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针对国家电网电动汽车智能充电桩招标统一要求,该文介绍了一种符合国家电网要求的电动汽车充电桩核心控制模块,本设计使用TI公司的Cortex-A8系列工业级ARM处理器AM335X为主控制芯片,软件平台采用Android嵌入式操作系统,支持电容触摸屏、Wi-Fi、摄像等多种外设。该文主要介绍了Android系统在电动汽车充电桩中的实现方法,基于Android的电动汽车交流充电桩控制模块具有良好的扩展性。  相似文献   

2.
设计了一种双枪直流充电桩的电气结构,阐述了其单枪和双枪工作原理,提出了一种双枪充电桩的均充和轮充的输出控制策略。详细阐述了以STM32F407ZGT6处理器为核心的主控制系统应具有的基本功能及其主要的控制流程,分析各程序模块的功能。完成了主控制系统的硬件电路设计,包括CAN通讯、RS485、RS232等总线接口电路,并进行板上CAN接口电路的验证,通过ST官方库函数编程实现CAN在回环模式下的自发自收。通过软件设计,进而实现充电过程中的电气连接确认、电压电流等输出控制、电量计量、人机交互、刷卡结算等功能,满足电动汽车双枪直流充电桩系统的基本功能要求,提高控制智能化水平。  相似文献   

3.
黄默涵  林鑫 《甘肃科技》2014,30(16):48-50
电动汽车交流充电桩作为电动汽车的主要充电设备,其安全与可靠性直接关系到电动汽车的可靠运行与实际推广应用。简要介绍了电动汽车的结构组成和充电流程,探讨了电动汽车交流充电桩的测试方法,包括外观和结构要求检查、指示灯检查、控制导引和电缆连接测试、负荷控制信号测试、充电和读写卡功能测试及告警和事件功能测试等,为电动汽车交流充电桩验收测试工作提供了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4.
针对当前国内对电动汽车的逐步推广,以及电动汽车充电桩的现状和需求,为满足用户参与用电管理,以便实时了解充电桩的状态与位置信息、电价信息等,本文提出了电动汽车"智慧"充电系统,对系统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智能充电桩、服务器和微信平台的功能与结构进行分析与设计。本系统通过微信平台即可实时查询充电桩的状态与位置信息,并实现充电桩的定位导航、充电预约及锁定、选择充电模式、停止充电等功能,使用户参与用电管理,实现合理用电、有序充电,为未来电动汽车的发展提供实践条件。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电动汽车交流充电桩的系统结构和工作原理,设计了以STM32处理器为核心的控制系统。阐述了交流充电接口的基本功能及充电过程状态,完成了控制导引电路及充电状态采集电路的设计。通过软件设置脉宽调制器(PWM)模块和模数转换器(ADC)模块,实现了充电过程控制导引、连接确认、识别充电接口传输最大电流和充电连接状态实时采集等功能。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6.
为解决电动汽车充电难、充电桩分布不密集的问题,通过对第三方地图和LBS(Location Based Services)的充分利用,采用基于SOAP(Simple Object Access Protocol)协议的Web Service方法实现服务端与客户端的信息交互,开发了基于LBS的电动汽车充电服务系统Android客户端应用,实现实时定位、地址检索、充电桩信息显示、路径导航和预约充电等功能,方便用户对充电桩的查询和使用。  相似文献   

7.
在国家加快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的建设的大环境下,充电桩的建设呈现出爆发的态势。针对建设在人员稀少、环境偏僻的充电站,运维工作耗费大量时间人力与财力。运用北斗卫星系统安全可靠、全天候机制,不受任何台风、地质灾害等影响的优势,采用短报文一对一发送接收功能,实现充电桩运维系统远程控制。项目已在多地实施运用,在稳定性、安全性、标准化、分层管控上取得了传统充电桩运维系统无法比拟的优势。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一种利用硬件描述语言Verilog HDL设计PWM输出控制的方法,用以实现电机控制、交流检测等功能.并以电机控制为例,重点对硬件电路和软件设计进行了论述.与纯硬件电路相比,硬件描述语言VerilogHDL设计的电路可以根据需要随时进行改变,使得电路的实时性和设计弹性得到了较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9.
利用集DTMF双音多频、遥控、计算机等技术为一体的K-10电力载波通信协议设计自动智能配电系统.该系统的硬件结构分为总控制器、功能控制器、迷你遥控器、控制终端和电话远程语音控制五大部分,软件结构分为总控制器、功能控制器和控制终端三大模块.该系统以交流电力线为控制信号传输总线,省却了布置控制线路的麻烦,结构简单、实用性好,能够实现现代家庭、办公楼宇的电器控制、照明控制、线路配电、安全监控等方面的自动化、智能化.  相似文献   

10.
为了最大程度满足车流量充电高峰期的需求,提出基于模糊决策算法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布局优化方法.结合充电桩的覆盖区域以及建设管理费用等因素,构建充电桩布局模型;集合模型中的模糊参数,获取模糊适应度函数,依据决策者满意程度和优先等级,建立优属度权重选择函数获取满意解,完成充电桩布局优化.实例测试结果表明:该方法可结合充电桩建设区域实际车流量情况和充电需求,完成充电桩布局建模,迭代次数为62次时即可获取最小适应度函数,完成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布局优化.  相似文献   

11.
电动汽车充电桩是一种专为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充电的设备。文章介绍了充电桩控制系统组成单元的硬件和软件设计,包括微处理器单元电路的设计、控制系统主程序的设计、人机交互单元的界面软件设计、电能计量单元的接口设计和程序设计。该设计采用MSP430单片机进行控制,采用充电卡刷卡付费,结构简单造价低,可用于电动汽车的慢充动力电池方式,充电桩人机交互接口可显示充电量、费用、充电时间等数据。  相似文献   

12.
以100Ah的锰酸锂锂离子二次电池锂离子电池组和30kW交流电机组成了动力系统,研制了MGL6486EV电动汽车。电池组的电压为304V,能量为37kWh,电池组采用了智能管理系统(BMS)和均衡系统。电动机采用全数字适量控制,并具有刹车能量回收和防溜车功能。在充电时智能充电机始终与BMS保持通信联系,以保证电池组安全快速充电。车辆最高车速可达117km/h,0~50km/h加速时间为6.80s,50~80km/h加速时间为7.34s,爬坡度超过20%,续驶里程为204km,百公里耗电仅为19kWh。到目前为止该车辆已运行5万多km。  相似文献   

13.
以100Ah的锰酸锂锂离子二次电池锂离子电池组和30kW交流电机组成了动力系统,研制了MGL6486EV电动汽车。电池组的电压为304V,能量为37kWh,电池组采用了智能管理系统(BMS)和均衡系统。电动机采用全数字适量控制,并具有刹车能量回收和防溜车功能。在充电时智能充电机始终与BMS保持通信联系,以保证电池组安全快速充电。车辆最高车速可达117km/h,0~50km/h加速时间为6·80s,50~80km/h加速时间为7·34s,爬坡度超过20%,续驶里程为204km,百公里耗电仅为19kWh。到目前为止该车辆已运行5万多km。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定点布料方式下溜槽角度对混装布料规律的影响.首先对混装布料方式进行了物理实验模拟,获得了不同溜槽角度下的料流轨迹、料堆结构等重要信息,分析了不同粒度的混装物料在下落过程中存在的偏析现象.其次利用离散单元法(DEM)数学模型对布料过程进行了模拟研究,并对模拟结果进行了详细分析.结果表明:模型结果与物理实验结果吻合较好.其中模型获得的料堆结构和径向空隙度分布的信息的结果可为现场调节煤气流分布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为解决现今市面上使用的电瓶车充电系统的充电电压与电瓶车型号不匹配而对电瓶车电容产生损害的问题,提出一种新型电瓶车充电系统。该充电系统使用NCP1654 作为核心控制芯片,采用开关直流升压电路( Boost: Boost Converter or Step-up Converter) 拓扑作为主电路,利用新型碳化硅半导体器件作为主开关器件,完成了电瓶车充电系统中交流转直流部分的设计制作。供电侧的交流电压从180 ~ 260 V 变化时,设备均可正常运行。此智能电瓶车充电系统输出两路直流电压42 V 和27 V,最大输出电流均为2 A,负载调整率为0. 1,输出噪声纹波电压峰-峰值小于1. 5 V。充电设备中有可靠的保护电路,可以防止启动时尖峰电压和浪涌电流对电路的冲击。考虑到电瓶车充电系统的用户体验感,选择触摸屏作为操作界面。此外,利用STM32 开发板检测输出电压电流,控制充电系统输出电压幅值。经测试,该电瓶车充电系统各项指标都达到了设计要求,可投入使用。  相似文献   

16.
感应充电电源是通过电磁波进行电能传输的装置,其包括高频激发和接收两个部分.文中以推挽式电路结构为原型,设计了感应充电装置,并利用耦合感应器的漏感与串联补偿电容实现串联谐振.控制电路中采用了脉宽调制芯片与单片机技术,完成了感应充电谐振点频率的跟踪与输出功率的稳定控制.这样克服了松耦合变压器的漏感大,耦合系数随着耦合的松紧而实时改变,电磁干扰大,变换器效率低等缺点.经实验验证,在24 V交流电源供电下,初级次级线圈耦合的距离从2 mm至100 mm都能完成充电控制,结果表明该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具有好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7.
COREX-3000熔化气化炉内煤气流分布直接影响炉内煤气利用率及炉料顺行,而布料制度是调节煤气流分布的主要手段。为探讨熔化气化炉布料模式,通过对物料在布料过程中的运动和受力分析,确定物料的落点位置并根据物料的安息角和质量守恒,建立了料面形状预测模型。在此基础上,结合数学知识和计算机技术,开发了COREX-3000气化炉的料面预测仿真软件,可预测万向布料器和DRI-flap布料器不同布料制度下形成的料流轨迹、落点位置以及料面形状,为现场选择和调整布料制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用于蓄电池充放电的可逆SPWM变流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介绍了一种基于可逆SPWM变流器的新型蓄电池充放电装置,该装置可运行于单位功率因数且无谐波,并且可将电池的放电能量馈送电网;提出了一种串联双环控制方案以兼顾系统的动静态性能,控制系统的参数设计过程在Matlab/Simulink协助下进行;装置所期望的结果得到了仿真和样机实验的验证。  相似文献   

19.
COREX熔化气化炉炉顶布料设备由煤-溜槽和DRI-挡板两种布料器组成,其中DRI-挡板属于新型布料器,布料规律尚不明晰.通过离散单元法(DEM)建立了DRI-挡板布料过程的数学模型,通过该模型分析了DRI-挡板的操作参数对布料过程带来的影响.其中包括考察了挡板角度对布料落点位置的影响,获得了布料档位与挡板角度的对应关系.还考察了料堆的形成过程和单一物质多粒度混合布料形成的料堆内部偏析情况,获得了不同档位半径物料的粒度偏析信息.同时也考察了矿石和焦炭混合布料过程,获得了矿焦的径向分布规律.研究结果为COREX现场合理调节布料模式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针对传统的锂离子充放电平衡系统存在效果不理想的问题,提出PI算法对锂离子充放电平衡系统进行改进。以STC12C5A60S2为主控核心,由系统供电电路、BUCK电路、控制电路、显示电路、保护电路、充电方式选择电路组成。利用PI算法控制充电过程中电流动态平衡,对软件进行设计,实现对锂离子充放电控制基本功能。实验对比分析可知,改进的系统可靠性好,实用性强,可作为各种小型电子设备的充放电装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