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互联网+教育"时代背景下,为了提升思政教育效果,提出了基于线上线下教学一体化的"互联网+课程思政"教学模式,并在测绘类课程中进行了教学探索.结合课程特点和专业特色建设具有专业教育、爱国教育、法治教育和社会教育特色的"课程思政"教育资源库,解决课堂"课程思政"和网络"课程思政"教学的辩证关系,构建线上线下一体化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是提升"互联网+课程思政"教学效果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2.
通过构建多层次巡回互动提升学生课堂参与度、整合教学资源优化教学设计、建立多维度跨时域全过程的评价体系,将思政元素融入体育教育专业理论课程中.  相似文献   

3.
“新工科”包括人工智能类、大数据类、智能制造类等相关工科专业项目群,目标是培养具有创新意识、数字化思维和学科交叉综合能力的新工科人才。对标此目标,计算机基础类课程教学中存在的痛点问题有:课程教学与思政教育脱离,育人效果不明显;教学仍以“教”为中心,学生参与度低;课程体系结构僵化,缺乏前沿性和时代性;考核方式单一,重结果轻过程。为解决以上问题,计算机基础类课程教学应以本领域最新进展与知识体系为载体,融入思政元素,打造新型混合式教学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知识的能力,以期塑造正确的价值观与人生观。教学创新实践表明,新工科引领下的计算机基础类课程教学改革取得了初步成效,落实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为计算机人才的培养提供了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4.
为探索高校工科类课程融入思政元素与实践的方法,为高等院校专业课程实施课程思政改革提供参考。文章以"道路工程检测"课程为例,分析该课程的性质与定位,开发课程思政元素,探索融入方法,并以该课程中的一个任务"锥体砂质量的标定"为例,阐明融入与实践的过程。结果表明,学生期末成绩平均分、对课程的满意度、课堂参与度以及思政考核及格率均有提升。论文研究成果对高校工科类课程中思政元素的融入与实践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立足学生感知视角,构建针对课堂教学环节的"课程思政"教育实施效果评价内容.通过对北京某高校在校生进行调查,评估基于学生感知的课堂教学环节"课程思政"教育实施效果,探析影响学生感知的主要因素;提出应在课堂教学中注重新知识、新信息的传递,强化思政教育元素的挖掘与有机融入,提高课堂上学生学习参与度,引导学生培养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等,以提升学生对"课程思政"教育的感知度,为多角度评价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成效、提升"课程思政"教育实施效果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6.
为适应新形势下人才培养的需求,高等学校专业课程需要逐渐树立起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价值塑造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以原子物理学课程为例,挖掘了该课程中蕴含的思政素材,将思政元素与课程知识点互相契合,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希望这些探索和实践能对物理学类的其他专业课程提供具体化的经验。  相似文献   

7.
骆鸣 《华东科技》2023,(7):141-144
<正>本文以“先进制造技术”课程为例介绍了在工程类理论课程中,如何结合课程内容和专业特点,以“双线并举、三个对标、四个融合”的方法进行工程类专业理论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和实践。在此基础上,本文还对课程思政建设的实施效果进行了评价,希望能对解决工程理论课程思政建设中的思政元素选取难、融入难、评价不直观等问题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8.
课程思政是当前高等学校课程教学的重要“渠道”,是思政课程教学的重要补充。旅游公共关系是培养学生公关思维和解决旅游公关问题能力的核心课程,在该课程中融入课程思政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在分析旅游公共关系课程思政建设存在问题与可行性的基础上,针对课程思政主要问题,从课程内容要素融入、考核方式要素融入两个方面提出旅游公共关系各章内容的思政理念与预期目标;围绕旅游公共关系课程教学改革的核心环节,从课程教学资源、教学技术与方法、知识点讲授、专业能力培育、价值观树立等方面构建旅游公共关系课程教学的课程思政融入路径。研究成果对于提高学生思想政治意识、树立科学价值观,推动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医学遗传学是一门从基础医学到临床医学的桥梁课程,在培养学生应用医学遗传学基本理论开展遗传病的临床诊疗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文章以西北民族大学2021级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医学检验技术和护理学专业的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挖掘医学遗传学课程中所蕴含的思想政治元素,结合案例教学、线上慕课、小组讨论、情景模拟等不同教学方式开展课程思政教学实践活动,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调查课程思政融入医学遗传学的教学实施效果.调查结果显示,不同医学专业90%以上的学生对课程思政的总体认识、培养目标、融合现状及教学效果表示满意,但对不同专业需要突出的思政内容及教学方法提出了积极的建议.医学遗传学课程思政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提升医学素养、职业道德以及增强执业信念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为新时代不同医学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提供了思路与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为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以下简称思政)素养,在明确农业推广学进行课程思政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的基础上,根据专业培养方案,制定课程教学目标,提出从典型案例、农业推广专家的故事、热点事件等方面挖掘课程思政元素,进行基于慕课的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包括课程思政元素与教学内容有效融合的设计,以及运用混合式教学、案例教学、 PBL(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教学、实践教学等多元化教学方式方法和多元化评价等教学途径实现课程思政有效教学的设计,将其应用于农业推广学教学中,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1.
高校英语专业课程思政的教学实践是以课堂话语为媒介,教师和学生共同诠释思政意涵、构建价值理解、达成理性共识的过程.分析英语专业的12节课程思政课例,梳理教师在课堂话语中融入的高频思政元素,构建了涵盖人文情怀、家国情怀、个人品格和科学观的思政元素框架图.教师运用以互文性为前提的互动、意义协商和突显信息焦点的课堂话语策略,形成"对话—理解—共识"的课程思政教学路线,将思政元素有机融入英语专业教学实践中.未来高校英语专业教师需要提升挖掘思政元素的能力,以价值引领为基本,掌握并拓宽将思政元素融入专业教学的话语策略.  相似文献   

12.
水土保持学是林学类、生态类、地学类、农学类、环境科学类等相关专业开设的一门课程,不同专业对课程的学时安排和教学要求有所不同.通过课程教学探索与思考,旨在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并为本课程在各相关专业的教学改革中提供参考.本文结合绵阳师范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水土保持学课程教学实践与经验,分析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探讨适合地方高校的水土保持学课程教学模式.初步明确了课程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以下问题:教学内容多、教学手段单一、学生认识不足.基于此,论文结合课程思政理念和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三方面,提出基于生态文明建设需求和应用导向的水土保持学课程教学模式.各相关专业在水土保持学课程教学改革中,应结合专业要求、区域特点和学生学习基础,以学生为中心,突出能力培养,输出高素质应用型人才.通过教学改革实践,学生学习成绩较好,实践能力显著提高,并具有正向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3.
以学科教学(生物)专业教师教育类课程中学生物学习题解析为例,谈课程思政建设的意义和存在的问题,给出课程思政全面融入的路径,为高校研究生课程思政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课程是土木工程专业一门方向课。以“新工科”建设为契机,以课程知识体系特点为抓手,对其教学模式重构,提出了OBE(Outcomes-based Education)导向、CDIO标准、思政渗透和两性一度的原则,形成OBE+CDIO全过程贯穿教学法、思政沉浸式融入法和多维度项目式教学法,实现了课程教学模式的优化与重构,对稳定推进教学改革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本文简略阐述了课程思政的内涵,从实现以人为本以及发挥实践平台价值两方面内容着手,分析了在师范院校专业课程教学中融入思政元素的意义,并提出了几点基于课程思政的专业教学策略,如探讨思政元素融入原则、推进"课程思政"改革、定期组织开展教师培训活动、细化元素融入流程、打造实时互动平台,以最大限度扩大思政育人工作开展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6.
文章科学构建了线性代数课程思政的四大要素、十六个元素的内容体系,并结合线性代数课程内容对其所蕴涵的思政元素进行挖掘;系统归纳了课程思政元素四大挖掘途径,即以思政内容体系为纲挖掘思政元素、围绕线性代数学与用挖掘思政元素、聚焦师生主体挖掘思政元素、在时政时事和生活案例中挖掘思政元素;研究提出了线性代数课程思政融入式、熏陶式、建构式、情境式四类实施形式。通过以上内容,在线性代数课程与思政的有机融合中实现立德树人。  相似文献   

17.
随着课程思政改革在高职院校不断深入推进,从“课程思政”到“专业思政”已成为高职院校思政育人改革的必然途径。课程思政以课程为单位实施隐性思政教育,而专业思政则是从专业人才培养角度出发,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理顺各类课程及各类教学环节之间的内在逻辑,推动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深度融合。印刷类高职院校承担着培养行业内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历史使命。为顺应行业转型升级,助力我国由印刷大国向印刷强国的历史性转变,印刷类高职院校迫切需要结合专业特色,解决印刷专业人才培养中立德树人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不足等问题,探索一种具有印刷专业特色的课程思政育人模式。  相似文献   

18.
课程思政是新时代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一种新理念。高校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还肩负着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大责任。针对高校各类课程而言,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成为新的研究课题。本文结合《数值分析》课程的特点,充分挖掘该课程知识点中蕴含的思政育人元素,以Hermite插值法内容为例进行教学设计,在实践中践行课程思政,以期实现本课程教学的全过程全方位育人。  相似文献   

19.
课程思政是推动新时代教育事业深化发展的一项重大部署,是高校全面提升思想政治工作质量的重要举措,对回应“培养什么人、为谁培养人以及如何培养人”的根本性问题有现实指导意义.“地貌学”是高校地学类专业的基础课程,在培养学生家国情怀与民族自豪感、生态文明观与社会责任感、科学精神、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以及综合思维等方面具有丰富的思政内容,且能和学生的思政教育高度契合.本文以“地貌学”为例,依托“地貌学”精品课程建设项目,从思政元素的挖掘与探索、课程思政的设计与实施两方面,探讨“地貌学”课程思政的建设思路,以期为地学类专业课程思政的实施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实用电子系统设计与制作是电子信息类专业非常重要的一门专业必修课,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综合性.本文从该课程的教学现状着手,通过剖析传统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提出将电子竞赛模式引入到该课程的教学改革中,并融入"思政元素".实践表明,这种形式的改革能够极大地促进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充分发挥课程的育人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