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文教学中要发掘文章的意境美,发掘作品的结构美和语言美。  相似文献   

2.
高明 《科技信息》2009,(35):248-248,251
本文针对职业院校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语文学科自身的特点,意在从语文教材所选优秀篇目中,发掘自然美、品味生活美、探求艺术美,引导学生通过语文课的学习,能够认识美、分辨美、发现美、创造美,从而,能够逐步形成正确的审美观、价值观。  相似文献   

3.
由于现代社会生活的多样化,知识信息的广泛化,审美活动已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内容,美育也成为时代的客观要求。美是无处不在的,在英语课堂教学,我们应该充分发掘教学过程中的美育因素,让学生感受教师教学之美和教材内容之美,培养他们发现美、认识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在中学地理教学中,人们比较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传授与训练,而忽视了美育的渗透。不善于发掘地理本身所特有的美,不注意用地理美来感染诱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不重视引导学生发现地理美,鉴赏地理美,更谈不上引导学生创造美,以致使一些学生感...  相似文献   

5.
运用数学美学的观点,发掘几何学中的美.阐明了几何学中的统一美、简洁美、对称美和奇异美的内涵及表现.几何学中的美是几何学理论自身发展进步和完善的一种动力.  相似文献   

6.
运用数学美学的观点,发掘概率统计中的美.  相似文献   

7.
丁一是无锡籍散文诗人。本文综论丁一散文诗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揭示其散文诗创作的发展轨迹。笔者认为,努力讴歌普通劳动者的人格美、家乡的山水风光美和风俗人情美,着力发掘生命力量勃发的美和人类情感的美,以及艺术上追求多样统一、兼收并蓄、发掘哲理、开拓创新构成了丁一散文诗创作的鲜明的美学风格。本文还用较多笔墨评介了西方现代主义文学思潮对丁一创作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浅谈数学美与数学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学具有高度抽象性的特点,许多学生感到学习数学非常枯燥,本文主要论述如何发掘数学知识蕴涵的美,如何通过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力,想象力,情感活动能力提高学生数学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9.
语文教材是一座脍炙人口,经久不衰的“美的矿山”。借助于音乐来发掘,提炼出每一块“矿石的美点”,创设审美情感,引发学生审美欲望,增长智慧,丰富情趣,从而逐步形成正确的审美感。  相似文献   

10.
在高校体育教学中,艺术体操、健美操、体育舞蹈同属技能主导类难美性项目。文章从构成三项的共同基本要素音乐、节奏、力效三方面出发,发掘其内在联系,从而为优化教学服务。  相似文献   

11.
高明 《科技信息》2009,(35):248-248
本文针对职业院校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语文学科自身的特点,意在从语文教材所选优秀篇目中,发掘自然美、品味生活美、探求艺术美,引导学生通过语文课的学习,能够认识美、分辨美、发现美、创造美,从而,能够逐步形成正确的审美观、价值观。  相似文献   

12.
在生活之外去寻求一种超然的美还是从生活当中去发掘实在的美,这是中国古代审美主义与审美现代性的一个分水岭。将审美理想视为人生理想的候补,即把美视为存在于世俗生活之外的更高贵的东西,这种从与生活疏离甚至对立的角度来张扬所谓纯粹美的观念,是中国古代审美主义思想的固疾。在现代性的视野中如若还不加区别地一味褒扬这种传统士大夫的审美观,并美之为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是值得反省的。  相似文献   

13.
陈海燕 《甘肃科技纵横》2004,33(4):174-174,169
从语文教学的角度提出了对文学艺术作品的审美观念,阐述了文学世界里的审美之路一般所涵盖的具体内容,即发掘形象美、体会意境美、感知色彩美。  相似文献   

14.
化学教学过程中的创造美、想象美、形式美、意境美、时时可见,处处可显。引导学生发现美、鉴赏美,以美的创造来了解化学现象,以美的想象来感悟化学知识,以美的形式来揭示化学规律,以美的意境来领略化学真谛。在化学教学中,教师应努力发掘方方面面的美的素材,捕捉每一个美的机会,潜移默化地进行美的教育。  相似文献   

15.
在中国美学史研究中 ,《易传》较《易经》受到更多的重视 ,其原因在于认为《易经》没有提出明确的美学观。本文对《易经》中较为隐晦需散的美学观加以发掘 ,认为其中体现了自然美、中和美、阴柔美、阳刚美等美学观点  相似文献   

16.
潘跃生 《科技信息》2009,(34):275-275
美术课的教学活动是对学生进行感知美、认识美、了解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教育。要很好地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美术课的教学活动必须认真钻研大纲和教材,充分发掘教材中美育因素,在技能训练过程中去发现美育因素,激发学生对美术课的强烈兴趣。  相似文献   

17.
清初王士禄与王士禛兄弟二人的词,都有《花间》《草堂》的风调,他们在创作上体现出不同倾向:王士禄闺情之作表现静态的浓艳之美,山水之作表达隐逸的思致,王士禛写人有秀逸之美,写景注重历史时空因素的发掘;王士禄抒情较为内敛,含蓄蕴藉,王士禛则趋于外向,注重环境的感发;王士禄在表现上工笔描摹,有较明显的雕琢痕迹,王士禛重于写意,自然流畅。  相似文献   

18.
林锋杰 《广东科技》2012,21(2):12-13
科学求真,艺术求美,人类求善。追寻真善美,发掘看得见的科学与看不见的艺术。把握科学家缜密的逻辑性、艺术家的灵巧和想象力,科学和美学的联姻预示着新文化复兴时代。培养科学实证的精神、艺术浪漫的情怀,技术与艺术的互访带来不一般的世界。  相似文献   

19.
李清照词女性形象的性格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清照词一扫描摹女性专以刻翠剪红为能事的积习,善于发掘女性形象的内在美,在她的笔下,不论是天真活泼、聪慧过人的少女,还是大胆洒脱、一往情深的少妇,不论是才华出众、富于理想的知识女性,还是饱经忧患、不忘故国、多愁善感的中老年女性,都有丰富的内心世界。  相似文献   

20.
“人本”思想在柯岩的文学创作中体现为两个大的层面,即“人民”与“人”。这种以“人”为介体和载体的生活之美与时代之美,永远都是谍智与道德的结合、表象与本质的统一、过程与结果的变绎。所以,柯岩对“美”的发掘和表现,也总是自觉地从这个基本点出发,最后又笃定要落脚在这个基本点上的。柯岩的“人本”思想已经在其文学追求与审美取向中扬励和体现得十分深广,是实实在在的创作实践和真真灼灼的目标追求。这也正是柯岩文学创作的潜力、活力、引力与魅力之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