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于超声波腌制对牦牛肉品质影响的研究尚未见报道,本试验目的在于探讨不同超声波腌制条件对牦牛肉蒸煮损失、剪切力、色差、感官评价等影响。用普通腌制方法对牦牛肉分别腌制6、12、18、24或48h作为对照,采用超声波腌制方法分别对牦牛肉进行30、45、60、75和90min腌制处理。结果表明:超声波腌制能够在较短时间内达到腌制效果,显著降低蒸煮损失、提高a*、减少剪切力和增加感官品质得分(p<0.05)。本研认为超声波腌制法应用于生鲜肉的腌制,其效果优于普通腌制法。  相似文献   

2.
以野鸭腿肉为原料,对其分别进行常规腌制、常压滚揉腌制、加压滚揉腌制、真空滚揉腌制以及呼吸滚揉腌制五种方式进行处理,对比研究五种腌制工艺对野鸭腿肉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压滚揉腌制对野鸭腿肉肉色改变最为明显.不同滚揉工艺处理的野鸭腿肉腌制出品率均明显高于常规腌制的腌制出品率,而蒸煮损失率明显低于常规腌制.加压滚揉的野鸭腿肉腌制出品率最高,真空滚揉的野鸭腿肉蒸煮损失率最小,加压滚揉和真空滚揉的最终产品得率基本相同.不同腌制处理的野鸭腿肉最终产品感官评定值基本相同,加压滚揉腌制8 h产品感官评定值达到最大,可有效缩短野鸭腿肉的腌制时间,比常规腌制可缩短时间75%.  相似文献   

3.
采用响应面回归设计来探究茶叶嫩化牦牛肉的最佳工艺条件.以温度、时间和茶叶用量作为嫩化因子,以硬度值、剪切力值和感官评分为响应值,运用Design Expert软件对测得的结果建立二次回归模型.结果表明,茶叶可以有效嫩化牦牛肉;最佳嫩化工艺条件为:温度100°C,时间79.8 min,茶叶用量3.88%;在此条件下,牦牛肉硬度预测值为4.24 kg,剪切力预测值为10.71 kg,感官评分为91.63,通过验证表明模型准确可靠;且茶叶可增强牦牛肉风味,改善其色泽.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30种不同挂面的理化特性和蒸煮品质,通过试验测定挂面的宽厚比、最大弯曲度、最佳蒸煮时间、吸水率以及综合剪切力,并利用典型相关方程进行相关性分析.研究发现:随着挂面宽厚比的增加,挂面的最大弯曲度呈下降趋势;宽厚比越大,最佳蒸煮时间越长,吸水率越大.干挂面的综合剪切力为216.56~672.59N,煮后挂面综合剪切力为5.59~17.33N,挂面最佳蒸煮时间为2.21~5.73min.随着挂面宽厚比的增加,干挂面综合剪切力与煮后挂面综合剪切力逐渐增大.最佳蒸煮时间越长,干挂面综合剪切力与煮后挂面综合剪切力也越大.挂面结构尺寸(宽度和宽厚比)与蒸煮特性(吸水率,最佳蒸煮时间)和剪切特性(干挂面和煮后挂面综合剪切力)具有较强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对比研究了腌制过程中,复合磷酸盐腌制、复合酶(木瓜蛋白酶与菠萝蛋白酶1∶1)处理、加酶腌制(腌制过程中添加复合酶)对牛肉品质的影响。通过测定色差、保水性、质构特性、游离氨基酸含量等指标。结果显示,腌制能显著提高牛肉的红度(P0.05),显著提高牛肉的保水性使其增重,并降低蒸煮损失;复合酶处理能显著提高牛肉的亮度(P0.05),极大改善牛肉的质构特性,使游离氨基酸含量增加;加酶腌制处理兼具二者优点,在显著改善牛肉质构特性的同时,还可使其获得较好的保水性、色泽,提高游离氨基酸的含量,必需氨基酸与风味相关氨基酸均升高。  相似文献   

6.
传统工艺腌制鸡小腿时间长、效率低,以冰冻鸡小腿为研究对象,进行了超声波辅助鸡小腿腌制技术的研究.以鸡小腿中的氯化钠含量为指标,考察了在超声波辅助腌制鸡小腿中不同条件的影响.采用正交试验优化得到超声波辅助腌制鸡小腿的最佳工艺条件:超声波功率100 W,腌制液浓度8%,腌制时间60 min,超声温度45?C.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红曲米酒的澄清工艺,以明胶-单宁法、壳聚糖-黄原胶法以及微滤法(0.45μm孔径滤膜)分别对红曲米酒进行澄清处理,并对澄清后的酒进行巴氏杀菌,分析3种方法对红曲米酒色泽、营养品质、感官评价值和澄清稳定性的影响,从而确定对感官和营养品质影响较小的澄清方法和工艺.结果表明,3种处理中微滤法能达到较好的澄清效果且对酒的品质影响小,感官评价值较高,澄清稳定性好;0.1 g/L壳聚糖结合0.3 g/L黄原胶也能起到较好的澄清效果,澄清后酒样的色泽也较为红亮;明胶+单宁法澄清效果不佳,感官评价值最低,澄清后酒体稳定性差.  相似文献   

8.
为了建立青藏高原有机牦牛肉背最长肌双向电泳(2-DE)体系,本研究对肌肉样品的处理、蛋白质的提取以及等电聚焦方式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用超声波裂解肌肉蛋白质的检出率及蛋白分离效果明显优于用液氮研磨;(2)用直接裂解法(7M尿素,2M硫脲,4%CHAPS(w/v),0.5%两性电解质p H 3~10,100 mmol/L DTT(w/v),60 mmol/L Tris,20μL蛋白酶抑制剂)提取肌肉组织全蛋白获得的蛋白质量、凝胶图谱斑点数目、匹配率和图像分辨率最好,尤其适合提取小分子蛋白;(3)采用间隔式等电聚焦方式,蛋白质的分离效果明显优于普通升压方式,且横条纹较少,蛋白点数量增多。结论:本研究建立的2-DE体系,能提高有机牦牛背最长肌总蛋白双向电泳的分辨率和重复性,为后续进行有机牦牛肉品质评价的蛋白质组学研究,更好地解析青藏高原有机牦牛肉品质形成的遗传调控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对暖季育肥的麦洼牦牛的肉质特性进行了较系统的测试和分析,测定了10头供试牦牛肌肉中的PH值、系水率、肉的贮存损失、熟肉率和烹调损失率,肉色及大理石纹评分等,分析了肌肉中营养成分,微量元素含量及氨基酸含量;还测定了牦牛脂肪的熔点、碘价和皂化价,暖季育肥的补饲添加剂和埋植增重剂除对肉质特性的某些指标引起一些改变外,并未使肉质特性发生明显变化,牦牛埋植增重剂后引起肌肉中激素含量增加,牦牛肉质特性的研究对探明影响牦牛肉品质的因素,牦牛肉的保存和品质改善具有重要意义,将为牦牛肉品资源的开发利用积累有益的资料。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猪肝酱加工工艺参数的改进和优化,开发出一种猪肝调味酱产品.分析了腌制时间和预煮时间对猪肝调味酱品质的影响,确定最佳腌制和预煮时间分别为30 min和4 min.在此基础上,对炒制环节的工艺条件进行研究,分析了炒制环节中植物油添加量、糊精添加量以及炒制时间对产品水分含量、黏度和感官品质的影响.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采用正交实验对猪肝酱炒制工艺条件进行优化,确定最佳炒制工艺为,植物油添加量25%,糊精添加量7%,炒制时间3 min.  相似文献   

11.
麦洼牦牛肉和高山牦牛肉品质差异性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不同地区牦牛肉食用品质及营养品质之间的差异,以四川红原县麦洼牦牛和西藏当雄县高山牦牛背最长肌为试验材料,测定分析了两种牦牛肉的食用品质、营养品质、氨基酸以及脂肪酸含量.结果表明:宰后成熟过程中,两种牦牛肉p H、L*值和a*值均无显著差异,麦洼牦牛肉b*值显著高于高山牦牛肉(P 0. 05);高山牦牛肉嫩度和保水性均优于麦洼牦牛肉;两种牦牛肉水分、蛋白质以及灰分含量均无显著差异,且麦洼牦牛肉脂肪含量显著低于高山牦牛肉(P 0. 05);与高山牦牛肉相比,麦洼牦牛肉具有更好的氨基酸组成和更高的营养价值,且重要脂肪酸含量或比例也均极显著高于高山牦牛肉(P 0. 01).综上所述,麦洼牦牛肉虽然食用品质不及高山牦牛肉,但其具有更高的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12.
加热对三黄鸡胸肉嫩度、质构及微观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与肉类品质密切相关的特性为指标,探讨了加热对三黄鸡胸肉中这些指标的影响,并对其变化趋势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鸡胸肉蒸煮损失在65 ~ 85℃间及80℃加热5~10 min内显著增加;随温度升高,鸡胸肉剪切力值(SFV)呈4段式变化,80℃加热10 min后SFV开始增加,40 min后达到最大;肉的质构参数随温度和时间的变化趋势不同;随温度升高,肌纤维直径先减小,至65℃达到最小值后逐渐增大;在75℃及以上时,肌内膜和肌束膜逐渐崩溃,肌纤维间隙逐渐减小,95℃时肌纤维排列紧实;55 ~ 85℃之间上述特性变化显著,不同温度下肌纤维结构及结缔组织膜的综合变化对鸡肉蒸煮损失、SFV及质构参数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3.
不同冷冻贮藏温度对脆肉鲩冻结鱼片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摘要:对脆肉鲩鱼片在不同冻藏温度条件(-18℃、-25℃、-30℃)下,理化感官指标的变化进行了研究。不同的冻藏温度对各理化指标有显著影响(P<0.05),尤其是随着冻藏时间的延长,差异更明显。冻藏温度降低,脆肉鲩鱼片的汁液流失、蒸煮损失、TBA值和盐溶蛋白含量下降减少。经过冻藏的脆肉鲩鱼片,硬度显著增加,耐嚼性显著增加,回复性显著降低(P<0.05)。感官评价表明冻藏过程脆肉鲩鱼片的感官品质下降,采用较低的温度冻藏可以减少感官品质的变化,在-30℃下冻藏时可明显减缓该过程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为探究重庆优质籼稻在碾磨过程中品质的变化规律,以渝香203为原料,通过调节碾米机档位制得不同碾磨程度的米样,分析不同碾磨程度对大米的水分、碾减率、色泽、蒸煮品质、糊化特性、质构特性及感官评价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碾磨程度的提高,大米的水分质量分数呈下降趋势;大米的碾减率、白色度值显著增加;大米的各食用品质指标不断改善.与籼米相比,当碾米机档位调至2档时,碾减率由0增至14.90%,白色度值从55.24增至65.77,蒸煮品质、糊化特性、质构特性及感官评价显著提升;当碾米机档位调至6档时,碾减率增至18.32%,白色度值增至68.70,大米米饭的感官评分与后面档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当碾米机档位调至10档时,碾减率继续增至25.27%,白色度值持续增至69.79,大米的蒸煮品质、糊化特性、质构特性平缓变化,感官评价总分平缓增至67.5分.由此可以看出,过度的加工不会进一步改善大米的食用品质.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究碳酸钠注射对风干牛肉嫩化效果及品质的影响,实验分别测定了不同浓度碳酸钠(0、0.25、0.30、0.35、0.40mol/L)注射处理风干牛肉的pH值、剪切力、水分含量、水分活度、出品率和感官品质。结果表明,随着碳酸钠浓度的升高,风干牛肉的pH值、水分含量、水分活度和出品率显著增加(p<0.05),剪切力下降,嫩度增加;但是,当碳酸钠浓度超过0.35mol/L,风干牛肉的感观品质会明显变差,咀嚼性降低,且有一定程度的碱味。结合相关性分析可得,pH值与风干牛肉的嫩度、水分含量、水分活度、出品率等呈现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1),说明碳酸钠注射对牛肉嫩度的影响主要与肉中pH值变化有关。实验证明,碳酸钠注射处理可以有效改善风干牛肉食用品质,浓度为0.35mol/L时,效果最好,在此条件下,风干牛肉的剪切力可降低33.67%,出品率提高12.05%,为45.12%;pH值的改变是碳酸钠注射对牛肉嫩度及品质改善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本文探究了包括生姜汁(GE)和猕猴桃汁(KE)的植物提取液对牦牛背最长肌的嫩化作用.结果表明, 相较生姜汁和猕猴桃汁单独处理, 两者复配后能更有效改善嫩度和抑制脂质氧化(P<0.05), 显示生姜汁和猕猴桃汁在嫩化牦牛肉和抑制其脂质氧化方面存在协同作用.继续优化获得到了改善牦牛肉嫩度、抑制脂质氧化的最适组成为0.18% GE + 0.13% KE (V/W).植物提取液注射处理对牦牛肉的肉色、pH、蒸煮损失率和肌红蛋白氧化均无显著不利影响(P>0.05).相比对照组, 经过21d的贮藏, 最适组成的复配汁处理组TBARS和WBSF要分别低49.11%和31.37%, 体现了植物提取液应用于实际生产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7.
超声波对流动液体中夹杂物去除效果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利用超声波去除流动液体中夹杂物的效果进行了实验研究·分别以高密度聚乙烯和普通水、高密度聚乙烯和脱气软化水的超声分离作为研究体系,探索了超声波输入电功率、液体流量对夹杂物总去除率、上浮去除率以及粘附去除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超声波对不同含气量液体中夹杂物去除均有明显的效果,但是机理不同,尚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究挤压重组米的蒸煮特性与食用品质,以实验室自制的挤压重组米作为试验原料,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研究蒸煮条件中的米水比例、浸泡时间和保温时间对挤压重组米米饭感官得分和质构特性的影响,并对挤压重组米米饭的品质特性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挤压重组米的最佳蒸煮条件为米水比例1∶1,浸泡时间30min,保温时间25min,在此条件下蒸煮的挤压重组米米饭软硬适中且富有弹性,具有较佳的适口性,米粒爽滑光泽性好。此外,挤压重组米在经过蒸煮后其吸水率、体积膨胀率、米汤固体溶出物(mg/g)和碘蓝值均介于粳米米饭和糙米米饭之间,挤压重组米的蒸煮食味品质要好于糙米而略低于粳米。  相似文献   

19.
以新鲜西冷牛肉为研究对象,将其真空包装后于恒温水浴锅中加热至中心温度分别为60℃(加热28~32min)、65℃(加热46~50min)、70℃(加热60~65min)、75℃(加热82~86min)。以100℃(加热165~170min)为对照,对各低温蒸煮牛肉样品的嫩度、保水性、pH值、色泽、蛋白质、脂肪、水分等品质指标进行测定,同时利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低温蒸煮牛肉的品质评价模型。结果表明,牛肉的pH值、色泽、水分含量受加热温度的影响变化显著(P<0.05),低温65℃加热条件下的牛肉剪切力12.82N,保水性86.71%,色彩强度7.33,均为最佳。由主成分分析法建模,得到第一、第二和第三主成分的特征根,均大于1,其累计贡献率高达96.514%,能较好反映低温蒸煮牛肉品质指标构成的原始信息。由该模型得出低温蒸煮牛肉的质量优劣对应的加热温度顺序为:65、60、70、75、100℃,与模糊数学感官评分结果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进一步证实了此模型的客观可靠性。  相似文献   

20.
为了探讨甜玉米食用的品质特征,测试了6个不同甜玉米品系籽粒外观品质、感官品质及TPA物性特征值。结果 表明:6个甜玉米品系籽粒在外观品质、质构特性、感观品质等方面均存在差异,其中领袖甜1号感官评价得分最高为90.18分,且鲜籽粒内聚性和咀嚼性最大,蒸煮品质中的粘力、弹性、弹性指数等表现突出;但同一品系的甜玉米新鲜籽粒和蒸煮品质存在明显差异;相关性分析表明6个新鲜甜玉米品系籽粒粘力与弹性指数呈现显著负相关,蒸煮品质中的弹性指数与弹性呈现显著正相关;主成分分析得出粘力是决定甜玉米籽粒品质的第一主成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