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电视作为具有综合传播优势的媒介成为公众的首选,但是由于多方面的原因,电视科技类节目比重小,新闻报道缺少新形式,少有广大观众喜闻乐见的电视节目.如何增强科技节目的可视性,实现有效传播,值得大家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2.
赵红云 《科学之友》2008,(8):151-151
就电视编辑是一种信息的选择、加工、组织和传播的思维过程,技术和思维是电视编辑的两大基本支柱,思维居于核心地位,论述了要正确认识电视编辑的各种思维形态,树立正确的思维观念,这是电视编辑必须解决的一个理论和实践问题。  相似文献   

3.
冯宇 《科学之友》2007,(7):159-160
文章论述了中国电视已从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因此电视应在大众传播基础上。以频道准确定位作指南,将寻求差异化的传播方式作为传播策略的根本。  相似文献   

4.
刘崇辉 《科学之友》2010,(2):157-158
移动电视多媒体作为一种新兴媒体,具有覆盖面广、反映迅速、移动性强的特点,除了传统媒体的宣传和欣赏功能外,还具备城市应急信息发布的功能。对于移动电视来说,“强迫收视”是其最大的特点,传播内容的强制性有利于拓展“无聊经济”利润空间,移动电视正是抓住了受众在乘车、候车等短暂的无聊空间进行强制性传播,使得消费者在别无选择时被它俘获,这对于某些预设好的内容(比如广告)来说,传播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5.
冯宇 《科学之友》2007,(14):159-160
文章论述了中国电视已从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因此电视应在大众传播基础上,以频道准确定位作指南,将寻求差异化的传播方式作为传播策略的根本.  相似文献   

6.
黄璐 《科学之友》2010,(6):163-164
电视艺术遵循美学原则和艺术规范,向观众传递生活感悟,是中国传统美学与传统艺术的产物。电视艺术传播主体通过艺术创造思想情感、审美趣味和价值观念。电视艺术创造了电视美,从而营造出良好的文化环境,提高了大众的文化修养和审美情趣。文章从电视艺术的起源及它所带来的前所未有的影响和电视艺术的特征进行阐述与分析。  相似文献   

7.
就电视编辑是一种信息的选择、加工、组织和传播的思维过程,技术和思维是电视编辑的两大基本支柱,思维居于核心地位,论述了要正确认识电视编辑的各种思维形态,树立正确的思维观念,这是电视编辑必须解决的一个理论和实践问题.  相似文献   

8.
移动电视多媒体作为一种新兴媒体,具有覆盖面广、反映迅速、移动性强的特点,除了传统媒体的宣传和欣赏功能外,还具备城市应急信息发布的功能。对于移动电视来说,"强迫收视"是其最大的特点,传播内容的强制性有利于拓展"无聊经济"利润空间,移动电视正是抓住了受众在乘车、候车等短暂的无聊空间进行强制性传播,使得消费者在别无选择时被它俘获,这对于某些预设好的内容(比如广告)来说,传播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9.
电视艺术遵循美学原则和艺术规范,向观众传递生活感悟,是中国传统美学与传统艺术的产物。电视艺术传播主体通过艺术创造思想情感、审美趣味和价值观念。电视艺术创造了电视美,从而营造出良好的文化环境,提高了大众的文化修养和审美情趣。文章从电视艺术的起源及它所带来的前所未有的影响和电视艺术的特征进行阐述与分析。  相似文献   

10.
电视艺术遵循美学原则和艺术规范,向观众传递生活感悟,是中国传统美学与传统艺术的产物.电视艺术传播主体通过艺术创造思想情感、审美趣味和价值观念.电视艺术创造了电视美,从而营造出良好的文化环境,提高了大众的文化修养和审美情趣.文章从电视艺术的起源及它所带来的前所未有的影响和电视艺术的特征进行阐述与分析.  相似文献   

11.
移动电视多媒体作为一种新兴媒体,具有覆盖面广、反映迅速、移动性强的特点,除了传统媒体的宣传和欣赏功能外,还具备城市应急信息发布的功能.对于移动电视来说,"强迫收视"是其最大的特点,传播内容的强制性有利于拓展"无聊经济"利润空间,移动电视正是抓住了受众在乘车、候车等短暂的无聊空间进行强制性传播,使得消费者在别无选择时被它俘获,这对于某些预设好的内容(比如广告)来说,传播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2.
阿碧 《科学之友》2005,(12):74-74
“信息化、大型化、平板化、高清化”将成为电视发展的四大趋势,其中“高清化”是人们最为关注的一点,人们都期望在家里就观看到电影院一样的画面效果和音响效果。随着数字电视传播模式和高清晰电视机制造技术的不断改进,我们将欣赏到越来越清晰的电视节目。  相似文献   

13.
<正>乔布斯生前曾说:"希望带领苹果公司打入电视市场,像iPod改变音乐行业和iPhone革新手机产业那样,去改变电视行业。"此语一出,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电视,这个曾被打入冷宫的客厅"后主",一夜之间成了各大企业眼中的"新贵"。从苹果盒子到谷歌棒子,从盛大盒子再到小米电视……无论是IT巨头还是科技小兵,纷纷对电视这一屏虎视眈眈,客厅一时间诸侯混战,烽烟四起。  相似文献   

14.
作为以传播科技信息为己任的行业报刊,要积极采取应对措施,努力提高科技报刊编辑人员的基本素质,加快新型编辑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是新的形势进一步推动科技类报刊编辑出版事业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杨舰  刘丹鹤 《科学》2005,57(5):44-48
创办于1915年的中国科学社是近代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民间综合性科学团体。它凝聚了一大批科学家和社会活动家,并通过创办科学期刊、从事科学教育和开展科学研究等活动.开拓了近代科技在中国普及和发展的新局面。本文试图追寻历史上中国科学社与清华之间的联系,为理解近代科技在中国的早期传播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6.
<正>随着我国科普事业发展到新阶段,科普活动日益丰富的同时,科普的理论指导需求日益迫切。为响应新时代的科普事业发展需要,《世界科学》开设“科技传播智见”栏目,旨在汇聚科技传播研究者和实践者的思想和观点,为我国科普事业进一步发展贡献智慧。  相似文献   

17.
张晓峰 《科学之友》2001,(11):45-45
广播电视借助现代科技的威力,协同报纸、杂志、书籍、电影等传媒共同承载、传播着大量信息,构成今天现代人类的日常生活。能听又能看,是电视的最大特点。色彩丰富的图像和  相似文献   

18.
陈旭升 《自然杂志》2003,25(2):100-105
事物的发展似乎总是经历着否定之否定过程.在古希腊时代,科学与艺术曾融合于一体;到了近代工业化社会,科学与艺术之间逐渐产生了隔阂;在现代信息社会中,随着电视媒体的普及和Internet技术的发展,全球化信息传播的方式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科学家与艺术家相互间有了更多思想交流的新渠道,科学活动与艺术活动再度彼此靠近,大有相互融合之势.  相似文献   

19.
曾铁 《自然与人》2011,(2):46-48
时下,在有温泉的一些旅游地和某些报刊上,常见“氡温泉”或“氡元素有利于人体健康”之类的诱人广告或宣传。岂不知,这是违反科学(物理学)的宣传,危害性极大!“氡温泉”是商家无知的炫耀或无德的忽悠,是公共科技传播没到位、没作为、没给力的结果。  相似文献   

20.
跨国技术预见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科技活动是创造知识的活动.伴随着世界科技活动竞争的日益激烈,全球知识的生产、传播和扩散成本正在迅速提高,这意味着对科技活动的投资暗含着更高的风险和不确定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