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介绍《理解文化》一书,呼吁人们关注人类学的前沿理论,吸取有益的方法,严谨治学,给中国人类学插上智慧的翅膀。《理解文化》是美国人类学家罗伯特·尤林积十余年时间完成的一部新作。此书从认识论与方法论高度串起20世纪下半叶的人类学轨迹,因而受到英美人类学家的广泛重视。  相似文献   

2.
人类学以其“以人为本”的学科性质对人类回溯自身的认识历程有特殊意义。在其诞生一百多年间,都是西方的人类学家们对原始简单社会的异文化进行研究。中国学者费孝通力挽狂澜,着力于自己民族的人类学研究,由此拨转了国界人类学的大方向,开拓了人类学中国乡村学派,此后这一研究脉络不断丰富。《乡村人类学》一书的出版即是作为中国乡村学派出现和崛起的记录和见证。  相似文献   

3.
《烛幽之光:哲学问题的人类学省思》收录了美国文化人类学家克利福德·格尔兹于1968年至1999年期间完成的学术论文、随笔和会议讲稿,其中很多文章从未出版或者已经很难见到。格尔兹的学术历程可以分作三个阶段,即由初步显示对宗教生活和符号体验的兴趣,到对当时社会经济问题的兴趣,再到对符号和文化的重新关注;格尔兹在描述、地方性知识、文化理解等领域的研究方面都体现了"解释人类学"的基本意味,即肯定人类文化的基本特点是符号的和解释性的,并认为作为文化研究的人类学也是解释性的,由此他  相似文献   

4.
《野性的思维》是一本有关理论人类学和哲学的专著。作者克劳德·列维一斯特劳斯是法国当代著名文化人类学家,结构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列维·斯特劳斯的主要著作有《印第安人纳姆比克瓦拉族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亲属关系的基本结构》、《神话的结构研究》、《野性的思维》、《结构人类学》等等。列维·斯特劳斯对人类的思维给予了充分的关注和长期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本尼迪克特是美国当代著名的人类学家,开创了人类学研究的民族心理学派,在人类学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文章主要通过介绍评析其著作《文化模式》一书来分析其文化模式论的主要观点、理论贡献和相对局限性。  相似文献   

6.
卷首语     
人类学对生态环境的关注和研究是目前学术界研究的热点之一。2 0 0 4年5月2 9日至3 1日,来自海峡两岸的近百位中国人类学者在银川聚会,以“人类生存与生态环境”为主题在人类学高级论坛的年会上展开了对话与讨论。会后发表的《生态宣言》是中国人类学高级论坛标志性的学术文件,这是本届论坛的第一大亮点,也是中国人类学者就人类的生态问题发出的中国声音。本届论坛的第二大亮点就是人类学高级论坛的顾问、国际著名的人类学家李亦园院士以《生态环境、文化理念与人类永续发展》为题,发表了主题演讲。李亦园院士演讲从宏观的立场探讨说明生态…  相似文献   

7.
自然环境为人类文化的创造提供了活动舞台,对人类生活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人类社会早期发展阶段对自然环境的依赖是不言自明的。人类学家和地理学家探求文化特质地理分布的简单原因,在于环境决定论的解释模式是基于世界性探险而搜集到的大量有关人类差异材料进行分类和解释的一种简单的方法。文章从早期理论学者开始进行追述和回顾,认为:如果将强调或者突出“气候的作用”的学者归为“环境决定论者”,这种扩大“气候”外延的论说方式不能成立。  相似文献   

8.
人类学的历史也是一部人类学家在具体的历史和社会中的思考和探索史,他们在其中形成问题,并运用各种思想资源来试图做出自己的解答,而这也正是种种理论得以生成的过程。因此,了解人类学的理论史有必要以思想史的高度从纵向把握人类学理论史的变迁过程,以社会史的宽度从横向把握人类学及人类学理论与其所处社会及社会运动的互动关系。这本由文化人类学博士黄剑波编著的《人类学理论史》,兼顾人类学理论  相似文献   

9.
中 央民族大学教授滕星博士撰写的学术专著《文化变迁与双语教育———凉山彝族社区教育人类学的田野工作与文本撰述》一书于2 0 0 1年 1月由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 ,全书 30 0千字 ,国际著名人类学家、社会学家林耀华和中国著名教育学家顾明远为该书作序。该书遵循解释人类学理论范式的思路 ,通过辅以文化唯物论的主客位研究方法 ,对中国四川凉山彝族社区 2 0世纪后 50年来语言与教育的社会变迁的过程进行了描述 ,揭示了少数民族在力图融入现代主流社会、分享现代化社会的权利与成果的同时 ,试图保存自己的传统语言与文化的两难困境 ,并从教育…  相似文献   

10.
中国人类学一代宗师费孝通先生1910年11月出生于江苏吴江,2005年4月24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5岁。费孝通先生是享誉海内外的人类学家、社会学家,中国现代人类学和社会学的创始人。他1930年进入燕京大学社会学系学习,后考入清华大学师从俄籍教授史禄国攻读人类学,成为中国最早在本土获得社会人类学硕士的青年学者。1935年,他与新婚妻子王同惠同赴广西大瑶山进行社会调查,途中误踏虎阱,王同惠在寻人救援途中不幸溺水身亡。费先生获救后根据瑶山调查所得资料,整理出版了《花蓝瑶社会组织》。当年他赴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留学,在马林诺斯基教授指…  相似文献   

11.
7月18日至22日,由中国人类学会和厦门市社科联联合主办的“21世纪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厦门市厦门宾馆召开。由北京大学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主办的第五届全国社会学人类学高级研讨班也同时举办。在开幕式上,中国著名的人类学家费孝通教授、中国台湾著名的人类学家李亦园教授、英国人类学会会长帕金教授作了主题发言。来自英国、美国、澳大利亚,以及中国包括台湾和香港在内的学者180余人,以“21世纪人类的生存与发展”问题分组进行了畅所欲言的讨论。同时举行的第五届全国社会学人类学高级研讨班就21世纪人类生存相关的生态…  相似文献   

12.
人类学家庄英章教授●山兰/著1997年11月我到中山大学人类学系参加一个人类学研讨会时,在容观教授家中看到了厚厚三大本、台湾出版的《台湾与福建社会文化研究论文集》,主编之一是庄英章先生。翻阅之后深感学术分量的厚重,觉得庄先生真是一个在人类学研究上有...  相似文献   

13.
被学术界称为中国人类学发展标志性的会议──国际人类学民族学联合会2000年中期会议于7月24至28日在北京奥林匹克饭店隆重召开。这个得到国家有关部门大力支持,中国都市人类学会主办的中期会议由国际著名的人类学家、北京大学费孝通教授任组委会名誉主席,国家民委副主任江家福博士任组委会主席,中国都市人类学会会长杨侯弟研究员和中国社科院民族研究所所长郝时远任执行主席。出席会议的有来自46个国家,包括国际人类学民族学联合会主席桑德兰教授、美国著名人类学家高斯密教授、英国著名人类学家索撤文教授、荷兰著名人类学家 、IUAE…  相似文献   

14.
中国人类学家必须要不断自我反省,自我修养,以促进西方人类学理论与方法与中国社会现实相结合,促进人类学的本土化,中国人类学要走向世界,也必须结合中国的国情,重视对中国历史文献进行人类学的解读和分析,重视田野调查,重视对传统经验的学习等,唯有这样,人类学才能在中国成为一门显学  相似文献   

15.
文化语言学     
文化语言学是一门交叉性学科,它在文化环境中研究语言及其与文化的关系。这一术语是八十年代末中国的一些青年语言学工作者提出的。这容易使人误会,以为这是一门新的学科。其实,国外早已有“人类文化语言学”,它指的是对人类学和语言学之间跨学科的研究,其注意力集中在作为人类文化要素的语言上。美国人类学家哈维兰德指出:“语言与文化关系的整个问题属民族语言家的研究范围……民族语言家注意研究与社会、文化、以及人类行为有关的语言结构与语言使用”。可见,从研究对象和范围来看,文化语言学与人类文化  相似文献   

16.
历史人类学在中国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由徐杰舜教授主编的《雪球 :汉民族的人类学分析》即是应用历史人类学的理论与方法来研究汉族历史和文化的创新之作 ,从学术上来说 ,《雪球》在对汉民族作人类学分析时 ,既强调汉民族文化的历史向度 ,也用人类学理论对汉族文化作了详细的分析 ,它既是历史学的 ,又是人类学的。《雪球》一书的出版 ,标志着历史人类学在中国有了良好的开端 ,扩大了人类学理论在历史学界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作为中国第一批民族学博士的庄孔韶先生从他选择专业的兴趣、早期的教学感受、田野工作谈到对中国人类学的重要学者费孝通、林耀华的成果的评论及《金翼》与《银翅》两书的连接意义。庄先生还就人类学怎样看待历史文献与撰述等谈了自己的见解 ,并说到其本人提出的“不浪费的人类学”的初始思想。认为人类学家既是文化梳理的专家 ,又是文化观察的杂家。  相似文献   

18.
本文先说明人类学特别强调参与观察与比较研究法的原因以及人类学与史学合流的好处,进而叙述人类学的区域发展史研究,介绍人类学家在研究中国社会文化时所用的理论范式的建构。最后指出台湾区域发展史的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19.
第16届ICAES︵2008·昆明︶ 一、历史国 际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简称 IUAES,全称为“The International Union of Anthropo logical and Ethnological Sciences”。她是一个由社会人类学家、生物人类学家和致力于人类学与民族学研究的机构组成的世界性组织,同时也吸收有兴趣的考古学家和语言学家参与。其目标是加强世界上社会人类学、生物人类学、民族学、考古学、语言学等各学科之间的交流,通过集合不同领域的知识,以更好地理解人类社会和促进自然与人类之间相互协调的可持续发展。IUAES成立于 1948 年 8 月 23 日,事实上,也正…  相似文献   

20.
乡土中国人类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民社会及其社会文化变迁乃是现代人类学以及相关学科的研究重心之一。整体上来讲,乡土中国人类学研究可区分为经济人类学、生态人类学、汉人家庭家族制度、农民的心态、信仰与认同、回访等五大研究视角,形成了关于农民社会变化变迁的平衡论、新平衡论、盛衰循环论等几种理论解释。但由于长时期以来对农民文化的“落后”定位,导致对农民文化的无情肢解,相应,在新的历史时期,人类学家也应站好自己的立场,以有效关注农民社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