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46 毫秒
1.
西安鼓乐(长安古乐)是脱胎于唐代燕乐并多方面继承唐宋音乐传统,在发展中不断吸收元明清历代音乐艺术及各地民间精华的基础上形成的,至今仍存活在我国民间的以成套乐器再现千年古乐曲的传统音乐形式。作为历史悠久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西安鼓乐之所以能够传承至今,与其历史以来生存的环境有密切关系。从西安鼓乐生存的自然环境、历史环境、文化环境、音乐环境等几个方面探讨西安鼓乐生存环境,对于消费时代语境下人们的社会生活和审美活动所面临的新的现实问题,从理论研究与现实保护的视域继续传承西安鼓乐,以期实现西安鼓乐的可持续发展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在解决巴以冲突方面存在着三种力量或曰“三极”:第一“极”是以色列政府和巴勒斯坦自治当局。第二“极”是美国、欧盟、俄罗斯和联合国(即四方委员会)所代表的国际社会。第三“极”就是巴以双方的民间和平人士。  相似文献   

3.
<正> 壹 黑龙江方言里有3个后缀“一巴”。这个后缀都读作—ba,弱化为—be,写在书面上一个样子,但功能各不相同。一个作名词后缀用,附在词根后面构成名词,例如“嘎gā/gá巴(痂,又作“嘎渣儿”)、齁巴(气管炎病人)、嗑巴(口吃的人)、瘫巴(瘫痪病人)”等。还有  相似文献   

4.
山西是"鼓"的发源地之一,也是我国鼓乐品种繁多、艺术水平发展较高的地区之一。被誉为"国之魂宝"的绛州鼓乐发源于黄河三角洲的山西新绛县,有着非常丰厚的文化底蕴。为弘扬这一优秀而古老的传统文化,通过田野调查的分析方法,对绛州鼓乐的社会文化背景、发展过程进行阐述,对其传承与变迁过程进行探究,并对这一优秀的民间传统音乐文化在整个人类文化的背景下作出更精确的解释,从而对绛州鼓乐的保护和发展尽一份微薄之力。  相似文献   

5.
《鼓语通神》(人民音乐出版社2014年版,下简称《鼓语》)是云南艺术学院申波教授依托云南民族的鼓乐现象、通过历时3年的田野追寻与案头沉思完成的学术新著.《鼓语》以云南民族鼓乐文化为审视对象,既有对过往鼓乐文化“为什么”的追问,又有对现实鼓乐文化意义“是什么”的回答.不仅从鼓类乐器产生的艺术心理立场对鼓的来历进行了学术追问,并从人的心理结构、生态环境和人的社会行为的角度,逻辑性地论证和回答了鼓的起源、文化作用及其社会价值的学术思考.正如中央音乐学院博士生导师和云峰教授在对该著的推荐语中所指出的那样——“《鼓语》融彩云之南鼓乐、鼓舞于一体,汇多民族信仰、民俗于一炉,是一部深入浅出的好书.”  相似文献   

6.
彝族民间叙事长诗《赛玻嫫》,共有1550行。“赛玻嫫”是彝语,译成汉语是蛇和人做夫妻,一般称“七妹与蛇郎”。诗中的故事大意是:远古的时候,龙王带着蛇郎到人间游玩,蛇郎被人间美景吸引住了。回龙宫后,他茶饭不思,心神不定,整天寻思着要在人间找个好姑娘成亲,好永远留在人间。狠心的龙王看出了蛇郎的心思,不准他去人间,还发大水淹死世间可爱的动物和人类,只有一对男女活了下来。洪水退后,这对男女配婚成家,生下了一个儿子和  相似文献   

7.
四 巴地与蜀地蛇文化的关系 前文中我们巳就巴地出土的有关蛇纹图像的情况大致上作了一些介绍,而从发现这些蛇纹图像的主要分布区域来看,其主要地点是在湖南、湖北、四川。此外,在陕西南部也有发现。这无疑说明,在长江中游地区居住的原始人们与“蛇”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不过,这里还应该提出的是,一些研究巴文化起源的专家和学者都普遍认为:这一广阔区域在远古时期又当是巴人的活动地区,这已从近十多年来考古发现的资料情况  相似文献   

8.
一说到蛇,给人的感觉是冰冰凉,滑腻腻,胆战心惊。但是世界上有不少人拥有对蛇的控制本领,比如耍蛇人,他们可以训练蛇来做各种动作。前不久,湖南湘西传出一个消息,有人会一种叫做锁蛇的技术,锁蛇之后可以让蛇不能随便行动,更不会袭击锁蛇者。世间真有如此神奇之事?记者专程来到湘西,寻找这个锁蛇奇人,一解锁蛇之谜。锁蛇人40多年,从未被五步蛇咬过。  相似文献   

9.
走近于庆成     
①于庆成的雕塑,我在一些报刊杂志上见过,也在他的雕塑专集和电视节目里见过,虽然印象强烈,终因印刷粗糙,或镜头变化太快,难现庐山真面目,看后只好沿着各媒体的说法,糊里糊涂地也认为他搞的就是传统概念中的民间工艺,因为他是人称的“世界民间工艺美术大师”嘛。后来又觉得不对劲,这不对劲有二: 一“民间工艺美术”及宫廷艺术相对而生的概念,它本指流落在民间的艺人以美术表示倾注人生问题的形式,“民间工艺美术大师”是指流落在  相似文献   

10.
盘瓠神话、关羽传说及蛇郎故事等多种口承文本皆出现“室”的意象。“室”为一个神圣的空间 ,在里面 ,盘瓠、关羽和蛇成为超自然物 ,并呈现为原本的生命样式。“室”的内外存在明显的时间差 ,故而“室”的边界往往会被人为地洞穿。而一旦禁忌被打破 ,神圣的过程便告终止。能不能充分享受“时间”的恩惠 ,这是民间判定是否为“神圣”的标识之一。  相似文献   

11.
天下奇鼠     
食猫鼠:谁都知道,猫是老鼠的天敌,但在非洲的坦桑尼亚和莫桑比克等国家,却有一种食猫鼠。它靠嘴里喷出的麻醉性唾液,使猫接触到而发抖,瘫倒在地。然后食猫鼠跑过去,将猫肉饱餐一顿。食蛇鼠:在非洲的摩洛哥,有一种吃蛇的老鼠,它身上分泌出的麻醉剂使蛇神经麻痹而死去,随后食蛇鼠便可将其吞而食之。  相似文献   

12.
<正> 《格萨尔王传》作为民间口头文学,已在藏族人民群众中流传了上千年的岁月。它之所以经久不衰,有如此强大的生命力,关键还在于有一批说唱艺人,世代相续,往下传承,永不中断。时至今日,这个说唱艺人的队伍仍在壮大,后继有人。根据各地说唱艺人的不同特点,有的学者把他们分为五类,即神授艺人、闻知艺人、掘藏艺人、吟诵艺人和圆光艺人。他们分别代表了《格萨尔》的五种传承方式。在这五种艺人中,闻知和吟诵两种艺人,一般都是照本宣科,没有自己独创的作品,其他三种艺人都  相似文献   

13.
国际风景线     
左)莫斯科杠锡。七侧分臼~下 ..口,,尸甲 ,,.尸一(下)被称为“千湖之国” 泊。从一飞机_L看下 矗。的芬兰去,只,全国共有三千五百多个浏见一片森林、燕数湖泊和小(下)秦国挽巴茵行宫和了望塔。挽巴茵行寓位于故 都一弋城和首都曼谷,上阴。这是奏一l赞f的行窝,建筑仿照中国宫殿式样正股内外有很多中国r!;代齐人舍与的中交木刻楹联。国际风景线~~  相似文献   

14.
不久前,四川及全国许多报刊都登载了《四川“蛇人”之谜》的文章,讲述了一个“蛇人”的奇闻趣事。“蛇人”的故事在四川东南与贵州相连的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有一19岁的土家族男青年,其长相、动作、生活习性都具有蛇的属性,当地人称他为“蛇人”。他身高1.5米,皮肤偏黄,  相似文献   

15.
食物链的理论是美国生态学家林德曼在1942年首先提出的,他根据我国民间谚语“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虾米吃泥巴(实为浮游生物)”的哲理而提出的,食物链的现象在自然界比比皆是。“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句谚语奉是用以讥讽某些只看眼前,而不顾后患之人,但它在客观上揭示了一个重要的生态现象——食物链,即:黄雀——螳螂——蝉——叶汁。 在森林生态系统中,昆虫吃树叶,鸟吃昆虫,蛇吃鸟,野猪吃蛇,老虎吃野猪,即老虎——野猪——蛇——鸟——昆虫——树叶,为常见的食物链,在草原生态系统中,最常见的食物链是蝗虫吃青草,青蛙吃蝗虫,蛇吃青蛙,鹰吃蛇,即鹰——蛇——青蛙——蝗虫——青草。在水域生态系统中,水蚤及小虾吃浮游植物,水蚤及小虾又被小鱼吞食,小鱼又葬身于大鱼之腹,构成大鱼——小鱼——虾(水蚤)——浮游植物。在土壤生态  相似文献   

16.
【目的】考察“台湾钝头蛇-中国钝头蛇复合体”(Pareas formosensis-chinensis complex,后 简 称“复 合 体”)分 类 的 历史、现状及进展。【方法】主要依据最新文献资料及色斑、鳞被特征等形态学资料,对“复合体”的分类进行探讨。【结果】1)分子系统学研究恢复了中国钝头蛇(Pareas chinensis)的分类地位,它的分布范围可能仅局限于四川省及邻近省份;2)综合分类研究恢复了阿里山钝头蛇(Pareas komaii)的分类地位,并设立新种泰雅钝头蛇(Pareas atayal);3)根据形态特征,云南钝头蛇(Pareas yunnanensis)应为有效种;4)台湾钝头蛇(Pareas formosensis)、广东钝头蛇(Pareas kuangtungensis)、缅甸钝头蛇(Pareas hamptoni)可能是亚种关系。【结论】“复合体”并非1个种,最少应包含5个种。综合分类学方法为解决本类群的的分类争议提供了方向。
  相似文献   

17.
《格萨尔》是流传在藏族人民中的一部歌颂神话英雄的史诗。众多活跃在民间的《格萨尔》说唱艺人,是这部史诗至今流传在民间的重要依据,也是史诗依然以活的形态传唱的现实基础。那些才华出众的民间说唱艺人看起来总是带着一层神秘的面纱,但并不是一个解不开的谜。他们之所以成为《格萨尔》说唱艺人,有着主客观方面的因素和条件。  相似文献   

18.
非洲“社会主义”思潮有四大流派,其实质是激进的民族主义。 (一)“伊斯兰社会主义”,主张伊斯兰教原理为基础建设“社会主义”,《古兰经》是治国法典。已故埃及总统纳赛尔对此有详尽阐述。此外,利比亚卡扎菲的“世界第三理论”和苏丹尼迈里总统的“社会主义”均属该流派。 (二)“非洲式社会主义”,认为非洲传统部落村社制度是理想社会的楷模,从村社制过渡到“社会主义”无需革命,可以改良,其目标是非洲传统精神文明和西方“物质文明”的结合。加纳恩克鲁玛,几内亚杜尔、坦桑尼亚尼雷尔总统、赞  相似文献   

19.
最近重看壮剧《金花银花》,引起许多联想。我想起广泛流传于民间的蛇郎故事和金银花(两姐妹)故事,想起别林斯讲过的一段话:“在我们的文学中,到处都是活的连扣,新的东西都是从旧的东西中来的,后来的可以用先前的来解释,没什么偶然性。”(《别林斯基文集》)《金花银花》如何在传统故事基础上创新?民间故事如何为《金花银花》这个剧目形象化地提供了“活的历史连扣”?研究这样的问题,对于了解一个民族的文学发展的进程,多少是有帮助的。  相似文献   

20.
提起蝎子往往令人生畏,在生活中人们常用蛇、蝎来形容那些心肠狠毒的人。我国古代民间有“五毒”之说,所谓的五毒是指蝎子、蛇、蜈蚣、壁虎和蟾蜍这五种动物,排在最前面的就是蝎子。蝎子有毒是举世公认的,当它受到惊忧时会蜇人,并注入无色透明的毒蛋白。蝎毒可分为两种,一类毒性仅作用于局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