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45 毫秒
1.
测向交叉定位系统的多目标测量数据关联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分析了被动定位系统的多目标测量数据关联问题 ,指出要完成多目标测量数据关联被动定位系统需要获得对目标的冗余测量信息 ,并在分析测量数据与目标真实位置的空间几何关系基础上 ,定义了测量数据关联度的概念 ,最后结合测向交叉定位算法提出了无需对目标进行假设定位的测量数据关联方法 ,并进行仿真 ,证明其为一种有效的关联算法。  相似文献   

2.
一种新的对地定位方法及其精度分析与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家祥  萧德云  秦东兴  汪德虎 《系统仿真学报》2007,19(21):4874-4876,4880
提出一种新的无人空中载体对地定位方法。该方法根据GPS/INS组合导航系统测量的载体坐标与姿态角、光轴稳定平台相对于载体的姿态角以及激光测距数据,计算地面目标点的三维维坐标,克服了共线条件方程对地形鲁棒性差和DEM迭代定位算法容易发散的缺点。为分析此方法的定位性能,给出了定位误差分析模型,并通过仿真算例验证了该定位方法的有效性,仿真结果表明目标定位精度满足舰炮作战要求。  相似文献   

3.
多站雷达中机动目标高精度跟踪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在快速卡尔曼滤波跟踪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机动目标位置和速度的高精度卡尔曼滤波算法,用于仅提供距离和测量的多站雷达系统对机动目标的高精度定位和高精度测速。多站雷达系统提供给数据处理中心的距离和信息,通过滤波迭代算法估算出目标的位置和速度。对机动目标的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不仅改善了以前文献中目标位置的定位精度,而且对目标速度也同样具有优良的测量性能。  相似文献   

4.
基于双波段红外辐射信息的机载无源定位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纯方位被动定位跟踪技术收敛时间偏长无法满足空战要求的问题, 通过增加观测方程的测量信息,提出了一种基于双波段红外无源辐射信息的被动定位算法,建立了双波段融合定位的数学模型,给出了相应的卡尔曼滤波方程,然后对模型进行了仿真验证.该方法在传统被动定位测量方程中增加了红外光谱辐射信息,提高了无源定位的收敛速度和精度.此外,由于改进数学模型把长波段红外辐射信息增加到测量方程中,提高了机载红外搜索跟踪系统在目标前半球进行跟踪的能力,非常有利于飞机实现对空中目标的全向探测.  相似文献   

5.
一维干涉仪体制运动单平台定位算法和仿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先前的相位差变化率定位方法中不仅需要相位差变化率参数,还需要获取方位和俯仰信息,而这通常需要利用二维相位干涉仪来实现,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平台的载荷负担.针对航空平台ESM设备普遍采用一维相位干涉仪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一维干涉仪体制下的运动单平台无源定位算法,该算法通过采用圆锥向角代替方位和俯仰角并与相位差变化率及目标高程先验组合即可实现对目标的瞬时定位,利用Monte-Carlo仿真实验计算和分析了算法的定位误差,得到了干涉仪安装方式和平台姿态模式的优化原则,分析了目标先验高程误差对定位精度的影响.针对测量精度较低的情况,引入中心差分滤波算法对累积测量进行处理以提高定位跟踪精度.研究表明,这些有益结论可以为系统的设计和工程应用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6.
提出了一种基于信息融合的目标管理与被动定位技术的总体思路与实现方法。以坦克分队对目标的管理和被动定位需求为应用背景,首先利用战场图像信息提取目标种类、位置和姿态特征,并依次通过对目标3类特征的对比判定,解决了被动定位前对不同坦克瞄准镜视场中目标是否为同一目标的判定问题,实现了对敌方目标的全局统一编号与动态管理;其次利用坦克自身位置和测得的目标方位、俯仰等角度信息,推导了目标位置坐标的计算公式,分析了计算误差的主要影响因素;最后利用坦克分队网络化协同作战的优势,提出了一种以目标位置估计误差最小为约束条件的目标被动定位系统误差融合估计与补偿算法,显著提高了目标被动定位的精度,并通过仿真和野外实验,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TOA(到达时间)和方位角测量的算法,详细分析了该技术的定位原理和可行性。在某些接收机以被动方法对三维运动目标定位跟踪的双基地雷达系统中,往往难以测量目标的俯仰角;因此本文提出的算法对于双基地被动定位系统的实用性明显地具有很重要的意义。文中通过典型目标航迹的计算机仿真 (按照Monte Carlo方法)对算法的性能做了评估。  相似文献   

8.
在无源定位系统探测地球地面或海面目标时,考虑到目标在地球椭球面上,不能忽视地球曲率带来的影响。采用地球椭球模型,基于双空中观测站协同的时差频差无源定位方法,首先建立大地直角坐标系,然后利用双站接收目标的到达时差和到达频差信息,运用构建矩阵的方法解算一元四次方程,得出目标的大地直角位置坐标,并研究了双站的几何精度因子。相比四站时差定位算法,所提算法有更高的应用价值,为对远距离地面或海面目标无源探测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思路。  相似文献   

9.
针对近似平面布局的距离差测量定位系统,提出了一种改进SX(sphericalintersection)定位算法。该算法首先求解目标的高度,避免了方程系数矩阵病态,因而在算法量相当的情况下,可获得较好的目标定位精度。通过加权最小二乘估计来有效地利用系统的冗余信息。分析了它的定位性能并给出了加权估计的权矩阵近似公式,同现有的定位方法以及克拉美 罗下限(CRLB)进行了仿真比较。  相似文献   

10.
在原UWB多目标异步定位及其算法的基础上,针对其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算法.在保持原一般性的情况下,实现剔除冗余测量的目标.采用帧多次往返测量法和相互测量法,实现全部差分测量,改进了测量误差分布特性.提出递进测量新概念应用于超宽带异步测量和定位,较好的协调了测量速度和精度的关系.选用优化算法,很好地解决了定位方程的求解问题.仿真结果说明,方法有效可靠,性能稳定,适于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11.
唐岚  王树勋  梁应敞 《系统仿真学报》2005,17(12):3065-3069
提出一种多入多出(M/MO)系统中的自适应空时比特编码调制方案(ST-ABICM)。本方案结合功率、比特分配及比特交织,在满足发射端吞吐量和总功率要求的条件下,使系统的误码率最小。为解决在快衰落信道中比特交织时延和可变速率编码之间的矛盾,提出与删除码结合的空时多层交织器,在实现比特交织的同时,不破坏编码比特位和删除位的位置。在接收端,我们提出一种比特连续干扰抵消(SIC)检测算法,这种算法相比最大似然算法大大降低了运算复杂度。  相似文献   

12.
魏亮  薛牧遥  霍炬  张金杰 《系统仿真学报》2020,32(12):2383-2387
针对视觉测量中非合作目标无法提供合作信息从而引起的位姿测量问题,采用ICP(Iterative Closest Point)算法配准不同时刻获取的点云降采样数据来完成目标的相对位姿测量。利用运动恢复结构算法获取了目标当前时刻的点云数据并比较了基于阈值匹配与光流匹配的特征点匹配算法,利用三角测量法对提取到的特征点进行重建,同时将点云数据进行降采样处理,根据降采样后的点云数据计算出不同时刻目标的相对位姿关系。实验表明当物体发生旋转运动时,对降采样数据利用ICP算法计算得到的目标绕坐标轴旋转角度最大误差不超过0.11º。  相似文献   

13.
一般认为双基地雷达在前向散射区(双基地角为135°~180°)的RCS较其他方向更大,前向雷达的应用正是建立在此优势的基础上。然而某些实际场景下天线所接收的电磁波并非散射波,而是散射波与发射天线辐射波的复矢量叠加。由于相位和电磁场极化方向的差异,总场表现出与散射场不同的变化特性。用全波法计算了扩展目标分别在近场、远场观测条件下前向区散射场、总场随距离和方位的变化,分析和总结了总场与散射场的数值特性差异。  相似文献   

14.
在有风浪的复杂海况下,需要自主着舰的无人机与舰船两者相对运动带有极大不确定性,为了提高无人机着舰时相对定位以及控制的精度,确保无人机着舰时的安全性与可靠性,提出一种通过差分对流层误差的相对精密单点定位技术(relative precise point position, RPPP)。该技术仅依靠数据链和载波型卫星定位接收机,消除相同环境下卫星定位相同误差,获得精确相对定位。将比例导引与LQR(linear quadratic regulator)控制器相结合,解决了无人机着舰入射角偏差较大的问题,提高了无人机着舰末段高程方向及入射角度的控制精度。对无人机着舰轨迹进行规划,建立无人机着舰的运动模型,设计无人机着舰横向和纵向的控制律,搭建无人机自主着舰的仿真平台。仿真结果表明,采用上述算法着舰误差控制在0.2 m以下,入射角偏差在10-3量级,可满足无人机着舰要求。  相似文献   

15.
空时编码阵(space time coding array,STCA)雷达通过在相邻阵元间引入时间延迟,在发射单一波形的条件下可实现全向空域的有效覆盖,工程上易于实现。针对STCA雷达体制,提出了一种基于发射维空间自由度的波束域超分辨角度估计方法。通过分析STCA多维模糊函数,设计了接收端的角度时间二维匹配滤波器,因而在接收端等效形成发射多波束,获得发射维空间自由度,进而设计相应的波束域搜索导向矢量,基于波束域多重信号分类 (multiple signal classification, MUSIC)算法实现了STCA等效发射端的超分辨角度估计。仿真结果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基于FM信号的无源雷达目标回波信号信杂比低,频带窄,只有开发大动态范围的接收机才有可能接收到微弱的目标散射信号。在分析接收系统数据采集方案和不同采样速率对数据采集有效位影响的基础上,采用中频过采样技术采集数据,提出选用PCI-9820采集卡的数据采集方案,其动态范围大于75 dB。应用该数据采集方案已成功检测到空中飞行目标。对低信杂比下雷达回波信号检测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传输控制协议(transport control protocol, TCP)发送窗口的大小由拥塞窗口和接收方确认窗口中较小的值来确定。在高速网络中,通过合理地增加拥塞窗口,可以提高TCP的性能。然而,一个相对较小的接收方确认窗口将限制发送窗口的增加,如果根据TCP接收方的数据变化率恰当地增加接收方确认窗口赋予发送方的信用量,就能减少这种限制。提出一种增强的TCP算法,命名为接收方信用量调整传输控制协议(receiver credit adjustment transport control protocol, RCA-TCP),该算法根据TCP接收方缓冲区的动态数据变化率和TCP连接的最小往返时间之间的乘积的估计值来获得信用量增量。在ns-2(network simulator, version 2)下仿真表明,该算法能获得更好的性能。  相似文献   

18.
非合作双基地雷达参数测量与定位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介绍了非合作双基地雷达的基本几何关系,讨论了非合作双基地雷达中四个重要参数(基线距离、双基地距离差、发射站目标方位角、接收站目标方位角)的测量方法,利用这四个参数可构成四种定位算法。推导了这四种算法的定位误差公式。仿真结果表明,各算法的定位精度与双基地雷达系统的几何结构有关,且有着不同的空间分布规律。实际系统定位方案的选择应根据所能测出的参数来定,同时应注意各算法的适用区域。  相似文献   

19.
针对无人机视觉着舰相对导航合作目标检测易受环境干扰问题,提出了一种面向近红外合作目标的鲁棒检测与匹配算法。首先,搭建了由850nm的近红外合作目标以及带有850nm滤镜摄像头组成的成像系统;然后,设计了基于几何约束的方法剔除合作目标图像中的异形干扰点,再利用Hu矩排除其中的相似干扰点;最后,利用形状上下文匹配算法解决拍摄图像中合作目标可能存在尺度、角度畸变使得合作目标难以匹配问题。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可以在不同距离、不同光照、不同角度以及环境干扰下,实现合作目标鲁棒检测与匹配。  相似文献   

20.
水声通信中多普勒频移补偿的仿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张翔 《系统仿真学报》2005,17(5):1172-1174
在水声通信中,收发双方存在相对运动时产生的多普勒频移将严重恶化载波恢复和符号同步。因此多普勒频移补偿是水声通信的关键技术之一,并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提出了一种全新的、适用于收发双方存在较大相对速度时的多普勒频移检测和补偿技术。同时对与之相关的模糊度函数法、数据帧插入信号的选取、信号采样率转换、插值因子的确定与插值等问题进行了研究,通过仿真试验对多普勒频移方法进行了验证,并对其性能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