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劳动教育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引导学生掌握现代劳动知识与技能,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以及立德树人、培根铸魂、造就时代新人发挥着独特价值和重要功能。马克思主义劳动教育思想是我国开展劳动教育的行动指南,也是中小学开展劳动教育的理论基础。新时代背景下,教育工作者应坚持党对劳动教育的领导,通过制定完善劳动教育培养方案、加强劳动价值观教育和劳动技术教育等途径加强青少年劳动教育,培养合格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 相似文献
3.
职业院校加强劳动教育具有重要意义,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抓手,是实现“五育”并举的重要方面,也是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职业院校应结合其所培养学生的特点,构建劳动课程体系,深化劳动认知;融合劳动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注重工匠精神的涵养;整合劳动教育资源,形成劳动育人的合力,从而为国家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 相似文献
4.
劳动教育在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长期缺位.高校劳动教育体系要坚持价值性原则、层次性原则、渗透性原则、共享性原则、示范性原则以及时代性原则.从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的科学内涵、要义、原则入手,提出构建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体系的五点措施,即构建系统化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全员性的劳动育人协同机制、专业化的劳动教育师资队伍、多元化的劳动... 相似文献
5.
新时代对职业院校劳动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目前职业院校的劳动教育主要体现在顶岗实习中,普遍没有开设劳动教育通识课,缺乏劳动教育专任教师,需要在国家政策的倡导下,兼顾行业发展需求,加强对劳动价值观、劳动知识与技能、劳动实践等方面的教育.为使劳动教育落地生根并产生实效,职业院校需要设立专门的劳动教育机构、开设劳动教育通识课程... 相似文献
6.
杨昕旖;林宏彬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4,(6):19-24
进入新时代以来,劳动教育理念不断深化,课程思政建设不断发展,高校劳动教育融入课程思政,建构起协同育人机制,彰显了鲜明的时代价值。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融入课程思政建设虽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依然面临诸多挑战。因此,应对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进行深入研究,厘清劳动教育融入课程思政建设的现状,深挖课程思政元素,探索推进劳动教育融入课程思政建设的路径,寓德于劳,进一步提高育人成效。 相似文献
7.
卢水平 《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20,(5):14-18
劳动教育的本质目标是通过适当的教育途径培育具有健康劳动价值观,具有自由个性的"全面发展的人";教育与劳动相结合是其核心意涵。邵式平对劳动教育的价值本质的理解和经典作家完全一致,其积极探索劳动教育的合理实践为今天践行新时代劳动精神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8.
9.
10.
11.
12.
习近平新时代劳动观是马克思主义经典劳动论的历史传承,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实践,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新时代劳动观融入职业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实施“制造强国”时代战略,有利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职业院校的体系建设、舆论宣传、科学规划是习近平新时代劳动观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路径,是培育新时代劳动者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3.
柯松 《大理学院学报:综合版》1999,(1)
毛泽东时代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以其突出的特点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新的时期,邓小平着眼于培养现代化建设的合格人才,给这一命题赋予了全新的时代内容。囿于传统影响,这一重要活动现在很大程度上流于形式,因而认识上应突破,实践上应改革。本文着重分析、阐述了邓小平关于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思想内涵,从而提出改革现行劳动课的基本思路,强调要使劳动课的内容更加丰富、形式灵活多样。 相似文献
14.
职业院校不仅仅要传授技能和提高学生能力,同时也肩负着学生的思想教育任务。在技能训练中开展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内容选择要恰当,方式、方法要灵活。 相似文献
15.
在社会的不同时期,教育与生产劳动的关系呈“融合→部分融合部分分离→相互独立相互联系”状态。促进二者有机结合的问题历来为教育家和思想家所重视。马克思恩格斯揭示了客观规律和促进二者结合的深刻意义,并且初步探讨了结合的内容和途径,列宁继承其理论并付诸苏作者教育和社会改造的伟大实践,毛泽东为力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并将其确立为教育方针的重要内容,邓小平的贡献在于对结合的内容与形式提出了新观点,拓展了探索领 相似文献
16.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现代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产物,是现代教育的普遍规律,是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原理,在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对此作了论述,并就我国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具体内容和方法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朱凤丽 《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1):74-7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大量合格建设人才.劳动教育因其综合性及独特的实践教育功能,在合格建设人才的培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面对新时代劳动内涵的增加和形式的变化,为更有效推动高校劳动教育的开展,有必要重新审视劳动和劳动教育的发展脉络、内涵与逻辑本质以及劳动教育在"五育"中的地位与功能,认识劳动... 相似文献
18.
王卫东 《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17(1):12-16
本文对教育价值观的基本理论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区分了教育价值观与教育价值观念,明确界定了教育价值观,探讨了教育价值观的内涵,以及制约教育价值观的诸因素,指出了教育价值观对教育的重要意义等理论问题。 相似文献
19.
戴家芳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81-85
当代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方式、途径、载体、手段有很多,但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一直不高.以封闭性、知识化、泛政治化为特征的文本教育范式是很重要的原因.解决此问题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对青少年开展劳动观教育.劳动是人生存的基础性实践活动,闪耀着人性的光辉,是人的本质力量的集中体现,是体现和实现人生价值的一种重要方式,是通向人生幸福的桥梁,是人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青少年要真正成人,既要受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又要接受生活世界中的劳动观教育.本文综合各家观点,试图梳理与归纳我国当代学者有关青少年劳动观教育问题的论述,以此构筑青少年劳动观教育研究的基本学术信息平台. 相似文献
20.
李照刚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1997,(2)
劳动技术教育是实现高校培养目标的重要手段。本文结合曲靖师专近年来在普通师范专科学生中开没劳动技术教育课的实践,分析学生劳动技术教育应达到的目的,应解决的问题,并对今后的劳动技术教育提出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