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中国近现代文学中,林语堂属于靠写作致富的少数作家之一。其丰厚的经济收入是他独立人格、闲适生活的前提与基本保障,但也是影响他“被认识”、“被评价”的一个重要因素。金钱甚至在一定时候成为损害林语堂形象的一张无形的网,而影响他被客观公正评价的主要原因是他的享乐主义人生观、义利兼重的金钱观,显然这一观念与中国传统文化和当时社会背景格格不入。  相似文献   

2.
林语堂在《吾国与吾民》中建构的“中国形象”与西方“中国形象”话语谱系有着明显的联系与区别。针对西方“中国形象”话语的负面成分。例如“黄祸说“”以及中国妇女形象等问题,林语堂在建构自己的“中国形象”时作了修改;同时,林语堂也借鉴了西方“中国形象”的合理成分。这一借鉴隐含了现代性的观照。林语堂的“中国形象”建构策略为中西文化交流提供了很好的范倒。  相似文献   

3.
林语堂认为唐传奇<莺莺传>为中国古代最著名的爱情小说,对其喜爱有加.元稹<莺莺传>的思想意义比较复杂,林语堂<中国传奇>将其改编以新形式写出.林氏认为元稹小说记此事,托名为张生,实际上是元稹的自传;林语堂同情莺莺的悲苦命运,不满元稹始乱终弃的行为,以为就元稹人品而言并不见重于世.这些思想决定了林氏改编<莺莺传>而成的小说无论在叙事内容还是叙事形式上都呈现出新的特征.  相似文献   

4.
《漳州师院学报》2022,(4):88-94
在“对外讲中”的跨文化传播与文学写作策略的驱动下,林语堂海外时期用英语创作的科幻小说《奇岛》,因书写语言、目标读者等方面的非中国属性而具备异国属性、跨文化属性。通过小说中以劳思为代表的海外混血华裔形象,以孔子、庄子思想为代表的中国哲学思想,以及《桃花源记》文学原型等三重中国形象的梳理,指出小说中的中国形象具有自塑性与他塑性的双重属性。自塑形象表现为中国形象的正面性,是科技主流话语语境中对中国诗性智慧的重新确证,反映出林语堂对中国文化的深层认同;他塑形象则凸显为对中国形象的混杂化处理与隐匿化处理,反映出林语堂高超跨文化叙事能力。林语堂科幻小说的中国形象阐释,是自我与他者视域融合的形象学呈现。  相似文献   

5.
文章初步探讨林语堂幽默和当下幽默特点上的差异.首先对21名大学生进行访谈,根据其对于幽默的基本认识,编制出幽默问卷,然后对179名大学生施测,其次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最后得出结论:大学生在林语堂幽默和当下幽默的幽默等级评定上存在显著性差异,认为后者曼幽默;在当下幽默的幽默等级评定上存在性别的显著性差异,女生高于男生;幽默的主要元素是意外和滑稽.  相似文献   

6.
林语堂在小说《赖柏英》的创作中,主动汲取中国文化之"和",吸纳基督精神之"和",援引西方文化之"乐",构建"和乐"精神的三个维度。林语堂在人物性格的塑造、环境的描写、小说的叙事等方面,以"和乐"为价值评判的最高标准,形成自己独特的审美意识。"和乐"精神包含和睦、知足、简单,成为林语堂文学创作中常见的逻辑起点,也是林语堂人生哲学的现代表述。  相似文献   

7.
林语堂以幽默、性灵、闲适为特色,建构起一套独特的小品文理论话语.他打破"文以载道"的封建桎梏,不为圣人立言,不复替天行道,是对廊庙文学的反动;自觉跳出以启蒙导师自居的精英立场,回归于生活的常人心态,并为小品文的主体设计了凡人庸人形象,完成了民间岗位意识的确立;以平易近人的谈话风格为格调,闲谈人生,探寻中西文化.在林语堂的小品文中,隐含着令人深省的文化意味.  相似文献   

8.
论林语堂的红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程高本后四十回之真伪与艺术上之得失 ,是红学研究的一大积案。在这方面 ,林语堂的研究成果是引人注目的。其《平心论高鹗》文中所提出的许多观点和论断 ,已在为大多数红学研究者的共识。林语堂红学研究的主要贡献 ,就在于他为《红楼梦》的整体回归铺下了一块坚固的基石  相似文献   

9.
信号类课程是电类方向的基础课程,课程间理论知识的重复度较高,冗余度较大,客观上造成资源浪费和专业视野狭窄的问题.随着新兴学科的兴起,学科间交叉逐渐加强,学科间、课程间界限模糊,某一具体问题暂时还不能决定其学科或课程的归属,造成了课程间的"被动"冗余.根据教学实际,对信号类课程教学进行改革,调整电类方向信号类课程间的教学内容,将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法与先进技术相结合,注重理论基础与强化实践应用相结合.这对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动手能力,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今年是乡贤林语堂先生诞辰100周年。林语堂学贯中西,本世纪二十年代末起,他开始撰文宏扬炎黄文化:一是编译中国古代经典著作,二是撰写中国古代名人传记,三是选择、重编各类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和艺术理论。在向外国人宏扬炎黄文化方面,林语堂贡献特多,其在炎黄文化史、中外文化交流史上的功劳是不应遗漏和忘却的.  相似文献   

11.
《漳州师院学报》2021,(1):93-98
作为一个游走于主流与边缘之间的知识精英,林语堂反对白话文运动将文学的形式与内容割裂的做法,主张将白话文与新文学在现代文学观念的观照下合而为一。他所提出的契合其文学主张的语录体和性灵说,实际上却是其在文化与政治的交错论述下却走向自身的反面的体现。考察林语堂对白话文运动的观点变化,可了解白话文运动中语言与文学既合且分、文化与政治相互纠葛的复杂历史过程。  相似文献   

12.
林语堂从小生长在山清水秀的大自然怀抱里,目之所接青山绿水,耳之所闻鸟语花香,这种与自然相亲的经历潜入他幼小的心灵,影响着他的人生观与审美观,使他在处世待人时始终追求“要有自由能流露自然本色,无须乎做伪”的人生境界。追求这种人生境界的林语堂在处理与胡适、鲁迅、赛珍珠等朋友关系时既不苛求别人,也不委屈自己——“其即其离,皆出自然”。  相似文献   

13.
科学是人类社会的一种重要文化现象,是理性的思维,它强调逻辑,要求主观符合客观,追求真理.美学是一门社会科学,是在社会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发展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是研究美的科学.科技美学是随着现代大工业革命产生的一门新生的学科,是美学的一个分支,也可以说是一种应用美学,它是将美学应用于科学技术方面的研究,或者说是用来指导物质文明生产和建设的一门交叉学科.科技美学是综合了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美学、心理学多种学科而形成的一门新兴的应用性学科.  相似文献   

14.
林语堂用英文写作了大量随笔、小说、传记,向海外读者介绍中国传统文化。而这些作品要在异国发表,必须接受“语言、出版、市场”三座大山的考验,林语堂如何让异质文化读者认同和选择他的作品?他在传播中采取哪些传播策略?笔者认为,林语堂向海外读者传播中国文化的优势之一是:他中西兼融,视野开阔,语言幽默,适合西方读者的口味;另一个优势是精通英语。这就为他传播中国文化奠定基础。同时,林语堂在文化传播中,选题独特,写作有的放矢;写作时会考虑海外读者当下的文化视野和兴趣;直接用英文写作,直接在美国出版,这些成功的传播策略使他的书几度名列美国畅销书排行榜的榜首,创造了在美国传播中国文化的神话。  相似文献   

15.
《漳州师院学报》2022,(3):102-106
从生态翻译学视角审视林语堂英译《扬州瘦马》,分析林译《扬州瘦马》如何受译者自身经历和价值观的影响,同时基于“三维转换”翻译策略研究林语堂适应《扬州瘦马》的翻译生态环境,通过适应性选择转换实现最佳译文,成功地将明末清初扬州特有的瘦马交易现象介绍给西方读者。  相似文献   

16.
国外的经验与我国的现实表明,在教师教育课程结构中,把教育学科课程定性于专业课程,突出应有的地位并赋予其新的内涵,是教师教育专业化的客观要求。以教师专业化素质要求为指导,重新确立教育学科课程目标,构建理论、技能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体系,必须有相应的保障措施和合理的建设策略。  相似文献   

17.
林语堂先生是著名的文学家和语言学家,是中西文化交流的使者.他的散文谈人生、谈哲学、谈艺术、交流中西文化,在国内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这与他高超娴熟的语言技巧是分不开的.在他的散文中,有时引经据典,严谨认真;有时又比喻夸张,想象丰富.有时细细道来,数字精确;有时又降用、借用词语,别致风趣,形成了亦庄亦谐、自然生动的语言风格,值得我们探讨与学习.  相似文献   

18.
国家教育委员会发出文件,要求进一步加强中小学语文、历史、地理等学科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国情教育。高等师范院校是培养中等学校师资的地方,首先应该承担起来对大学生先行的国情教育。对学生加强国情教育是地理学科的重要职责,特别是区域地理有着丰富的国情教育内涵。1.从丰富自然资源和众多人口的实际出发;2.从国民经济历史发展和众多人口的实际出发,引导学生正确地、客观地看待我国国情。  相似文献   

19.
目前,思想政治课教学客观上仍然存在着“应试学力观“状况,由此导致思想政治课的德育功能削弱乃至丧失,教师的传授与学生的认识形成二律背反现象.从政治科学力构成的层面上,分析影响思想政治课学生学力成长的因素,并从实践的层面上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通过政治学科在理论与实践结合上的探索,达到提高学力之目的,是每一位教师需要不断研究,不断实践的课题.  相似文献   

20.
于长春 《松辽学刊》2007,28(3):61-64
古代DNA是指从考古学遗存或博物馆标本中得到的DNA.古代DNA技术则是以分子生物学的研究方法和技术为基础,由分子生物学、考古学、人类学及古生物学等交叉产生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本文综述了古代DNA技术的研究历史与应用现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