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亨利·詹姆斯被誉为一名跨世纪、跨洲际的小说家,这一地位无不与他所处的时代和环境密切相关.他的一生不仅连接了19世纪和20世纪,身经了新旧世纪的转换更替,而且也连接了两个由海洋相隔的大洲,一个是生他的年轻的美洲,一个是养他的古老的欧洲。詹姆斯的小说创作也无不鲜明地再现了他所处的时代和地域的社会与文化的特征,同时也反映了在这一特定的时空段中作家自身的心态。詹姆斯是一位把自己置身于文学理想中的作家,无论在他的文学创作中,还是在真实生活中,他似乎都在孜孜不倦地追求一种自由、清纯,甚至诗意的精神世界,且不论这…  相似文献   

2.
故事的种子     
在很多作家的生命中,花园都是一个特殊的地方。简·奥斯丁,诗人鲁珀特·布鲁克,约翰·罗斯金,阿加莎·克里斯蒂,比阿特丽克斯·波特,罗尔德·达尔,查尔斯·狄更斯,弗吉尼亚·伍尔夫,温斯顿·丘吉尔,18世纪作家劳伦斯·斯特恩,萧伯纳,诗人特德·休斯,亨利·詹姆斯,约翰·克莱尔,托马  相似文献   

3.
詹姆斯首开精神生活表现的先河,伍尔夫以其出色的创作实践与大胆的理论见地将精神生活推向小说本质理论历史的前台。他们的小说本质理论将小说本体等同于作家的精神生活,即作家的心灵。  相似文献   

4.
詹姆斯首开精神生活表现的先河,伍尔夫以其出色的创作实践与大胆的理论见地将精神生活推向小说本质理论历史的前台.他们的小说本质理论将小说本体等同于作家的精神生活,即作家的心灵.  相似文献   

5.
亨利·詹姆斯被称作心理分析小说的鼻祖,他的代表作之一《螺丝在拧紧》是一部描写人物心理的哥特式中篇小说。整部小说风格奇特,充满神秘感,呈现了叙事艺术的全新格局。詹姆斯通过层层悬念的设置,逐步展现人物性格的发展轨迹,实现对人物心理的独创性描写,并通过揭示人物深奥隐晦的心理活动,呈现人性的堕落以及善恶冲突,反映人物内心世界与外部世界相碰撞而产生的微妙感受。本文以小说悬念设置为基点,深入分析詹姆斯独特的叙事手法以及其写作技巧背后所隐藏的复杂的人物心理,从而更深入地阐述这部小说的艺术价值与魅力。  相似文献   

6.
文艺批评与文艺创作本身一样,不可能有一个统一的尺度.美国的文艺批评家亨利·詹姆斯说过,小说的大厦不是只有一面窗子,而有几百万窗子.每个窗子后面都有一双眼睛,每双眼睛看到的情况都不一样,这双眼睛就是作家的意识.文艺创作是多样的,文艺批评就必然要反映出这种多样性……所以,对于一部好作品的人们会有写不完的评论,说不完的话.本文拟就文艺界早就注目的哈代和苔丝的问题再谈点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7.
大凡作家写作,离不开自己的生括经历,但由于各个作家对生活的审美选择和审美感受的不同,作家从事写作在处理自己生活经历时,就显得完全不一样了。有的作家与作品几乎看不出什么关系,比如张天翼是现代作家中最不带自传色彩的人,尽管他的经历十分曲折丰富;而有的作家则明显地在作品中表现出对应的关系。许钦文便是属于这一类的作家。他的个人经历与小说描写内容表现出相当的一致性。读他二十年代到四十年代几乎所有的小说,都可以明显地感觉到这一点。  相似文献   

8.
(三)狄更斯以来的英国小说詹姆斯·乔伊斯(James Joyce)(1882——1941)和D·H·劳伦斯,是本世纪中最具有独创性的小说作家。不过,在六十年代,乔伊斯的声名还比不上劳伦斯。乔伊斯就象肖伯纳和叶芝一样,也是爱尔兰人,不过与他们不同的是,乔伊斯没有长期居住在英格兰,他一生大部时间是在欧洲大陆度过的。然而,从心灵上讲,他却从来没有离开过都柏林。他早期的短篇小说集《都柏林人》(Dubtiners),是一些简短的印象主义的习作,就象莫泊桑的作品一样,轮廊清晰。他的艺术性,在《艺术家年轻时代的画像》(A portrait of the  相似文献   

9.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将《小说技巧》视为亨利·詹姆斯《小说的艺术》的继承之作。然而,从詹姆斯到卢伯克的理论观点发生了重要变化,不仅涉及应用和精简,更体现了提升。这关乎对小说本质不同的、在某种程度上对立的概念。卢伯克通过深入、系统地分析小说写作形式和意义,形成了独特的理论体系。他主张小说主题决定小说形式。在创作中,小说形式应平衡画面和戏剧性写作。这为后来的小说家提供了新的创作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0.
韩笑 《当代地方科技》2010,(11):159-160
从《使节》中斯特瑞塞对欧洲之旅所感,我们可以窥探到詹姆斯对欧洲的依附感。他早期的家庭生活和经历造成了他的压抑情绪,使得他长期生活在欧洲并把欧洲当作一个可以假借之逃离家庭的庇护之所。他对宗教的信仰实际上是一种精神的依赖和情绪的释放。教堂给他提供的并非是崇神之所而是他可以深藏他的秘密的地方和可以给他的压抑情绪带来舒缓的地方。  相似文献   

11.
雷武铃  Emily 《世界博览》2023,(15):53-55+52
<正>作家米兰·昆德拉于7月11日去世,终年94岁。令他念兹在兹的观点是,小说家应该匿名隐世,以避免个人生活干扰读者对其小说的理解。作家想表达的一切都已蕴含在小说中,读者应该专注于对作品的阅读,而不是借由窥探作家生活与心理秘密以求对小说的理解。他认为大众媒体的简单化,有害于读者对小说艺术的理解;作为当代最著名的作家之一,他活着时像回避病毒一样躲避大众,而他的去世却成了世界性新闻。  相似文献   

12.
在今天人民向作家们发出要注意农村题材呼吁的时候,我们很自然想起了茅盾。想起了这位前辈作家在农村题材耕耘中的辛勤劳绩,想起他所塑造的一系列成功的农民典型,想起他长期累积起来的描绘农村生活的艺术经验。 茅盾对农民问题的重视,在他专注于农村题材以前,就表现出来了。他早期从事文艺批评的时候,就强调了农村题材的重要,对当时“大多数创作家对于农村和城市劳动者的生活还很疏远,对于全般的社会现象不注意”的状况,提出过尖锐的批评;他的处女作《蚀》三部曲之一的《动摇》,就描绘了“象粗大的栋柱”一样,迈着堂堂步武的农民自卫军形象。到了  相似文献   

13.
英国著名作家詹姆斯·乔易斯通过对一个早熟少年的描写,将一个都柏林贫穷、压抑、落后,保守的社会摆在了读者面前。本文作者着重分析了原作的创作技巧。  相似文献   

14.
肥胖与控制     
李鸿 《华东科技》1996,(6):35-35
目前,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有关国际肥胖专家告诫人们说:人发胖这种世界趋势正像流行病一样四处蔓延。其后果可能是灾难性的。现在的问题是如何加以控制? 胖子人数5年翻番 世界卫生组织肥胖问题特别工作小组负责人、苏格兰著名的营养学权威菲利普·詹姆斯博士说:“胖子人数正以每5年一倍的速度增加,因此一种流行病正像浪潮一样向卫生机构涌来。” 在为期一周的巴塞罗那欧洲肥胖会议期间他在一个新闻发布会上说:“我们要对付一种规模巨大的流行病,  相似文献   

15.
在世界儿童文学的宝库中有不少成功的作品和不少光辉的作家的名字,其中,苏联著名儿童文学家阿尔卡其·彼得罗维奇·盖达尔的名宇可以毫无愧色地占踞着一个光荣的位置。阿尔卡其·彼得罗维奇·盖达尔(原姓葛烈柯夫)是苏联著名儿童文学作家。一九○四年出生于旧库尔斯克省利哥夫市,以后全家迁居阿尔扎马斯市,他就在这里度过了自己的童年和少年时期。一九一七年,二月革命爆发,盖达尔亲手拿着枪迎接伟大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他成了十月革命成果的保卫者。一九一八年,十四岁的盖达尔参加了红军,在红军队伍里战斗了六年。一九二四年,因病而以团长身份被调为后备军。他热  相似文献   

16.
亨利·詹姆斯是19世纪享誉世界的著名小说家、文学家和评论家,是心理分析小说流派的创始者之一,他的作品在西方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意义和影响。《贵妇画像》是亨利·詹姆斯的代表作之一,作品讲述了主人公伊莎贝尔的爱情故事,本文着重对《贵妇画像》的第三空间叙事技巧进行解读,阐述小说作品中叙事的空间艺术。  相似文献   

17.
象许多作家都喜欢通过小说情节和人物的议论来表现自己对艺术的某些见解一样,列夫·托尔斯泰也喜欢这样做。长篇小说《安娜·卡列尼娜》第五部有一段情节,就比较集中地表现了他对文艺批评的见解。这里不准备全面论述他的批评观,只就这一段故事情节所涉及到的问题,谈谈他对文艺批评的一些深刻见解。小说叙述安娜和伏伦斯基在欧洲旅行了几个月以后,来到意大利的一个小城。在那里,遇见了伏伦斯基的老同学高列·尼歇夫,这天他们三人去参观一位也住在那个小城的俄国画  相似文献   

18.
斯维尔微系统公司执行副总裁詹姆斯在圣克鲁斯和加州有两处住所。这两个家都安装有计算机网络,而且网络还通过综合业务服务网(IS-DN)的线路连接起来。他说他有六台计算机,6台打印机和一台服务器,而且相互连接。如果有一台打印机出了问题,系统自动转向另一台机器,就像在办公室里一样。他还可以在较短的时间里处理大量的公司业  相似文献   

19.
去年六月初,正是小麦抽穗扬花的季节,我访问了中国人民的老朋友韩丁的家乡——宾夕法尼亚。韩丁的家屋座落在一个小山冈上,屋后是一片森林,屋前有一个小菜园,再向前便是无边的开阔地,生长着各种农作物,眼底尽处,散落着几户农家。环境优美极了。自从一九六四年以来,韩丁就在这里度着又是农民又是作家的生活。务农使他取得了丰富的写作题材,写作又给他的务农生活平添了新的色彩。免耕法种田我这次到韩丁家里,只打算住三天,韩丁一听,用不太流利的中国话说:“时间短促,得抓紧。”于是,午饭后立即带我去参观大田。他边走边告诉我,从一九六四年开始,他已种了十五年田了,一个人种近三百英亩土地(合一千七百市亩),年产一百五、六十万斤粮食。然而,他每年用在种田上的时间,却只有一百  相似文献   

20.
“香格里拉”是英语音译。“香格里拉”一词源于美国,意为“世外桃源”。“香格里拉”的原型在巴基斯坦境内的喀喇昆仑山下一个叫亨泽谷的地方。这里群山环抱,宁静幽雅,风景秀丽。美国著名作家詹姆斯·希尔顿曾到过这里,被亨泽谷迷人的景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