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蔡英时  李锡善  干福熹 《科学通报》1964,9(12):1112-1112
受激光发射具有非常强的单色輻射,这一特点开辟了研究光束与介电材料非线性相互作用的可能性,其中首先是二次諧波的研究。由紅宝石的受激光发射所产生的二次諧波目前已經有了不少报导。虽然由Nd~(3+)激活的工作物貭的受激光发射早已发現,并获得大量应用,但对它所产生的二次諧波目前研究較少,只对CaWO_4:Nd~(3+)所产生的二次諧波作了报导。本文对Nd~(3+)激活玻璃所产  相似文献   

2.
自从第一个氦氖气体受激光发射器研究成功以后,相继有许多其它气体激射振荡和负吸收的报导,其中最突出的要算是纯氙与氦氙的受激光发射。本文报导我们在纯氙与氦氙气体受激光发射的实验,大部分的工作偏向于发展直流器件。受激光发射器的结构所有的受激光发射放电管都是采用透明的石英材料。放电管的总长度,短的有25厘米、内径约为3毫米;长的有210厘米、内径为10毫米,两端有Brewster角的石英光学平面窗。直流放电管采用过渡玻璃,装有间热式氧化物阴极和镍圆柱空心  相似文献   

3.
刘颂豪 《科学通报》1964,9(2):127-127
自1960年Maiman首先实现了红宝石的受激光发射以来,在寻找产生受激光发射的工作物质及改进器件的结构与性能方面,做了许多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目前,实现受激光发射的工作物质已不下五十种之多,其中包括气体、液体(有机溶液)和固体等不同状态和不同结构的物质;输出波段已从紫外2542埃伸展到红外35微米;实现了低温和室温的连续操作器件;红宝石的输出能量已达500焦耳,已制成输出能量为113焦耳的玻璃受激光发射器,运用光开关技术,红宝石的脉冲峯值功率已从5仟瓦剧增至10亿瓦;半导体工作物质的出现,大大  相似文献   

4.
干福熹 《科学通报》1963,8(2):18-18
在各工业部門及科学技术領域中。玻璃态物貭已成为极其重要的材料。它不仅在建筑工业、化学工业、光学及电子学工业中获得广泛应用,而且近来在一些新的技术领域中,如原子能和导弹技术中,也較普遍地采用玻璃态材料。  相似文献   

5.
掺镱硼酸盐和磷酸盐玻璃光谱性质的成分依赖性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姜淳  曾庆济  干福熹 《科学通报》2000,45(11):1123-1132
了玻璃成分对掺镱硼酸盐和磷酸盐玻璃光谱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其变化规律与Nd^3+离子在相应基质中的变化规律相似,即在网络骨架结构为主的硼卤玻璃中,随着饰体阳离子场强增加或高价阳离子的引入,吸收截面和发射截面升高。与此相反,磷酸盐玻璃由于链状结构的特点,随着修饰体阳离子场强升高,吸收截面和发射截面降低。两种玻璃中,硼酸盐玻璃有较高的发射截面,其发射截面高于目前发展中的掺Yb^3+激光玻璃,磷酸盐玻  相似文献   

6.
最先观察到气体材料的受激光发射就是氦氖混合放电。迄今为止,氦氖受激光发射器的发展也是最全面而且最成熟的。虽然产生振荡的波长有十多种,但是其中以6,328埃、1.1530微米及3.39微米为主要的受激光。所有的实验报导,无论是内腔式或是外腔式,都是采用十三层介质膜、石英放电管、光学的Brewster窗与反射镜及精密的微调装置等。这里简单介绍我们在氦氖受激光发射方面的实验。大部分工作偏向于发展用直流激励,这样使受激光发射器出现于充气管范畴;采用十三层介质膜的反射镜,得到6,328埃的输出,  相似文献   

7.
本文报导一个氨氖混合气体受激光发射器的实驗結果。这种类型受激光发射器的工作原理,見文献[1—3]。我們的实驗得到肯定的結果:已观察到相干光振盪現象,輸出光功率达0.5毫瓦,波长6328(?),受激光发射光束的夹角小于3×10~(-3)弧度。  相似文献   

8.
曹日昌 《科学通报》1959,4(10):309-309
一、心理学的对象和任务心理学以意識为研究对象。“世界上存在着观念的現象与物貭的現象”(斯大林,无政府主义还是社会义)。这两种現象的关系如何,是哲学研究的根本問題。对这个問題,不同陣营的哲学家給过三种不同的回答。二元主义者认为物貭和观念(意識)有不同的起源,它們一开始就是并存的、对立的;唯心主义者以为观念是原本性的东西,物貭是由观念派生的,不同形态的物貭只是观念的不同表現;唯物主义者则肯定物貭是第一性的,意識(观念)是第二性的,意識是物质发展到高級阶段所产生的,意識是物貭現实存在的  相似文献   

9.
掺镱硅铌酸盐和锗碲酸盐玻璃光谱性质的成分依赖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姜淳  曾庆济  干福熹 《科学通报》2000,45(13):1358-1365
实验系统研究了硅铌酸盐,锗碲酸盐和碲酸盐玻璃成分对光谱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其变化规律与Nd^3+离子在相应基质中的变化规律相似,即在网络骨架结构为主的玻璃中,随着修饰体阳离子场强增加或高价阳离子的引入,稀土元素的格位扭曲加剧,非对称性上升,吸收截面和发射截面升高,这些玻璃有较高的发射截面,其值高于发展中的掺Yb^3+激光玻璃。  相似文献   

10.
《科学通报》1959,4(17):562-562
8月17日地貭部地貭科学研究院召开了第一次全体人員大会,宣布了該院正式成立。大会由地貭部李四光部长作了重要指示,并由副部长兼院长許傑作了地貭科学研究院方針任务的报告。地貭部地貭科学研究院是在地貭部原有科学研究单位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該院的直属科学研究单位为地貭研究所、矿物原料研究所、水文地貭工程地质研究所、地球物理探矿研究所、勘採技术研究所、地貭力学研究室及地貭博物館和地貭图书館八个单位。由于地貭方面的生产工作(地貭普查和勘探等工作)本来是和科学研究分不开的,在生产工作的过程中包括着一定的科学技术研究工作,因此,过去地貭部,地貭矿产公司已經进行了一些科学研究工作,但当时  相似文献   

11.
刘慧民 《科学通报》1985,30(9):666-666
掺杂过渡金属离子的无机玻璃作为一种有希望的可调谐激光材料,已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但是到目前为止,对这种材料发光的微观机理尚缺乏深入的了解。随着激光光谱学的发展,近来对掺杂稀土离子的晶体和玻璃的研究,有关激活中心发光动力学及能量转移的理论有了长足进展。特别是选择激发的荧光线变窄(FLN)方法,已逐步揭示了发光的微观本质与宏观光谱特性的内在联系。对晶体中过渡金属离子的研究,应用这种方法也已积累了丰富的数据资料。然而由于玻璃态物质结构的无序性,对掺杂过渡离子的发光微观机理的研究十分  相似文献   

12.
張致一 《科学通报》1959,4(15):494-494
胚胎发育期的腎上腺皮貭层是否象成体的组织一样具有一定的功能和产生类固醇之类的激素?这在內分泌学上还是一个饶有兴趣且尚未十分了解的问題。尤其是在人体的发育过程中,腎上腺有一个暫时的組织——胎儿皮貭层,对于它的作用和功能,以往虽然有过不少的研究,但均缺乏有力的实驗論証。近来,由于类固醇激素微量分析方法的进展,对胎儿皮貭层这方面的工作又获得了一些新的概念。Bloch等应用滤纸层析法,发現胎儿的皮貭层产生三种不同的类固醇物貭,經过生物鑑定,証明不但具有微弱的雄激素性能,并且还有保持鈉离子的作用。就已有的资料来看,低等脊椎动物的内分泌系统  相似文献   

13.
有关三价稀土离子在玻璃中的螢光光譜的研究工作以往只有极个別的报导。最早研究的是pr~(3 ) Nd~(3 )激活发光玻璃。以后Deutschbein測定了个別稀士离子在玻璃中的萤光,所得結果和鑭系离子在晶体中发光情况很不一致。因此鑭系离子在玻璃中螢光光譜至今还不够清楚。近来为了制造閃爍玻璃,对Ce~(3 )在不同基貭玻璃中的发光作了較詳  相似文献   

14.
<正>通过改换激发材料,科学家能造出以不同波长发射的激光器,案例如下所示。固态激光:第一台红宝石激光是固态激光器的例子。此时,红宝石晶体发射的是694纳米的红光波长。固态激光器如今经常以玻璃或水晶制作,后者还要掺杂一些稀有元素。其中有一种是用掺钕的钇铝石榴石晶体制作,能发射1064纳米波长的红外光。  相似文献   

15.
利用高温熔融法制备了Eu3+掺杂的45SiO2-25Al2O3-18Na2O-9.5LaF3玻璃,并将基础玻璃在可控条件下进行晶化热处理后获得了性能良好的玻璃陶瓷.通过XRD,TEM和光谱学手段对玻璃陶瓷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晶化热处理后,LaF3纳米晶体从原有单一的玻璃相中析出,晶粒大小约为25 nm.Eu3+掺杂玻璃陶瓷、纳米晶体和玻璃3种基质的光谱分析及XRD结果证明稀土离子进入到LaF3纳米晶体中并计算出在其中富集的比例.进一步利用源自于Eu3+离子的发射谱和激发谱研究了退火温度和前驱物中重金属离子对玻璃网络结构中LaF3纳米晶体生长影响的机理,为玻璃陶瓷的人工设计合成提供了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6.
穆恩之 《科学通报》1960,5(1):12-12
在党的“全党办地貭、全民办地貭”的号召下,地貭事业的发展一日千里,地层古生物工作也随着得到飞跃的发展。在地貭勘探及地貭測量工作继續大跃进的今天,古生物工作的重要性更加显著。为了解决全国地貭測量中的地层問題,各地地质机构都紛紛設立了研究古生物的組織,增加了古生物研究的人員,各大学地貭系和地貭院校,也相继成立古生物专业或古生物专門化,新生力量逐漸成长,古生物工作的大軍即将形成。但是目前古生物工作者的  相似文献   

17.
一般規律与特殊規律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有两个同时并存的趋向:一个是学科的分化越来越細,譬如生物学就分化成植物、动物、微生物、形态、分类、細胞、遺传、……等;一个是各种学科互相渗透,出現很多所謂边緣学科,如生物化学、生物物理学,以及生物物理化学等。人类对自然界认識的系統知識,从原始的无所不包的自然哲学到分门別类的科学,再进一步向更高一水平綜合,是一个辯証的发展过程,一个必然的趋向。物理学研究物貭的一般結构和它运动的規律,生物学研究特殊物貭(即带有生命活力的物貭)的結构和它运动的規律。但物貭世界的各种規律都相互联系相互制約,是不可分割的;如果对各个学科的观念絕对化了,不看到它們之間的联系,就会妨害自然科学的  相似文献   

18.
生物能力学     
徐京華 《科学通报》1960,5(4):114-114
物貭的結构規定了能量变化的形式,反过来,能量的变化也会影响物貭的結构,破坏旧的結构,产生新的结构。物理学和化学,都是研究能量与貭量以及运动与結构之間的关系的。近代物理学和化学的进展,也推动了生物科学这方面的发展,产生了生物能力学这门新兴的学科。  相似文献   

19.
呂犹龍  汪炳南 《科学通报》1959,4(16):508-508
远在十九世紀后半世紀,半导体的某些特性就已被发現。但是对它系統地深入研究,只不过是最近二三十年的事。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間,利用半导体p-n結的整流作用制成的检波器,解决了真空管所不能解决的雷达技术中极高頻电路的应用問題以后,半导体科学技术获得了极为蓬勃的发展。物貭按其导电的性貭可分为三类,即导体、电介貭和半导体。导体的电阻率約为10~(-6)~10~(-4)欧姆·厘米;电介貭的电阻率約为10~(14)~10~(18)欧姆·厘米;半导体的电阻率介于导体和电介貭之間。半导体与电介貭只是有量上的差別,而半导体与导体则具本貭的差别。半导体的电阻温度系数为負。电介貭亦如是,不过只有在  相似文献   

20.
激光独特的性质使其在许多科学和技术领域得到大量的应用。激光与各种介质作用的物理过程,如早期激光与单原子和分子的作用,乃至近年来开展的与超密等离子体的作用无不基于这些性质。本文所讨论的问题就是发生在激光作用场的一些有趣和不寻常的物理现象,并且集中在高激光能流密度下发生的过程。除了从实验上讨论这些现象而外,文中还描述一些至今尚未被实验所验证,而从理论上预言的一系列效应,其中一些至今还是科学的幻想,也许还要好久才能成为现实。激光束的热力学特性已知利用光学系统聚焦普通光束不可能把物体加热到作为热发射源的温度,但是把激光束聚焦在固体表面可以达到几千万度的等离子体温度,此时振荡的激光工作物质还相当“冷”,例如在大多数获得超高温实验所采用的铷玻璃激光介质本身的温度只有几十度。因为在激光介质中光子与介质不是处于热平衡状态,这就使介质的温度与光化气体的有效“温度”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