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潘国荣,男,1960年11月生,浙江绍兴人,汉族。1983年毕业于同济大学测量系,获学士学位。1983—1994年在同济大学测量系任助教、讲师;1994年晋升为副教授。1986—1990年在同济大学测量系读在职研究生,获硕士学位;1996—1999年12月在同济大学地下建筑与工程系结构工程专业读在职博士研究生,获博士学位。2001年起任同济大学测量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测绘学会工程测量专业委员会委员,全国水利水电测绘信息网理事以及《华东建工勘察》杂志编委。  相似文献   

2.
施一民 ,男 ,1 942年生 ,浙江鄞县人。 1 96 4年毕业于武汉测绘学院工程测量系 ,1 981年研究生毕业于同济大学大地测量专业 ,1 982年由中科院授予理学硕士学位。1 986~ 1 987年赴德国黑森州测量局及波恩大学理论大地测量研究所研修 ,研究成果于1 987年发表在国际著名测量刊物ZfV和AVN上。 1 982年起在同济大学测量系任教 ,历任讲师、副教授 ,1 996年起任教授 ,1 999年起受聘为大地测量与测量工程专业点博士生导师。曾任中国测绘学会大地测量专业委员会委员 ,现任中国全球定位系统应用协会教育与发展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主持和参加省部…  相似文献   

3.
王尚庆教授出生于1954年11月,湖北省仙桃市人。1977年毕业于原武汉测绘学院大地测量专业,先后在邮电部武汉邮电科学院、武汉测绘科技大学、葛洲坝水电工程学院、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华中师范大学及湖北省委党校进修,学习工程测量、水利工程地质、岩土工程及科技管理等专业3年余。  相似文献   

4.
<正>陆付民,男,教授,1964年生,湖北云梦人。1986年7月毕业于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大地测量系,同年9月考入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工程测量系攻读硕士学位,1989年毕业,获硕士学位。毕业后分配到三峡大学从事水利工程测量、建筑工程测量、输电线路工程测量、算法语言、数值计算等方面的教学及相关科研工作。2003年晋升为教授,  相似文献   

5.
章在墉,男,1933年8月生,浙江宁波人。1954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土木工程系,1960年原苏联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地震工程研究生毕业,获技术科学副博士学位,回国后仍在中国科学院土木建筑研究所(现工程力学研究所)工作,1982年调入上海同济大学结构理论研究所.先后任助理研究  相似文献   

6.
童乐为,男,1961年6月生,上海人,汉族。分别于1983年和1986年获上海交通大学工程机械专业学士学位和硕士学位,1995年获同济大学结构工程专业博士学位。1986年进入同济大学结构工程系钢结构教研室工作,1988年任讲师,1995年任副教授,2002年任教授,  相似文献   

7.
<正>在国际大地测量与地球物理学联合会中国委员会(IUGG中国委员会)支持下,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测绘局地理信息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陈俊勇,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陈运泰,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吴国雄,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吴忠良,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李建平,中国科技大学教授陈晓非6位中国科学家当选国际大地测量与地球物理学联合会(IUGG)首批会士。  相似文献   

8.
正印兴耀,男,1962年11月生,浙江奉化人,教授,博士生导师。1982年毕业于华东石油学院物探专业;1989年毕业于兰州大学,获无线电物理与无线电电子学硕士学位;1998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获固体地球物理学博士学位;1998年晋升教授;2000年聘为博士生导师。2002年11月至2013年4月担任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地球资源与信息学院)  相似文献   

9.
史保平:地震预测和防震的美国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史保平,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地球科学教授;198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同年考入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获理学硕士学位;1999年美国内华达大学地震实验室获地球物理博士学位;1999-2001年从事地震学方面的博士后研究,师从世界著名地震学家James N.Brune教授;2001-2005年任职于美国肯塔基大学地质调查所,从事工程地震与地震危险性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正刘振兴先生是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著名空间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29年9月14日生于山东昌乐,1955年毕业于南京大学气象系,1955年9月参加工作,1986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1年在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获得副博士学位,先后工作于地球物理研究所二部、应用地球物理所、中科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他曾任中国地球空间双星  相似文献   

11.
汪品先,男,江苏苏州人,1936年11月生。1953年上海格致中学毕业后入“留苏预备班”。1960年毕业于莫斯科大学地质系。先后在华东师范大学地质系、地理系和同济大学海洋地质系任教。1981—1982年获洪堡奖学金在德国基尔大学等校进行研究。1984年破格提升为教授并担任海洋地质专业博士生导师,1986年起多次应邀赴澳洲国立大学等任访问研究员,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地学部学部  相似文献   

12.
田银生 教授     
田银生(Tian Yin-sheng),男,汉族,河南济源市人,1964年出生。1986、1989年毕业于郑州工业大学建筑学专业,分别获工学学士学位、工学硕士学位;1997年毕业于同济大学建筑历史与理论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1998年至2000年在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博士后流动站工作。2000年6月调入  相似文献   

13.
夏四清,男,1965年3月生,河南汝南人。1991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硕士学位;2000年毕业于同济大学环境工程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曾任河南大学助教、讲师、副教授,现任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副院长、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环境工程设计分院院长(兼)。  相似文献   

14.
施惠生,男,1953年2月生,上海崇明人。1982年毕业于同济大学建筑材料系,获学士学位;1985年毕业于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院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获硕士学位,并分配到同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任助教,1987年晋升为讲师;1993年毕业于同济大学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获博士学位,1994年晋升为副教授,1999年晋升为教授,2000年被评为博士生导师,其问1996年曾在德国亚琛工业大学任访问教授。现任同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环境材料研究所所长,同济大学混凝土材料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土木工程材料研究所所长。兼任《硅酸盐学报》、《建筑材料学报》、《水泥》、《建材技术与应用》等学术刊物编委,上海市水泥协会副理事长,  相似文献   

15.
石忆邵,男,1963年9月生,湖南新邵人,中共党员。1985年毕业于湖南师范大学地理系;1985年9月—1991年6月先后在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攻读研究生,1988年获理学硕士学位,1991年获理学博士学位。1991年7月—1993年6月在陕西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工作,任助理研究员;1993年7月—1995年7月在西北农业大学经济贸易学院博士后流动站工作,1993年晋升为副教授。1995年8月调入同济大学房地产与测量系工作。1999年晋升为教授,2000年5月获博士生导师资格。现为土地资源管理教研室主任。  相似文献   

16.
姜建国教授     
姜建国(Jiang Jianguo),男,汉族,湖北省黄石市人,1963年生。1986年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生物学专业,获学士学位:1989年毕业于武汉大学生物系.获硕士学位;1995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获博士学位;1995~1997年在华南理工大学发酵工程专业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1997半被聘为副研究员,2005年被聘为教授,2006年被批准为博士生指导教师,现已培养硕士研究生13人。  相似文献   

17.
胡勇有教授     
胡勇有(HUYongyou),男,汉族,湖南汝城县人,1964年生。1984年毕业于华南工学院无机化工专业,获学士学位;1987年获该校环境化工专业硕士学位;1990年获清华大学环境工程专业工学博士学位,同年来到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水室从事客座研究;1992年进入同济大学土木、水利博士后流动站从事博士后研究,1994年1月破格晋升为副教授。出站后留在同济大学“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1995年调入华南理工大学化学工程研究所环境化工室工作,1997年转到该校造纸与环境工程学院筹建环境工程专业。1998年晋升为…  相似文献   

18.
李镜培,男,汉族,1963年12月生,江西信丰人。1983年、1986年和1990年先后毕业于同济大学建筑工程专业和岩土工程专业,获工学学士、工学硕士和工学博士学位。曾任同济大学土动力学研究室主任、土力学与基础工程教研室主任等职,现任同济大学地下建筑与工程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地基基础工程研究所副所长,岩土工程耐久性与灾害防治研究室主任;兼任上海市力学学会岩土力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力学学会岩土力学专业委员会华东地区负责人,中国建设标准化协会地基基础可靠度委员会委员等。  相似文献   

19.
彭明营教授     
<正>彭明营(PENG Mingying) ,汉族,山东充州人。2000年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化学系,获化学专业学士学位;2003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宛所,获无机化学专业硕士学位;2006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听,获材料学专业博士学位;2006- 2008年获德国马普研完奖学金(Max-Planck Research Fellowship)在埃尔朗根一纽伦堡犬学(University of Frlangcn-Nuiremberg)光学、信  相似文献   

20.
唐寿高,1952年1月出生,上海人。1977年毕业于同济大学基础部工程力学专业,1985年毕业并获同济大学数学力学系计算力学工学硕士学位,1997年毕业并获同济大学固体力学工学博士学位。1987年10月—1989年1月在英国曼彻斯特理工学院做访问学者,1997—1998年在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1997年晋升为教授,2000年受聘为博士生导师。曾任同济大学助教、讲师、副教授,教研室副主任、固体力学教育部开放研究实验室副主任,并于1992年起任副系主任至今。兼任上海市力学会结构改造与加固技术委员会副主任、上海建筑物评估与改造技术学科研究发展中心专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