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塔里木河是我国最长的内陆河,对新疆整个南疆生态环境、交通、工农业生产都有着深刻影响,是南疆各族人民赖以生存的“母亲河”。上个世纪中后期,由于人类在塔河流域大规模农牧业开发,使塔河下游生态遭受了严重破坏。为此,国家于2001年起拿出专项资金治理塔河。塔河项目自2001年实施以来,已在干流形成了11亿元的供水资产,这些工程为塔河两岸人民谋取了福利,为生态恢复发挥了效益。但有的工程在为区域带来巨大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同时,也改变了河流自然演进的方向,对河流生态系统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本文就塔河干流修建输水堤工程对生态产生的利弊进行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2.
为有效缓解塔里木河(以下简称“塔河”)下游生态进一步恶化,在塔河流域综合治理期间,通过分阶段、分线路等多种方法实现向塔河下游生态应急输水任务。项目实施后塔河下游“绿色走廊”生态有了明显改善,有效遏制了塔河下游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趋势,对保护塔河下游生态环境及人们生存环境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我国多数流域存在水资源供给不足的问题,全流域水资源统一调度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措施.2000年黄河流域调水引入自适应理论,首次实现了全流域自适应水量调度.塔河流域没有像黄河干流五大水库那样的水量调度大型调节杻纽,全流域水量调度工作难度更大.本文根据模型库思想,综合水文预报、社会经济需水预测、生态需水预测、水量分配和河道径流预报等模型,将自校正技术引入到塔河流域的水量调度工作中,依靠滚动的来水预报数据,动态修正水调目标,开发了塔里木河流域水量统一调度自校正模型.在2004到2005年度的水量调度工作中,将模型结果与现行调度方案进行了对比,实践表明该模型具有更高的灵活性,更能反应水资源的变化.  相似文献   

4.
塔里木河流域干旱风险评估与区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取不同尺度的标准化降水指数为危险度指标和9个干旱易损度指标建立塔河流域的干旱风险评估模型,并分析了塔河流域干旱危险度、干旱易损性及干旱风险度的空间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塔河流域北部和西部地区的SPI3的干旱危险度高,南部和东部地区干旱危险度低;塔河流域中部和西北部地区SPI12的干旱危险度高。塔河流域西北部和西南部地区的干旱易损度高于其他地区,其中西南部地区的干旱易损度最高。农业人口比重、总抚养比和因旱农业经济损失占GDP比重与干旱易损度的相关性最高。2)塔河流域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女性与男性比、人口密度、文盲率、抚养比、农业人口比重、灌溉面积比重大于其他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粮食产量低于塔河流域其他地区。3)塔河流域西部的干旱风险等级是最高的,其次塔河南部和西北部地区的干旱风险等级较高,东北地区和东南地区的县市的干旱风险度较低。  相似文献   

5.
阿克苏河流域限额用水在塔河流域水量统一调度过程中取得良好的成绩,同时也最大限度地保证了流域内各灌区的灌溉用水。本文着力介绍限额用水工作中水权分配的有关事宜。主要有水权分配方法、原则及水权演变过程等内容。  相似文献   

6.
漓江流域水生态系统健康监测和评价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流域水生态系统健康是水环境管理的重要目标.流域水生态系统健康监测和评价体系是保护和恢复流域水生态健康的基础.在此分析流域水生态健康监测与维护流域水生态健康目标的关系,介绍流域水生态健康监测和评价指标构成的一般原则,即应由水文、生境、水化学和生物等4个方面的指标构成,提出了漓江流域水生态健康监测的初步计划.  相似文献   

7.
流域生态补偿是一种具有经济激励特征的机制,是解决流域上中下游之间水资源开发利用不公和发展机会不均的重要方式。针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战略目标需求,提出了鄱阳湖流域生态补偿机制构建的设想,以期为协调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发展和流域生态资源的保护提供指导,最终实现鄱阳湖流域上中下游地区的互惠共赢。  相似文献   

8.
塔里木河流域水资源统一管理问题,一直是新疆水资源管理的重点.随着流域内人口的增长、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对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的不断提高,塔里木河流域生态环境恶化问题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而不合理的水资源管理机构体系是其主要成因.为此,本文在深入分析塔河流域水资源管理机构体系现状及主要问题的基础上,结合水权市场建立和发展的需要,提出了改革与完善现行水资源管理机构体系的基本原则与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9.
干旱区典型流域天然草地生态脆弱性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塔里木河流域是干旱区生态环境变化的敏感地区,其中塔河下游地区为严重脆弱地区,是典型的生态脆弱带和环境危机带.塔河下游地区广大的天然草地主要分布在绿洲-荒漠过渡带.依据有关生态脆弱带评价方法,结合塔河下游天然草地分布的实际状况,建立生态脆弱性评价体系.对垂直于塔河河道不同距离上的草地生态环境进行了分析,得出:(1)地下水位水质与河道距离具有一定的相关关系;(2)距离河道350 m是深根植物和浅根植物的分界线;(3)距离河道500 m以上地带的草地生态环境表现为中度生态脆弱,<350 m的草地生态环境表现为一般脆弱等.  相似文献   

10.
论文通过论述岷江上游干旱河谷地区生态环境、资源条件和社会经济的特点,分析岷江上游地区水资源的需求与供给、经济均衡问题,运用水资源生态足迹的方法对该流域进行测算.结果显示,岷江上游水资源生态足迹应从水量、水能和水体三方面资源满足流域的直接需求,提供从水资源的合理开发、有效利用和全面保护三方面直接供给,从而全面推进岷江上游生态产业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11.
水环境问题是我国最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严重威胁着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效防范水环境风险,保护流域水生态安全是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我国在流域水生态安全立法、执法和司法等方面,应在借鉴国外先进理念的基础上,树立环境风险防范意识,完善我国流域水生态安全保障的法律体系,完善流域管理体制,严格流域管理执法,发挥司法机关在流域水生态安全保障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渭干塔河是塔河干流中游重要的双河道输水的河流之一,在维护区域农牧业和生态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灌区管理缺乏有效的管理模式,造成水资源短缺与浪费。加强河道水量统一调配力度,建立灌区民主协商制度,形成良好的管理运行模式。  相似文献   

13.
林晖榕 《科技咨询导报》2010,(29):112-112,114
本文针对敖江山仔水库流域存在的主要水环境问题,从流域水环境管理和规划的角度提出了该流域的三大科技需求,即饮用水源地安全保障技术研究需求,流域水环境容量与污染物总量控制技术研究需求和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研究需求。研究认为只有在流域范围内实现开展流域污染防治工程建设,流域水环境容量核定与总量分配以及建立和完善流域生态补偿机制三大管理与规划措施后,才能保证福州以及北翼环罗源湾地区社会、经济、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渭干塔河是塔河干流中游重要的双河道输水的河流之一,在维护区域农牧业和生态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灌区管理缺乏有效的管理模式,造成水资源短缺与浪费。加强河道水量统一调配力度,建立灌区民主协商制度,形成良好的管理运行模式。  相似文献   

15.
浅析塔里木河下游应急输水前后生态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塔里木河的水资源和生态恶化现状,分析了向塔河应急输水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根据遥感影像,从图像解译、分类以及植被指数、植被覆盖度两个主要方面对塔河下游输水前后的生态变化作了定性和定量分析,对输水效果进行了评价并提出了建议。结果表明:9次应急输水对塔河下游生态恢复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有效地遏制了生态的继续恶化,为我国综合治理塔河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相似文献   

16.
以珠江流域水污染为视角,针对珠江流域水系发达,跨区域河流众多,区域各省生态状况、经济发展结构和水平具有相当的异质性特点,提出流域生态补偿法律体系构建必须充分发挥地方立法的自主性,从流域生态补偿的主体、补偿的对象、补偿标准、补偿方式、生态补偿金管理、政府支持等具体制度方面提出了设想,以建立适应本区域的生态补偿长效法律机制。认为流域水污染已经成为中国目前水污染防治体系中的突出环节,生态补偿机制是控制流域水污染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流域生态补偿机制是协调在环境保护中各相关区域(包括地区、群体、部门)之间经济利益关系的一项制度,对于确保流域生态安全、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河津湿地地处黄河及其支流汾河流入黄河形成的河漫滩,是汾河流域水资源生态系统保护的重要组成。湿地保护和建设不仅是山西省汾河流域生态修复的核心内容,也是流域生态保护和建设的主要任务。保护好流域内最富生物多样性的生态景观和湿地的综合效益,是尽快实现汾河水质和流域生态实质性好转的关键之一。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漓江流域水生态健康保护的角度出发,依据漓江流域水生态健康监测评价体系,集成地理信息系统开发技术,设计实现漓江流域水生态健康评价系统.系统集成水质评价、水生态评价、土地生态风险评价等模块,实现了对漓江流域水生态健康的评价管理,提高了流域水生态管理在空间上的科学性和客观性,为流域管理组提供辅助决策工具.  相似文献   

20.
黑河中下游绿洲生态安全变化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对黑河中下游5个绿洲1980s中期和2000s近期的状况开展生态安全评价的基础上,进行各个绿洲及流域的生态安全变化分析。无论是1980s中期还是近期,绿洲生态安全综合评价的结果均由中游向下游依次降低,而近期的生态安全状况又比1980s中期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下降的幅度也是由中游向下游依次增大。在支持区域生态安全总系统的3个分系统中,与20世纪80年代中期相比,水安全和土地安全水平均明显下降,社会经济安全有所上升。在宏观气候变化的背景下,中游绿洲耕地的增加和绿洲面积的扩大使水资源供需矛盾更加突出,并对下游绿洲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是导致下游绿洲萎缩,整个流域绿洲系统面积缩小、稳定性下降的重要原因。必须加强全流域水资源的调配和流域的综合管理,才能实现黑河流域的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