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对起讫点(OD)矩阵与产生吸引点(PA)矩阵的关系做了深入辨析,指出二者经常对应于不同的时间区间.通过对高峰小时系数局限性的分析,明确了出行分类的必要性,并提出了基于出行链与出行目的构成的分类比例推算方法.进而通过分时出发与到达系数,建立全日PA矩阵与高峰小时OD矩阵之间相互的线性变换关系,并在理论上论证了由OD矩阵推算PA矩阵的可行性.为便于实现,编写了由OD矩阵转换为PA矩阵的人机交互程序,最后通过算例检验了理论成果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在实际观测交通量时,因观测时间不同步、观测误差等原因导致路段出入口交通量不相等,而在OD矩阵推算研究中却要求路段交通量平衡。为解决这一问题,分别以推算简便快捷、流量均匀分配、减小流量变化率为依据提出三种路段流量平衡推算方法,应用MATLAB软件编写程序获得推算结果。同时提出三个评价指标,以验证平衡推算方法的可靠性。最后以实际三横三纵九个交叉口所组成的路网为例,运用提出的方法进行推算,结合实际情况评价分析后验证了本文提出的方法是可行有效的,其结果可用于路径流量分配,并为交通信号协调控制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3.
考虑交通流行驶时间的高速公路动态OD矩阵估计模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对高速公路的起-讫(OD)矩阵进行动态估计时,往往忽略了交通流在运行实际过程中运行时间和车队离散的现象.分析了这一问题对高速公路的OD估计的影响,并通过时空分析引入了交通流"时-空带"的概念,消除了同一股车流在道路下游出现的时间不同步性对于OD估计的不利影响.在上述分析基础上,采用最小二乘理论建立动态OD矩阵估计模型.数值算例表明,该估计模型能够有效地过滤交通流运行时间的影响,提高动态OD矩阵的估计精度,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4.
OD矩阵作为交通客流数据可视化的重要方法,是公交系统评价和优化的重要依据.提出了一种基于云计算的OD矩阵构建框架,在此框架下利用云计算优异的存取速度及计算性能,实现了对公交历史数据的筛选、预处理、变换、数据挖掘、解释评价等操作.此外,还提出一种综合了追踪乘客出行行为规律和估计站点热度的OD矩阵构建模型来实现对乘客下车站点较为精确的估计.算例分析表明,根据该模型计算得到的各站点下车人数结果能较好地拟合实际出行OD矩阵.  相似文献   

5.
城市道路机动车交通分配一般使用的是高峰小时机动车起讫(OD)矩阵,提出一种基于高峰小时发生率调查的高峰小时机动车OD矩阵预测方法.直接调查各类用地的高峰小时机动车发生率以及其出行种类,可以进行高峰小时的小区出发到达量(OD)预测以及到出行产生吸引(PA)的转换.在使用高峰小时机动车PA进行出行分布预测之后,利用调查得到的出行种类比例进行高峰小时机动车PA矩阵到OD矩阵的转换,进而得到高峰小时机动车OD矩阵.  相似文献   

6.
起-迄点与产生-吸引点出行矩阵的转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首先分析交通需求预测中基于起点-迄点的OD(origindestination)分布矩阵与产生点-吸引点的PA(producingabsorbing)分布矩阵的概念以及区别;然后针对实际中经常将二者混淆的情况,分析了将OD矩阵转化为PA矩阵的方法,并特别针对运用流量反推OD技术的情况,提出一种新的转化方法;最后通过实际调查数据验证此方法的精度.  相似文献   

7.
基于路段流量相关性的检测器优化布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路网中路段间流量的相关性,提出了一种路网交通检测器优化布设方法.通过路径-路段发生矩阵得到关键路段数量,并分析了网络规模、网络连通性、OD对数量及路径数量对关键路段数的影响;综合考虑路径覆盖率、道路等级、道路长度以及配套设施等因素,建立了最优关键路段组选择的多目标优化模型;提出了通过线性组合由关键路段流量推算其他路...  相似文献   

8.
为解决已有传统OD交通量预测方法工作量繁重而精度不高的问题,以高速公路联网收费产生出口流水为数据支撑,综合考虑影响高速公路OD出行需求的多种因素,提出构建多维线性回归模型预测重大节假日总OD交通量,再根据往年各日占总量比例的均值将总量分配至各日的节假日OD交通量分布预测方法。将广东省西片区高速公路网收费出口流水数据用于对本模型的验证。结果表明,该模型在保证较高的预测精度的前提下简化了OD矩阵预测过程,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根据电梯交通实测数据,依据极大熵原理,建立了乘客O-D矩阵推算模型.为了求解此模型,提出了一种有效的遗传算法.结合该问题的特定领域知识,设计了乘客O-D矩阵推算问题的矩阵编码方法,根据该编码的初始化方法能保证初始种群的可行性.针对矩阵编码提出了特殊交叉算子和变异算子,以保证生成有效的新个体.通过计算实例验证了该求解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一个基于统计方法的OD矩阵求解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传统的OD矩阵估计模型的基础上,并在路段分配概率是随机变量这一假设的前提下,给出了一个统一的OD矩阵模型基本形式,针对该OD矩阵估计模型给出了一个基本求解算法--混合遗传算法.该算法是在传统的数学规划方法和遗传算法的基础之上给出的.同时通过算例的求解,分析了算法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11.
一种动态OD矩阵估计算法的理论及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首先比较几种动态OD矩阵的估计方法(如广义最小二乘法、最大似然法,最小信息量法和极大熵法),优选出极大熵法,用组合理论推导出该方法的数学模型,进一步用拉格朗日乘子法求出模型的隐式解,由于实际解需迭代求出,文中介绍了一种迭代算法,并证明了它的正确性,最后,把所建立的模型和介绍的算法用于仿真案例和江苏省常熟市的交通诱导系统中,效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2.
从满足微观交通仿真需求角度分析了仿真数据模型建模的要点,建立了包括基础路网模型、信号控制方案描述模型和交通需求模型在内的微观交通仿真数据模型。信号控制方案描述模型中,信号灯分配通行时权,信号灯组描述交叉口的通行规则。交通需求模型由交通小区和OD矩阵组成,交通小区定义OD矩阵的起终点,OD矩阵定义路网上的出行量。以VISSIM为例,研究该模型与微观交通仿真模型要素之间的对应关系,提取数据转换生成VISSIM仿真模型,论证了其用于数据提取和交换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利用MapInfor二次开发工具MapX获取路网模型的方法实现了地图SVG输出显示。MapInfor软件有其自己的数据存储形式,系统设计时需要将MapInfor使用的数据表上传到Oracle数据库中,实现地图的拖动、放大、缩小功能。根据实际交通情况提出了一种动态OD矩阵估计法,同时与广义最小二乘法、最大似然法、最小信息量法、卡尔曼滤波法等作了比较,最后实现了交通仿真。  相似文献   

14.
高速公路加速车道上车辆的汇入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高速公路入口匝道上车辆的汇入规律,利用摄像和Autoscope-2004图像处理系统在江苏、山西、河北、北京、天津、广东等地对高速公路合流区加速车道上车辆的汇入特征数据进行了大量调查,在对调查数据进行处理分析的基础上,运用概率分析和微分法建立了匝道车辆的汇入概率模型和行驶距离分布概率模型,利用实际数据对模型进行检验,并举例说明模型在高速公路加速车道长度的设计、评价和分析方面的应用,该模型揭示了匝道车辆汇入概率与合流区几何特征、交通特征的数学关系,不但解释了调查结果,而且对高速公路规划设计、控制管理等工程实践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高速公路雾天安全管理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沪宁高速雾天安全管理为依托,基于雾天交通安全管制决策模型、高速公路雾天安全保障方案和地理信息系统、信息管理等应用技术,开发建立了高速公路雾天安全管理系统.系统由雾情监测与信息采集、基于GIS的数据库管理、雾情预警与安全管理决策支持、雾情发布等子系统组成,可实现雾天高速公路交通管制、路网交通流协调与应急处理等功能.并在系统开发过程中,提出了管理单元划分原则、能见度采集设备布设原则和可变信息发布设施布设原则.  相似文献   

16.
公交客流OD是公交线网优化、评估的基础数据;也是公交运营管理不可或缺的重要信息,而公交站点OD是区域公交OD客流的基本单元。在分析利用IC卡数据挖掘公交站点OD客流原理的基础上,梳理公交站点OD推算小区OD的影响因素,引入公交站点至小区之间的距离权重系数以及地块用地分配权重系数,构建了公交站点OD推算交通小区OD的模型算法;并对比分析不同参数构建模型的优劣。同时,以广州市为例进行实证研究,算例表明了模型的可行性和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对现有关于求解OD矩阵估计的最小二乘模型所采用的逐次迭代算法的不足进行了分析,并引进了一种全局最优化算法即填充函数方法来找寻该模型的全局最优解。数值试验表明:所提出的填充函数算法有能力找到问题的全局最优解,且与初始值的选取无关,也有潜力解决较复杂网络的OD矩阵估计。通过数值结果发现,模型的权值选取对数值结果有明显影响。为此,引进了一种确定权值的评价指标RMSE,它能反映估计量与真实值之间的接近程度。利用该指标,可以选取较合适的权值。  相似文献   

18.
道路交通意外事件影响范围确定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便于针对交通意外事件及时采取交通疏导措施,提出了一种城市交通意外事件影响范围确定方法.该方法在事发地点周边寻找交通分流区域,通过OD矩阵反推、交通流的重新分配和滚动优化,估算实施的交通疏导措施后,该区域内交通流总出行时间的变化情况,并以此作为确定交通意外事件造成的交通影响范围的评判标准,实时寻找合理的交通意外事件影响范围.以南京城区局部道路网为对象,结合交通意外事件的相关数据,对该方法进行了模拟仿真实验.实验表明:该方法确定交通意外事件影响范围的有效性和可行性;同时,该方法还充分考虑到交通疏导措施可能对事发地点周边城市交通网造成的负面影响,有利于交通紧急疏导方案的制定与实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