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中国的琉璃可以追溯到商周时代,在历史的起初,厚重的青铜、华丽的景泰蓝、质感的陶瓷遮掩了琉璃的光彩和清灵,但是琉璃的华彩却逃不过中国工匠的眼睛。无论是紫禁城金銮殿一角富丽堂皇的琉璃砖,还是皇帝御用书桌前端放的琉璃半卧侍女像,都非常华美精致,而位于晋中市的介休琉璃更是独树一帜、自成体系,为中国琉璃增加了一抹别样的颜色。2008年3月,琉璃烧制技艺被列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  相似文献   

2.
《科学之友》2015,(3):24-25
<正>在介休三贤广场,有一座独具介休特色的琉璃雕塑让人称奇,那是一座方形的四狮抬瓶琉璃雕塑。当地人取意为"时时太平,世世太平",寓一方平安。整个雕塑,汇聚了介休市特有的孔雀蓝、朱丹红、金黄等各色琉璃精品,其中孔雀蓝古法的破解让四狮抬瓶更堪一绝。  相似文献   

3.
《科学之友》2015,(3):26-27
<正>介休琉璃烧造的历史,根据出土的实物可上溯到北朝时期,距今1 500余年。琉璃是指一切经以氧化铅为主配合的"釉药"涂刷,并经素烧、釉烧而成的陶制品。按此解释,介休市博物馆所收藏的汉代文物绿釉陶瓷壶也可命名为"绿釉琉璃陶壶",那么,琉璃的历史则可再向前追溯300年,距今约1 800年。从建筑遗存可考的数据来看,介休现有的多处隋唐琉璃建筑也有1 400余年的历史。从文字  相似文献   

4.
正传统的山西琉璃在历史上多用于宫殿、陵园、寺庙、宝塔等建筑上,故宫、天安门屋顶上的黄瓦是琉璃做的,大同的九龙壁是琉璃做的,著名的唐三彩也是琉璃制品。近年来,苏氏琉璃大胆转型,由专门生产琉璃建筑材料转向制作琉璃牌匾、琉璃文房用品等文化产品。在苏永军的琉璃工作室,随处可以见他和师傅葛原生研发的孔雀蓝、宫廷黄以及各色清新典雅的琉璃牌匾作品。  相似文献   

5.
正珐华,是以多种釉色为基调的低温彩釉陶瓷,是在琉璃工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上承唐宋三彩余韵,因其华美庄严,得名"珐华",源出佛教经典《大乘妙法莲华经》(简称《法华经》)。据《饮流斋说瓷》中记述:"珐花之品萌芽于元,盛行于明,大抵皆北方窑。"也就是说,珐华最早出现在中国的北方,而明代北方陶胎珐华彩主要烧造于山西南部地区,大致在高平、阳城、蒲州一带。  相似文献   

6.
《科学之友》2015,(3):28
<正>中国琉璃是中国古代文化与现代艺术的完美结合,其流光溢彩、变幻瑰丽。琉璃的材质为水晶料的凝固体,在塑造时可以表现出各种不同的肌理效果,因此琉璃的美不仅仅是内在的,也可体现在肌肤之上。可有如同山石砂砾般的粗矿,亦可犹如丝绢般的细腻顺滑,更可以似珠玉般的温润含蓄,当然肌肤还可以如同宝石般的熠熠生辉。更为可贵的是,琉璃可以做到表里如一,内外洞明。观琉璃时,可以将其作为一种人格、一种精  相似文献   

7.
在河南巩义白河窑址发现了迄今考古发掘时代最早的白瓷,同时在白河窑和黄冶窑晚唐地层中也发现了若干青花瓷残片,这是目前唯一在窑址发现的唐青花标本,具有十分重要的考古学意义。通过对白河窑北魏青瓷、北魏白瓷和唐代白瓷进行化学组成、烧成温度、显微结构、白度等一系列测试分析,并运用统计分析的手段对数据归纳处理,首次阐明了白瓷在河南巩义起源与发展的演变规律。另外,通过对白河窑和黄冶窑两个窑址出土的唐青花、唐代白瓷、唐三彩以及白釉蓝彩标本的综合测试分析,从科技角度揭示了唐代青花瓷产生所经历的"唐三彩—白釉蓝彩—唐青花"发展过程中的物质基础和技术演变规律,为探讨青花瓷的起源问题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正在中国建筑史上,色泽鲜艳的琉璃占有重要位置,各种宫殿、寺庙、楼塔等都有它的身影。山西的琉璃烧制技艺可以追溯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并在明朝万历年间达到顶峰,而苏氏琉璃则是山西三大琉璃世家之一,早在1522年就有历史记载。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太原传统文化的一块金字招牌,苏氏琉璃没有因时光的流逝而逊色,没有因发展的坎坷而萎缩,历经数百年风雨传承不衰,为琉璃技艺的恢复和发展作  相似文献   

9.
<正>晋祠博物馆古建施工人员在对馆内舍利生生塔揭瓦维修时,发现了8条琉璃龙。这8条琉璃龙环绕在塔顶部位、历经260余年风雨,至今仍色彩逼真、形态生动。山西省古建专家柴泽俊称,其为琉璃中的上乘之作。晋祠舍利生生塔位于晋祠南区浮屠院(亦称塔院)中央,始建于隋开皇年间,宋代重修,现存古塔为清乾隆16年(1751年)重建之作。塔高38 m,分八角七级,每层均绕以琉璃勾栏,游人可  相似文献   

10.
正"苏家烧制出来的琉璃,黄是饱黄的,绿是翠绿的。只有马庄的原料才能做出这样的琉璃。"自明、清以来,苏姓琉璃世家就在太原市迎泽区马庄山头村这片具备优质坩土原料的热土上,为世人留下了许多极为珍贵的作品,为山西琉璃的传承与发展成就了不朽的业绩。山西琉璃:碧瓦辉煌几多时琉璃被誉为中国五大名器(金银、玉翠、琉  相似文献   

11.
正明代科学家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中这样记述制瓷工艺之繁多:"共计一坯之力,过手七十二,方可成器。其中微细节目,尚不能尽也。"而珐华是陶瓷中的极品,它集彩绘与雕塑于一体,形成了自身独特的综合装饰艺术语言。较之琉璃和其他的陶瓷工艺,它的色彩更丰富,制作工艺更繁复,烧造难度更大。2016年,张勇勇和他的团队创建了晋城地区琉璃制品最高的窑炉——"朝元窑"。  相似文献   

12.
<正>一直以来,以钢铁煤炭为经济发展主导产业的山西,留给人们的都是一个"傻大黑粗"的印象,而近年来国家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为山西的转型发展带来了良好的契机。作为中华文明发祥地之一的山西,历史文化积淀深厚,拥有丰富多样的旅游资源,且太原"唐风晋韵·锦绣龙城"形象的塑造中,不少企业开始积极响应山西省政府转型跨越的号召,发展旅游业,就比如太原台骀山滑世界农林生态游乐园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台骀山·滑世界)的成立。  相似文献   

13.
正虽然苏家琉璃烧制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但由于时间久远,现今苏家琉璃技艺传承已知的只能向上推8代。太原苏氏琉璃第6代传人苏杰作为苏玉贵(苏氏琉璃第5代传人)唯一的儿子,继承手艺后遇上了社会动荡,空有一身技艺,却只能做些烟囱、耐火砖之类的器物。1979年,苏杰摒弃门户之见,毫无保留地将琉璃的核心技术——绝秘的制釉技艺传给葛原生,他也成了苏家琉璃的唯一一位外姓入门嫡传弟子,这在苏家的历  相似文献   

14.
在施工中,由山西介休住建局负责施工的线路工程(一标段)的基础共计62基,这么大口径的灌注桩基础对公司来说也是第一次遇到,因此,对施工技术提出了新的要求.文章针对这些要求,浅谈了在大口径灌注桩基础施工中的一些方法.  相似文献   

15.
琉璃圪嘣的品种可分平型、葫芦型2种,即云流只、咂咂、三号只、长型、七厘、九厘、吊花、改号、老改、野毛、人头,还有长短号头、水烟袋、大小葫芦等产品。现在高世俊能制作一百多种琉璃圪嘣制品,多数是传承下来的制法,但也有自己的创新,如2014年发明的七级琉璃宝塔,2016年发明的十三级琉璃宝塔都已申请了国家专利。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五六十年代,雁北地区有一种儿童玩具,名叫琉璃圪嘣。琉璃圪嘣是一种玻璃制造的响器,头大,呈扁圆形,其身管状、细长。用嘴吹吸时,最前端极薄的玻璃在气流鼓动下发出"圪嘣儿、圪嘣儿"的声音,因此得名琉璃圪嘣。  相似文献   

17.
<正>文化遗产积淀着久远的岁月印痕,保护文化遗产,就是保护我们的文化基因。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物质文化遗产共同承载着人类社会的文明,是世界文化多样性的体现。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所蕴含的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识,是维护我国文化身份和文化主权的基本依据。加强非物质文  相似文献   

18.
<正>孔雀蓝琉璃是我国古建筑上一种名贵的传统建筑材料,其釉色名称是以孔雀羽毛为标准,釉色偏绿的称为孔雀绿,釉色偏蓝的称为孔雀蓝。这种美丽的色釉创烧于元,兴盛于明清。在刘开宝破解这一技艺之前,这种古老的琉璃釉配方已失传近一个世纪。  相似文献   

19.
《科学之友》2020,(4):16-21
正尧都历史悠久,史称平阳,因4700多年前帝尧在此建都而得名。平阳人文底蕴深厚,史传文字、华表、围棋、诗歌、印刷、戏曲等文化经典都发源于此。创于上古产于尧都清代以前,关于平阳窑的最早记载见于《大明一统志》,卷二十:平阳府,"土产瓷,霍、吉、隰三州及临汾、赵城、汾西、岳阳、河津五县俱有窑。"清代兰浦著《景德镇陶录》记载:"平阳窑亦西窑也,平阳府所烧。唐宋皆陶,有砖窑,大而容器多;有土窑,小而容器少。"该窑所处的地理位置和  相似文献   

20.
正人们常说,华夏文明看山西。作为一名山西人,这也是很自豪的一件事情。山西历史悠久,传统文化的积淀非常深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品类繁多,是一座蕴藏极丰富的宝库,是中华民族文化当中最亮丽、最精彩、最生动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植根于人民群众,存活于老百姓的生活中,因此大力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保护民间技艺的需要,是传承传统文化的需要,更是促进山西文化繁荣昌盛的需要。正如在2016年两会上,代表委员聚焦非遗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