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水位下降条件下的覆盖型岩溶塌陷的受力分析,确定了致塌临界流速的计算公式,及其相关的影响因素,并得出了岩溶水位下降导致岩溶塌陷形成的原因:地下水的压能向动能转化,同时又由于渗流作用,存在能量损失,导致塌陷土体下表面所受的水压力降低,进而形成岩溶塌陷。  相似文献   

2.
贵州省德江县大顶上岩溶塌陷成因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岩溶塌陷在喀斯特地区常见的一种地质灾害,对生活在岩溶塌陷易发区的居民来说是一个较大的安全隐患。本文从贵州省德江县大顶上岩溶塌陷区的地质环境条件出发,分析了该区岩溶塌陷的形成原因。认为该区产生岩溶塌陷的基本条件为岩溶发育,有一定厚度松散堆积层,断层破碎带发育,地下水水位大幅度下降。诱发原因为人类采矿工程活动,其主要形成机制有深浅部隐伏岩溶连通效应,机械潜蚀效应和降水入渗效应。在分析岩溶塌陷成因的基础上提出了该区岩溶塌陷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3.
根据勘探和地面塌陷资料,本文分析了蔡家关岩溶塌陷的形成条件,包括岩溶发育特征,第四系岩性结构和厚度,岩溶水文地质条件及引用地表水期间岩溶塌陷的发展趋势,研究了岩溶塌陷的发育与分布规律。为预防地面塌陷,为建筑物基础的防塌结构设计,及可能塌陷区建筑物基础形式的确定等提供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4.
岩溶塌陷是岩溶地区一种特有的地质灾害,在时间上具有突发性,空间上具有隐蔽性.栖霞中桥地区位于山东省胶东半岛中北部,区内分布岩溶地层,岩溶发育较为强烈,近年来随着周边人类工程活动强度增大,加之一些自然因素影响,先后发生多次岩溶塌陷,给区内人民群众生产和生活带来了较大影响.以栖霞中桥地区作为研究区,通过收集资料、实地勘查、地球物理勘探、钻探、抽水试验、水位监测等工作方法取得本区岩溶塌陷、地层、降水、水位等翔实资料,研究分析了本区岩溶塌陷的时空分布规律:时间上主要发生于枯水期与丰枯交替时期,空间上多发生于覆盖型岩溶区岩溶水径流通道的两翼且地下水水力坡度急剧变化地段,均为断裂构造上盘区,第四系厚度多小于25 m,为黏性土与砂土互层的多层结构,与基岩面接触的岩性为粉质黏土及碎石土.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该区地下水位、降水变化对岩溶塌陷的影响机理:塌陷发生期间,区内地下水水位呈持续下降、骤然上升或上下起伏变化,已形成的土洞负压与高压相互交替,对土洞顶板产生吸力与压力,剪应力快速降低,岩溶地层上覆土体无法承受自身重力条件下引发岩溶塌陷,是潜蚀、真空、气爆及重力作用相互作用的结果,以潜蚀、真空效应为主.为栖霞市各级政府及相关主管部门开展岩溶塌陷地质灾害防治、地区规划建设等提供地质科学依据,为胶东半岛岩溶塌陷后续相关分析研究工作提供翔实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在总结岩溶地面塌陷形成机理的基础上,明确了铁路路基岩溶地面塌陷整治的主要防治思路。阐述了渗透注浆通过改善覆盖层的抗渗、抗潜蚀、抗崩解性能,同时封闭土石界面截断地表水与地下水之间的水力联系,达到对岩溶地面塌陷的防治目的。通过研究,补充完善了现有铁路岩溶注浆整治工艺流程。并通过南广铁路路基岩溶整治现场测试,验证了完善后工艺流程的合理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6.
对安溪县剑斗岩溶地面塌陷的时空分布特征、影响因素、形成条件及形成机理进行探讨。结合当地的地质环境条件,建立各因子层次结构模型,应用层次分析法对可能发生塌陷的区域进行预测。研究结果表明安溪县剑斗岩溶地面塌陷主要与岩溶发育程度、覆盖层厚度及其岩性、地质构造、水力条件及人类工程活动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7.
通过收集整理前人研究资料、实地踏勘以及现场灰质砾岩取样、磨片及显微镜观测等方法手段,分析了红层岩溶发育特征与灰质砾岩溶蚀机理,同时,结合咸宁地区实际地质条件,建立了岩溶地面塌陷室内物理模型,通过监测抽(排)水与降雨两种情况下土压力、孔隙水压力以及土体位移变化情况,分析了抽(排)水和降雨对岩溶地面塌陷的影响机制。模型试验结果表明研究区岩溶地面塌陷形成机制主要为潜蚀作用,真空吸蚀作用次之。降雨对地表土体产生冲刷,地下水渗流作用造成土体潜蚀、运移;抽(排)水时水位发生骤变,水力梯度变大,加速了泥沙带出,导致含砂砾黏土层逐渐被潜蚀、掏空,加之真空负压的吸蚀叠加作用,促进土体破坏导致失稳,最终发生地面塌陷。由此可知,咸宁地区红层岩溶地面塌陷的形成机制主要是潜蚀作用与真空吸蚀作用交互反应,抽水是其诱发岩溶地面塌陷的主要外因。  相似文献   

8.
刘前进  黄旭娟  何文城 《江西科学》2021,39(5):844-850,888
通过1:5万水文地质和环境地质调查,利用物探、钻探等手段研究赣南青塘盆地岩溶塌陷地质特征及其发育规律.结果表明,岩溶塌陷主要沿盆地河流两岸及其低洼处发育,沿断裂构造带呈带状或串珠状发育,在岩溶水开采区以抽水井为中心呈放射状或扇状发育.综合分析认为,岩溶塌陷形成的整个过程所需时间长短主要取决于地下水水位变幅、频率、土体崩解率、土体厚度以及地下岩溶的规模、连通性等,其中抽水引起的塌陷形成所需的时间一般较短,受自然因素引起的塌陷所需时间相对较长.在综合分析岩溶地面塌陷的类型、分布、规模、历史过程及其危险性的基础上,对青塘盆地进行了易发性分区评价,并针对性提出相应的防治对策建议,为城镇化建设和环境保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概述了湖上乡地面塌陷现状、危害及地质环境,分析了岩溶地面塌陷形成条件及发生机制,并提出了岩溶地面塌陷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0.
概述了湖上乡地面塌陷现状、危害及地质环境,分析了岩溶地面塌陷形成条件及发生机制,并提出了岩溶地面塌陷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1.
近30年来,贵港覃塘区不断发生岩溶地面塌陷。通过野外调查和地下水动态监测等手段,综合分析地面塌陷的主要影响因素和发育规律。结果表明,塌陷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采用明渠灌溉且无防渗措施和短时间内大量抽排岩溶地下水是地面塌陷的直接诱因。还对塌陷的形成过程和作用机制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针对研究区地面塌陷的实际情况,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2.
基于GIS的武汉市武昌区岩溶塌陷危险性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减少城市岩溶塌陷引发的损失,定量评估城市岩溶塌陷灾害,在详细分析武昌区地质情况的基础上,选取岩溶地层岩性、岩溶发育程度和覆盖层岩性等11个致灾因子,运用模糊算法和组件式GIS技术对研究区岩溶塌陷危险性等级进行评估,得到武昌区岩溶塌陷危险性等级区划图.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岩溶塌陷等级分为极易塌陷、易塌陷、较易塌陷和安全共4个等级,极易塌陷区主要位于武昌南部白沙洲大桥等区域,易塌陷区分布在南部区域和北部小块区域.武昌区位于南部岩溶带,区内地下水与长江水联系紧密,导致区内时常发生岩溶塌陷.此外,区内较大的人口密度和频繁的人类工程活动加剧了岩溶塌陷发生的可能性,因此,应适量减少人类工程活动.  相似文献   

13.
为了论证在北衙灰岩地区建设尾矿库的可行性,通过对北衙地区岩溶发育规律分析,以钻探、高密度电法、EH4多种勘察手段验证,其岩溶主要受控于张性断裂,库区无张性断裂通过,库区岩溶发育一般;通过对库区岩溶塌陷形成条件分析,地下水位变动和地表雨水入渗对库区岩溶塌陷的动力作用有限,引发库区岩溶塌陷的动力可能为尾矿渣堆渣体荷载,通过对洞体稳定性计算,并运用FLAC3D数值模拟分析,结果表明:尾矿库在堆渣荷载状态下,不会引发库区下伏岩溶塌陷.这为尾矿库的选址、设计提供了极其重要的科学依据,对在岩溶地区建设Ⅱ类场尾矿库具有较强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景德镇碳酸盐岩地层分布面积较小,主要为石炭系上统、二叠系下统、二叠系上统长兴组,以覆盖型为主。但碳酸盐岩岩溶发育较强,塌陷时有发生,威胁城市建设安全。通过野外调查和室内岩石化学分析,研究岩溶塌陷发育特征,进行塌陷危险性评价。景德镇市城区岩溶地面塌陷主要由于过量抽取岩溶地下水引起,塌陷均位于覆盖型灰岩条带中,北东侧比南西侧岩溶地面塌陷更发育。虽然在景德镇市采取的限采岩溶地下水和回填塌陷措施后,塌陷已趋缓或停止发展,但覆盖型灰岩条带存在发生地面塌陷的地质环境和地球化学条件,发生地面塌陷灾害的可能性较大。  相似文献   

15.
山东省泰安—莱芜地区自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就陆续由于岩溶水的排除而出现严重的地面塌陷,属于隐伏灰岩区岩溶地面塌陷,给当地社会和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危害。总结归纳了该地区岩溶地面塌陷的时空分布特征,论述了其产生的地质条件和人为诱发因素,探讨了岩溶地面塌陷的形成机理,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探索了其成因模式,最后给出了今后该类研究的思路。  相似文献   

16.
湘中喀斯特地形特征及地面塌陷防治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湘中某地区岩溶塌陷的形态以及分布特征,从岩溶塌陷的特征出发提出了岩溶塌陷的预防措施和地面塌陷的一般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7.
湘中恩口-斗笠山煤矿区是南方典型的大水岩溶矿区。由于多年的开采,矿区内已产生了一系列环境地质问题,其中岩溶塌陷最为普遍而且危害严重。文章系统分析并全面总结了岩溶塌陷的分布规律,预测了6个主要塌陷区。这将有助于有效治理岩溶塌陷,有助于我们及时地采取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8.
基于支持向量机岩溶塌陷的智能预测模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综合分析了各种岩溶塌陷预测方法和介绍支持向量机的基础上,提出基于支持向量机的岩溶塌陷预测方法,运用Matlab语言编程,建立了相应的岩溶塌陷预测模型.以已有的岩溶地面塌陷实例为学习样本,进行学习测试,得到训练效果较佳的预测模型,并用此模型对某市岩溶塌陷进行预测.结果表明,支持向量机预测模型具有较高精度,在岩溶塌陷预测研究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人工降低地下水位引起地面塌陷是岩溶地区一种常见的地质灾害现象,对环境及人民生命财产危害极大。本文对发生在贵阳市中华北路的岩溶塌陷进行了成因分析,介绍了塌陷的处理方法,对岩溶地区岩溶塌陷的防治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0.
分析了唐山市城市溶溶地塌陷灾害产的原因,探讨了岩溶塌陷宏观减灾对策,通过优化开采地下水资源的管理方案来调整塌陷危险区中的地下水流场,使之形成最不利于发生塌陷的地下水状态,以达到在宏观上产生岩溶塌陷灾害可能性最小的目标。针对具有承压-无压水特征的非线性多含水层系统提出了水资源管理的分体模型方法和双重迭代求解技术。以岩溶塌陷宏观减灾目的,提出了优化控制地下水流场的资源管理方案,为唐山市城市规划提供了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