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科索沃惊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塞尔维亚族人说,科索沃是我们历史与文化的摇篮。阿尔巴尼亚族人坚持,科索沃最古老的居民是阿族人的祖先伊利里亚人。算不清的历史账据说,公元6世纪~7世纪斯拉夫人在民族大迁徙中来到巴尔干半岛以前,伊利里亚人就居住在科索沃。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当地人与斯拉夫人和睦相处。9世纪,这里诞生了历史上塞族的第一个国家。14世纪初,塞尔维亚王国进入鼎盛时期,以科索沃为中心的王国势力一直扩展到马其顿和希腊,成为巴  相似文献   

2.
在巴尔干半岛的核心位置、多瑙河和发源于特里格拉夫峰的萨瓦河的交汇处有一座美丽的城市,这就是原南斯拉夫、现今的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的首都贝尔格莱德。追溯起来,这座城市原先只是一个城堡,是公元前4世纪北部的克尔特人移居来此后兴建的。当时名叫辛吉杜努姆。公元前1世纪—公元4世纪,罗马人占领了该地后,成为罗马的军事重镇。由于扼守巴尔干半岛的交通要冲,战略位置重要,它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曾经先后为萨尔马特、哥特、格庇特、法兰克、保加利亚、拜占庭、土耳其和奥地利人占领或统治,共遭受过40次浩劫。公元7世纪斯拉夫人南迁到辛  相似文献   

3.
“南部斯拉夫人”现今南斯拉夫版图内的塞尔维亚族、克罗地亚族、斯洛文尼亚族、马其顿族都属于“南部斯拉夫人”(此外还包括保加利亚人)。斯拉夫人的“祖籍”一般认为是在波罗的海和黑海之间的辽阔土地上、西起喀尔巴阡山脉,东至  相似文献   

4.
前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19世纪之前,这一地区饱受外族侵略,民族的文化传统和人民的反抗意识,孕育了南斯拉夫的民族文学。像许多欧洲国家一样,早期的南斯拉夫民族文学创作脱胎干民间文学、宗教文学,在创造世俗文学的过程中,塞尔维亚、克罗地亚和斯洛文尼亚都出现了一些民族文学家。从19世纪初开始,南斯拉夫文学与各民族的民族觉醒、反抗外族侵略的斗争同步发展,文学作品中贯穿着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感,艺术地再现了南斯拉夫各族人民争取民族解放的血与火的战斗历程。  相似文献   

5.
读·作·编     
有读者来信询问南斯拉夫历史上的“塞尔维亚—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王国”的英文名称译法问题,现请达洲同志作复。一次大战后,奥匈帝国垮台,原为奥匈属地的克罗地亚和斯洛文尼亚要求与一战前早已独立的塞尔维亚王国合并,建立一个南部斯拉夫人的新国家。这个国家于1918年建立,取名为“塞尔维亚人克罗地亚  相似文献   

6.
正本届世界杯足球赛在俄罗斯举行,克罗地亚和俄罗斯两支以斯拉夫人为主体民族的国家杀入了8强,其中前者更杀入4强,创造了近年来斯拉夫国家在世界杯历史上的最好战绩,也引起许多人对"斯拉夫"这个民族概念的浓厚兴趣。在罗马帝国时代,斯拉夫人是所谓"蛮族"的一支,生活在今天波兰东南部维斯杜拉河流域,属于"北方蛮族"。相较于从东方杀来的匈奴人、哥特人,和从西北方杀来的日耳曼人,斯拉夫人对罗马帝国的威胁显然要小得多,这个半农半牧的民族在长达几百年的欧洲大混战中始终远离漩涡  相似文献   

7.
在新旧格局的和平转换中局部冲突和局部热战是不可避免的。民族冲突已取代集团对抗成为当前欧洲局势中最尖锐、最棘手的问题。前南斯拉夫问题成了西方大国争夺欧洲事务主导权的突破口。前南斯拉夫成了西方大国的各种安全机制的试验场。  相似文献   

8.
20世纪初,“同盟国”(德、奥、意)和“协约国”(英、法、俄)两大军事集团为争夺殖民地、划分势力范围展开激烈的斗争。20世纪初,巴尔干地区一部分遭受土耳其和奥匈帝国的统治。在1912和1913年的两次巴尔干战争中,巴尔干各国取得了对土耳其的胜利,这大大鼓舞了奥匈帝国统治下的各被压迫民族争取独立的运动。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的斯拉夫人强烈要求摆脱奥匈统治,与塞尔维亚合并,建立统一的国家。由于在巴尔干战争中的胜利,塞尔维亚被看作南部斯拉夫人反对外国统治、争取民族统一的核心,因此,奥匈帝国亟欲摧毁塞尔维亚,  相似文献   

9.
<正>对于"巴尔干半岛"这个名词,中国读者绝不陌生;贝尔格莱德、萨拉热窝、地拉那这些巴尔干城市,人们应该耳熟能详。即使不知道历史上巴尔干半岛的"欧洲火药桶"之称,也不会不知道20年前因南斯拉夫解体而引发的一系列的战争,以及1999年5月8日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轰炸南联盟期间在贝尔格莱德发生的"炸馆事件"。作为国际问题和外交学的教研人员,尽管我对巴尔干半岛上发生的恩恩怨怨颇有了解,但直到近期,我才  相似文献   

10.
狮子的原产地在中欧,英国、德国、法国曾出土过它们的化石。在200多万年前的更新世时期,巴尔干半岛和多瑙河流域的河谷地带,如德国南部、奥地利、匈牙利、前南斯拉夫、罗马尼亚和希腊,都曾经是它们的故乡。当它们向东南方向扩展进入亚洲以后,分成两支:一支向西通过埃及进入非洲,再穿过赤道地区,踪迹遍及整个非洲大陆,进化成为当代的非洲狮;向东的一支则通过叙利亚、波斯,穿过中东,再进入印度,这就是今天亚洲狮的祖先。大量历史事实证明,直至十九世纪中期,亚洲狮还遍布印度次大陆,特别是拉贾斯坦邦、古吉拉特邦、旁遮普邦、哈里亚纳邦。散群的狮子在比哈尔邦和奥里萨邦也有报告。但进入20世纪,仅在古吉拉特邦森林残存约20只。现在生活在印度吉尔自然保护区的大约300只亚洲狮,均是这20只狮子繁衍的后代,这是残存在世界上唯一的亚洲狮种群。  相似文献   

11.
原南斯拉夫的内战给欧洲带来了一个苦果:严重的难民问题。目前,前南斯拉夫的难民总数已逾220万,并有继续增加之势,形成欧洲战后最大的难民潮,引起人们的极大忧虑。难民主要来自克罗地亚和波黑共和国。现在滞留于前南斯拉夫境内有181万难民,其中克罗地亚共和国约有62.85万,波黑共和国59.3万,占这两个共和国人口总  相似文献   

12.
对于欧洲东南部巴尔干半岛人民,战争比和平更是家常便饭。在过去多少个世纪中,巴尔干半岛象是一块五彩缤纷的拼图板,不同文化、不同语言、不同宗教、不同种族的人们在那里繁衍生息,彼此和平相处。然  相似文献   

13.
重要的地理位置多民族的国家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位于南欧巴尔干半岛西北部,西临亚得里亚海,与意大利隔海相望,北部同奥地利、匈牙利接壤,东部同罗马尼亚、保加利亚交界,南部同阿尔巴尼亚、希腊毗邻。全境面积为255,804平方公里。境内有三分之二是山地。有常年青翠的山,也有终年白雪皑皑的山峰,秀丽多姿。多  相似文献   

14.
前南斯拉夫境内难以止息的大规模热战,多少冲淡了西方大国由苏联解体而引起的兴奋情绪。欧洲保持了40多年的安全和稳定受到了战后最严重的挑战。西方各国上下感到震惊、不安,对欧洲安全前景的预测和联想纷纷扬扬。同时,对西方各大国来说还出现一个机会,那就是从南斯拉夫战乱中夺取自己的最大利益,并借此争夺对欧洲事务的主导权。如何抑制前南斯拉夫战乱的蔓延、如何在这件大事上取得最强有力的发言权,如今成了西方大国对这场战乱制定政策时的考虑核心。  相似文献   

15.
多难的历史白俄罗斯人同俄罗斯人和乌克兰人一样,是东斯拉夫人的一支。根据史书解释,“白俄罗斯”一词不仅指该民族皮肤白皙、喜欢穿白色衣服,也蕴含着从蒙古人的统治下(13世纪)获得自由之意,并且是“有主权和自由的罗斯”。9至11世纪白俄罗斯大部分领土属于基辅罗斯,其领土上出现了波  相似文献   

16.
《世界博览》2011,(12):16-16
塞尔维亚政府5月26日确认,受战争罪指控、潜逃16年之久的前波黑塞尔维亚族军队总司令姆拉迪奇被捕。自此,曾经纵横巴尔干半岛的前南塞族"三奇"——米洛舍维奇、前波黑塞族总统卡拉季奇和姆拉迪奇悉数落网。姆拉迪奇现年69岁,1992年5月加入波黑塞族军队,担任总司令。此后的两年中,姆拉迪奇率领8万塞族军队,占领了70%以上的波黑地区。1995年7月,波黑塞族军警进入当时处于联合国保护下的东部城市斯雷布雷尼察,杀害7000余名穆族男子,成为二战后欧洲规模最大的一次屠杀。1996年,联合国前南斯拉夫问题国际刑事法庭通缉姆拉迪奇,指控他犯下战争罪,是这场大屠杀的指挥官。许多支持狭隘民族主义的波黑塞族人认为,姆拉迪奇是建国的"民族英雄"。实际上,"三奇"都曾靠煽动狭隘民族主义起家,  相似文献   

17.
前南斯拉夫是个联邦,按民族区划为六个共和国和两个自治省。八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地盘。1974年联邦进一步实行分散化之后,各共和国和自治省都强调自己的民族利益,往往干扰联邦通过不利于自己的决定,使得联邦的许多大政方针长期议而不决,决而难行。这种现象引起许多南斯拉夫人的忧虑。他们自嘲地把南斯拉夫称为一只“无舵手八人划艇”。其实当时还是有舵手的,那就是铁托总统和南共联盟。直到1990年1月南共联盟不解自散,才真正没有了舵手。这条八人划艇也就很快地淹没在民族主义的浪涛之中。现在让我们沿着南民族关系变化的轨迹探索一下南斯拉夫解体的过程。  相似文献   

18.
正公元6世纪,欧亚大陆动乱频发,横扫东欧的瘟疫、中国的朝代变更、斯拉夫人大迁徙,以及东罗马帝国被大肆入侵等均发生于这一时期。而这些与公元536年的大规模火山爆发正好吻合。一般认为,这场火山爆发造成了10年的寒冷期。但2016年2月发表于Nature Geoscience的一项研究表明,这一时期或许远比10年要长。瑞士联邦研究院的Ulf B(u|¨)ntgen及其同事通过分析欧洲和中亚的树木年轮数据,发现由于火山灰进入大气,导致寒冷期一直延续到公元660年左右,在某些情况下甚至降温  相似文献   

19.
石灰岩分布地区的岩层绝大多数形成于古代海洋,其成分是碳酸钙。这种岩石看似坚硬,但容易被水溶蚀,尤其是水里含有酸性物质时更是如此。因此这些岩层常被雨水溶蚀成高低不平、坑坑洼洼的地形,并在地下形成大大小小的溶洞和暗河。这种地形在欧洲巴尔干半岛的喀斯特地区较为发育,  相似文献   

20.
在波黑战火久扑不灭、“欧洲火药桶”巴尔干半岛险象丛生之际,一直让人心存不安的希腊和马其顿的关系出现转机。9月13日,希马两国外长在美国纽约签署有效期为7年的雅典一斯科普里谅解与合作协议,10月13日,协议全面生效。两国关系从此走上了正常化的轨道,其意义和影响非同寻常。历史纠葛沉淀泛起希腊与马其顿的矛盾由来已久。马其顿位于巴尔干半岛的中心腹地,在希腊以北。公元前4世纪著名的亚历山大大帝时期,那里曾建立过横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帝国。进入本世纪初,两次巴尔干战争都以争夺马其顿为中心。1913年第二次巴尔干战争后,马其顿地区被塞尔维亚、保加利亚和希腊瓜分。希腊所属之地被称为“爱琴马其顿”,拥有整个马其顿地区的一半面积和主要出口海岸;保加利亚获得了不到10%的土地,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