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个世纪儿的忏悔》是19世纪初法国浪漫派作家缪塞唯一的一部长篇小说,也是一部自传体小说。作品塑造了一个世纪病患者的形象,也是作家自己的写照。缪塞以深刻的忏悔意识剖析自己,剖析客观存在的社会。作品流露出对无法把握人生深深的痛苦和忧郁。本文从忏悔意识的来源,作家所处的社会环境,剖析了作家精神的内在本质。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剖析鲁迅小说中的人物形象,论述鲁迅小说创作的目的,即是要“揭出病苦,引起疗效的注意。”也是“‘为人生’,而且要改良这人生”。  相似文献   

3.
法国天主教作家莫里亚克在《黛莱丝·德克罗》和《给麻风病人的吻》两部小说的初稿中采用了"忏悔"的叙事方式,但定稿中却改换人称,删除了忏悔的情节,而后期的两部作品《蝮蛇结》和《昔日一少年》又重现了"忏悔"的叙事方式。这一叙事方式由出现、消失到重现的过程体现了作家创作生涯中信仰与写作之间的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4.
墨白的<蜕变三部曲>是关于城市化进程中由乡村而城市的知识者的精神蜕变和精神重建的叙述.小说文本的主题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乡下人"进入城市过程的姿态:欲望的沉沦伴随着道德的忏悔;二是他们重返乡村的历程:城市中的挫败促使他们寻求母体的庇护,在这一过程乡村的形象被重构.小说文本的形式的突出特点是叙述时间和时态的频繁变化造成故事叙述的破碎感和跳跃感,以及超叙述结构的运用造成的间离效果,这都与作者对生命和存在的理解有关.  相似文献   

5.
逃离与抗争是"五四"婚恋小说主要涉及的主题.对真爱的背弃与逃离,对封建婚姻制度的屈服,与追求真爱的抗争不自由勿宁死;忏悔的第三者;同性的爱恋,共同谱写了"五四"婚恋小说的乐章.  相似文献   

6.
郁达夫作为一个浪漫抒情作家,其小说大胆直露的性爱描写是作家主观情绪的自然流露,表现出深刻的启蒙意识.具体说来,人的发现是启蒙意识的核心,返归自然是启蒙意识的精神旨归,忏悔意识是启蒙精神的自我升华,批判封建意识是启蒙思想的终极指向.从启蒙的角度观照郁达夫小说的性爱描写可以看到郁达夫小说的深广性.  相似文献   

7.
<红字>是霍桑的代表作,在这部小说中作者探索了"谁之罪"这样一个主题.罗格·齐林渥斯是<红字>中的反面人物,是小说所要追究的真正的罪人,小说的许多情节都是围绕他的复仇的细节而写的,霍桑以多种文学技巧给读者展现了这一生动的人物形象,是霍桑笔下塑造得很成功的反面人物形象.  相似文献   

8.
迟子建以《北极村童话》为代表的早期小说基本属于故乡题材小说,从90年代初开始,迟子建的小说题材日趋扩大,由从前单纯描写故乡风情逐渐转向关注都市社会,风格也由单纯明净趋向浑厚成熟;题材的扩大没有改变迟子建的文学理想,在小说中建构温情与爱意的家园是她对理想的执着坚守;迟子建的小说包含对人性最深刻的洞察,她笔下人物浓郁的忏悔意识体现了最丰富、最真实的人性。  相似文献   

9.
姜可生的小说塑造了一群清末民初的女性形象.她们像传统女性那样温柔体贴,忠于爱情;接受了新式教育,才情兼备;而且有勇有谋,敢作敢为,同时关心国家民族的命运.作者创设跌宕起伏的情节,运用细节描写、间接描写和对比进行了刻画.这些女性形象秉承了中国传统女性的特点,又表现出民国女性的新变化.作者借之启蒙开化,感动影响社会民众.女性形象虽没有新小说那么先进,却也对社会大众有一定的影响,被40年代的言情小说作家群借鉴并继承发展.  相似文献   

10.
张欣的最新力作《不在梅边在柳边》与她以往的小说模式有所不同:是一部夹杂着爱情、谋杀、复仇、悬疑的小说.小说中的女性梅金是一个亲情的孤立者、爱情的懦弱者、事业的打工者、欲望的失败者.梅金这一女性形象反映了张欣对都市白领丽人的人格思考和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