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为研究添加不同量的乳酸菌制剂对817肉鸡生长性能、盲肠菌群和免疫器官的影响,选取1日龄817肉鸡720只,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Ⅰ、Ⅱ、Ⅲ、Ⅳ组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100、200、300和400 mg/kg的乳酸菌制剂,试验期49 d,分1~21 d和22~49 d两个阶段。结果显示:(1)1~21 d,在日粮中添加乳酸菌制剂能提高肉鸡日增重和成活率,降低料重比,其中Ⅱ、Ⅲ、Ⅳ组作用显著(P0.05);22~49 d,Ⅱ组肉鸡日增重、料重比和成活率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试验全期,添加200mg/kg乳酸菌制剂效果最好;(2)与对照组相比,整个试验期各处理组肉鸡盲肠乳酸杆菌、双歧杆菌数量明显提高,大肠埃希菌、沙门氏菌数量明显降低,其中,Ⅱ、Ⅲ、Ⅳ组差异显著(P0.05);(3)与对照组相比,21 d时Ⅳ组脾脏指数显著提高(P0.05),42 d时各试验组脾脏指数均显著提高(P0.05);各试验组肉鸡胸腺指数和法氏囊指数有所增加,但差异不显著(P0.05)。综上所述,在本试验条件下,添加200 mg/kg乳酸菌制剂对817肉鸡生长性能促进效果最好,400 mg/kg添加量对肠道菌群平衡及免疫功能促进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讨微量元素锌和硒互作对肉鸡肠道黏膜屏障结构的影响,将24只1d龄从肉鸡随机分3组,分别饲喂添加有高锌高硒(锌1000mg/kg、硒5mg/kg)、低锌低硒(锌34mg/kg、硒0.08mg/kg)和常锌常硒(锌50mg/kg、硒0.15mg/kg)的日粮45d后,观察小肠黏膜上皮细胞、上皮内淋巴细胞、杯状细胞的形态结构变化。结果表明:高锌高硒或低锌低硒组肉鸡的肠黏膜结构有明显的损伤,表现为肠黏膜上皮细胞萎缩,上皮内淋巴细胞数量和杯状细胞数量减少;尤其是高锌高硒组的损伤最为严重。而常锌常硒组肉鸡肠黏膜结构和上皮内淋巴细胞数和杯状细胞数正常。结论:日粮中按锌50mg/kg、硒0.15mg/kg的比例添加,对于维持肠道黏膜的正常屏障结构是合适的。过高或过低的锌和硒对肠黏膜有毒性作用,破坏其屏障功能;而且高锌和高硒可相互促进以增强其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3.
60只1日龄的SPF 鸡随机分为两组,来评价添加外源性抗菌肽对其肠道黏膜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内的上皮内淋巴细胞数量从第21日龄起,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明显(p<0.05).2)自21日龄起,在抗菌肽处理组可以见到明显的肥大细胞,而在对照组少见(p<0.05).3)抗菌肽的处理能显著增加各段肠道内杯状细胞的数量(p<0.05).4)使用抗菌肽处理后,能提高各段肠道的sIgA的表达.添加外源性的抗菌物质,能显著提高SPF鸡的肠道黏膜免疫参数,并且有助于进一步深入了解抗菌肽对肠道黏膜免疫的调控机制.  相似文献   

4.
为检测双酚A(BisphenolA)对小鼠小肠结构的影响,选用50只30g左右雌雄不拘,但同品系的昆明小白鼠作为试验对象。将小鼠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双酚400、300、225mg/kg体重组、空白对照组和溶剂对照组。各组按0.1mL/100g体重灌喂小鼠。于给药后第6天全部处死,取十二指肠和空肠进行固定,用H.E.染色观察肠黏膜结构,并检测肠黏膜绒毛长度和宽度。同时,计数上皮内杯状细胞(GC)的数量变化;用Gomori氏改良法检测肠黏膜碱性磷酸酶(AKP)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各试验组小鼠空肠绒毛长度和宽度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显著(P〈0.05);各试验组小鼠十二指肠和空肠黏膜上皮内杯状细胞(GC)的数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各试验组小鼠十二指肠和空肠黏膜单位面积内AKP阳性物所占面积的百分比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由此推断双酚A对小鼠小肠黏膜结构有一定的损害作用,可能会影响其消化吸收功能。  相似文献   

5.
发酵棉粕对黄羽肉鸡生产性能和屠宰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研究添加不同比例发酵棉粕对黄羽肉鸡生产性能及其屠宰性能的影响,选用14日龄健康黄羽肉鸡320只,随机分成4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鸡,Ⅰ组为空白对照组,Ⅱ、Ⅲ、Ⅳ组分别添加3%、6%和9%发酵棉粕,研究不同添加量对肉仔鸡生长前期(14-28日龄)、中期(29-45日龄)、后期(46-65日龄)各阶段生产性能和屠宰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①较Ⅰ组而言,肉仔鸡生长前期平均日增重Ⅱ组提高2.50%(P>0.05),Ⅲ组极显著提高7.22%(P<0.01),Ⅳ组则极显著下降15.03%(P<0.01);生长前期采食量Ⅱ、Ⅲ组显著提高1.47%和1.73%,Ⅳ组则极显著下降7.66%(P<0.01);前期料重比Ⅱ组下降0.97%(P>0.05),Ⅲ组极显著下降5.34%(P<0.01),Ⅳ组则极显著提高8.74%(P<0.01);肉仔鸡生长中、后期以及全期平均日增重、采食量、料重比Ⅱ、Ⅲ组有所提高,Ⅳ组则下降,但均差异不显著(P>0.05)。②较Ⅰ组而言,半净膛率Ⅱ、Ⅲ组极显著提高2.73%、3.60%(P<0.01);胸肌率Ⅱ、Ⅲ组极显著提高14.83%、16.68%(P<0.01);腿肌率Ⅲ组提高最为明显,为14.17%(P<0.01);屠宰率、全净膛率各试验组均差异不显著(P>0.05)。由此可见添加6%发酵棉粕组在日增重、采食量、料重比、屠宰率、胸肌率和腿肌率都优于3%、9%发酵棉粕组,以添加6%发酵棉粕为宜。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茶多酚对肉鸡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和肉品质的影响,选取1日龄817肉鸡20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40只,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Ⅰ、Ⅱ、Ⅲ、Ⅳ组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200、400、600和800 mg/kg的茶多酚,试验期49 d。结果显示:(1) 1~21日龄,与对照组相比,Ⅱ、Ⅲ组肉鸡平均日增重显著升高,Ⅱ组料重比显著降低(P0.05); 22~49日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与对照组相比,Ⅱ组半净膛率显著提高(P0.05);(3)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肉鸡宰后24 h胸肌p H和a*值显著提高,剪切力显著降低(P0.05)。由此可见,饲粮中添加茶多酚可提高肉鸡生长性能,改善屠宰性能,提升肌肉品质,其中0.04%的添加量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7.
研究碳源、氮源、生长时间以及生长温度对嗜酸乳杆菌细胞表面疏水性及其亚油酸异构酶酶活力的影响.通过Minitab15软件进行嗜酸乳杆菌亚油酸异构酶酶活力对其表面疏水性的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嗜酸乳杆菌菌体表面疏水性与其亚油酸异构酶酶活成正相关关系,回归方程为:y=1.5500x+78.163.R2=0.7507说明模型有较高的拟合度,显著性分析P(0.003)P(0.05),结果显著,可作为响应预测.  相似文献   

8.
番鸭肠胚胎期发育的组织学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组织学技术,对11~34d胚胎时期番鸭各段肠的结构进行观察。结果表明:(1)于11d肠各段分化呈黏膜、肌层和浆膜3层,未见黏膜肌;(2)黏膜上皮于胚胎早期由单层柱状细胞构成,至17d出现杯状细胞,且随日龄增加而逐渐增多;(3)绒毛于11d即形成,从前向后逐渐变粗变短,十二指肠段的绒毛呈细高弯曲状,在小肠段有绒毛的分支和融合现象;(4)肠腺于23d开始出现,由黏膜上皮下陷形成,多为单管状腺,在相邻绒毛的基部有一至多个肠腺的开口;(5)从小肠到大肠黏膜上皮中的杯状细胞逐渐增多,而在肠腺中的杯状细胞数量较少,且各段无明显的数量变化;(6)30d以前,固有层主要由胚性结缔组织构成,而后分化出成纤维细胞和纤维,绒毛内未见中央乳靡管;(7)肠各段结构内淋巴组织较少,在31d仅在绒毛固有层的结缔组织内出现弥散淋巴组织,与其相邻的黏膜上皮部分脱落,未见淋巴小结;(8)20d在回肠和盲肠段出现黏膜皱襞;(9)肌层分内环外纵两层平滑肌,内环肌的厚度约是外纵肌的3~4倍,在十二指肠和空肠段的内纵肌层,有呈“竹节”状分布的结缔组织间隔带;(10)在胚胎早期可见浆膜下有神经丛,于31d在肌层间和外纵肌内均有神经丛出现。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饲料中添加乳杆菌对杂交石斑鱼(Epinephelus fuscoguttatus♀×Epinephelus polyphekadion♂)生长性能、健康的影响,选取450尾初始平均体重为(89.55±0.75)g的杂交石斑鱼幼鱼,随机分为5组,按照对照组(CG)饲喂基础饲料,试验组(EG)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按照0.8%(EGⅠ)、 1.2%(EGⅡ)、1.6%(EGⅢ)、2.0%(EGⅣ)的比例添加亿菌优(植物乳杆菌与嗜酸乳杆菌含量比2∶1)进行养殖.养殖8周后,分析各组杂交石斑鱼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消化酶活性及肠道菌群情况.结果显示:(1) EG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及饲料系数与CG相比均无显著差异(P> 0.05);(2)血清生化指标中,EGⅡ组的谷丙转氨酶活性,EGⅢ组总蛋白含量、谷丙转氨酶活性、谷草转氨酶活性、总胆固醇含量及甘油三酯含量,EGⅣ组碱性磷酸酶活性及谷丙转氨酶活性均显著高于CG组(P <0.05);(3)杂交石斑鱼肠道淀粉酶活性随着饲料中添加乳杆菌水平的增加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EGⅢ组肠道淀粉酶含量最高(P <0.05),其他消化酶活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对嗜酸乳杆菌与SiHa细胞(宫颈癌鳞状上皮细胞癌)黏附性能的研究,为开发嗜酸乳杆菌相关微生态制剂提供实验室数据.方法:运用光镜分析嗜酸乳杆菌对传代培养的宫颈上皮细胞SiHa细胞的黏附指数.结果:嗜酸乳杆菌在黏附1 h和2 h后进行效果观察,随着黏附时间的延长,黏附效果在2 h较佳.结论:嗜酸乳杆菌对SiHa细胞的黏附能力强.  相似文献   

11.
图集的统一协调,对图集质量有很大影响。本文是作者在编制北京市农业区划地图集的实践基础上,根据地图信息传输论的观点,对农业区划地图集的统一协调的内容及方法进行了探讨。试图总结编制这类图集的统一协调模式,以供读者编图时参考。  相似文献   

12.
许多科学家包括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教授都预言,真空是未来物理学的一个重要研究对象.十七世纪的伽利略时代人们曾讨论过"真空"是否存在的问题.当时的学术界分成两派,一派以帕斯卡为代表,认为真空存在,另一派以笛卡尔为代表,认为真空不存在,最后实验证明"真空存在派"正确.现代研究表明,真空并非一无所有,这样就产生了一个新的问题"排除了真空物质后的空间",即"真空的真空"是否存在.本文探讨了与"真真空"有关的问题,提出了一些观测实验方法,这些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最终解答"真真空"的存在性问题.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国家法的抽象正义观与民间法的情理正义观,认为西方国家法的抽象正义观与东方民间法的情理正义观存在实质的不同,原因在于思维方式、超验与经验传统、政治结构的差别。在现代法治理念下,传统民间法所代表的正义观将向混合正义观转型,西方法治所代表的国家法抽象正义观是其骨架。  相似文献   

14.
在人与自然界的关系的演进过程中,形成了与不同文明时期相适应的人-自观念。从"天人合一"到"人定胜天"再到"和谐共生",这是人-自观念演进的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的辩证发展过程,也是一个合乎规律的过程,它们都是时代的产物,都包含着不同程度的合理的因素,我们必须对它们进行具体的辩证的分析。  相似文献   

15.
对于行政许可违法的法律责任问题,人们往往是从行政许可实施违法的角度进行研究,而对于设定违法及其责任追究的探讨却相对薄弱。然而。行政许可设定一旦违法,其对相对人和社会公共利益的损害将会更大,因此,对许可设定的违法及其责任问题进行研究,以避免违法行政行为的发生,促进政府依法行政,不仅必要而且是非常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6.
曲面“侧”是一个重要而难以理解的概念,本文对曲面“侧”概念的讲授方法进行了探讨,给出了曲面“侧”概念的“参照物”理解法,通过实践证明,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7.
老年人生活空间移动性影响要素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年人生活空间移动性是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能动生活状态的重要表征。在梳理老年人生活空间移动性相关概念、测度方法基础上,分析了物质环境要素和非物质环境要素对老年人生活空间移动性的影响;提炼出有效支持老年人生活空间移动性的中观环境规划、微观环境设计和政策文化扶助层面的策略;指出了老年人生活空间移动性的研究建议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8.
给出了一维非自治时滞系统点态退化的一个例子,拓宽了该领域的研究。  相似文献   

19.
现行力学教材和普通物理教材大都把动量守恒定律和动量矩守恒定律视为质点组动量定理和动量矩定理的推论,忽视了守恒星的本质意义,是不正确的.本文绘出正确表述.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