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 毫秒
1.
本文就中学英语中的七个最常用的表达使动用法的词的基本句型进行归纳,并对其它表达使动用法的词的用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英语中短语动词与动词短语是不相同的两个概念。短语动词是英语习语的一个重要类别,而动词短语是一种自由词组。从词汇学的角度看,它们分属于两个不同的范畴:词类和短语。从结构看短语动词是由动词加上小品词生成的,而动词短语则是由转换生成语法学派提出的动词加上其他词类构成的短语结构。本文阐释了短语动词的结构、语义、文体等特征,目的在于准确地掌握与应用短语动词。 相似文献
3.
杨作玲 《湖北三峡学院学报》2012,(4):111-113
主要讨论了判定上古汉语非宾格动词的四条标准。非宾格动词在语义上具有一定的可预测性,同时也具有一些特定的句法功能,其中判定为非宾格动词的两个必备条件是:具有独立词汇地位的动词的最小成句为NPV,NP是V的受事论元;能够自由地形成对应的使动交替形式。形容词化作定语时为“完成”或“被动”义和可以形成领主属宾句则是判断非宾格动词的两个辅助标准,借助它们可判断非宾格性的强弱。 相似文献
4.
金理新 《温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6(3):45-51
上古汉语后缀*[-s]的语法意义极其复杂。前人已经讨论过,它起码是一个名谓化、名物化后缀。此外,依据我们的研究,上古汉语的*[-s]也是一个受格动词后缀。 相似文献
5.
浅析动词作宾语的谓宾动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学会 《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08,28(1):99-101
对动词带动词作宾语情况的研究,吕叔湘先生在《汉语语法分析问题》中从两个角度进行了分类。我们从动词的种类、动词的价、动词的含义指向及适应的句式等新的角度加以考察,以便深刻了解动词带动词作宾语这种语言现象。 相似文献
6.
7.
本文将<世说新语>中的心理动词从心理学的角度分为情绪类心理动词、认知类心理动词和意志类心理动词,并对这三类心理动词进行了简要的分析.我们发现情绪类心理动词在这三类心理动词中最多,占68.2%;认知类心理动词较少,越高级的认知活动,其相应的动词越少;复音词有了一定的发展,但单音词在数量上和使用频率上仍占有优势. 相似文献
8.
本文将《世说新语》中的心理动词从心理学的角度分为情绪类心理动词、认知类心理动词和意志类心理动词,并对这三类心理动词进行了简要的分析。我们发现:情绪类心理动词在这三类心理动词中最多,占6812%;认知类心理动词较少,越高级的认知活动,其相应的动词越少;复音词有了一定的发展,但单音词在数量上和使用频率上仍占有优势。 相似文献
9.
10.
假设连词“使”产生于先秦,由泛义动词“使”发展而来,经历了“使令动词-泛义动词-假设连词”的演变模式。“使+N+V2”格式中V2所表示事件实现可能性的弱化、事件所在时间的变化以及事件关涉人物的变化是“使”语法化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情感和语言里的情感语义成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言还是人们情感交流的工具。语言表达情感的手段体系构成语言的情感语义成分。语言里有情感语义成分不仅有其理论根据, 也是常见的客观事实。情感语义成分在汉语和俄语里都有,研究情感语义成分对于学习外语和学习本族语都是很重要的 相似文献
12.
自动词使役态与他动词的使用方法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季红 《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07,9(6):112-113
他动词构成的句子不考虑客体本身(有情物)的意志,主体对其施行的是强制性动作.自动词使役态构成的句子其特点是,无论是在主体允许下还是命令下的行为,其责任等都在于客体本身.因此,我们可以把他动词与自动词使役态的差异看作是直接作用与间接作用的差异.他动词为直接作用,自动词使役态为间接作用. 相似文献
13.
14.
张素艳 《鞍山科技大学学报》2000,23(2):158-160
重点阐述了英语中影响表情意义的语用因素.文章涉及了语用学中的三个方面:言语行为的目的性活动、语境、称谓形式的使用.通过分析论证得出结论:表情意义取决于语言使用者双方的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5.
覃晓航 《中央民族学院学报》2006,33(6):108-111
动词语法化是人类语言发展过程的一种普遍现象,但是手致其语法化的因素在不同的语言中并不完全相同。壮语动词语法化的主要因素是句子的分裂、与词义相结合的句法变化、语法意义的转移。 相似文献
16.
现代汉语趋向动词是一个特殊的类 ,其特殊性在于它可以放在谓语动词后做补语 ,文章对趋向动词进行了考察 ,把它们分为两大类 ,三小类。认为 ,补语位置为趋向动词的语法化提供了一个优选位置 ,在这一位置上不同类型的趋向动词表现出不同的语法化进程。这一进程与谓语动词后体词性成分做为趋向动词论元载体有关。A类单音节趋向动词保存了较多的动词功能 ;双音节趋向动词的语法化进程因论元载体身份角色不同而有变化 ,表现出一定的条件性 ;B类双音节趋向动词在语法化进程中走得最快 ,与此相联系 ,我们根据动词与体词性成分语义联系的特点建立了体词性成分前移测试框架 ,使上述结论可以在形式方面得到更多的支持 ,更具可操作性 ,从而建立了趋向动词语的语法化系列。 相似文献
17.
动词是表示人或事物的动作、存在、变化的词。动词和动词性结构是目前语法研究的一个重点和热点。《吴越春秋》一书,动词十分丰富,从比堪角度对其进行的深入研究,可以反映该时期动词的特点,并从中探求汉语动词发展的一些规律。 相似文献
18.
在“直接宾语限制”和“动词行为一致性”两个假设的基础上,利用致使型结果结构作为一种测试手段来区分现代汉语中的三种动词:非受格动词、非作格动词和及物动词,从而证明普尔马特曾提出的“非受格动词假设”在现代汉语中同样成立. 相似文献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