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有人说尖晶石是宝石中的“骗子”,听起来有些夸张,但它的确有“前科”。不妨看看它的历史案例。镶嵌在英国王冠中央、享受了几百年红宝石待遇、重达170克拉的“黑王子红宝石”、维多利亚女王的重达361克拉的世界上最迷人的“铁木儿红宝石”、俄国女皇叶卡捷琳娜二  相似文献   

2.
王春 《世界科学》2006,(4):27-27
现在,成千上万的人正在使用Google地球软件,他们自由地在天空“翱翔”;“飞越”地球的各大洲;“穿越”崇山峻岭,这一切都得归功于像Google地球、“地球放大镜”和其他一些虚拟地球软件。以前,能让这些精细的地球三维图像呈现在我们桌面,往往是那些专业人士才可能享受的待遇。但  相似文献   

3.
今后凡直接向本杂志社订阅半年以上“知力”杂志的读者,可享受8折优惠订阅待遇,即:订阅半年“知力”杂志者,只需付24元钱;订阅全年“知力”杂志者,只需付48元钱。注:在邮局订阅者不能享受该优惠。  相似文献   

4.
每周缴纳10英镑,普通人死后也能冷冻盼"复活" 死后将遗体冷冻在液态氦容器中,然后等若干年后科技发达时再"起死回生",这种"复活梦"以前显然只有少数富翁才能做,譬如<美国偶像>评委西蒙·考威尔就已经签署了一份死后冷冻遗体协议,盼望未来的高科技可以在他死后若干年令他"复活".不过,美国密歇根州克林顿市"人体冷冻协会"提议的一种"冷冻复活"人寿保险协议,却可以让普通人也能享受到死后冷冻遗体盼"复活"的待遇!  相似文献   

5.
死后将遗体冷冻在液态氮容器中,等待若干年后科技发达时再“起死回生”。这种“复活梦”显然只有少数富翁才能做,因为每年的冷冻保存费用可说是一笔不菲的费用。然而,美国“人体冷冻协会”提出的一种人寿保险支付协议,可以确保普通人每周只需缴纳10英镑保费,死后也能享受冷冻遗体盼“复活”的待遇。许多英国中产阶级家庭如今都纷纷和“人体冷冻协会”签署了死后冷冻遗体的协议,  相似文献   

6.
人们常称那些习惯于早起的人为“百灵鸟”,而那些习惯于每天深夜才睡的人,常自称为“夜猫子”。大家都很清楚,早起或晚睡的习惯并不是遗传的,而是在具体的生活条件影响下形成的。一个人成为“百灵鸟”或者“夜猫子”,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的行为方式和生活  相似文献   

7.
有人在赌咒发誓时总会说:“天打雷劈”。当然,从字面意义上说,很少有人在被雷电击中之后能不被“劈”开的。但是也有例外。有一个人简直可以被称作是“人体避雷针”。他就是美国前森林警察罗伊·沙利文,他已经被雷电击中7次,但结果都安然无恙。1942年沙利文首次遭到雷击,结果失去了右脚大拇指的趾甲;1969年他被雷电烧掉了眉毛;1970年的雷击使他左肩膀烧伤;1972年他被雷击烧伤了部分皮肤;第二年又被雷电烧伤了头发和双腿;1976年他又遭到雷击,烧伤了脚踝;1977年则是胸口和腹部被烧伤。这么容易招惹雷电的男子自然难以找到自己的…  相似文献   

8.
开罗印象     
深蓝 《科学之友》2006,(3):90-91
埃及——拥有着神秘的、激发人类无穷想象力的失落的文明,开罗则是这文明的中心。我们在凌晨时分抵达埃及的首都开罗。和“世界名城”极不相称的是开罗机场的入境处没有电脑, 所有的护照必须拿到里面去核对才能放行。熙熙攘攘的人群在外面站立等候,享受了一次非正式的“难民”待遇。  相似文献   

9.
要我向大家介绍自己,真是难以启口,瞧我“长”得同你们真人一模一样,全是模仿真人而来,没有一点“个性”和“创新”,大有“假冒”之嫌疑。这几年惹人注意,可别把功绩只往我头上记。嗨,说半天还没报名姓,我就是“模拟人”。不忘生身“父母”那是20年前,中国四川有位生物医学工程及仪器教授,名叫林大全。他看到国外有不少欧美人种的“洋模拟人”,用于肿瘤的放射性治疗技术,但这些治疗方案和技术在中国根本无法使用。他就想,能不能制造出“中国模拟人”来呢?他为此打听了不少人,都不知道这“模拟人”究竟为何物。后来,根据一张…  相似文献   

10.
东晋时期,诗人陶渊明宦海沉浮多年后,自愿远离繁华,安居乡野。而今,在三晋黄土地上,有一个人也甘心放弃城市生活,放着天伦之乐不享,安逸的晚年不过,离家百里,独自在偏远的乡村安下了“家”。这个人就是享受国家特殊津贴待遇的蔬菜专家仲济学。古人陶渊明因为厌世而归隐,他宁愿无所作为;而仲济学却胸有丘壑,要圆世人一个绿色的梦想。安家,偏居晋北黄土地在晋北高原上,朔风吹过千里田  相似文献   

11.
传说在位于加勒比海的海地有一种巫毒教,该教的巫师能用世上最毒的东西对人施行妖术,让人变为“僵尸”。凡被施行妖术的人,外表看上去像死了一样,一些生命体征消失,甚至连一些富有经验的医生都觉察不出来,但他的神志是清醒的,成了名符其实的“活死人”。真的有这一妖术吗?  相似文献   

12.
有一个年轻人,为人诚实善良,工作也非常勤勉,但总是时运不济。他好不容易找到一份工作,半年不到便又失了业。一无所有的他,只好背着一个破旧的行囊,为生存而四处流浪。年轻人常常扪心自问:许多人都说,每一个人在降临人世的时候,上帝都会均等地发放给他一笔人生的“财富”,我苦苦寻找了这么多年,却始终一无所获,上帝所赐予我的第一笔人生财富,到底隐藏在什么地方呢?为了找寻到属于自己的那份“财富”,这个年轻人几乎走遍了整个欧洲大陆,然而,许多年过去了,他的寻找依旧毫无结果。一天晚上,又在外奔波了整整一天的年轻人,身上连买一个面包的钱…  相似文献   

13.
一提起科学与创造,许多人都觉得十分神秘,高不可攀,与自己无关。其实,这是对科学与创造的误解。“什么叫科学?钻进去就是科学。科学在哪里?就在你鼻子底下。”美国人寒春说得是何等好呵!心理学家认为,创造能力是人脑的机能,除了白痴或脑病患者外,每个人天赋的创造力差异不大,人人都有创造力。只要破除迷信,坚持培养自己的创造性思维,那么,科学与创造就在“你鼻子底下”。瑞典著名化学家舍勒,原是一个药房里的学徒。他在制药劳动中体会到化学是一门有用的学问,便利用业余时间进行自学。他把那个药房里所有的化学名著都研读了一遍,并做了许多…  相似文献   

14.
(一)最早提出遗传因子概念的人是奥地利遗传学家、遗传学的奠基人孟德尔(1822~1884)。他根据豌豆杂交实验的结果,在1865年发表了《植物杂交试验》论文,提出了遗传单位(现称“因子”)的概念,并阐明其遗传规律,以后被称为孟德尔定律。最早提出“基因”一词的人是丹麦植物学家、遗传学家威廉·路德维希·约翰逊(1857~1927)。1909年,他根据菜豆选种试验所得结果,创立了纯系说,指出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对性状发育都有作用,但在纯系内进行选择是无效的。“基因”是英文Gene的音译,中文的意思是遗传的基本因素,是贮存特定遗传因素的功能单位,也是遗…  相似文献   

15.
“舌头也能‘看’东西?”这不是痴人说梦吧?当然不是。高科技让13岁的法国盲童皮埃尔用舌头生平第一次“看”到了生他养他的父母,“看”到了从未见过的缤纷世界。家住法国斯特拉斯堡的小皮埃尔非常幸运。他的故乡有个路易斯·巴斯德大学,这个大学的感知系统实验室的科学家研究开发出了被誉为“盲人第三只眼”的口腔式“触觉、视觉替代系统(TVSS)”。小皮埃尔荣幸地成为了受试者。  相似文献   

16.
朱霞 《科学之友》2002,(11):10-11
2002年4月25日至5月5日,南非亿万富翁沙特尔沃思花了2000万美元,搭乘俄罗斯“联盟号-TM34”飞船,与一名俄罗斯宇航员和一名意大利驾驶员一起登上国际太空站,成为世界上第二位“自费太空游客”。沙特尔沃思一回到地球,就对记者说:“太空旅行的享受极奇绝妙,是地球上任何一种快乐无法比拟的。”  相似文献   

17.
2011年7月1日起,宁夏回族自治区22个县(市、区)经国务院批准,全部纳入了国家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范围.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率先在全国以省为建制,将新农保和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合并实施,推行“城乡一体化”养老保险制度,使城乡居民都能够享受到统一的缴费标准、统一的政策优惠和统一的待遇支付.经过一年的试点,宁夏回族自治区各试点县(市、区)按照统筹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目标任务、制度安排、缴费标准、财政补贴、待遇标准、经办服务的“六统一”要求,迅速进行组织动员,有力地促进了统筹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试点工作的顺利开展.根据试点制度运行一年来的运行情况、制度特征、工作启示、对策建议的系统分析,总结出宁夏统筹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工作经验、存在的问题和建议,以期为政府构建统筹城乡居民的社会养老保险体系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8.
知力之友     
上期“知力之友”栏目中刊出了一则“通知”.告诉大家本刊新出台的订刊优惠政策,为使没有留意到的朋友们得知这个好消息,本刊将不定期地刊出该通知,请大家不要错过大好的机会。 为了让更多的朋友结识“知力”,也为了回馈广大读者的厚爱,今后凡直接向本杂志社订阅半年或全年“知力”杂志的读者,将享受8折优惠订阅待遇,即:订阅半年“知力”杂志者,只需付24元钱;订阅全年“知力”杂志者,只需付48元钱。 “知力”杂志社  相似文献   

19.
西藏阿里地区被称为“世界屋脊的屋脊”,与地球上的南北极相提并论,称为“第三极”。去年夏天,摄影家杨桦和他的朋友一道进行了一次“极地之旅”,从拉萨出发,经日喀则,过拉孜、扎达,一直在“第三极”穿行。  相似文献   

20.
“人际交往技巧团体训练小组”第一次活动,在“1分钟介绍自己”时,我听到一个响亮而单调的声音:本人叫俊,来自高一(5)班,家住本市中心区,家中有爸爸和妈妈。我平时酷爱电脑,号称“网络大虾”,平时极少与人交往,几乎没有朋友,自称“独行侠”。我寻声望去,这个叫俊的男孩,身材不高,皮肤白皙,有着一双可爱的大眼睛。他说话时像个机器人,双眼低垂,脸部毫无表情,一字一句仿佛从录音机中播放出来。“为什么他始终低垂着双眼?他怕跟大家进行眼神的交流吗?”在作完个人介绍之后,我要求每位同学说说:“你认识了几个成员”,有人说:5人、7人,最多的记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