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型钙钛矿ABO3 型B 位含铋混合导体透氧膜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与合成了系列新型的钙钛矿型B位铋掺杂混合导体透氧膜材料,对其结构与透氧性能进行了测定.发现BaBi_(0.2)Co_yFe_(0.8-y)O_(3-δ)(y≤0.4)及BaBi_xCo_(0.2)Fe_(0.8-x)O_(3-δ)(x=0.1~0.5 )都可以形成立方晶相的钙钛矿型复合氧化物.透氧测定表明此系列材料具有非常高的氧渗透能力.BaBi_(0.2)Co_(0.35)Fe_(0.45)O_(3-δ)导体膜,在膜片一端为空气氛另一端为氦气氛情况下,900℃时透氧量高达0.77 × 10~(-6) mol/(cm~2·s)以上,远远高于相同条件下其他的含铋透氧膜材料.并发现透氧量随着钴含量的增加而增加,而与铋含量无简单的关系.O_(2)-TPD测定表明,材料具有优良的氧吸附脱附可逆性.长时间透氧测定表明,BaBi_(0.2)Co_(0.35)Fe_(0.45)O_(3-δ)BaBi_(0.3)Co_(0.2)Fe_(0.5)O_(3-δ)导体膜在875℃下都具有较稳定的氧渗透行为.  相似文献   

2.
张静  刘彦信  刘士廉  郑德先 《科学通报》2000,45(20):2201-2204
利用Vestern印迹免疫沉淀及激酶活性测定方法,研究表达CD8a胞外区-跑膜区和CD3ε胞浆区的融合分子(CD8ε)的Jurkat T淋巴细胞激活与凋亡过程中磷酸肌醇3-激酶(P13K)和蛋白激酶B(PKB或Akt)表达及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在抗CD8单抗诱导的CD8ε^+Jurkat T淋巴细胞(TJK)激活与凋亡过程中,P13K及Akt的表达均明显增加,Akt的激酶活性也增加.而将CD8  相似文献   

3.
双亲金属卟啉跨膜转移的控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利用双亲原卟啉P1及其金属锌络合卟啉P1Zn亲水基团(对位取代的苯酚基)的去质子化,来增强这类分的亲水能力,用敏感于微环境变化的UV-Vis光谱,研究了CTAB胶束中卟啉所处微环境对体相PH值或体相盐浓度变化的依赖关系,随着体相PH值的增另,P1Zn和P1的Soret带红移,吸光度减小,半峰宽加大,是卟啉从CTAB胶束内核转移到胶束表面的结果;在P1Zn和P1的Soret带PH敏感区,增加体相的盐  相似文献   

4.
理论和实验表明,许多有机分子的超极化率β比无机材料的大2~3个数量级[1].这些有机分子一般都带有强的电子给体和受体,并通过离域的共轭π键连接起来.除分子结构外,分子的排列取向、聚集种类和程度等是决定Langmuir_Blodgett(LB)膜宏观物理特性的主要因素.因此,分子在LB膜中的有序排列、取向及其控制成为研制LB膜实用器件的关键问题之一.通过旋转样品光学二次谐波产生以及稳态荧光、时间分辨荧光测量技术,我们研究了直流电场对有机分子的排列取向以及二阶非线性光学特性的影响,观察到了电场诱导有机分子超薄膜的二…  相似文献   

5.
本实验室对人工膜体系的系统研究[1]表明,一个合适的跨膜Ca2 梯差对于膜蛋白的构象与功能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那么,在活细胞天然膜体系中,特别是在不同生理或病理条件下,跨膜Ca2 梯差又会发生什么变化?为此,我们以C57BL/6J小鼠巨噬细胞为对象,应用激光共聚焦、流式细胞等技术和多种荧光探剂,系统地研究了动脉粥样硬化的关键环节,即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的形成与凋亡过程中跨膜Ca2 梯差的变化及其特征.1 跨膜Ca2 梯差的维持和变化与Ca2 振荡和空间Ca2 梯差是相互紧密联系的事件[2]  在单细胞水平上,用多种Ca2 荧光探剂…  相似文献   

6.
稀土离子促进人红细胞膜磷脂酰肌醇水解的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会雪  胡健  刘湘陶  李荣昌  王夔 《科学通报》2000,45(20):2178-2181
采用^3H-肌醇放射标记法及HPLC技术,测定稀土作用前后人红细胞膜磷脂酰肌醇水解产物IP3和DAG,以及膜上磷脂酰肌醇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La^3+,Ce^3+,Y^3+,Tb^3+都有促进磷脂酰肌醇水解的作用,La^3+和Ce^3+作用较强,Y^3+和Tb^3+都有促进磷脂酰肌醇水解的作用,La^3+和Ce^3+作用较强,Y^3+和Tb^3+作用较弱。  相似文献   

7.
FeCo-SiO2颗粒膜的磁性和隧道磁电阻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席力  张宗芝  池俊红  李成贤  葛世慧 《科学通报》2000,45(20):2163-2166
利用射频共溅射的方法制备了不同金属含量fv的Fe-SiO2金属-绝缘体颗粒膜,系统研究了薄膜的微结构、磁性以及隧道磁电阻(TMR)效应,在fv=0.33处得到最大磁电阻值为-3.3%,在同样的制备条件下保持fv=0.33,用Co取代Fe得到一系列的(Fe100-xCox)0.33(SiO2)0.67的颗粒膜,对其TMR的研究发现在x=53时得到最大磁电阻值-4.5%,且Co对Fe的替代基本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8.
FeXCu1-X颗粒膜反常输运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FeXCu1-X纳米颗粒膜的输运研究工作。用磁控溅射的方法制备了系列组分的FeXCu1-X颗粒膜,发现在很宽的温度范围内(12 ̄290K)有显著的负阻温特性,而且随着溅射时间、铁铜原子比、退火条件的改变分别有着负阻温特性向正阻温特性的转变过程;当X=0.64溅射时间为1min时,出现了比一般非晶合金大一个数量级的负阻温变化;结合非晶态理论对实验现象给出了定性解释。  相似文献   

9.
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不同亚群对猪内皮细胞的粘附作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是异种器官移面临的主要障碍,细胞粘附是细胞间相互识别的第一步。采用流式细胞术粘附测定法研究了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单核细胞(Mo)、自然杀伤细胞(NK)和T淋巴细胞(T)对猪主动脉内皮细胞(PAEC)粘附的差异性,以及人细胞因子γ-干扰素或/和肿瘤坏死因子-α(hTNF-α)预刺激PAEC24h对PBMC不同亚群粘附的影响。PBMC不同亚群对PAEC粘附能力大小以Mo,  相似文献   

10.
魏彦虎  陈景荣  王雪松  张宝文  曹怡 《科学通报》1998,43(22):2404-2410
利用电子自旋共振(ESR)技术研究9,10-二氰基蒽(DCA)/苄基紫精(BV)/二异丙基胺(DIPA)体系的光诱导电子转移反应。自由能变化,荧光猝灭以及ESR实验结果都支持电子转移的反应机理。随后^1DCA与反应底物DIPA之间发生电子转移生成活性中间体DCA^-和DIPA^+,当DCA^-反应中遇到BV时,传递一个电子给它形成BV^+,在整个反应过程中,DCA起了传递电子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利用束箔技术研究94MeV的Ar离子和C箔(39μg/cm^2)相互作用,产生高电荷态的类Be(ArXV)-类C(Ar,XⅢ)等少电子离子,通过测量这些离子的激发光谱,可以得到原子状态的信息。  相似文献   

12.
BEC:95年度明星分子一种新物质──玻色-爱因斯坦凝聚质(BEC)成为世界著名的科学周刊Science杂志95年岁末推出的该年度明星分子。行家们指出.BEC的问世不但证实了爱因期斯坦70年前的一项预言,而且有可能对现有的物理学定义提出挑战并引发一系...  相似文献   

13.
在混合导体透氧膜反应器中进行甲烷部分氧化制合成气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董辉  熊国兴  邵宗平  刘盛林  杨维慎 《科学通报》1999,44(19):2050-2052
混合导体透氧膜指的是一类同时具有氧离子导电与电子导电性能的新型陶瓷膜。在高温下,当膜两边存在氧浓度梯度时,氧可以从高氧压端向低氧压端透过,且理论上氧的选择透过性为100%,开发出一种新型的具有高透氧量、高稳定性的透氧材料Ba0.5Sr0.5Co0.8Fe0.2-03-δ,并成功地把其应用到甲烷部分氧化反应中,以空气为氧源利用透氧膜透过的氧与甲烷反应制合成气,使氧的膜分离与甲烷部分氧化反应一体化于一  相似文献   

14.
再创辉煌     
《科学通报》1998,43(12):1233-1233
据来自“美国科学信息所”(ISI)方面的消息,《科学通报》英文版,ChineseScienceBulltetin(CSB),从1998年第1期起(Vol.43(1),1998),再次被收入ScienceCitationIndex(即通常所说的SCI-CDE).此外,CSB仍被ScieSearch(即ScienceCitationIndexExpande,SCIE),ResearchAlert,CurrentContents/Physica1,ChemicalandEarthSciences(CC/PCES)收录。这样,我国被SCI收录的…  相似文献   

15.
以往研究提示,c-myc和c-erbB-2癌基因在鼻咽癌中有过表达.为了阐明这两种癌基因过表达的分子机制,应用当前肿瘤研究新技术──组织微阵列,结合间期双色荧光原位杂交(FISH)和免疫组化(IHC),对267例鼻咽癌组织、24例癌旁组织和29例鼻咽部慢性炎症组织进行了大样本研究.结果发现,鼻咽癌c-myc和c-erbB-2癌蛋白过表达发生率分别为48%~63%和20%~38%;但c-myc和c-erbB-2两个癌基因在鼻咽癌中均无扩增;8与17号着丝粒探针杂交则分别显示有43%~50%和20%~27%的鼻咽癌染色体呈现多体性. 蛋白表达分析表明,c-erbB-2表达与17号染色体多体性有关(P<0.0005).  相似文献   

16.
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蠕虫状胶束的形成及其性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利用激光光散射(LLS)、^1HNMR和荧光探针等技术研究了KBr浓度对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胶束性质的影响,其性质包括胶束的摩尔质量MW,旋转半径Rg,流体力学半径Rh和胶束的微粘度,结果表明,在0.01mol.L^-1CTAB胶束体系中,随着KBr浓度地增大,Rh从3.5nm增至43nm,Rg增至89nm,Wm高达10^6,胶束的微粘度亦增大。但KBr的浓度小于0.1mol.L^-1  相似文献   

17.
马柏林  胡国恩 《科学通报》1998,43(18):1933-1937
研究球调和展开的Cesaro平均算子与BMO函数生成的交换子的L^p有界性问题。利用Riesz位势算子,得到Cesaro平均的交换子与Cesaro平均算子本身有着相同的有界性结果。  相似文献   

18.
Ag-Cu-Sn合金熔滴与Fe基片之间的液/固界面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设计几组实验,初步探讨了重力因素(熔滴不同空间方位、基片不同受力状态)对Ag-Cu-Sn/Fe界面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液/固界面处,Ag-Cu-Sn合金向Fe基片中扩散,其向下面Fe基片中扩散的量多且扩散的距离远;并且在上表面和上基片界面附近有规则形状的αFe析出相,这是重力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9.
叶梁  李枞  宋艳茹 《科学通报》2000,45(5):516-521
分离了种子特异性启动子和质体导肽序列,利用已经克隆的合成聚羟基丁酸的酯的3个关键酶基因,分别构建了含有种子特异性启动子的嵌合phbC(编码PHB合酶)、phhB(编码依赖NADPH的乙酰-CoA还原酶)的二价及嵌合phbC、phhA(编码PHB合酶)、phbB(编码依赖NADPH的乙酰-CoA还原酶)的二价及嵌合phbC、phbA(编码3-酮硫裂解酶)、phhB的三价表达载体,并刷导肽将基因表达产  相似文献   

20.
含稳定氮氧自由基的C60衍生物的合成及其磁性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石志强  李玉良  葛忠新  朱道本 《科学通报》1999,44(24):2628-2631
自由基具有净磁矩,含有稳定氮氧自由基的化合物具有一定磁性质,用二酮、α-氨基酸及C60利用1,3-偶极环加成反应合成C60吡咯烷衍生物,用间-氯过氧苯甲酸室温上对其进行氧化得到含稳定氮氧自由基的C60吡咯烷衍生物,并利用ESR和SQUID对其磁性质作了研究,研究表明,这一新的含有稳定氮氧自由基的C60衍生物具有反铁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