,道家思想与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思想的融合,奠定了道教养生理念的文化背景,是促进形成中华传统体育基本框架的重要基础之一。结论道教的养生理念丰富而深刻,其赐予人的是一种安身立命的大智慧,让人领略生命的价值在于返璞归真。探索适合现代中国人的养生模式,可以从道教养生文化中汲取精华,返本开新。  相似文献   

9.
杨薇薇 《科技资讯》2013,(6):206-206,208
以研究学生由"学会"到"会学",由"被动体育"向"主动体育"的转化为出发点,以引导学生爱体育、会健身为归宿,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互动教学"、"自主学习"策略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运用的实践研究。经过一年多的研究,对学生体育的兴趣,自主学习、自主锻炼的意识及身体发展水平,都有明显的进步,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益。  相似文献   

10.
目前我们国家中医院校在体育教学方面存在不足,本文对中医院校体育教学中的问题进行了研究,为了学生们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应该把传统保健体育养生与中医院校的体育教学相结合,让传统保健养生中强身健体,防治疾病的特点融入到中医院校的体育教学中,坚持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方式,开展专业的保健养生课程,让更多的学生体会到保健体育与养生的好处,加强身体锻炼的意识,熟练掌握锻炼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毛宇畅 《科技资讯》2014,(27):219-219
由于职业的特殊性,七成左右的教师处于亚健康状态,那么有什么办法让教师在亚健康状态中解脱出来呢?教育家孔子培养君子的"六艺"中,有"射"和"御"两项身心保健课程,可见身心活动在孔子心中的地位。然而,当今中小学中传统国学和养生健身技术的作用与地位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却没有被充分彰显。事实上,传统文化养生健身技术对中小学教师的身心成长都有深远影响。优秀传统养生健身文化技术,不仅能成就中小学教师健康的体魄,还能培养其积极的精神面貌,顽强的意志。下面介绍以八段锦为例的养生健身操对提高教师身体素质实用价值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2.
论传统养生体育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湛育明 《科技咨询导报》2007,(25):196-196,198
通过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对传统养生体育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进行探索。旨在深化传统养生体育的价值观,使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的传统养生体育,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人们投身其中,促进人、自然、社会的统一与和谐发展,从而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  相似文献   

13.
高校开设体育养生课程是将中国优秀的传统养生文化进行传承和推广的一个重要途径。该文通过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我国部分省市的多所高校开设中国传统体育养生课程的现状进行梳理,为传统体育养生学进入普通高校体育课程体系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养生"一词的起源,大约可追溯至春秋战国时期,在《吕氏春秋.二孟冬纪》有"养生"一词:"知生也者,不以害生,养生之谓也"。一直以来,佛教被一些人认为是一个注重来世、重死不重生的宗教,与养生没什么密切关系,甚至有人将佛教划为专门"事死"的宗教。但在佛教的思想理论、生活方式以及一些修行方式中,都与养生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心性养生、整体性养生、天人相应调谐养生、摄养生活起居有常,强调慎微等方面,对藏区传统养生学的特征及内涵进行了探讨研究,认为藏医养生学以人体学为出发点,形成了一个博大精深的体系,辩证而科学地阐释了人体生命活动和客观环境的相互关系,以及如何增进住康、延长寿命的健身养生知识。提出藏医养生体育,应作为西藏学校体育增强学生体质教育的重要教材,提高学生的体质与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6.
庄子是我国古代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庄子诸多著作中的体育思想是现代体育科学思想发展的基础。通过前期相关文献资料的考证与逻辑分析,对庄子的相关体育思想进行探究,研究表明:(1)庄子体育养生观是对老子养生观的继承与发展;(2)体现了道家"形"、"神"内外兼修的理念,重视"天人合一"、"清静无为"的思想修为;(3)以"动"、"静"结合为练习手段,强调"动以养形、净化心灵、清静养神"的身心协调发展理念;(4)庄子养生体育思想对华佗五禽戏活动的创编与发展具有直接的借鉴与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7.
对"阳光体育运动"以及学校体育文化的内涵、内容及特点进行解析,从而建构以"阳光体育运动"为主导的学校体育文化理论框架,以期为高校"阳光体育运动"学校体育文化的形成和阳光体育运动的有效开展提供理论上的依据。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对《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内容进行分析、归纳,提出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应体现在"全面教学"、"健康第一"、"终身体育"三个方面,并以此为切入点,推进素质教育,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体育课程体系.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和构建和谐社会培养健康的合格人材.  相似文献   

19.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研究方法,对中国传统养生文化和现代体育生态观进行了对比分析,认为传统养生文化蕴涵着生态体育几大构成要素,传统养生文化同现代体育生态观的融合是现代体育和谐与发展的要求,其目的是能够把体育生态理念推向社会,进而演变成人们的生存观念.  相似文献   

20.
柳杨 《科技资讯》2013,(15):206-207
传统体育养生文化是我国传统养生文化中的精华,有着独特的健身方法。它是中国古代的养生方法与强身健体的体育锻炼方法相结合的宝贵民族文化遗产。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身心全面发展的人才,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把传统武术养生文化全面融入到大学校园,引导和教育学生主动、积极、科学的锻炼身体,获得独立开展养生运动的基本能力,培养终身体育的兴趣和良好锻炼的生活习惯,为自身全面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