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混相驱中的气体示踪剂监测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气体示踪剂可分为放射性示踪剂和化学示踪剂。化学示踪剂已取代放射性示踪剂在混相驱中的主导地位,其中,全氟环烷烃和六氟化硫是目前现场广泛试验和应用的化学气体示踪剂。对气体示踪剂的性质、选择条件、分析方法、用量计算公式、投放工艺和取样要求等进行了综合论述,介绍了混相驱的气体示踪剂监测技术。这项技术用于水气交替注入混相驱油田示踪剂监测,已经取得了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2.
3.
4.
考虑到火驱工程特点,选择化学性质稳定的气体作为示踪剂用于监测气体流向,进行稳定性和吸附性实验评价。以辽河油田火驱矿场试验区为例,依据物质平衡基本思想,建立了判定火烧油层燃烧前缘位置的新方法。分析了火驱前缘发展方向的影响因素。与传统方法对比,示踪剂辅助判定火烧油层燃烧前缘新方法能较准确地指示井组间的气体流向和不同方向的流量,从而避免了简单劈分产气量的误差,计算方法简便可行,结果更为准确可观。 相似文献
5.
气体混相驱具有对地下环境影响小、采收系数高、可同时实现温室气体封存等优点。在优选注气工艺时,岩芯驱替实验、气体与原油的最小混相压力测定(MMP)是油藏实现混相驱的基础。针对上述问题,首先讨论了混相驱岩芯驱替实验的影响因素,其次分析了地层温度、气体组成、原油组成等条件对MMP的影响,再次,对比分析了不同测定MMP的实验方法,最后,对近年来新研发的MMP测试手段进行了归纳总结。当用天然岩芯进行混相驱研究时,为达到混相建议选择尽可能长的岩芯。MMP的测试手段种类繁多,但目前仍未形成公认的实验方法。 相似文献
6.
利用井间示踪剂监测技术研究储层注水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井间示踪剂测试是从注水井注入示踪剂段塞,然后从周围生产井中监测其产出情况,并绘出示踪剂产出曲线,通过对示踪剂产出曲线的分析来判断地层参数.这一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对油藏进行精细描述的一种重要手段.我国从80年代至今,示踪剂技术已在胜利、大港、中原、辽河、大庆等油田进行了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水气交替(WAG)注入是改善气驱开发效果最经济有效做法,水气段塞比是注气驱油开发设计的重要参数。但现有研究方法和结果在普遍性、个性化和效率方面仍有不足。以水气交替注入单周期为考察对象,从扩大注入气波及体积角度得到低渗透油藏水气段塞比下限;从保持低渗透油藏地层压力角度得到水气段塞比上限和水段塞连续注入时间上限;通过引入主流管突进系数概念,结合混相气驱油墙描述方法,根据达西定律推导出单WAG周期内气段塞连续注入时间上限;并给出水气段塞比约束下的气段塞连续注入时间;首次得到水气段塞比油藏工程计算数学模型。本文研究发现:①水气段塞比合理区间受控于水和气的波及系数以及单WAG周期内水气段塞连续注入期间的注采比;②一般低渗透油藏在油墙集中采出阶段中后期水、气段塞均须采用时间序列上的锥形段塞组合。研究成果对注气开发方案编制和气驱生产调整有重要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8.
井间示踪剂测试是从注水井注入示踪剂段塞,然后从周围生产井中监测其产出情况,并绘出示踪剂产出曲线,通过对示踪剂产出曲线的分析来判断地层参数。这一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对油藏进行精细描述的一种重要手段。我国从80年代至今,示踪剂技术已在胜利、大港、中原、辽河、大庆等油田进行了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井间示踪剂监测技术在油藏非均质性描述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注水井注入示踪剂段塞,在周围生产井监测示踪剂的产出情况,可用示踪剂浓度随时间变化来表示,称为示踪剂产出曲线,通过对示踪剂产出曲线进行拟合分析,可以对油藏的非均质性进行描述,本文论述了井间示踪剂测试的基本理论,物理模型和计算方法,并进行了实验分析,结果表明,本文所述的物理模型和计算方法可用于踪剂产出曲线的定量计算,其计算结果可用来分析油藏平面上和纵向上的非均质,为确定调剖剂的类型和用量的定量计算, 相似文献
10.
井间示踪剂监测技术在油藏非均质性描述中的应用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从注水井注入示踪剂段塞,在周围生产井监测示踪剂的产出情况,可用示踪剂浓度随时间变化来表示,称为示踪剂产出曲线。通过对示踪剂产出曲线进行拟合分析,可以对油藏的非均质性进行描述,本文论述了井间示踪剂测试的基本理论、物理模型和计算方法,并进行了实例分析。结果表明,本文所述的物理模型和计算方法可用于示踪剂产出曲线的定量计算,其计算结果可用来分析油藏平面上和纵向上的非均质,为确定调剖剂的类型和用量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6)
为了监测气驱油藏中的气体示踪剂,利用GC/ECD建立了一种分析天然气中多种氟化物气体示踪剂的方法。该方法选用GDX-104色谱柱,排除了样品中空气峰对检测的干扰,通过正交试验优化最低灵敏度组分的检测条件,并以此作为同时检测天然气或空气中多种气体示踪剂(SF_6、CF_2Br_2和C_4F_8)的条件,其中SF6、CF_2Br_2和C_4F_8的检出限分别为1×10~(-6)、1×10~(-5)和1×10~(-3)μg/L,重复进样7次的相对标准偏差不大于7%。通过对中原油田天然气驱油藏的气体示踪剂的监测,得到了示踪剂的产出曲线,弄清了该区块的非均质性和注采井的连通关系。该检测方法快速、简便,所需样品量少,可实现多种示踪剂同时检测,不仅适用于天然气中微量气体示踪检测,而且适用于大气环流的微量气体示踪检测。 相似文献
12.
为了深入了解垦利油田垦 90断块注采井的连通状况 ,油层渗透率、非均质性等的变化规律 ,2 0 0 0年 1 2月到 2 0 0 1年 1 2月间对 K90和 K90 - X1 0 9井组实施了放射性同位素示踪监测试验 .根据监测结果 ,为该断块的后期注水开发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3.
14.
为描述地下CO2驱渗流机理及混相/非混相驱替特征,选取SF6作为CO2驱气体示踪剂,利用气体示踪响应曲线解释原理,从示踪剂曲线的注入体积、曲线峰值、峰宽、药剂回采率及后续曲线预测等角度,描述CO2在混相/非混相驱状态下的驱替特征。结果表明:CO2在混相/非混相驱状态下示踪剂响应曲线不同,示踪剂见剂峰值浓度对应PV数越小、峰宽越小、回采率越低、预测模型系数越小,则CO2混相驱特征越明显,反之为非混相驱替特征,而非混相特征的出现,将加速CO2与原油的两相分离,降低驱油效率。CO2驱油过程示踪监测对于掌握CO2地下渗流状态,提高驱油效果具有极为重要的矿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建立考虑CO2驱油特性和毛管力的一维非混相CO2驱油数学模型,对模型进行数值求解,并对试验数据进行拟合以验证数学模型的可靠性.结果表明:测点压力的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最大误差为1.322%,从而验证了所建模型的可靠性;原油黏度越高CO2降黏作用越明显,但CO2突破越快,同等注入体积倍数时采出程度越低;随着地层压力的下降,CO2在原油中溶解度下降;毛管力使前缘含气饱和度降低,促使开发期延长. 相似文献
16.
水驱后天然气-水交替非混相驱开发效果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针对研究区块的地质及开发特点,建立了典型剖面模型,在压力-体积-温度(PVT)实验和相态拟合的基础上,应用数值模拟技术,对影响水驱后天然气-水交替非混相驱开发效果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转气驱时机、段塞尺寸、气水段塞比、注入速度等因素对于改善开发效果均存在最佳取值,现场应用时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的影响。该区块最佳转气驱时机为注水0.4Vp(总烃类孔隙体积)后,最佳注入段塞尺寸为0.05Vp~0.1Vp,最佳气水比为1:1,合理注入速度为30-45m^3/d,建议注气时各油层全部射开。 相似文献
17.
18.
为了明确CO2多次接触混相驱数值模拟过程中数值弥散与物理弥散对驱替效率的影响及其影响机理,建立了二维的平面多组分数值模型,并结合对流-扩散差分方程的数值弥散相关理论对计算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数值弥散与物理弥散对CO2混相驱驱替效率的影响具有相似性,二者均能降低微观驱油效率、增加体积波及效率,但二者对驱替效率的影响机理不同。数值弥散使驱替前缘"模糊化",增大体积波及效率,同时降低CO2与原油的混相性,增大残余油饱和度;在小规模非均质地层中,对流弥散效应会扩大油气两相区,造成驱替前缘参差不齐,增大体积波及效率,同时两相区扩大也会降低CO2与原油混相性,降低微观驱油效率。 相似文献
19.
针对研究区块的地质及开发特点,建立了典型剖面模型,在压力体积温度(PVT)实验和相态拟合的基础上,应用数值模拟技术,对影响水驱后天然气水交替非混相驱开发效果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转气驱时机、段塞尺寸、气水段塞比、注入速度等因素对于改善开发效果均存在最佳取值,现场应用时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的影响。该区块最佳转气驱时机为注水0.4Vp(总烃类孔隙体积)后,最佳注入段塞尺寸为0.05Vp~0.1Vp,最佳气水比为1∶1,合理注入速度为30~45 m3/d,建议注气时各油层全部射开。 相似文献
20.
为了研究压力、原油含气性质、烃类气体组成和气体注入方式对烃类气驱油效率的影响,分别利用细管和长岩心模型进行了不同实验条件下的气驱油实验。结果表明:随压力的升高,烃类气驱突破点驱油效率和总驱油效率均增大,且气体突破后高含气采油阶段提高驱油效率幅度逐渐减小,即压力越高气体突破后提高驱油效率幅度越小;随原油初始含气量的增大,烃类气驱突破点驱油效率和总驱油效率均减小,即原油初始含气量越高,烃类气驱油效率越低;随烃类气体中丙烷含量的增加,突破点驱油效率和总驱油效率均明显增大;均质模型中,水驱后烃类气水气交替驱油效率与水驱后连续注气相近,注入方式对烃类气驱油效率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