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英国物理学家在原子核物理学的发展上曾经起过主要的作用。人们只要提起卢瑟福恰得威克、柯克洛福特、布拉凯特等人的名字,以及他们在这个领域中所作的某些最重要的贡献就够了。放射的规律、原子结构的理论、原子核的蜕变、中子的发现,这一些都是在英国的大学里,主要是在孟彻斯特和剑桥中工作的物理学者们的贡献。在上次大战前的二十年中,剑桥的卡文笛希实验室不仅总被看作英国原子核物理学的研究中心,而  相似文献   

2.
有马朗人是国际上第一流的核物理学家,现任日本物理学会理事长。作者等人倡导的原子核相互作用玻色子模型是继五十年代玻尔-莫特逊模型后的一个新的里程碑,在国际上现已成为一个较新的学派.作者特为本刊撰写的《相互作用玻色子模型和原子核的集体运动》一文的主要内容是:用相互作用玻色子模型讨论原子核四极集体运动;这一模型成功地解释了低的集体态的性质;说明相互作用玻色子模型有四个极限等。  相似文献   

3.
弱束缚原子核是一个开放的量子多体体系,具有与稳定核很不一样的奇特结构和动力学.弱束缚核的相关研究是核物理的一个前沿热点问题,对进一步发展核理论和研究天体环境下的元素合成都很重要.本文介绍了连续谱能量密度泛函理论的发展和弱束缚原子核的研究进展.为了解决自洽描述问题,主要工作是基于非球形的坐标空间求解HFB方程并对弱束缚核基态与集体激发态进行描述,基于计算讨论了蛋形晕结构,核芯-晕形变去耦合效应和准粒子连续谱的贡献;发展了包含连续谱的FAM-QRPA方法描述原子核的集体激发,研究了弱束缚核中出现的软单极共振模式.最后对弱束缚核的研究前景和亟待开展的工作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原子核领域中两种相变研究的新进展》一文评述了原子核领域中(更确切地说是中高能重离子碰撞过程中),可能存在的液气相变和退禁闭相变研究的新进展。事实表明,有关液气相变的研究已开始走向成熟,而退禁闭相变的研究尚需作更长久的努力。  相似文献   

5.
施建青  吴锋民 《自然杂志》1997,19(3):184-185
中子皮厚度是研究原子核内质子和中子性质差异,尤其是分布差异的重要物理量,一直受到人们的重视,在零温度情况下(原子核为“冷核”),实验上通过分析质子弹性散射和α散射数据来确定中子皮厚度,但中子分布是很难精确测定的,由此得到的中子皮厚度的差别很大,在有限温度情况下(原子核为“热核”),由于热核的亚稳定性,在实验上很难通过分析实验数据来确定中子皮厚度,因此,迫切需要从理  相似文献   

6.
张仿清 《科学通报》1989,34(19):1466-1466
一、引言 最近几年来利用空间微重力条件进行晶体生长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兴趣。因为在空间微重力条件下,由重力导致的自然对流基本消失,液体中的浮力也消失了,由于物质密度不同引起的沉浮和分层消失,物质的混合和悬浮可以得到控制。这时扩散过程成为主要因素,液体  相似文献   

7.
不稳定原子核的基本性质是研究核结构的重要探针之一,有助于我们理解丰中子/丰质子核中出现的新奇物理现象,也是检验和发展核理论模型的重要依据.利用精密激光谱学技术测量核外电子的超精细结构光谱,可以精确提取不稳定原子核基态和长寿命同核异能态的自旋、磁矩、电四极矩和电荷半径等多个基本性质.本文简单介绍了国际上激光谱学技术的发展现状和超精细结构光谱的测量原理.在此基础上,详细介绍了在我国研制的基于荧光探测的共线激光谱系统及近期的优化升级现状.通过测量Ti原子和Ca离子的高分辨共振谱,有效验证了共线激光谱设备的整体性能.最后,结合我国现有和发展中放射性核束装置的物理目标,提出进一步优化升级激光谱技术,提高其分辨率和灵敏度,并用于不稳定核研究的计划.  相似文献   

8.
万牛  许昌 《科学通报》2020,65(7):594-609
对称能可表征核物质中质子和中子的同位旋不对称效应,在核物理和天体物理方面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例如会对原子核的质量、奇特原子核的结构与性质、重离子核反应的物理机制、中子星的结构与成分和冷却过程等产生重要影响.目前人们对核物质对称能关于密度的依赖行为了解得还不够清楚,尤其是在高于饱和密度区域,对称能的性质还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研究表明,除了二阶对称能,四阶对称能也会对中子星的冷却过程产生重要影响,也会影响到中子星壳的内侧边缘的具体位置等,进而影响到中子星的结构性质.利用Hugenholz-van Hove(HVH)基本定理,对称能的性质可以直接与核子单粒子势联系起来.不稳定原子核的衰变可以用于提取核子单粒子势的相关性质,也可以用于研究核物质对称能的密度依赖行为.  相似文献   

9.
施士元 《科学通报》1963,8(4):49-49
原子核中有核子結团的存在。在进行α衰变的原子核內事先不存在α粒子,α粒子只有在母核衰变时才发射出来的。不过母核在衰变之前,可以有两个貭子和两个中子相結合而成为α結团。α結团是母核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而α粒子与女核則是分立的,它們是两个独立的单位。母核如果是在激态,則激态可以是結团的激态。发射长程α粒子的原子核,其由长程α粒子羣的衰  相似文献   

10.
《科学通报》2007,52(14):1614-1614
2006~2007年度中国物理学会吴有训物理奖日前揭晓,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孟杰教授的"原子核的手征双重带的研究"项目获得此奖项.吴有训院士(1897~1977)是我国著名  相似文献   

11.
苏宗涤 《自然杂志》1997,19(5):281-284
一个原子核的基本数据和模型参数库—中国评价校参数库(CENPL)已建成.目前该库共包括六个子库,而每个子库又由库数据文件和库管理-检索程序系统两部分组成.本文将介绍CENPL的结构和内容,以及六个子库的数据、特点及功能.CENPL已为许多用户提供了大量数据,并被输入国际原子能机构的推荐输入参数库(RIPL),可通过国际计算机网络Internet检索.  相似文献   

12.
利用诺阿-5号卫星影像研究积雪和融雪径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顺英 《科学通报》1980,25(15):700-700
从六十年代末期开始,美国Barnes等人就已利用气象卫星,天空实验室和大地卫星等进行积雪研究.苏联也曾利用卫星资料研究中亚地区和伏尔加河的春汛预报.我国接收气象卫星云图已有近十年的历史.卫星云图用于气象预报的价值很大,但用于研究积雪尚未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本文是利用中央气象台和上海市气象台接收的诺阿-5  相似文献   

13.
14.
种子超干贮藏在许多正统型种类中已获得较一致的效果,正成为一项很有推广价值的种质贮存技术。但对大豆种子的超干效果,我们的研究结果和英国Reading大学的结论出现差异,主要表现在大豆种子干裂的问题上。因此,  相似文献   

15.
清水 《科学之友》2004,(1):39-39
判断火星上是否出现过生物众所周知,生命依赖于水,因此火星水的历史对于找到问题的答案至关重要。虽然火星远征漫游者还没有能力直接辨认生命痕迹,但它们将提供关于历史上火星环境是否适宜生存的重要信息。漫游者的关注焦点将集中在过去水的分布情况以及它与岩石和土壤之间进行的化学和地质学反应。对火星表面样本的特定研究将解释火星的一些矿物学细节,从而可能有助于判断水是否参与了岩石和土壤的形成,乃至这些过程的细节。同样,这些知识也将为确定火星曾出现过生物的地区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   

16.
陈洪卿 《科学通报》1982,27(14):869-869
一、短波时号异常现象 短波时号通过天波信号。授时的精度主要取决于对传播时延的修正传播时延可以根据电离层站的垂测资料,应用斜投射等效定理计算。一般说来,修正值与实测值的均方偏差在±1毫秒左右;相应的最大偏差为3毫秒。我们在测量过程中,发现传播时延有时比修正值异常偏  相似文献   

17.
用模糊聚类分析研究秦陵1和2号坑兵马俑的原料产地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赵维娟 《科学通报》2002,47(11):878-880
为了寻找秦兵马俑原料来源,我们选取秦陵1号坑的陶俑和陶马样品20个,2号坑的陶俑和砖头样品19个,秦陵附近黏土样品20个,耀州瓷胎样品2个。将这些样品进行中子活分分析(NAA),测量每个样品中32种元素的含量,将这些数据进行模糊聚类分析,得到动态聚类分析图。结果表明1,2号坑兵马俑样品与秦陵附近的垆土关系极为密切,与秦陵附近的黄土关系不太密切,与耀州瓷胎关系甚远。由此推断兵马俑的原料可能取自骊山地区的某些垆土县,烧制兵马俑的窑址可能也在秦陵附近。  相似文献   

18.
为了寻找秦兵马俑原料来源, 我们选取秦陵1号坑的陶俑和陶马样品20个, 2号坑的陶俑和砖头样品19个, 秦陵附近黏土样品20个, 耀州瓷胎样品2个. 将这些样品进行中子活化分析(NAA), 测量每个样品中32种元素的含量, 将这些数据进行模糊聚类分析, 得到动态聚类分析图. 结果表明1, 2号坑兵马俑样品与秦陵附近的垆土关系极为密切, 与秦陵附近的黄土关系不太密切, 与耀州瓷胎关系甚远. 由此推断兵马俑的原料可能取自骊山地区的某些垆土层, 烧制兵马俑的窑址可能也在秦陵附近.  相似文献   

19.
<正>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遗传研究室从1953年起与华北农业科学研究所合作,开始对我国秋播小麦的价段发育进行了研究。将征得的全国具有代表性的小麦品种608个进行春化阶段的分析,并分析了其中292个品种的光照阶段特性。到1956年,这项研究已经得到了一些成果。  相似文献   

20.
高克勤  孙元林 《科学通报》2002,47(22):1756-1759
林奈系统提供了指导生物命名和分类的基本手段.经过一系列的修正和改进,林奈系统已经成功地为生物学研究服务了近250年.然而,新出台的谱系法规宣称要完全取代现行的命名规则.这一动议遭到了许多系统分类学者的反对,并引发了关于命名法的激烈争论.双名法和等级分类是林奈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谱系法规关于废除双名法和等级分类的建议受到了广泛的批评,因为这一建议无助于促进系统分类学的发展而只能造成混乱.实际上应该被摒弃的不是林奈系统,而是谱系法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