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纳米伦理: 研究现状、问题与挑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王国豫  龚超  张灿 《科学通报》2011,56(2):96-107
20 世纪90 年代以来, 伴随着纳米科学与技术的蓬勃发展, 有关纳米技术的社会和伦理问题的研究悄然兴起并逐渐成为一门跨学科的研究领域. 本文主要从纳米伦理研究的兴起、纳米伦理研究的主要内容、以及纳米伦理研究所面临的挑战与应对等三个方面评述纳米伦理研究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2.
老龄健康影响因素的跨学科研究国际动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从四方面综述并讨论老龄健康跨学科研究的国际新动态与进展:(1)发达国家高度重视和不断加强对老龄健康跨学科研究及其研究策略选择;(2)老龄健康的社会行为和环境影响因素研究;(3)老龄健康相关遗传基因研究;(4)社会行为、环境、遗传因素的交互作用对老龄健康影响研究.同时阐述国际上关于老龄健康跨学科研究的若干案例以及我国关于老龄健康影响因素调查和健康长寿候选基因研究方面取得的一些可喜进展与仍然十分薄弱的现状.最后对今后如何开展老龄健康的跨自然与社会科学综合交叉研究提出思考与展望,认为积极推进我国老龄健康跨学科研究势在必行,而我国学者可望为人类应对人口老化严峻挑战做出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3.
李正风  刘瑶瑶 《科学通报》2024,(13):1677-1680
<正>科学技术发展的每一次重大突破都伴随着不同程度、不同类型的伦理挑战.当前,以数字科技、人工智能、生命科学为中心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加速演化,给人类自身和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根本性变革,也带来了更深刻、更广泛、更多样的社会伦理问题,如何应对新兴科技伦理挑战已成为全球各国共同面对的重大议题.要在当代新科技革命条件下完善科技伦理体系、提升科技伦理治理能力,必须准确把握当代新科技革命及其引发的科技伦理问题的新特点,探索新的治理思路和治理体系,这样才能切实提高当代科技伦理治理的水平与效能.  相似文献   

4.
竞技体育科学技术运用伦理,是社会时竞技体育科学技术应用者和被应用者的行为要求.其确立的主体是社会,是社会对竞技体育活动的从事者所提出的具有"应然"意义的行为规定.  相似文献   

5.
王德彦 《科学》2002,54(4):26-29
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Human Genome Project,HGP)的实施和进展,基因伦理学已引起广泛关注.国际人类基因组组织(HUGO)从一开始就明确规定要进行相关的伦理、法律和社会问题(ethical,legal,and social implication,ELSI)研究.  相似文献   

6.
文化传统与生命伦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铭贤 《科学》2004,56(1):27-28
2003年7月17日至23日,美国芝加哥大学人类尊严与生命伦理学研究中心举办了一次主题为"文化多元论与生命伦理学关系"的国际会议.文化与生命伦理的关系,正成为学术界关注的一个重要目标,也是生命伦理学发展中的一个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7.
《科学通报》2021,66(15):1835-1846
社会比较是指个体为了获得准确的自我认知,将自我与他人在某些方面进行比较的现象.本文通过总结近10年来采用功能磁共振成像和事件相关电位(event-related potential, ERP)技术进行的社会比较相关研究,从空间定位和时间进程两方面探讨了社会比较的认知神经机制.研究发现,与社会比较相关的脑区可分为与上行社会比较相关的背侧前扣带回、背外侧前额叶、前脑岛和杏仁核,以及与下行社会比较相关的腹侧纹状体和腹内侧前额叶皮层.此外,通过对各脑区功能的进一步整理认为,大脑的奖赏和疼痛回路、心智化网络以及共情网络可能参与社会比较过程,其中心智化网络参与社会比较的"选择"、"对比"、"评价"3个阶段,奖赏和疼痛回路参与"对比"和"评价"两个阶段,而共情网络则仅参与"评价"阶段.关于社会比较加工的时间进程, ERP研究表明, P2、FRN(feedback-related negativity)以及P300和LPC(late positive component)分别反映社会比较结果加工的早、中、晚期阶段.最后,对当前社会比较研究的局限及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探讨,提出未来有必要进一步考察更加复杂情景下社会比较的认知神经机制,以及个体差异和社会因素影响社会比较的机制.  相似文献   

8.
关于地球生命起源"同源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俊 《自然杂志》2004,26(5):286-290
地球上的生命起源问题是一个千古之谜,也是现代科学亟待解决的难题.从20世纪80年代起,笔者就现有主要学说及其引证材料和相关事实进行多学科综合研究,以此提出了地球上的生命起源与地球形成同源的假说,即"生命地球同源说",并不断发展与完善.本文试以生命起源研究或争论中的一些关键和核心问题--如地球生命起源的环境问题、时间问题、有机演化问题以及相关的一些科学问题等为焦点,通过分析讨论阐明"同源说"的基本思想和主要观点,并以此来解释生命起源研究中的某些问题和现象,进而就"同源说"提出的不同于现有生命起源学说的一些观点和论点进行综合分析和阐述.  相似文献   

9.
吴立新  陈朝晖  林霄沛  刘永正 《科学通报》2020,65(25):2654-2661
海洋观测是海洋科学研究的基础,也是全球海洋科技竞争的重要发力点.本文以当前海洋科学前沿问题为出发点,探讨"透明海洋"立体观测网构建的若干途径,展望未来海洋观测和探测技术发展趋势,为提出国际海洋大科学问题、引领海洋技术创新、有效推进我国构建海洋科学国际协同创新网络提供新的思考.  相似文献   

10.
正学科会聚:集物理科学、工程学与生物医学为一体。数十年来,科学家一直呼吁加强生命科学与物理学的融合。基于此,我们提出了创建一个新的国家研究策略——我们称之为"会聚科研"———旨在将工程学、物理学、计算科学、数理学与生物医学整合为一体。幸运的是,生物学日新月异的新发现、计算科学不断增强的实力以及工程学在生物相容性材料和纳米技术上新的关注点,使得这样一种  相似文献   

11.
沈铭贤 《自然杂志》2006,28(1):51-54
在岁末年初的交替之际,韩国科学界“黄禹锡事件”无疑是全球各大媒体科技版块最吸引人们眼球的重大事件,为了帮助读者了解该事件的来龙去脉,特别是关于与人体细胞克隆相关的伦理学问题,我刊特邀著名伦理学专家、上海社会科学院沈铭贤研究员撰写本文。由于沈先生近年来兼任国家南方基因组伦理部工作,对“黄禹锡事件”从一开始就给予关注,并与韩国和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的有关专家讨论过这一事件的来由,所以本文资料翔实、分析有据、值得读者关注。  相似文献   

12.
我国肥料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我国化肥用量、结构和肥料管理3个角度出发,阐述了化肥生产和使用的基本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必须通过调整肥料养分和产品类型来均衡作物必需的营养元素;通过肥料产业发展规划和政策法规管理来实现肥料可持续发展;应当以提高肥料利用率为核心,实施"以质量替代数量"的发展战略.建议通过技术措施、管理法规和科技创新来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绿色肥料保障体系.围绕绿色肥料,提出了科技界在构建绿色肥料保障体系过程中,需要重视和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研究植物矿质营养学说与有机营养学说的融合;深入探究新型肥料作用机理与新产品创制技术,采用新技术革新大宗基础化肥;加强"肥料-土壤-植物"之间养分转化规律科学问题的梳理;探讨有机肥开发新的技术途径;呼吁创立以科学家、农学家、工业专家、企业家、政府主管部门共同主导的"科学的中国肥料体系".  相似文献   

13.
吕毅  张欣 《科学通报》2020,65(13):1163-1164
正"满眼生机转化钧,天工人巧日争新".外科学领域从最初设想试验用磁技术变革手术方式至今已有40多年的发展、演进历程.在临床医学、医学放射与医学影像、生物医学工程、生物物理学、材料学、仪器科学、机器人技术、应用物理学等理论和技术以及社会经济发展强烈推动下,在全方位全生命周期保障人民健康需求感召下,用磁技术解决外科问题已经有丰厚的知识和技术积累,在临床应用中优势凸显,呈现出跨学科融合、精准控制、无处不至等鲜明特色.磁外科具备  相似文献   

14.
正1964年,李约瑟在《东西方的科学与社会》中提出"为什么近代科学只在欧洲没有在中国文明(或印度文明)中产生?"这就是所谓的"李约瑟问题"。其实,对中国为什么没有产生近代科学,远在明末西方科学输入中国时就有讨论。当时,未被"挨打"的中国人没有以仰视的姿态看待这一完全不同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西方文化.而是以对等的心态探寻中西之间的不同与差距,寻求中西会通,并开始反思中国科学落后  相似文献   

15.
陈海丹 《科学通报》2023,(13):1617-1620
<正>新兴科技在快速发展,相应的科技伦理问题不断凸显,加强科技伦理研究有助于实现更好的科技伦理治理.和单一的学科研究不同,科技伦理研究涉及多个学科,比如自然科学(生物学、医学、农学、化学、物理学等)、社会科学(社会学、人类学、政治学、管理学、法学等)和人文科学(哲学、宗教学、历史学等),需要多个学科的相互渗透和融合,以及跨学科/交叉学科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医学是人类最伟大的创造之一,人类因为有了医学而能够治愈伤病、延长生命.医学终结于死亡,对死亡的判定经历了从"心死"到"脑死"的变革,脑死亡问题涉及科学技术问题、概念问题、伦理问题和法律问题等,至今仍在讨论当中.以脑死亡判定死亡可能也只是一个阶段的认识,医学会发展到什么境地,人类会发展到什么境地,很大程度上是未知的.但我们不应忘记,科学不是世界的全部,医学不是生命的全部,人类也不是自然的全部.  相似文献   

17.
脑机接口(brain-computer interface, BCI)技术通过建立大脑与外部设备之间直接的信息交流和信号控制通道,实现脑思维活动与外界通信和交互作用,从而进行脑信息读取、外部执行设备的控制,以及脑活动的调整和控制.脑机接口是一种多学科融合的交叉技术,涉及神经科学、计算机科学、通信与信息处理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展现了广阔的发展和应用前景,包括医疗与康复、科学与教育、自动驾驶、工业控制等.同时,脑机接口技术的发展和应用面临重要的技术以及法律和伦理方面的挑战.本文简要介绍脑机接口技术的基本原理和组成,从信号获取、神经解码和认知脑机接口等关键技术角度阐述了国内外研究现状:从技术角度,讨论了脑机接口技术面临生物兼容性、通信速率、信号获取和处理、神经解码、安全等方面的挑战;从伦理和法制角度,指出该技术面临隐私、自由意志、身份认同和社会公平等方面的挑战.最后,展望了脑机接口技术未来的研究方向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机构伦理审查委员会的管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命伦理学与其他具有实用性或应用性的伦理学不同,它已超越纯学术研究范围,进入社会实践领域,它的研究成果通过制订和实施相应的法律、条例或规章来实现,并有伦理委员会这样的组织给予保证.  相似文献   

19.
校园安全稳定是学校各项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关系到广大师生的人身安全和国家、个人财产的安全,关系到学校和社会的发展.高校发生学生紧急事件,很容易引起社会的强烈反响,造成"轰动"、"放大"和"辐射"效应,因此如何应对学生紧急事件,成为高校学生管理者的重要任务.本文就高校学生紧急事件应对体系的构建提出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20.
引 言科学和技术在未来设计中的作用 ,将从一个在美国度过了他的一生和他的科学生涯自 2 0世纪 3 0年代后期延续至今的人的眼光予以讨论。读者可能会从我的讨论中发现一些适合许多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特点。鉴于科学的进步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财政支持 ,而且在现代还依赖于整个社会的支持 ,因此 ,讨论科学同社会的相互影响是恰当的。以美国为例 ,一些讨论的题目是能影响研究基金的分配的政府官员的观点、基金机构的反应和科学家的观点。最后 ,我们将研讨科学和社会的共同发展 ,并试图得出关于它们相关的未来和技术的未来的含意的某些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