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科技潮》1999,(3)
每隔两年有一次拜访火星的机会。19916年12月,美国发射了"火星探路者"和"火星全球勘测者"两艘探漏飞船,它们于1997年飞抵火星,给人类带来火星表面图像和新的信息,在全世界掀起空前的火星热。两年之后的1998年又掀起探访火星的高潮。从1998年7月到1999年1月美国和日本相继发射了3艘探测飞船,竞相拜访火星。如今,火星就像它的名字那样,真的"火"起来了。火星有水吗?飞船上天找答案关于火星上有水的说法,可以追溯到早期天文学家观测火星表面时发现的纵横交错的"运河",人们甚至据此猜测火星上有人居住。后来的天文观测证实,所谓的"运河"是一种错觉。"水手9号"等探测飞船进一步发现,火星上气候恶劣,氧气极少,由此火星有水的说法也就沉寂下去了。但是1997年美国"火星探路者"飞船在火星的阿瑞斯平原着陆,发回的  相似文献   

2.
奇云 《科技潮》2012,(10):60-63
新火星探测器 2016年探测火星内核 美国东部时间2012年8月6日,"好奇号"火星车在火星盖尔陨石坑中心山脉的山脚下成功着陆,任务在于探索火星是否存在适宜生命存在的环境.两周之后的8月20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宣布,将在2016年发射新火星探测器"洞察号"(InSight),用于探索火星内核. 与"好奇号"火星探测项目的25亿美元投入相比,"洞察号"项目的预算仅有4.25亿美元.这一项目仍由"好奇号"项目的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喷气推进实验室(JPL)组织实施,项目负责人是喷气推进实验室的任务专家布鲁斯·班纳特(BruceBanerdt).  相似文献   

3.
<正>火星移民计划人工智能会比人类更聪明吗?量子计算机是如何工作的?在太阳系中寻找地外生命洞穴:隐藏在黑暗中的风景轻型可弯曲太阳能电池埃舍尔画作:欺骗你的眼睛合成比天然金刚石更硬的材料手为什么会变粗糙?火星孕育的奇妙地形为什么要严禁制造"基因编辑婴儿"?  相似文献   

4.
对科技与伦理关系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庆 《创新科技》2004,(12):12-13
<正> 自从二十世纪初以来,人类在科技方面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历史进步:航天技术实现了人类环游太空的千年梦想;核技术的发展使得人类获得巨大的新型能源;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则使人的脑力得到极大扩展;基因技术使得人类寻找到克服各类残害人类健康的病魔的金钥匙。人类生活因为科技的发展出现了巨大深刻的进步和变化。然而科学技术也使人类面临从未有过的惶恐和不安:由核技术制造的核武器足以摧毁我们所在地球数次,克隆技术的成果又给人类的伦理道德带来史无前例的难题。对此,人类不禁要问,科技还能无休止、无约束的自由发展吗?科技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老博:阿慧,上次暑假期间有什么活动过得有意义呀?阿慧:多着呢,本来最叫我兴奋不已的,是在8月底的时候赶到北京古观象台去观察火星。老博:看到什么使你难忘的景象了吗?阿慧:唉,结果真扫兴!那天正赶上下雨,天空一片阴霾,什么也没有看着。老博:别着急,等雨过天晴的时候再去看也不迟嘛。阿慧:那不是已经错过了观察火星的最佳时机了吗?老博:没关系,反正整个9月都可以看到比较清晰明亮的火星。阿慧:为什么说今年夏天是观察火星的好时机呢?老博:因为火星  相似文献   

6.
"人体极限"证明,人类到了火星上转眼变"超人",只能是一种天马行空、不切实际的科学幻想而已。好莱坞科幻大片《异星战场》,讲述了美国内战时期的前军官约翰·卡特无意中从地球穿越到了火星的"科幻传奇",由于引力不同,卡特在火星上顿时变成了力大无穷、弹跳如飞的"超人",也因此卷入了火星人族群的战争冲突中。那么,人类的身体真的能因重力不同或其他因素而突破人体极限变成"超人"吗?我们的身体到底能够承受多少"人体极限"?科学家们通过大量研究数据揭开了人类无法超越的各种"人体极限",这些"人体极限"证明,人类  相似文献   

7.
想上一趟火星吗?想到火星基地去看一看吗?想做一回火星人吗?尽管登陆火星比登月还难,可我还是可以把你带到火星基地去,让你美美地过上一把当火星人的瘾,因为这个火星基地就在地球上。在那里,你可以感受到火星探险的神奇,却不用忍受失重、缺氧所带来的痛苦。  相似文献   

8.
21世纪,人类社会的科技发展和日常生活,将会是一种什么情景? 移居月球 人们将通过发展科学技术、探究自然奥秘来进一步提高人类主宰地球的神圣地位,进而向宇宙进发。在若干个能容纳数千人工作、生活的月球基地建成后,越来越多的地球人开始移居月球,并随着宇宙交通体系的更新,开始了对火星和金星、土星等星球的载人飞行。接下来就是从事火星基地的建设和  相似文献   

9.
中午,放学回家,我看了一篇《太阳会熄灭吗?》的文章,上面写着:太阳还能照亮地球50亿万年,到那时,太阳就会熄灭。我想,太阳熄灭太可怕了,到那时候,地球将会一片黑暗,人类将怎么生活呢?如果太阳变成了黑洞,把人类都吸到里面去了,那么,人类从此不就在宇宙中消失了吗?后来,我又想,人类科技的发展总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到那时,有可能我们人类已经离开地球,到宇宙空间或其它星球上自由自在地生活。人们可以跟星星一起玩耍,累了可以到月亮上休息,同学们可以在白云上听老师讲课……也有可能我们人类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建造了一个人工太阳挂在空中,让它…  相似文献   

10.
科学触角     
<正>火星之旅已被人类提上日程,可是在火星,我们也能和在地球上一样用泥土烧砖搭建房屋吗?根据2017年4月27日发表在Scientific Reports上的一项由NASA资助的研究显示,答案是肯定的。科学家们似乎已经掌握了利用火星土壤制造砖块的秘诀。来自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研究团队在实验中意外发现,将根据已知成分模拟出来的火星土壤进行高压压缩时,仅需近乎微量的粘合剂,就能得到坚如磐石的牢固结走,去火星搬砖!  相似文献   

11.
寂静的火星上空,一群昆虫拍打着翅膀,在天空中自由自在地飞来飞去……奇怪!不是说火星上没有生命吗,它们是从哪里来的?难道它们是外星生命?说起火星的环境,那些去过火星的探测器们真有一肚子苦水。火星地面情况十分复杂,有岩石有大坑有峡谷有丘陵,即便最灵巧的测器走在火星上也是举步维艰。比如那个火星探路者号机器人,为了不和路上的障碍发生碰撞  相似文献   

12.
火星无人机     
火星一直是太阳系里一颗红得发紫的星球,这两 年人类更是对它青睐有加,其他行星都要眼红死了。 去年的五船奔火星还被人们津津乐道呢,NASA又要发 射无人机光顾这颗火红色星球了! 无人机?有没有搞错!这玩意能飞到火星?当然, 它没有这个本领,去火星出差,大家唯一的交通工具  相似文献   

13.
<正>女科学家泽勒:人类可以信任机器人吗?机器人叛变,反客为主地奴役人类会成为现实吗?其实,在它们还没有聪明到可以图谋不轨的今天,我们不妨先换位思考——对机器人而言,人类值得信任吗?当机器人独自流落街头,请求人类施以援手时,是会得到热心的帮助,还是会遭到欺凌、拐卖,甚至破坏?HitchBOT——我和搭档史密斯共同研制的机器人,将为我们寻找答案!  相似文献   

14.
火星变地球?自从“勇气”号和“机遇”号火星车成功登陆火星以来,科学家们就在讨论如何把火星改造成另一个地球。一部分科学家说,只要火星上有了稠密、温暧的大气层,火星土壤中的冰就会融化,那么人类就可以  相似文献   

15.
正火星上打印3D冰屋在茫茫火星,建起什么样的建筑最适合人类居住?在NASA最近的3D打印栖息地设计赛中,"火星冰屋"脱颖而出!设计者的思路:火星冰屋采用透明冰块进行3D打印,内部有膨胀膜将房屋外部和火星大气层隔开,成为宇航员的"后院",进出时必须佩戴氧气面罩,还有厨房、垂直温室、图书室供人使用,甚至还能成为夜里的荧光灯塔。  相似文献   

16.
开怀大猜     
1.这是地球上叫声最大的动物,它叫吼猴。吼猴吼叫时,即使人站在5千米之外都能听见它的叫声。而它独特的大嗓门得益于其特殊的舌骨。吼叫时,这个较大的舌骨就起到了声囊的作用,形成共振并发出特别响亮的声音。这是真的吗?3.目前,人类登陆火星的计划进行得如火如荼,不过要提醒各位有意去火星上玩玩的人们,如果你们离不开美味的肉食,那可就要遭罪啦!由于距离太远,乘飞船从地球到火星大概需要一年半的时间,而肉食是无法在恶  相似文献   

17.
听说科学家们正在研制一种新型飞船,去火星特别快!更令人惊讶的是,这艘飞船从地球飞到火星一共才用几十毫克燃料!现在火星和地球的关系那可是相当密切,当然,这哥俩交情能这么深,都是咱们人类的功劳,今天发射个探测器,明天送个机器人,一来二去,咱们已经把不少使者派到火星上去了,可就是咱们人类还没踏上火星一步呢,没办法,谁叫去火星这么难呢?不说别的,光路途就够咱们折腾的了。  相似文献   

18.
正自1987年以来,在"国家863高科技计划"的推动下,我国先后13次利用返回式卫星和5次飞船及多次高空气球搭载了70多种植物的2000多品种的种子,涉及粮、棉、油、蔬菜、花卉、牧草及中药材等多方面。在太空中种出来的土豆是什么样?马特·达蒙在《火星救援》中给出了答案,他虽然没有具体描述出火星土豆的口感,但作为救了他一命的食物,想必味道好极了。在目前的科技条件下,人类落地到火星种土豆确实是一件只能幻想的事情,但是,吃一口在太空中孕育出  相似文献   

19.
移民海洋     
地球上可供居住的陆地空间越来越有限,人还能住到哪里去呢?科学家为人类开出了一剂“良方”——移民海洋。 生命起源于海洋,人类繁衍于陆地。21世纪中后期,世界总人口将突破200亿。有限的陆地空间如何满足人类正常生活的需求?小小的地球能否承载人口大爆炸的压力?如果人类需要向陆地以外迁居,家在何方?是月球?还是火星?有关专家、学者提出——让我们回到大海吧!生命从那里起源,它也将在那里获得新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喂,听说了吗?又有个家伙要上火星啦!知道这家伙的来头么?它可是用失败的"火星极地登陆者和"和"火星探测登陆器-2001"备用(?)件和设备打造的一个混血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