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运用消痔灵治疗扁桃体术启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扁桃体术后出血患者18例。在出血点周围注射消痔灵1—2ml,至局部发白,出血停止;结果18例患者均注射一次后出土停止有效率达100%,结论消痔灵治疗扁桃体术后出血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儿童慢性扁桃体炎手术治疗方法,针对不同病例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降低并发症及医疗费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于1996年1月至2011年2月间采用无麻醉扁桃体挤切术及全麻扁桃体剥离摘除术治疗5~11岁儿童慢性扁桃体炎500例临床资料。结果:400例无麻醉挤切组术后残体存留20例(占5%),原发性出血12例(占3%);100例全麻扁桃体剥离摘除组术后无残体存留,原发性出血2例(占2%)。结论:全麻扁桃体剥离摘除在术后残体存留及原发性出血方面优于无麻醉扁桃体挤切术,但有全麻风险,医疗费用也相应增加。  相似文献   

3.
王道敏 《甘肃科技》2012,28(16):154-157
调查了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VSD)封堵术后(1日、7日内)主要焦虑障碍水平;分析了影响焦虑的相关因素.采用HAMA焦虑量表,评定123例小儿先天性心脏病VSD封堵术后病人的焦虑水平,采用逐步回归分析法对影响封堵术后患儿焦虑障碍的因素进行分析.VSD封堵术后患儿1日内100%合并焦虑症状,14%的患者在术后7日内伴有焦虑情绪障碍,且1日内组与7日内组焦虑水平不同,两组在轻、中、重程度上均有显著差异.VSD封堵术后患儿存在焦虑情绪障碍,焦虑水平主要与术后出血与血肿、血栓形成、高血压反应、窦性心动过速及严重心律失常(如Ⅱ°-Ⅲ°AVB等)等并发症有密切关系;护士可通过心理护理、抗焦虑、加强穿刺点护理等措施把焦虑水平降至最低,使患者平稳渡过危险期.  相似文献   

4.
慢性扁桃体炎是临床上的常见病 ,因其反复发作 ,形成病灶 ,不仅给患者带来痛苦 ,还常导致多种疾病发生 ,如心血管疾病、肾病、阑尾炎、胆囊炎等。在儿童时期 ,不但因慢性扁桃体炎引起发病机会增多 ,而且影响身体发育。治疗慢性扁桃体炎的最佳方法是手术切除 ,其手术的适应症与禁忌症 ,对有经验的耳鼻喉科医师并不困难 ,但手术后出血却难以预料。我科近十年来统计施行扁桃体手术 2 2 9例 ,出血 7例 ,占手术患者的 3 % ,全部发生于剥离手术患者 ,现对扁桃体术后出血的防治谈谈体会。1 出血原因 根据临床观察 ,扁桃体术后出血大多数为原发型 ,出血发生在术后2 4小时以内。此外 ,以下几方面的原因也容易导致出血 :1 1 操作问题 :一般情况下操作并不困难 ,但一些炎症反复发作的病例 ,腺体与被膜及周围组织发生粘连 ,剥离时损伤周围血管造成出血。1 2 药物问题 :术中应用肾上腺素后使周围血管呈反应性扩张导致出血。1 3 手术适应症的选择问题 :如气管炎患者术后剧烈的咳嗽导致血管破裂出血 ;年龄较大的患者动脉硬化 ,血管收缩不良 ;急性炎症期周围组织呈充血状态。1 4 凝血机制问题 :如有出血倾向的某些疾病等。继...  相似文献   

5.
常见扁桃体切除手术止血方法有棉球压迫、缝合结扎、电凝烧灼等,但以上方法均有局限。对于中、重度出血压迫无效;因扁桃体手术部位较深,缝扎止血操作不便,止血时间长,且易发生缝针松动、滑脱、断针;对于较粗血管出血,电凝不能成功止血,且常因出血点隐蔽,为确切止血,导致电凝面广,患者术后疼痛反应加重。为方便、有效止血,介绍一种在传统"半结"基础上进行创新并取得很好效果的"反穿半结"结扎止血法。该法操作简便、迅速,患者术后疼痛反应轻,伤口损伤小、愈合快,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6.
陈梅贞 《海峡科学》2005,15(12):53-53
报告罕见一例扁桃体剥离术后继发纤溶亢进致出血护理.术前凝血全套正常.术中剥离顺利,术后常规治疗、护理.术后仍少许渗血,术后3天渗血多,局部填压缝合出血量减少.查凝血全套异常,3P试验阳性,考虑继发纤溶亢进.给予针对性的治疗、护理.患者术后第8天无出血,3P试验阴性.术后10天痊愈出院.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以扁桃体及舌体大小为基础的临床分期及悬雍垂腭咽成形手术适应证的选择.方法回顾2001~2004年在我院收治的33例资料完整、实施UPPP手术并有随访记录的OSAHS的病例资料,参考2002年Friedman分期标准,按扁桃体大小和舌体大小将其分为Ⅲ期,1期为舌体Ⅰ或Ⅱ,扁桃体Ⅱ或Ⅲ;2期为舌体Ⅲ或Ⅳ,扁桃体Ⅱ或Ⅲ;3期为舌体Ⅲ或Ⅳ,扁桃体0或Ⅰ.经UPPP手术治疗后疗效根据比较各组成功率.参考国外资料,根据AHI降低的程度将疗效分为成功和失败两种结局,术后AHI较术前降低≥50%,且AHI<20次/h,症状明显减轻者为手术成功;余为失败.并就病情严重程度和体重指数对术后疗效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术后随访及问卷调查结果示:1期患者手术成功率为81.8%,2期患者手术成功率为41.2%,3期患者手术成功率为0.1期患者UPPP术后AHI对比术前有降低,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而2期和3期患者术前术后AHI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UPPP手术疗效与OSAHS患者术前病情严重程度无明显相关性,BMI<30 kg/m2的患者UPPP手术疗效较好.结论根据舌体大小和扁桃体大小的临床分期可决定UPPP手术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在全麻下扁桃体摘除术的应用。方法ASAI-Ⅱ级,择期行全麻下扁桃体摘除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Ⅰ组(观察组)患者麻醉诱导前静脉缓慢注射氟比洛芬酯注射液100mg;Ⅱ组(对照组)不注射氟比洛芬翻注射液.分别记录两组患者术后2、6、12、24h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咽喉疼痛发生率以及麻醉镇痛相关的不良反应;术毕时,术后12h和术后24h各取外周血2mL,检测PGE_2(前列腺素E_2)浓度.结果观察组术后2、6,12h VAS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术后24hVAS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两组与麻醉镇痛有关的不良反应之间比较无显著意义(P>0.05),但咽痛发生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毕时和术后12h时前列腺素E_2浓度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术后24h时前列腺素E_2浓度两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24h前列腺素E_2浓度比术毕和术后12h时要高(P<0.01).结论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应用于全麻下扁桃体摘除术,能有效缓解术后早期疼痛,减轻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9.
<正> 作者于1975年在外院学习期间为1例欲行扁桃体切除术患者术中用1%丁卡因按常规剂量行咽部粘膜表面麻醉后出现异常反应,即全身抽搐、意识丧失等癫痫样发作,后经对症处理而缓解,现就此结合文献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扁桃体术后患者疼痛症状的缓解与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7年5月期间邵阳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的60例扁桃体手术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采用抽签的方法将其随机分为两组,特殊护理组和常规护理组分别为30例。常规护理组术后使用常规护理,特殊护理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针对性护理进行干预。护理后,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各时间点疼痛症状的缓解情况及家属的护理满意度。结果特殊护理组扁桃体手术后患者各时间点疼痛症状的缓解情况及家属的护理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组,P0.05。结论:采用针对性护理干预护理扁桃体术后患者效果显著,对减轻患者术后痛苦、提高护理质量有良好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尝试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前列腺的增生症的方法——电汽化结合电切术。方法:采用经尿道前列腺电汽化术(TUVP)加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联合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患90例。结果:平均手术时间50min,平均失血量90.3ml,平均切割前列腺组织量20g(未包括汽化的前列腺组织),术后保留尿管时间平均48h,均末输血。术后均无电切综合症,术后继发性出血3例(3.3%),尿道狭窄2例(2.2%),暂时性尿失禁3例(3.3%)。结论:TUVP加TURP联合治疗BPH兼有两优点,出血少,切除组织多,术后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2.
探讨胃周血管离断联合胃底环扎术在治疗门静脉高压症(PHT)并消化道出血方面的应用。以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肝硬化PHT并上消化道出血手术患者60例为研究的对象,通过回顾性分析临床资料,来观察手术的效果。结果:本组60例患者手术均成功,消化道出血停止。术后门静脉高压和压力梯度均明显低于术前(P0.05)。术后1周内死于肾功衰竭者2例,随访中因肝脏衰竭死亡2例,因消化道出血死亡2例;术后2年因出血性胃炎致出现消化道出血3例,经对症治疗后痊愈。本组患者术后血清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及总胆红素(TBIL)较术前明显下降(P0.05),白蛋白(ALB)水平则较术前明显升高(P0.05)治疗期间无相关并发症发生,术后出现切口感染、门静脉血栓各1例。胃周血管离断联合胃底环扎术应用在肝硬化PHT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中,可以有效地控制出血,因此,在临床治疗的应用和推广中,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的并发症及其防治.方法:分析150例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术中术后常见并发症的发生率分别为;术中出血1.33%,术后继发出血2%,经尿道电切术综合征2.66%,包膜穿孔和灌洗液外渗0.66%,暂时性尿失禁7.33%,尿道外口狭窄5.33%,排尿不畅2%,尿路感染8%.结论: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存在一定的并发症,及时防治这些并发症有助于提高本手术水平.  相似文献   

14.
<正>食管胃静脉曲张是门脉高压的主要特征之一,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可以是门脉高压的致命性并发症。大宗病例前瞻性研究表明25%~30%此种静脉曲张病例可发生出血,每次静脉曲张出血死亡率高达22%~84%,而且出血控制后仍有再出血的危险。因此有效地预防和控制静脉曲张出血将会改善门脉高压病例的预后。  相似文献   

15.
通过分析开颅术后血肿形成的2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开颅术后血肿形成的发生因素及防治对策 结论为:高血压、凝血机制障碍、低颅内压等是出血的原因,术后48h内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做到早期诊断,再次手术清除血肿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估套扎术(EVL)、硬化剂(ES)治疗及药物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182例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的曲张静脉消失率、止血成功率、再出血率、死亡率.结果 药物组65例,3d止血成功率63.1%,死亡率37%,再出血率60%;硬化剂治疗组37例,止血成功率86.4%,死亡率10.8%,再出血率29.3%,EVL治疗组80例,止血成功率95.1%,曲张静脉消失率97.5%,再出血率17.5%.结论 垂体后叶素在控制急性出血方面有效,但短期再出血率高;硬化剂近期疗效好,止血成功率高,曲张静脉消失率较高;EVL治疗组食管静脉曲张根除率高,短期内再出血率低,可作为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首选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7.
梁天香  潘俊华 《甘肃科技》2012,28(12):128-129
探讨了改良超滤技术在小儿体外循环(CPB)心脏手术中对输血及术后出血的影响.2006年8月至2008年6月行婴幼儿心内直视手术36例,分为两组,分别采用常规超滤和改良超滤,对两组患者体外循环时间、呼吸机使用时间、术后出血及输血等进行了比较.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术后出血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改良超滤在体外循环中可有效地排出体内的水分,减少体外循环后的失血和输血,有利于患者的术后恢复和呼吸机脱离.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鼻内窥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疗效。方法:对1996年—2000年行鼻内镜手术随访观察的110例患进行术后疗效观察及分析有关影响因素。结果:110例(218侧)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中,治愈率为72.02%,好转率为26.61%,总有效率为98.63%,无效率为1.38%。术中出血影响手术操作5例,术中眶纸板损伤2例,术后术腔粘连3例。结论:慢性鼻窦炎鼻息肉临床分型分期、术前术后合理用药、术后换药随访对手术疗效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腭扁桃体切除和腺样体刮除术治疗过度肥胖儿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观察腭扁桃体切除和腺样体刮除术治疗过度肥胖儿童呼吸异常的疗效。方法:比较36例过度肥胖伴有睡眠呼吸异常儿童的术前术后睡眠呼吸异常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虽然术前术后患病儿童体重无明显变化,其术后的睡眠呼吸异常的症状也有明显的改善。  相似文献   

20.
气管插管配合静脉复合麻醉用于儿童扁桃体切除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儿童85例在气管插管静脉复合麻醉儿童切除扁桃体。方法:术前和术后详细充分准备如:查心电图、凝血酶元时间,血小板和胸透等。采用气管插管静脉复合麻醉下配合扁桃体切除。结果:85例全部治愈,无1例并发症。结论:术前详细询问病史,认真查体和麻醉等的准备,是摘除儿童扁桃体的关键,术前、术后认真护理可提高手术的疗效,大大降低了并发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