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在我们居住的这个星球上,无数种动物、植物和微生物分布在陆地和海洋的每一个角落,它们让大千世界周而复始,生生不息。其中的一部分生物将阳光转变为“燃料”给另一些生命供能,它们在无机界和有机界之间进行着碳、氮循环,变更着自然界的景观。 相似文献
3.
4.
本文对生命史中多细胞物种的形成机制提出了创新性的观点并对此进行论述。该新观点认为:生命进化的本质是各种生命生存效率优化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多细胞物种的产生必然要解决一对矛盾,即单细胞局部利益最大化与多细胞整体利益之间的矛盾。解决这对矛盾是保证多细胞整体生存竞争效率的前提。因此,多细胞物种的进化必然是不断优化整体调控机制过程。调控机制的建立与完善是通过细胞的智能活动完成的。文章对多细胞物种的成种过程进行了逻辑推理,并依此推理过程提出了6个重要的预测,通过列举与这些预测相一致的事实证据来说明笔者该观点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5.
瑞典博物学家卡尔·冯·林奈(CarlvonLinné)创立现代生物分类命名系统已接近250年,但分类学家对迄今为止发现的所有动物仍然没有一个系统的名录,这使得生物学家、生态学家以及野生动物保护者的工作比预期的更难,因为他们必须依靠物种的名称来了解他们正在研究的以及他们正在保 相似文献
6.
《科学通报》2017,(19)
物种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在物种水平上的表现.物种是构成生态系统多样性的基本单元,同时又是遗传多样性的主要载体.物种还是人类社会持续发展所依赖的、需要重点保护的资源.因此,回答"什么决定了物种的多样性"兼具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首先,从漫长的生命演化历史来看,物种多样性总量受物种形成和物种灭绝两个相互对立的力量所支配,这种"生"与"死"的较量决定了物种多样性的发展及其波动规律.其次,在局部和较小的时间尺度上,生物生存的地理区域以及气候条件是决定物种多样性的关键因素.尽管已有许多不同的假说被提出,但由于地域因素和气候因素无法分割,迄今仍很难通过某种特定模型对物种多样性做出准确的评估和预测.再次,生物类群的生物学特性也会影响自身的物种形成或灭绝的速率,从而造成不同类群在多样化速率上的不同以及面对外部环境变化在适应能力上的差异.最后,需要强调的是,人为因素是影响物种多样性水平及其变化的不可忽视的重要因子.这一方面来自人类社会发展和人口膨胀对物种多样性产生的不利影响;另一方面在于人类对自然界生命认识的欠缺,包括至今都没有一个明确、可操作的物种概念,物种发现、描述和分类等基础性工作仍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7.
稻属AA型物种包含栽培稻和与其最近缘的野生稻物种,是稻属植物中一个重要的类群.为了探究稻属AA型物种叶绿体基因组的适应性进化,以AA型稻属物种中已经公布的6个叶绿体基因组为对象,利用PAML和Selecton对叶绿体基因进行适应性进化的分析.研究发现,4个基因(matK,ccsA,psbB和rpoC2)经历了正选择作用,并对基因的正选择位点进行了定位,初步分析了正选择位点的变异特点,探讨了正选择位点与蛋白质结构保守性的关系.本研究为深入了解稻属的叶绿体基因及其适应性进化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8.
9.
10.
11.
12.
13.
心脏系统的混沌运动特征随物种进化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按照非线性理论,对健康人、冠心病人和成年犬进行了心电取样。在对人和犬的大量心电信号的功率谱分析、关联维数和Lyapunov指数计算的基础上,通过对比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心电信号的功率谱、关联维数和Lyapunov指数反映了心脏的总体动态特征,它们可作为一种定量研究心电图的新方法进行心血管疾病的早期诊断。(2)在正常的生理状态下心脏的运动是混沌的,而在病理状态下则趋于有序。(3)基于人犬对比。揭示出混沌是衡量生物体制进化的一个定量指标。 相似文献
14.
在量子理论和爱因斯坦的相对论颠覆一切之前不久,维多利亚时代后期科学家似乎还都觉得现在在物理学中已没有什么新东西可发现了.今天已不存在这样的自大.相对论已生成了极为准确的宇宙模型,但要使这个模型工作,我们必须对我们所看到的宇宙,用无数我们未看见的其他东西加以补充. 相似文献
15.
正相传,华夏始祖炎帝神农氏在此架木为梯,采尝百草,神农架因此得名。每当我踏足这片蕴含着无限生机的大地,感受着神农顶的广袤辽阔、大九湖的静逸安宁,看着燕子垭夏季忙碌的金丝燕、大龙潭活泼可爱的金丝猴,听着关门山野人的传说……神农架都会带给我无限精彩的自然感动。 相似文献
16.
17.
18.
民以食为天,膳食因素对人体健康的作用为13%,仅次于遗传因素,远大于医疗卫生条件因素的作用,后者仅为8%.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天有1.5万余人死于不合理的饮食结构和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占全部死亡人口的70%以上.那么,什么是合理的饮食结构呢? 相似文献
19.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