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卓然 《青年科学》2008,(Z2):12-12
地震预报的难度目前在地震研究圈内有两种截然对立的观点,一种是不可知论,认为在人类对地球内部知之甚少的情况下,预报地震是不可能的;另一种认为地震是有规律可循的,探索其规律,短期预报不  相似文献   

2.
浅层地震横波反射法最佳应用条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浅层地震波纵、横方向分辨率的讨论,给出了提高地震反射波测试分辨率的几条途径,通过对震波反射系数和地震波速分布的讨论,表明地震波速在地震勘探中的重要性,尤其是给出了软基地区的地震波传播速度值与地层深度的某种关系式,在此基础上着重研究了浅层地震横波反射地区的优点以及局限性,并论述了该方法的最佳应用条件。  相似文献   

3.
众所周知,地震是一种突发的自然现象,迄今为止,世界各国对地震发生的地点、时间和强度(震级)还无法做到准确的预报。即使日本这样一个地震遍布国土全境的多震国家、多年来耗费巨资从事地震的预测预报工作,其工作效果也不尽人意。比如关西地区历来被认为是地震少发区,然而偏偏在  相似文献   

4.
地震应可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可认为地震根本不能预测。有人认为地震的发生犹如一个沙堆被堆积时的不断坍塌。各次坍塌可大可小,因为沙堆中没有结构,坍塌是一种临界自组织,即使第一粒沙子已经开始滑动坍塌,仍不能预测其结束时会有多大(体积)规模。因之,地震根本不能预测。笔者认为:说地震犹如沙堆坍塌无结构,实际是一种错觉。当你用不同震级档地震研究同一个地区的地震活动性图像时,可以发现不同震级档地震的图像对应着鲜明的不同地形构造特征。这也就展示了地震具有的一种结构。我们知道大地震不是任何地方都能发生的。地震是有其特定时-空结构的,不可认为地震根本不能预测。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日本311地震的发震构造、地质背景及其主震级余震情况的分析和总结,认为日本海沟发生的巨大地震对中国大陆的地震活动影响不明显,直接影响只会造成中国东北的深震活动,而对内陆破坏性的浅源地震影响不大。根据日本地震震后的中国地震活动特点和大陆动力学过程的分析,结果表明:在未来数年内,中国大陆特别是西部地区仍然是发生7级地震的主体区,尤其注意南北地震带中南段和西南天山地区。  相似文献   

6.
现代减震控制技术是通过在工程结构的特定部位安装某种隔震装置、或消能减震装置、附加子结构、施加外力等措施以改变或调整结构的动力特性,使工程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动力反应限制在容许的范围内。本文对现代工程的几种减震技术进行了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7.
青岛及其邻区NE,NW向断裂的活动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NE、NW向断裂是青岛及其邻区两组重要的区域性断裂构造。通过野外地质和地貌观察,依据所测的地震活动和断裂活动的绝对年龄,认为青岛地区NE向断裂自晚更新一全新世以来处于相对稳定的阶段。并根据NW向断裂对海岸线方向,海底地貌,特别是NW向断裂对地震的控制作用,认为青岛及其邻区NW向断裂对海岸线方向,海底地貌,特别是NW向断裂对地震的控制作用,认为青岛及基邻区NW向断裂是一组区域性活动断裂。鳌山卫-即墨  相似文献   

8.
4月20日,多名地震专家认为,芦山地震和汶川地震的机制一致。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研究员周本刚认为,芦山地震、汶川地震都是逆冲型地震。周本刚解释,地层断裂处分成相对上下两盘,根据上下盘的不同运动分成3种:第1种是断层两盘水平交错,称为"走滑型";第2种是断层上盘往下运动,称为"正断型";第3  相似文献   

9.
在碳酸盐岩岩溶储层预测中,溶洞的"串珠状"地震反射特征是一项很重要的识别标志。对溶洞的"串珠状"地震反射成因和如何突出溶洞"串珠状"的显示特征进行了探讨。通过对塔中地区奥陶系碳酸盐岩岩溶储层三维保幅地震数据体和三维常规地震数据体分别进行显示处理和类比分析,最终认为保幅地震数据更有利于溶洞"串珠状"地震反射特征的显示与识别。  相似文献   

10.
金磊 《科技潮》1998,(6):58-58
1998年是联合国国际减灾十年活动的第九年,也是每年确定"国际减灾日"主题的第八年。1998年"国际减灾日"(1998年10月14日,周三)的主题是"防灾与媒体",它的行动口号是"预防从信息开始",它从某种程度上表明了现代及未来减灾全球信息化及知识经济化的趋向。防灾减灾应用因特网的经验1995年1月17日凌晨日本发生了阪神地震,受灾人数达百万以上,有近6000人在地震中丧生。人们在总结教训时称:"因特网在阪神地震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因特网在阪神大地震中成为主要的通信线路。以神户市为中心,地震后位于大阪市北部的监视器立即启动。但对日本国内因特同的主干系统并未产生多大的影响。即便在修复时间最长的神户商船大学,也大约只用了1周的时间便开始通信。这次地震  相似文献   

11.
17世纪的西方,亚里士多德式的地震学说仍是主流,这些知识通过耶稣会士龙华民的《地震解》、高一志的《空际格致》和南怀仁的《坤舆图说》等著作传入中国.为追溯《地震解》的知识渊源和写作缘由,在介绍西方早期地震知识这一背景之后,详论《地震解》的成书过程和所涉人物的关系,认为其内容多来自评注亚里士多德《气象学》的著作.为分析西方地震知识在华传播和流变过程,对《地震解》、《空际格致》和《坤舆图说》进行了比较研究,辨析了它们的异同,厘清其文本关系,认为从《地震解》到《坤舆图说》是一个简化的过程,对造物主的描述逐渐减少,更重视对现象的解释.最后以《天经或问》等著作为例,阐述西方地震知识入华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通过实地考察并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对车尔臣河大石门水库及其邻区地质构造特征和地震活动性进行了分析,认为该地区地质构造背景复杂,地震活动性强,在此基础上,采用地震地质类比、概率分析法和灰色聚类法对大石门水库诱发地震的可能性进行了研究,并对诱发地震的强度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13.
水库诱发地震是地震活动的现象之一,其活动机理仍然处于讨论阶段.在清理分析前人关于水库诱发地震机理认识的基础上,通过对水库诱发地震活动中的断层响应、水库诱发地震活动过程与库水位关系、库水载荷与断层应力状态的一致性分析,认为断层构造应力状态与库水载荷力间的耦合关系是水库诱发地震活动的重要条件,断层构造应力与库水载荷力间的耦合作用及其过程是构造型水库诱发地震的主要机理.  相似文献   

14.
张晔  贾冰 《青年科学》2011,(5):20-21
2011年3月16日,有市民在南京雨花台区上空拍到巨大的“排骨云”,业余爱好者认为,这似乎是一种“地震云”。21日,春暖花开的时节,南京却下了一场不大不小的雪。于是,有些人将这些天气现象与地震联系起来,认为是地震前兆,那么——  相似文献   

15.
2013年4月20日8时2分在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发生的7.0级地震,是继"5.12"汶川地震之后相隔约5年发生的又一次强震。作者在收集了遥感、DEM、地面地质及芦山震区人工地震剖面基础上,对网上公布的芦山地震震中数据、地震机制解、余震分布数据和地震的地表破裂情况进行了分析,初步推断引发芦山地震的断裂是盆地内西南侧地腹隐伏断裂或新生断裂。将芦山地震与汶川地震进行了综合对比,认为2次地震均属构造地震,从构造动力学角度分析均与印度板块向北挤压碰撞有关;但2次地震发震断裂和发震构造单元特征是不同的,应属2次独立地震。  相似文献   

16.
自焚岛之谜     
在疼痛中苦苦挣扎,他们却不敢跳下去……1974年,加拿大普森理工大学教授伊尔福德组织了一个考察组,靠近火炬岛进行调查。他们认为:可能是在岛上的某些地段存在某种易燃物质。当人进入该地段后,便会着火燃烧。正因为他们都认为这种自焚现象是由某种外部因素引起的,因而都穿上了特别的绝缘耐高温材料服装,  相似文献   

17.
今年8月,国内地震工程学界的专家和学者在评审《多层偏心建筑平动扭转耦联地震效应计算方法和规范条文的研究》时,赞扬我校抗震研究组此项研究工作全面、成果丰硕、适应工程设计的急需,并一致认为达到了国际水平。地震震害表明,建筑物的偏心是地震作用下引起平动和扭转效应耦联而导致建筑物破坏的重要因素,往往还是主要因素,在多层建筑物中尤为突出。评审委员会认为:“多层偏心建筑平动扭转耦联地震效应的研究是抗震设计中技术难度大且急待解决的重要科研课题之一,世界上各地震国家都十分重视这一课题的研究。”抗震组提出的“剪力系数法物理概念明确,正确地反映了偏心建筑平动扭转耦联地震效应的特点,比国外通  相似文献   

18.
深反射地震是了解地球深部结构的关键技术之一,在深部探测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但由于深反射地震剖面长、穿越构造单元复杂等原因,资料品质较油气地震要低,为更准确的探测地下,需要针对深反射地震数据特点,改进去噪、叠加等处理技术以及解释等方法,以得到地壳精细结构。本文系统总结了当前深反射地震数据采集、处理以及解释的方法,结合实例对这些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对比分析,认为将来深反射地震需要在观测系统的优化改进,人工智能在数据处理、解释等方面开展研究,提高深反射地震剖面的成像质量。  相似文献   

19.
人类在揭开地震之谜的过程中,伴随着丰富的想象,产生种种神话与传说。大约在12世纪,日本古历书上有所谓“地震虫”的描述。1710年,日本有书谈及鲶鱼与地震的关系时,认为大鲶鱼卧伏在地低下,背覆着日本的国土,当鲶鱼发怒时,就将尾巴和鳍动一动,于是造成了地震。中国古代对地震这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对地震预报科学技术问题、前兆异常和本底异常及宏观异常现象的观测,指出了地震预报所面临的根本困难是前兆的如何正确观测和识别问题。作者认为只有建立在对构造带以及附近地区长期地震危险性的恰当评估,才能减少巨大地震造成的破坏和财产损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