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正蒋介石与宋美龄两人从结婚开始,家中就没有小孩,人口简单,而蒋宋两人出身背景不同,生活起居也差异极大。蒋介石生活规律,每天早起,宋美龄有烟瘾,又爱熬夜,早饭往往在床上解决,虽然一起用午餐,但也是各吃各的,互不妨碍。蒋经国一家情况可不同,蒋经国与蒋方良育有子女四人,刚到台湾时,还到外头吃饭,当蒋经国官越做越大,生活就越来越谨饬。原本蒋方良还  相似文献   

2.
马君武(1881—1940),广西桂林人。他是我国旧民主主义时期的政治活动家、学者、科学家、著名教育家和爱国诗人。他先后留学日本、德国,是我国留学生在德国获得博士学位的第一人。他早年追随孙中山先生进行革命活动,历任孙中山领导下的南京临时政府实业部次长、军政府交通部长、秘书长,广西省省长。“九一八”事变后,他谴责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揭露蒋介石、汪精卫的投降卖国活动,写下了许多充满爱国热忱的诗篇。他把西方有关民主和科学的著作大量翻译到中国来,对于启迪民众,唤醒民族,  相似文献   

3.
《藤野先生》写的是鲁迅先生青年时代在日本留学时的感受,把它与梁实秋先生青年时代在美国留学时的感受比较一下,是很有趣味也是很能引发出人的许多新的想法的。我们先看二人初到国外时的感受。《藤野先生》开首一句“东京也无非这样”,即道尽了鲁迅初到国外时的失望、孤独之情  相似文献   

4.
留学与革命交替进行褚民谊,曾名明遗,字重行。浙江吴兴人。1884年出身名医世家,后拜美国医师学习英语和西医。1903年赴日本留学。1906年随张静江转赴法国  相似文献   

5.
任雨 《世界知识》2008,(21):29-29
从10月6日开始,诺贝尔奖陆续揭晓。生理学或医学奖由一名德国人和两名法国人分享;物理学奖被三名日本人拿走,其中一人是美国国籍;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的,是日本科学家下村修、美国科学家马丁·沙尔菲和美籍华裔科学家钱永健。钱永健除有美籍华裔的身份外,还是中国导弹之父、著名科学家钱学森的堂侄。  相似文献   

6.
中日文化交流虽始于先秦时代,但直至公元607年,遣隋使小野妹子携带几十名僧侣来学佛法,才首开日本人来华留学的先河。十年后唐朝代隋而兴。亟欲效法大唐的日本于公元630年首次派出了遣唐使,开始了唐日间的官方交往。据日本学者木宫泰彦统计,日本从公元630年到894年间共向中国派遣了19次遣唐使,实际成行12次,带来日本留学学生26名,僧徒92名(本文将留学学生与留学僧徒统称为留学生)。  相似文献   

7.
《世界博览》2011,(5):58
<正>又到开学时。目前,在美国留学的中国学生超过12.8万人,成为在美数量最大的留学生群体。为什么这么多中国学生选择到美国留学?美国学生不是  相似文献   

8.
蒋介石(台湾人习惯称“老蒋”)、蒋经国(“小蒋”)父子统治台湾达39年之久,谈台湾问题,绕不过这段历史。褒也好,贬也罢,不管人们怎么看“两蒋”,蒋氏父子的印记却已深深地与台湾融合在一起。  相似文献   

9.
蒋经国泄露天机 1975年4月,蒋介石死后的一天,当时担任台湾"行政院院长"的蒋经国,在"立法院"曾一语惊四座,他说:"我们具有制造核子武器的设备,也具有制造核子武器的能力。"此言一出,立即在台湾引起了"核震荡"。有人说这是"耸人听闻",有人说这是"台湾的骄傲",而更多的人则认为这是"故意威慑对岸以防患于未然"……事隔不久,一位负责台湾这个"一级国防机密"研究的军方将  相似文献   

10.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皮肤性病学科1981年被国家教委批准为博士、硕士学位授予点,现为临床医学博士后流动站专业点。在陈洪铎院士领导下,2002年学科被批准为国家重点学科。该学科由卫生部免疫皮肤病学重点实验室、辽宁省皮肤病学重点实验室、卫生部艾滋病免疫学重点实验室暨辽宁省艾滋病免疫学重点实验室、卫生部化妆品皮肤病检测机构以及皮肤病与皮肤美容学研究所组成。该学科有7名博士生导师,副高职以上14人,博士14人,其中13人从美国、日本、德国、英国、法国、澳大利亚等国留学归来。学科带头人陈洪铎教授是全国皮肤性病学界唯一的院…  相似文献   

11.
正宋美龄吃生菜、牛排或鸡肉,蒋介石则喜好软烂的中式餐点,各吃各的,并不干扰。宋美龄于1897年出生于上海浦东,父亲宋嘉澍幼年即前往美国打工,后受洗为基督徒,并进入神学院就读,成为卫理公会牧师,回国后经营出版业致富。宋美龄与二姊宋庆龄曾同赴美国留学,九年后返国,长住上海。1922年,蒋介石在上海初遇宋美龄。当时蒋介石已有家室,而且信佛,仍热烈追求基督徒宋美龄,宋母强烈反对。蒋乃解除婚姻关系,与宋交往。1927年12月1日,蒋  相似文献   

12.
《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11,(1):2+157-F0002,F0003
2010年,玉林师范学院国际交流与合作取得了新突破,打开了新局面。两次组团到泰国、越南10所大学开展办学交流活动,先后派出22名老师到加拿大、日本、美国等国家以及台湾地区留学、做访问学者,学习招生考试和教师培训等教育教学管理的先进理念,融入全球化的教育学术新潮流。  相似文献   

13.
——Kurt Block作原载New York Times——德国把在华军事顾问福根霍森等三四十人召回,是再一次的证明德政府对于日本的同盟关系的表示.这行动,虽然表面上是为了中立,实际上却与承认伪满及增加对日输出的行动相一致的.德国对华军事顾问团,是一九二七年蒋介石将军排除了他的俄国军事顾问以后才成立的.在最初,顾问团的领导者是威才尔(Leiu. Gen. Vov Wetzell).后来的继承者就是福根霍森.一九三四年德国国防军的创立者塞克脱(Seeckt)曾在短时期担任过一种超等顾问的地位.这顾问团一方面把德国式军队的步法与训练介绍到中国军队中间,另一方面却也使中国大量购入德国的军火.  相似文献   

14.
日本能率协会综合研究所与美国盖洛普民意调查公司合作,对亚洲、欧洲和美洲的20个国家或地区的2万人进行了产品质量形象调查。调查结果表明,产品质量形象最佳的是日本(38.5%),其次是德国(36%),第三是美国(34.3%)。第四是英国(21.9%)。很明显,日本、德国和美国的产品质量处于领先地位。第五是法国,第六是加拿大,第七是意大利,第八是西班牙,  相似文献   

15.
在相差不到一年的时间内,美国与中国相继提出了"十万强计划"与"留学中国计划",二者是两国留学政策的集中反映。二者的区别较大,主要体现在"十万强计划"强调面向第三世界国家输送留学生,并由美国社会组织主办,而"留学中国计划"强调面向世界各国接收留学生,由中国政府主导。两项留学政策不同的原因在于两国不同的留学现状、经济发展水平、发展目标以及政府角色。  相似文献   

16.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曾一面筹划同德国、意大利搞法西斯轴心,一面又同美国谈判缔约。当时的日驻美大使就发牢骚说,这是一桩无法完成的谈判任务,正如一个人“追逐两只走不同方向的兔子”一样。这位日本大使的牢骚提出了一个  相似文献   

17.
目前,美国、日本、德国三大企业管理模式中,不少人都将目光盯在德国。一股学习、研究德国企业管理的热潮正在美国掀起。美国企业界普遍认为,德国的企业管理远比美国的具有活力。1双轨制教育提高了员工的整体素质。德国企业员工特别是一线工人的整体素质十分优良,这主要取决于他们独一无二的双轨制教育。目前在德国,超过一半的青年要接受双轨制教育。德国企业有一种共识:没有经过职业教育的人不能进入工作岗位。所谓双轨制教育是指接受职业培训的青年人在企业学习实际操作和在职业学校里学习理论知识平行进行。任何一个从普通中学毕业的青年,都可以在国家规定的学习职业中选择一项。向招收学徒的企业报考,录取后学习三年,每周三天半到四天在企业学习实际操作知识,一天到两天去职业学校学习理论知识,企业与学校密切配合,共同负起培养企业员工的责任。德国的双轨制教育有效地保证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年轻人就业时能马上适应工作的需要。2生产独家产品,使其没有竞争对手。德国企业早在五六十年代就及时地将生产重点转到了对人员、技术和投资要求更高的大型工业设备、精密机床和高级光学仪器等产品上。不少德国的企业认为,既然一台精密机床能抵得上几万台彩电,一台高级光学仪器抵得上几万架...  相似文献   

18.
正8月15日,波兰国防部长布瓦什恰克与到访的美国国务卿蓬佩奥签署《加强防务合作协议》。根据该协议,美国将增加在波兰的驻军,即从目前的4500人增加到至少5500人。在宣布从德国大规模撤军后增兵波兰,美国的这一做法不仅遭到了俄罗斯与德国两国的强烈反对,也引发了国际社会对于波美关系和中东欧局势的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19.
祝贺和希望     
参加这次会议,很受鼓舞,很受启发,很受教育。 1942年我进医学院,院长是德国留学的,让学生都学德语;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换了院长,是留学美国的,令学生一律改习英语;1949年新中国成立,我们要一边倒,又从头学俄语。中国人学外语,不知消耗了多少时间和精力!40多年前我就梦想有一种  相似文献   

20.
周敏 《科技智囊》2012,(10):24-27
国外展馆综合发展水平,以德国、日本为代表 小惜巨资建设人型现代化展馆是一个国家文明程度的主要象征。征这方面,德国与日本两个国家堪称典范。 作为世界展览大国的德国,征举办国际博览会方面绝对是世界一流。它拥有21个博览会场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