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章太炎与马一浮,都是公认的国学大师,长期讲说国学,影响深远.但二君为学旨趣不同,对国学之理解及其讲说国学之目的亦各不同.章先生论国学,以小学为门径,以玄理为终极,分说经史子集,而归宗于佛法;马先生则以国学为六艺之学,又以六艺摄于一心,一切学术摄归六艺.二者取途互异:章先生为古文经学家立场,以孔子为良史,以讲说国学为保存国故,旨在激扬种性;马先生为宋明理学家路数,欲得孔子之用心,而复人人本然之善性,故以讲说国学为昌大人学之机.二者精神又异:章先生归宗佛学,谓孔老庄颜合乎佛说;马先生援佛人儒,虽用佛家名相及解义方法,而以儒正佛.二人宗旨更是不同.透过分疏衡较,恰好可以看出民国初年有关国学研究之复杂性.  相似文献   

2.
清华国学研究院是在"整理国故"的呼声中建立的,旨在培养精通国学的专门人才。但"预世界学术之潮流"成为学术大师学术传承的旨趣与追求,在陈寅恪身上表现得尤其突出。他以国际学术界"预流者"的姿态,追逐国际学术热点,传授国际最前沿的学问。陈寅恪的学术传承活动,彰显出一代学人试图与国际学术界竞流并进、并驾齐驱、振兴中华文化的心结。但是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他的宏愿几近落空。  相似文献   

3.
对语文概念的认识一直存在各种模糊不清的观点."语言""文字""文学""文明""文化"等是与之关系密切的关键概念,研究这些概念可以进一步加强对"语文"内涵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该文从国学教育在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的重要性入手,阐述了公共图书馆开展国学教育的社会意义及其独特优势;分析了现阶段公共图书馆国学教育的现状;针对现状重点探讨公共图书馆如何依赖环境、资源、文献优势,开展各种国学主题活动,依靠互联网技术持,引进国学教育人才,充分发挥社会教育职能,促进国学教育大众化,让国民在这所没有围墙的"终身学校"感受华夏民族几千年来所积淀的厚重传统文化,并体会其博大精深.  相似文献   

5.
因近年国学热而重被提起的马一浮,以六艺之学为国学,现今颇受推崇。但其国学观,在他那个时代,其实极为特殊,因而赏音也就较少。马先生之洞见及其学术宗旨,亦正需由他如何与众不同处才能看出。 故而从三个方面说明马先生国学观的特点。(1)说明其国学不仿拟西学,也不取法于西人之治学方法,甚且认为西方在文化上存在着大问题。(2)说明民国初年的国学运动皆依托大学,惟马先生反对现代大学体制,独欲以夏变夷,自办书院,讲说六艺。(3)再说明历来理学家较重四书,不甚治经学,故清儒倡言经学以反理学。民国时期讲以科学方法整理国故的,也自认为继承了清人治经之法,反对理学。马先生却是阐发群经大义的理学家,不只在当时无与伦匹,在整个学术史上也可独树一帜。  相似文献   

6.
目前中国社会的国学复兴潮流中有许多形式主义的现象。"国学"和"国学大师"有乱用和错用的情况。"国学"仅指中国传统学术和文化的总称;有"小学"功底,并打通中国传统文化诸多学科界限的学者才可称为"国学大师"。"国学复兴"的提法要讲一定环境,在今天想通过国学复兴来造就新时代国学大师很难。国学复兴,就要复兴一切优秀的传统文化,还要坚持实事求是、批判继承以及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等原则。国学复兴还要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相似文献   

7.
高校国学教育热折射出以国学教育为手段,提升大学生爱国情感、民族意识认同感、思想道德、人文素养的价值诉求与期许,但高校国学教育在实践中遭遇了诸多挑战。提升高校国学教育的有效性要从国学及国学教育的本体论问题入手,明确国学及国学教育的多维涵义,构建以培养国学精神为核心、有机结合理论知识与技能类知识、注重大学生"知情意行"系统改变的国学教育内容体系。在技术路径层面上,针对国学学位专业教育与通识性国学课程教育两类方式,完善制度建设,形成学位、学分、课程、教学管理等系列制度,实现高校国学教育纵向上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学段、高等教育不同学习层次之间教学方式与学习经验的有序衔接,以及横向上校内学习资源、社会资源、社会实践活动的有机融合。  相似文献   

8.
为国学加冕     
且慢言设立国学学位设立两年、已经拥有四届毕业生的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其毕业生的学位授予却不得不"挂靠"在文、史、哲等其他学科上的尴尬现象有望得到改变。在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主办的研讨会上,十几位教授学者对设立"国学学位"的必要性和有关细节进行了热烈讨论。在听取专家意见后,人民大学国学院将向有关部门正式提交设立国学学位的申请。  相似文献   

9.
<正>11月20日晚,由福建省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厦门理工学院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与厦门筼筜书院主办,我校国学研究所等承办的第七届海峡两岸国学分论坛暨厦门理工学院2015年第六期"国学夜话"讲座在我校举行。北京大学人文讲习教授、  相似文献   

10.
"国学热"的社会背景下,出版业也紧随潮流,从深厚的国学知识中挖掘、策划选题,《于丹〈论语〉必得》《品三国》等国学精粹解读类图书的畅销为出版社赢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成为出版业甚至整个社会的热点。本文通过介绍"国学热"背景,总结国学类图书的类别,分析国学类图书选题热的原因,并预测此类图书的市场倾向。  相似文献   

11.
"社会主义"概念在逐西向东中国化的进程中,中国人经由同属汉字文化圈的日本为中介,先后以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的"平""群""公""共"去解读socialism术语,最终达到了对社会主义的本质性认知.本文从概念史的维度,探究socialism在中国的译介和传播语境,梳理译词变化和意义生产,追索"社会主义"概念渊源.  相似文献   

12.
随着党和国家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和弘扬,国学复兴和重构成为当前面临的双重任务,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复兴和重构国学应有科学的指导思想、正确的态度和方法.  相似文献   

13.
中国古代的学记基本上有两种,一种是诸子学记,一种是经师学记。但是,在西洋学术的冲击下出现的国学,迥并于传统的子学和经学,具有新的内涵。国学兴盛期出现的国学大师,其学记自然也要求新的体例。卞孝萱先生的力作《现代国学大师学记》一书涵盖了章炳麟、章士钊、刘师培、黄侃等12位国学大师。该书从正名国学,慎取大师;知人论世,表彰人格;博观约取,新见纷呈;不畏前贤,指瑕纠谬四个方面展开了独到而又精湛的论述。通过这四个方面的示范,卞先生实现了对国学大师学记的正名,该书也成为国学大师学记的典范之作。  相似文献   

14.
文化图式下"山"与"海"的中西文化内涵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是中国大陆型地理环境的典型地貌特征;海,则是西方海洋型地理环境的典型地貌特征."大陆型地理环境"文化图式与"海洋型地理环境"文化图式决定了"山""海"中西文化内涵的重叠与差异.这些重叠与差异导致了语言表达上的差异和多元化.了解"山""海"中西文化内涵的异同,有助于我们在文化背景下更好地理解与"山""海"有关习语的中西文化内涵,对于跨文化比较并确定适宜的翻译策略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国学经典作品作为承载中国五千年优秀文化的载体,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散发着智慧的光芒;中学生作为承载祖国美好明天的新一代,朝气蓬勃、斗志昂扬.对中学生进行国学经典作品教育是古与今的结合,是对历史的传承与未来的追寻,作用巨大、意义深远.本文从阅读经典、感悟经典升华为践行经典,在这三个过程中启迪中学生的智慧、提升中学生的修养,最终在实践中达到知行合一.在探讨其重要意义的基础上本文继续探讨了对中学生进行国学经典作品教育的具体措施.家庭、学校、社会要协同配合,在家庭的基础作用和学校的主导作用下社会也要积极配合,这样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最后本文总结了在对中学生进行国学经典作品教育的过程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6.
廖邦 《龙岩学院学报》2005,23(Z1):101-103
时间跨入21世纪,随着我国课程改革深入,对于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显得越来越重要了.本文从目前国学萎缩,人文教育缺失状况的分析中提出国学教育进入中小学课堂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相似文献   

17.
近来,国学话题非常时髦,媒体报道中的很多话题都挂着国学的标牌,实际上却与国学没有什么渊源。比如孔子的身高和姚明差不多怎么成了国学?我们需要国学精神,但我们不需要伪国学,不能像明  相似文献   

18.
国学文化与图书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学术界关于国学的理解进行梳理的基础上,从图书馆的社会职能、核心价值及历史使命的角度探讨了国学传承,展示了图书馆对于国学文化的贡献以及国学文化对图书馆的深刻影响,以便有助于新世纪国学文化和图书馆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9.
从国学系统的构成,文章学的国学性质,文章学的地位和作用出发,阐明了文章学是属于国学的范畴。文章学的国学意义在于它证明了国学整体的存在。  相似文献   

20.
随着对“国学”认识的日趋深刻和理性,国学教育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阶段,我国基础教育阶段国学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已经得到了较为充分的认识,但基础教育阶段国学教育仍然存在着教育材料随机选取、教育师资短缺严重、教育活动形式味浓、教育教学存在误区等问题,笔者建议从赋予国学教育应有地位、多方位培训国学师资、精心编制国学教育系列教材、注重研究国学学习方法、坚持国学教育与公民教育并重等方面提升基础教育阶段国学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