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追风人物     
拉丹英国儿媳:原是“人造美女”现年51岁的简·费莉克斯-布朗勒是一名普通的英国妇女,有过五次婚姻。最近的第六次婚姻却使她几乎在一夜之间成为了英国家喻户晓的名人。这倒不是因为她结婚次数多,而是因为她的新任丈夫是“基地”组织头目本·拉登第四个儿子、27岁的奥马尔·乌萨马·本·拉丹。目前,简正在为拉登之子申请前往英国的签证,  相似文献   

2.
《奇闻怪事》2013,(10):32-35
莉莉·萨福被欧洲媒体称为"镀金百合花",形容她拥有丰厚的身价。莉莉并非什么富豪出身,她的所有财富全要拜婚姻所赐——她先后结过四次婚,一次比一次获得的财产多,在她的第四任丈夫埃蒙德·萨福身亡后,她接收了超过10亿美元的遗产。如今,这朵镀金的百合已然是全世界最炙手可热的富孀,在上流社会游刃有余,成为英国王储查尔斯的好友,而活动家。  相似文献   

3.
正在荷兰,妻子离婚的后顾之忧少于丈夫,一旦她认为这日子跟丈夫简直没法过了,就倾向于结束这段婚姻。丈夫则不然,他前怕狼后怕虎,不轻易决定离婚。西方科学家的最新研究结果表明,肥胖传染。这听起来耸人听闻,可既然中国古人日,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为啥西方现代人就不能日,近肥者胖,近瘦者扁?众所周知,西方盛行离婚,比如,荷兰三分之一的婚姻以离婚谢幕。一篇荷文学术论文指出,离婚好似  相似文献   

4.
正结婚是一生的承诺,幸福则是恒久的修炼。幸福婚姻的关键,在于对它生长初期的加倍用心呵护与培植。如此,婚姻方能在轮回中开出鲜艳的花朵在爱情和婚姻之中,并没有太多惊天动地的大事可言,更多的考验,来自于生活的细枝末节,来自人心中自己都无法预料的动摇、迷惘、贪恋和决绝。穿过浅婚,走向  相似文献   

5.
张姗姗 《科技信息》2008,(5):185-185
本文从巴斯夫人的序言及其故事中来剖析她对女性及婚姻的看法,从男性和女性两个角度来探讨他们不同的婚姻观。妻子的真正目的是为了征服丈夫还是为了取悦丈夫?通过回答这些问题,文章也评论了乔叟以及他所处的时代的女性主义观点。在中世纪,男女不可能实现真正的平等。尽管乔叟并不反对男女平等,但他却不能摆脱他所受的时代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世界知识》2008,(20):71-71
意大利总理贝卢斯科尼是个“牛人”:财富过人,嘴无遮拦,几次登临总理高位。不过,最近有人“收拾”他了。让他始料未及的是,收拾他的不是别人,而是自己的掌上明珠、24岁的女儿芭芭拉(左图右一)!老贝生平结婚两次。一想到现任妻子维罗尼卡,老贝就“运气”。这个女人特立独行的个性总是让他下不了台。没想到,脾气禀性也遗传——自己与她所生的芭芭拉竞步其母的后尘,处处与之作对!  相似文献   

7.
美国前总统约翰·肯尼迪的弟弟、参议员爱德华·肯尼迪的妻子琼,今年一月与爱德华离婚了。她为什么在婚后22年要离开这个名门望族的豪富家庭? 肯尼迪家族在娶亲上有严格的条件。女方在社交能力上必须强似自己的丈夫。但是琼和爱德华成婚却有某些例外。因为爱德华是老肯尼迪的小儿子,父母的宠爱, 使他不受严格的家规束缚。他看中了纽约一家高级裁缝店美貌的模特儿琼,并于1958年11月结婚。老肯尼迪给全家订的信条是竞争、取胜。他让儿子们从小就参加体育竞赛,不能取胜者回家后要躺在床上饿肚子,以此来培养他们的竞争能力。老肯尼迪的妻子也带领家中的“女队”,全力支持她们的丈夫登上权力之峰,甚至要不惜牺牲个人的一切以维护家族的利益。琼平时少言寡语,据说对权力竞争不感兴趣。她婚后生了三个儿子。1958—1960年,全家的头等大  相似文献   

8.
蒙古族的婚姻习俗带有不同历史时期和不同社会制度影响的痕迹,其婚姻形式有表亲婚、掠夺婚、转房婚、服役婚、买卖婚等。其婚姻缔结过程,因部落众多,地域辽阔而不尽相同,但大体上包括订婚(说媒)、许婚筵、过彩礼、结婚等仪式,整个过程既热烈庄重,又诙谐有趣,表现了草原民族古朴而又充满生机的独特风情。  相似文献   

9.
《世界博览》2012,(4):40
正与其他的共和党参选人相比,罗姆尼有自己的竞选优势。罗姆尼个人形象不错,而且家庭美满。有人说,"上帝在给予候选人不错相貌的同时,可能会拿走他的满头乌发",然而罗姆尼却两者皆备。妻子安是他的高中同学,两人在经过四年马拉松式的恋爱后结婚。目前,他们有五个儿子和十一个孙辈。与麦凯恩、金里奇的婚姻相比,罗姆尼的  相似文献   

10.
已逝情书     
艾静 《世界博览》2012,(5):87-87
正"爱你,以昔日的剧痛和童年的忠诚,爱你,以眼泪、笑声及全部的生命"。伊丽莎白·巴雷特·勃朗宁写给她未来的丈夫罗伯特的十四行诗可能是最著名的一封英语情书了。虽然她并没有把这封信寄出去,而且直到他们在1846年结婚之后她才把这首诗给丈夫过目。几个世纪以来,即使最不善言语的人也可以通过写下炽热  相似文献   

11.
王倩 《咸宁学院学报》2010,30(7):45-46,56
作为两大文明发源地伟大史诗的代表,《奥德修纪》和《罗摩衍那》有异曲同工之妙,无论是在故事主线还是在情节上,两者都十分相似,两部史诗所反映出来的婚姻伦理关系更是如出一辙,丈夫为救回自己的妻子而历经险阻不顾一切并最终成功,合法婚姻的正义性受到神的支持,在此过程中始终强调父权制社会中妻子的忠贞,唯一不同的是结局一喜一悲,暗含着在古印度社会的婚姻家庭关系中,个人的现世幸福仍要屈从于社会道德规范。是否对现世幸福的追求是两部史诗婚姻伦理的主要区别。  相似文献   

12.
英语跨性别交际的性别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甜 《科技信息》2009,(36):96-96
1.引入个案分析妻子:"把报纸放下,听我说话!"丈夫:"我正在听你说啊。"妻子:"不,你根本没有。"这个情景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会经常发生。妻子总是认为她的丈夫一直读报纸而忽视她的存在,所以,妻子认为她的丈夫一点也不关心她,甚至她的丈夫不再爱她了。然而事实上她的丈夫并不知道她的真正意思,而且仍旧爱着她。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男性和女性不同的语言表达方法经常导致误会,甚至导致很严重的冲突。如果在交际中,人们能够注意到这些交际差异,并且知道这些差异的原因,那么双方就会理解对方,从而使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  相似文献   

13.
卢普苏 《世界博览》2014,(24):64-65
在全球各国中美国是最难以容忍婚外情的国家,排在其后的是加拿大、英国和中国。 前不久由多次获得奥斯卡最佳导演提名的大卫·芬奇执导的新作《消失的爱人》在美国上映,并连续两周蝉联票房冠军。该片讲述了一个愤怒的女人是如何极尽想象力,令人无比战栗地惩罚她有婚外情的丈夫的,因为他“毁了她的生活。她的希望和她的爱情”。《消失的爱人》赢得了无数的好评,包括影评人、媒体还有业界同行,尤其是婚龄在8年以上的妻子和丈夫们,这似乎戳中了他们心中深处的黑暗和阴森的念头。  相似文献   

14.
《酒后》原本是凌叔华作的一篇小说,丁西林在剧本前言中称受到友人的怂恿,遂改编小说作了这幕剧。剧本《酒后》沿用了他一贯的“二元三人模式”,用最少的人物来构造情节,夫妻两人加上第三者客人,客人起到结构性作用陪衬剧情以致矛盾衍生,制造了一幕似有似无的昙花一现式的剧情。故事是发生在一个冬夜,一场热闹的酒宴之后,醉了的客人躺在客厅的沙发上熟睡,作为主人的夫妻俩因为这个沉醉于梦中的客人,产生了一系列的思想波动。甚至妻子突然提出要求吻一下客人的要求,在经历了心灵的思辩和撞击后,丈夫勉强同意,妻子鼓足勇气正要向客人走去,客人大梦已醒,一切归复平静。这是一段诙谐有趣的生活插曲式的独幕剧,三个人物构成了颇有哲学意境的格局,这一对夫妻的思想都受过新文化的冲击,对生命、爱情、婚姻都有自己的一套看法。在夫妻的对话中妙言警句层出不穷,俯拾即是,譬如:“我想一个人在世界上,要有了爱,方才可以说是生在世上,如果没有爱,只可以说是活在世上”;“中国的女人,只要结婚,不管爱不爱的。这本来也是很对的,因为婚姻是一个社会的制度,社会制度,都是为那一般活在世上的人设的,不是为那少数的生在世上的人设的;”“一个女人,如果完全不吃醋,那就和一个男人完全不...  相似文献   

15.
曲啸的事迹在报纸上报道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他在坎坷曲折的生活中表现出来的坚定信仰和无私奉献,受到人们热烈的赞扬。但对他在婚姻家庭中表现的道德风貌则是众说纷纭,评价不一。有的认为他在婚姻问题上乐于奉献,而不要求对方“给予”,重在尽好对妻子对社会的义务,因而体现了他的道德高洁;有的则认为这种婚姻不道德,因为没有以爱情为基础,这样的纯义务的婚姻在社会主义社会不宜提倡。笔者认为这都是对曲啸婚姻的误解,是由于对社会主义婚姻中的爱情与义务的关系认识模糊而造成的。下面拟从对曲啸婚姻的剖析谈点自己对这一问题的粗浅看法,以期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6.
唐鹏 《科技信息》2013,(22):153-153
在《傲慢与偏见》中作家奥斯丁创造了一个充满生机并细腻委婉的女性世界,它不但体现了一定的社会生活状态和历史进程,同时也暗藏着作家独特而新颖的婚姻观:为了财产、金钱和地位而结婚是错误的;而结婚不考虑上述因素也是愚蠢的。她既反对为金钱而结婚,也反对把婚姻当儿戏。她强调理想婚姻的重要性,并把男女双方的感情作为缔结理想婚姻的基石。  相似文献   

17.
简洁 《科技信息》2010,(23):I0234-I0235,I0190
麦克白夫人是一个有争议的文学角色。她被一部分人看成一个有强烈意志,野心勃勃的女人。机敏的她对丈夫的力量和弱点了如指掌,并且无情的开发他们。然而,王冠的获得并没有带给她预期的快乐,最后,紧张之下为之崩溃。其它人认为,她是因为对丈夫的爱才变成一个野心勃勃的女人。她意识到他内在的善行,当然,没有她,他将会无法赢得王冠。为了他,黑暗的力量只是一种手段。天生的女人特质在邓肯的不自然的紧张紧张和丈夫疏远之下崩溃。她是简单和现实的。然而,麦克白是复杂和富有想像力的。她做了能够做到的。  相似文献   

18.
《世界博览》2012,(14):13-13
正二奶是一份没有五险一金的危险工作。随着来到中国的外国人越来越多,对中国文化的介绍也越来越详细,最近,有一篇介绍"二奶"文化的英文文章在欧美互联网上广为流传。文章提到以下内容:在这样一个国家里,历史上人们认可没有爱情的婚姻,近年来又推崇"致富光荣",有些女人就把当二奶作为一个可行的职业选择。富有的丈夫不仅照顾他的情妇,而且为她提供事业上的建议,甚至拿钱给她开办生意。通过"丈夫",她可以接触到各种富有而且又有影响力的人物。对男人来说,二奶不仅是他的性伙伴和玩伴,还是男人的  相似文献   

19.
聪明的恋人或丈夫都会知道,女人有时表现得令人难以捉摸,不知如何是好。明明是好的东西,她偏说不好;明明是中意想买的化妆品,却来征询对此一窍不通的你,等等。专家们指出,这并不是女人(或妻子)怕在男人(或丈夫)面前暴露动机,而是她对恋  相似文献   

20.
宋代南戏和元代杂剧所表现出的两代文人之仕婚观念,有着明显的差异:宋代文人社会地位高,他们只求做官,不求做人;为了做官,不惜负心婚变,攀婚高门,他们对待仕婚矛盾的态度是仕高于婚,婚姻是为仕宦服务的,其婚姻带有明显的功利思想,这是宋代科举大盛的一个恶果。元代文人社会地位低,他们只求做人,不为做官;为了做人,他们重婚轻仕.追求理想的婚姻生活,并使自己的灵魂得到净化,这是蒙元中断科举给元代社会道德风尚带来的一个意想不到的结果。宋元戏曲中文人仕婚观的差异,是宋元社会不同文化背景、不同政治制度、不同道德风尚的形象反映,尤其反映了两代文人尊卑的道德情操和人生追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